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从东京开始当女神

作者:且听夏风吟 | 分类:游戏 | 字数:3.6万字

2 699号公寓(2)

书名:从东京开始当女神 作者:且听夏风吟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21:37

宗瑛冲下楼到门口时,迎接她的只有漫天雨帘。

救护车乌拉乌拉驶入急诊大楼,紧接着一阵嘈杂与人来人往,通通融进雨里,夜里。

视线中,一个穿白衬衫撑黑折伞的都没有。

她跑下来用时只37秒,对方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宗瑛甚至怀疑自己幻视了。

地湿得那样快,车轮轧过时已能激起水花,暑气在夜雨突袭中溃不成军,大厅内溢进来一种潮潮的凉。

宗瑛往后退几步,又转个身,径直在入口长椅处坐下,平顺呼吸。

外面救护车的声音停了,只有雨声滂沱,多的是新鲜空气涌入,替换身体里沉积的废气。

双排灯倏忽灭了大半,只有很少的人在一楼走动,宗瑛伸长了腿,阖上眼,气息也渐缓。

好像是上了楼梯,又像是踏上了云朵,脚下软绵绵的并不踏实,但也走得有惊无险,继续往前却突然一个踏空,跌出梦境,整颗心脏似也跟着猛坠到地。

她睁开眼,有些心悸,却又猝不及防被人拍了肩。

“怎么坐这里?”是会诊归来的盛秋实。

“下来抽烟,不小心睡着了。”宗瑛随意找了个蹩脚的理由,身体前倾,靠一双手撑住额头。

盛秋实说:“这里容易着凉的,不要弄出热伤风来。”他双手插回白大褂口袋,看一眼外边变小的雨势说:“等雨停了你就回家去睡,现在还是先上去坐坐。”

宗瑛并不想动,但对方实在有耐心,就站在一旁等她,等她愿意起来为止。

“你大姑说话是重,但她向来如此,你不要往心里去。”对方积极地试图开导她。

宗瑛也不负苦心,应了一声:“恩。”

她起身跟着盛秋实上楼,对方又问她白天是不是有得休息,她挨着电梯墙实话实说:“要备勤。”

电梯门打开,盛秋实回头看她一眼,突然觉得她像一台机器,穿制服的国家机器。

推开诊室门,大姑与宗瑜妈妈仍在。

大概是得到了一些劝慰,宗瑜妈妈的情绪稳定许多,但眼眶仍是毫无意外地发红。她看到宗瑛进来,用浓重鼻音低声说了一句:“宗瑛,谢谢你。”

宗瑛还没回话,大姑却说:“之前你突然跑出去,骇了我一跳!”她自言自语一样发牢骚:“从小到大,做任何事情,总弗与人打招呼。”

盛秋实同宗瑛递了个眼色,暗中指指电脑桌后的一张椅子,叫她坐去那边,自己则拖了张椅子坐到沙发对面,与两位家属说:“这次事故好像还比较严重,急诊那边都已经有媒体来过了,现在能通知到宗瑜爸爸吗?”

“在国外出差的,哪里能马上回来?”大姑愁容满面,又有点焦躁:“记者也是闲得没事做,这种事情哪边还要放到台面去议论的?也勿晓得会不会对公司有影响。”

那边嘀嘀咕咕议论,宗瑛却并不太关心事情原委。

她手肘不小心碰到鼠标,电脑屏幕亮起来,是她久违的PACS系统(影像归档与通信)查询终端,并且已经登录,拥有调阅权限。

读影界面显示的正是宗瑜的颅脑检查影像,3x4的12幅排列格式,她一幅幅审阅下来,基本可以确认宗瑜的脑部伤情况——

很幸运,没有什么大碍。

外面雨声愈小,宗瑛闭上眼,主动屏蔽了室内的交谈声,竟能清晰听到石英钟滴答滴答走动的动静。

心率被走针声越催越快,弯曲的脊柱令人呼吸不畅,让她回忆起昨天早上被推入检查仪器的瞬间,有密闭的窒息感。

她突然难受地叹出一口气,随即睁开眼,握着鼠标的手鬼使神差重新点开了查询界面。

盛秋实突然偏头看过来,问她在点什么。

宗瑛输入病历号精确筛选,顺利调出属于她自己的核磁检查影像。

她答:“扫雷。”

屏光半明半昧,未经标记与增强的原始影像中藏着“判词”。

经验老道的临床医生,可就此做出诊断。

十分钟后,在屏幕上努力捕捉信息的目光逐渐暗淡,前屈的脖颈也缓缓后收,宗瑛双肩垂塌,呼吸有一瞬的滞闷和消沉,最终重新靠回椅子里,交握起双手。

这个夏夜的诊室中,竟从脚底攀上来一种幽幽的冷。

周遭好像一下子都安静了 ,连走针声也听不见,但霎时却又有喧哗破门而入。

宗瑛抬头,只见有三个人冲进来,煞有介事举着录音笔相机叫嚣着要采访当事人。大姑及宗瑜妈妈都有些措手不及,盛秋实霍地起身,大声请对方出去:“这里是诊室,不接受采访。”

拿录音笔那位连家门也不报,径直奔向宗瑜妈妈开门见山:“请问你是死者家属吗?”

“死什么死!你讲哪个死了?”大姑伸手猛地一推,对方仍不改目标,只盯住宗瑜妈妈,继续逼问:“请问你是死者邢学义的妹妹吗?邢学义为什么会在凌晨带外甥出门?你对此事知情吗?”

装满疑问的探针凶戾地扎出去,是一种粗暴的入侵与冷漠。

大姑怒火中烧,一把拿起茶几上的纸杯就泼向对方:“都出去!”

电子相机按动快门的声音响起来,盛秋实上前阻拦,但仍有眼尖的发现了坐在电脑桌后面的宗瑛。

浅蓝色制服衬衫格外惹眼,那人将镜头直接对准宗瑛,旁边的人立即冲过来发问:“请问你是负责本案的警官吗?”

就在对方按快门的瞬间,宗瑛偏过头,抓起桌上的处方本挡了侧脸。

她皱着眉拒绝回答,咔嚓咔嚓快门声却不断,随之而来的各种质问,宗瑛一句也没有听清楚。

内心此刻迫切企望无人叨扰的清净,偏偏要被架上喧闹审问台,每一秒都煎熬。

保安姗姗来迟,重新恢复安静的诊室里,却添了几分狼藉与沮丧。

从刚才对方咄咄逼人架势中,宗瑛意识到这似乎不仅仅是一桩性质简单的交通事故,或许牵扯了更多事情,但她现在没有精力去关心。

时间指向凌晨3点56分,雨歇了,夜黑黢黢,每个人脸上都挂着过劳的麻木,各自瘫坐着一言不发。

宗瑛回过神,强打起精神握住鼠标,选中她自己的那条调阅记录,删除。

她起身,将椅子推进去,同盛秋实说:“雨停了,我先走一步,有事再联系。”

盛秋实本要送送她,她走到门口却讲:“这个点病房里随时会有急事,你留在这里比较妥。”语毕,习惯性地用身体顶开门,悄无声息地走了。

夜色潇潇,地上湿嗒嗒。

出了医院门左拐,是宗瑛回家的路。凌晨四点多,街边店铺几乎都落了门锁,只有马路斜对面的24小时便利店亮着暖白光,像一只透明的储粮匣。

汽车驶过,带起哗啦一阵水声,又迅速消逝。

宗瑛快步通过人行道,推开便利店的门,铃声响起来。

“欢迎光临。”兼职夜班的学生机械地招呼她,声音有气无力。

宗瑛从货架上拿了一桶面,打开冷柜取了一瓶水,打算结算时,又转身多拿了一桶面。

“13块4。”兼职生言简意赅。

宗瑛一摸口袋,想起未带钱夹,于是只能用手机支付,屏幕显示还剩1%的电量,同人一样,它也快撑不住了。

接了开水泡面,宗瑛在挨窗的绿色长桌上坐下,冷气拼命往下吹。

她拧开瓶装饮料,一口气饮下去大半,空荡荡的胃像一只瑟瑟发抖的水袋。

无人进店,兼职生就忙着报废煮烂的关东煮,一个说“这个魔芋丝已经烂得不像话了,这个丸子也要丢掉”,另一个在旁边填报废单,忙完了两个人又争相把洗锅换汤的工作推给对方。

宗瑛在小小的争执声中揭开锡纸盖,泡面浓烈的味道迫不及待溢出来。

面汤滚烫,辣椒油满满浮了一层,宗瑛吃得额头冒汗,看似爽快,胃却开始抗拒,但她坚持吃完了整整两桶面。

期间薛选青打来一次电话,手机屏亮起,用1%的电量顽强撑了20秒,最终一片漆黑,似一颗星球的熄灭。

饱足的身体好像真的无忧无虑,所有苦恼与琐碎都在玻璃门外。

宗瑛在便利店坐了很久,直到有货车来配送当天新鲜的饭团与面包,她才意识到天快要亮了。

天总归会亮,城市里的人也总要醒来为生计奔忙,宗瑛起身回699号公寓。

公寓距医院很近,步行只十几分钟。空气新鲜湿润,路上有早起买饭的小囡,也有准备出去晨练的老先生,街道尽头不慌不忙明媚起来,是延续百年的市井。

始建于1930年代的699号公寓,是一座曲尺形大楼,一共七层,位于城市中心,闹中取静,历经战火变迁,走过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

早年宗瑛外婆住在这里,外婆随幺儿出国后,就只剩宗瑛一人居住,算是她的家。

因为忙碌只能住宿舍,她已有数日未回699号,正对门一株法国梧桐经过一夜风雨吹摇,落了一地绿叶。

圆拱大门顶上嵌着方方正正的彩色玻璃,有日头的辰光,映得满地斑斓。

刷开门禁进楼,现代电梯早已取代30年代老电梯,几十家住户亦都是后来搬入。

宗瑛住顶楼,旧式跃层套房,在那个世纪里也是极时髦便利的,唯一不好是窗,细条窄框,公寓因此常年缺少阳光,始终阴阴郁郁。

楼道里满是米粥煮沸的人间味道,宗瑛却似地狱里一只幽魂。

她几乎是进屋就再无余力,哐当撞上门,走几步彻底陷入沙发里。

窗帘遮得严严实实,屋子里暗沉沉的,几分钟过后,宗瑛缓缓睁开眼,第一个反应是如往常一样去拿案几上的茶杯。

她大概是脑子发昏,茶杯递到嘴边就饮。

干渴了的喉咙先是欢呼水的到来,紧接着才让她意识到一个可怕事实——

水是热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