首页 武侠古武 独掌道纪
独掌道纪
连载

独掌道纪

白特慢啊 著
3万  字
7  人气
10  章
0  评论
免费阅读 加入书架 下载
APP阅读
作品简介 目录(10章) 作品评论区

本书作者

白特慢啊
作品数 2
粉丝数 0
收藏数 0

《独掌道纪》是由白特慢啊所著的一部武侠仙侠,转载网络,本站提供的独掌道纪txt全集仅供预览及交流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请在下载后的24小时之内删除,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    此是天道崩塌的修者末世。诸圣的真统销声匿迹,百家的法脉不见踪影,寰宇周界跌堕无量劫中。

    而在沉沦三千年之久的赤县神州,上有外道虐民,下有大妖横世。更兼山泽野修纵横,草莽龙蛇盘踞。

    服饵,炼药,受箓,成命从;吐纳,练力,蜕变,聚真形。遍观万类众生,皆以此叩求仙门!

    于这风急浪高,人心险恶的大乱之世。黑河县的渔家子白启,蓦地睁开了双眼。

    开始一段撞破藩篱,独掌道纪的神话传说!

第一章 黑河县,白水郎

 赤县神州。
 天水府,义海郡。
 八百里黑河浪滔滔,微风吹拂波光粼粼,带起大片芦苇摇晃作响。
 此时刚刚入秋,日头高挂却未有多少热气。
 又湿又冷的寒雾聚拢成团,不一会儿,就浸透白启那身粗布单衣。
 他正站在一条小舢板上,提起昨天放下去的竹篾鱼笼。
 张望两眼,感到失落:
 “怎么又空了?这两天运气真不行!”
 鱼笼里头只有三四条的刀鳅,约莫半指来长。
 以及一只大碗便能装下的零碎河虾。
 根本没个正经的渔获。
 这要放在前世。
 白启都不好意思晒给其他的钓鱼佬。
 否则,肯定得被冠上一个“鱼苗杀手”的耻辱名号。
 “再撒一网!乞求老天爷保佑,给口饭吃!”
 似是受不住黏糊糊的水气,白启抹了把汗。
 脱去粗布短打,露出尚算结实有力的一双臂膀。
 他双脚立定,身子猛然一拧,甩出那张麻绳编织的旋网。
 “呼”的一声,大网撒开像海碗倒扣,甫一入水就迅速沉下。
 白启用劲十分老练,动作也很利落。
 若非十五六岁的少年眉眼中,仍然残存几分稚气。
 俨然老渔民是也。
 余下那一截牵绳,被他稳稳拿住。
 反手绑在舢板尾端,拖行出狭长水痕。
 撒网很耗气力,更吃技巧。
 十几来斤的大网,单单抡起抛动就不容易。
 更别说,要让摞成一团的渔网张开成圆,下对地方。
 若无百来次的磨练,想必很难做到。
 忙活了一通,白启累得气喘吁吁。
 坐下摸出两个干巴巴的麦饼,就着瓦罐清水咀嚼起来。
 “古代说的‘干粮’,原来是这个意思!确实又干又硬,难以下咽!”
 即便白启来到这方世界,已有好几年的光景。
 还是没能完全适应,现今这种看不到头的苦日子。
 “我上辈子吃的麦饼,里面有馅,会放梅干菜、萝卜丝、肉丁……两边刷油,一口下去喷香软嫩!”
 白启使劲回想,腮帮子高高鼓起,用力啃咬。
 用麦粒煮熟压出来的干饼子,简直与最糟糕的法棍无异。
 需要就着清水吞服,不然铁定噎着。
 这年头,大户人家顿顿都吃不起精米精面。
 至于把麦子碾成粉,和面发酵仔细烘烤。
 做成那种名为“点心”的玩意儿。
 实在太过奢侈。
 以黑河县渔家子白启的浅薄见识。
 当是州城府郡里头的老爷们。
 才能享受得起。
 “怪不得,黑河县人人都想进城。
 脱了贱户身,更好谋生路,也更能吃饱饭。
 不然,就只能看老天爷的脸色。”
 白启囫囵吃掉两个麦饼,填饱辘辘饥肠,让那种火烧火燎的感觉缓了一缓。
 值得庆幸,这具身子骨还行,而且有一把子力气。
 能够风里来,雨里去,依靠打渔为生。
 艰难求活这些年,白启也算初步摸透置身的地方。
 此处唤作“黑河县”。
 拢共占着五百里山道,八百里流域。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之所以开得起百业营生,养得了十余万户。
 全靠鱼栏、柴市、火窑,这些县上首屈一指的好去处。
 因为提供得了做事的活计、谋生的生路。
 又被称为“米饭班子”。
 意思是仰仗三大东家赏饭吃。
 大家才可以混个温饱。
 颇有种打工牛马对公司老板感恩戴德的荒唐感。
 原身之前就在鱼栏厮混,勉强挣得两口饭食。
 但只是堪堪糊口的艰难日子,终究不够稳妥。
 好像白启身下那条小舢板,稍微大点的风浪拍打过来。
 人和船都要翻沉。
 “贱户之身,只能操持贱业,出不了黑河县,更进不了城。
 不靠着鱼栏、柴市、火窑,连温饱都难。”
 白启摇头,很清楚当前处境。
 鱼栏不是好心的善堂,如果长时间没大货上供,交不起抽成。
 被夺走摊位,沦为无业游民,失去谋生门路。
 也很常见。
 自打白启来到这里,成为打渔人讨生活。
 就耳闻过黑河县立着两条铁石般的规矩。
 一是,不白养闲人。
 二是,不瞎讲道理。
 他听鱼栏的老人讲,离这里十万八千里之远的中枢龙庭,把亿兆黎庶分为三六九等。
 最上为仙籍,官籍,贵籍。
 绝非白启所能接触得到。
 其次就是中下六户。
 匠,商,农,贱,奴,役。
 三籍六户,合称九等。
 像白启这样的渔民。
 没有田地,大多以舟为家,沿河而居。
 被唤作“白水郎”、“游艇子”。
 据说,有的地方。
 甚至不许他们上岸,更禁止通婚。
 可以讲,打渔人是位于百业营生,各种行当的鄙视链最底端。
 就比卖身为仆的“奴户”、做无偿苦工的“役户”稍好一些。
 “逐水生活的渔家子,当然远不如地里刨食的农夫。”
 白启撇了撇嘴。
 毕竟土地才是产业,种田农耕才养得活人口。
 打渔、赶海,漂泊无依,又岂能受待见。
 “挣温饱,脱贱户,买个宅子……今世的人生愿景仅此。
 这么一看,哪方天地的底层,所想的盼头好像都差不多。
 无非吃喝不愁,混个体面,以及买房!
 当前最紧要的,还是弄些好渔获,熬过杀人的秋冬!”
 对于渔家子而言,每年过冬是一道关乎性命的大难关。
 不说御寒用的棉袄,只没钱买木炭、柴火、米粮,就有让人冻死的危险。
 更别提河流冰封之后,难以捕鱼下水,坐吃山空。
 像白启这种只靠一条舢板讨生活的穷苦贱户。
 想安心歇息几个月不劳作,那是异想天开。
 等到日头偏移,天色微暗。
 白启收起撒下去的大网,入手不算沉,扯上来一瞧,果然没啥收获。
 仍旧是一堆卖不上价的河虾蚬子,以及几条还算肥大的鲢鳙。
 “可恨老天爷不赏饭!我要以后有了本事,捕不到鱼就直接抽水!
 非得把这八百里黑河,掏个干净!”
 白启嘴里一边嘟囔着,手上一边收起那张破破烂烂的大网。
 它是麻绳所制,坚韧极差,泡水久了还容易腐烂。
 即便真来了大鱼,也不一定能够捞得起来。
 那种用丝编成,能捞大货的细密渔网。
 就县上的鱼栏才有!
 压根轮不到白启来使!
 “连着空了两天,这‘打渔’的技艺何时才能小成!”
 白启心下无奈,弯腰舀了两瓢河水洗脸,勉强振奋精神:
 “只能再坚持几日,也许就有所得了。
 下次必中大货!”
 他如此安慰自个儿,眸光闪烁两下。
 好像小石子投入平湖,溅起一圈圈涟漪。
 陡然间,虚幻而清晰的几行文字。
 如墨水般晕染开,呈现在眼前。
 【技艺:打渔(入门)】
 【进度:(791/800)】
 【效用:下网捕捞,垂钓放笼,勤能补拙,三五日可得鱼】

同类作品推荐

作品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