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桃源俏村医

作者:摸鱼儿 | 分类:都市 | 字数:3.6万字

第7章

书名:桃源俏村医 作者:摸鱼儿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8:29

……

最勇敢最可爱的,到底是哪一个,

亲爱的山楂树啊,请你告诉我……“

柳盈嗓子很好,是所谓“洋嗓子”,自称“意大利美声唱法”,比较适合唱这类歌曲……星期天休息的时候,柳盈就跑到静秋家,让静秋用手风琴为她伴奏,尽情高歌一阵……柳盈最喜欢的歌,就是《山楂树》,她到底是因为觉得这歌好听,还是因为也同时爱着两个人,不知如何取舍,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静秋听赵村长提到“山楂树”,还真吃了一惊,以为他也知道这首歌……不过她很快就明白过来,是真有这么一棵树,而且现在已经成了他们几个人的奋斗目标了……

背包压在背上,又重又热,静秋觉得自己背上早就汗湿透了,手里提的那个装满了小东西的网兜,那些细细的绳子也似乎早就勒进手心里去了,只好不停地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

正在她觉得快要坚持不下去了的时候,忽听赵村长说:“到了山楂树了,我们歇一脚吧……”

几个人一听,如同死囚们听到了大赦令一样,出一口长气,连背包也来不及取下,就歪倒在地上……

歇了一阵,几个人才缓过气来……邓师傅问:“山楂树在哪里?”

赵村长指指不远处的一棵大树:“那就是……”

静秋顺着赵村长的手望过去,看见一颗六、七米高的树,没觉得有什么特殊之处,可能因为天还挺冷的,不光没有满树白花,连树叶也还没泛青……静秋有点失望,因为她从《山楂树》歌曲里提炼出来的山楂树形像比这诗情画意多了……

她每次听到《山楂树》这首歌,眼前就浮现出一个画面:两个年青英俊的小伙子,正站在树下,等待他们心爱的姑娘……而那位姑娘,则穿着苏联姑娘们爱穿的连衣裙,姗姗地从暮色中走来……不过当她走到一定距离的时候,她就站住了,躲在一个小伙子们看不见的地方,忧伤地询问山楂树,到底她应该爱哪一个……

静秋好奇地问赵村长:“这树是开白花吗?”

这个问题仿佛触动了赵村长,他滔滔不绝地讲起来:“这棵树呀,本来是开白花的,但在抗日战争期间,有无数的抗日志士被日本鬼子枪杀在这棵树下,他们的鲜血灌溉了树下的土地……从第一个抗日英雄被杀害这里开始,这棵树的花色就慢慢变了,越变越红,到最后,这棵树就开红花了……”

几个人听得目瞪口呆,邓师傅提醒几个学生:“还不快记下?”

几个人恍然大悟,看来这次的采访现在就开始了,于是纷纷找出笔记本,刷刷地记了起来……

看来赵村长是见过了大世面的,对这四、五杆笔刷刷地记录他说的话好像司空见惯一样,继续着他的演说……等他讲完这棵见证了西村坪人民抗日历史的英雄树的故事,半个小时已经过去了,一行人又启程了……

走出老远了,静秋还回过头看了看那棵山楂树,隐隐约约的,她觉得她看见那棵树下站着个人,但不是赵村长描绘过的那些被日本鬼子五花大绑的抗日志士,而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她狠狠批判了一把自己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决心要好好向贫下中农学习,把教材编好……

这棵树的故事,是肯定要写进教材的了,用个什么题目呢?也许就叫《血染的山楂树》?好像太血腥了一点,改成《开红花的山楂树》?或者《红色山楂花》?

山楂树之恋(2)

歇过一阵之后再背上背包,提上网兜,静秋的感觉不是更轻松了,而是更吃力了……可能背与不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先甜后苦,总是让后面的苦显得更苦……

不过谁也不敢叫一声苦……怕苦怕累,是资产阶级的一套,静秋是唯恐别人会把她往资产阶级那里划的……本来出身就不好,再不巴巴地靠着无产阶级,那真的是自绝于人民了……我党的政策是“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那就是说你要比出身好的人更加注意,绝对不要有一丝一毫非无产阶级的言行……

但是苦和累并不是你不说就不存在的,静秋恨不得自己全身的痛神经都死掉,那就不会感到背上的沉重和手上的疼痛了……她只能拿出多年练就的绝招来帮助自己忘记身体的苦痛:胡思乱想……想得太入神的时候,她往往能产生一种身在彼处的感觉,好像自己的灵魂飞离了自己的躯壳,变成了那些想像中的人物,过着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

不知道为什么,她老是想到那棵山楂树,被敌人五花大绑的抗日志士与身穿洁白衬衣的英俊俄国小伙,交替出现在她脑海里……而她自己,时而是即将被处决的抗日志士,时而是那个因为不知道爱谁而苦恼的俄国女孩,搞得她分不清自己究竟是更接近共产主义,还是更接近修正主义……

山路终于走完了,赵村长站了下来,指着山下说:“那就是西村坪……”

几个人都抢着跑到山崖边去观赏西村坪,只见一条小河象条绿色的玉带,蜿蜒着从山脚下流过,环绕着西村坪……沐浴在初春阳光下的西村坪,比静秋以前下去锻炼过的几个山村都美丽,真算得上山清水秀……

站在山顶鸟瞰西村坪,整个村庄尽收眼底……田地象一些绿色的、褐色的小块块一样,遍布整个山村,一幢幢民房,散落在各处……中间有一处,似乎有不少房子,还有一个大场坝,赵村长介绍说那就是大队部所在地……队里开大会的时候,就到那里去,有时搞联欢晚会,也是在那里举行……

赵村长解释说,按K县的编制,一个村就是一个大队,所谓村长,实际上是大队党支部书记,不过村里人都爱叫他“村长”……

一行人下了山,首先来到赵村长的家,他家就在河边,从山上就能望见……赵村长家只有他妻子在家,她让大家叫她“大妈”……家里其他人都下的下地了,上的上学了……

休息了一会,吃了饭,赵村长就来把几个人的住处安排一下……邓师傅、陈校长和那个叫王健康的男生住在一户村民家里,董老师只是暂时来一下,在写作方面作些指导,过一两天还得回去教课,所以随便在哪里挤挤就行了……

可惜的是,三个女生不能住在一起……有户村民同意把他家的一间房给学生住,但只能住两个人,赵村长只好自己带头,说:“你们当中剩的那个就住我家吧,我没有多余的房间,只能跟我二闺女睡一床……”

三个女生面面相腼,都不愿意一个人“掉单”住在赵村长家,跟他女儿挤一床……静秋看看问题不好解决,主动说:“那你们两个住一起吧,我住赵村长家……”另两个欢天喜地答应了……

那天就没什么活动安排了,大家自己安顿下来,休息一下,晚上再上赵村长家吃饭,明天正式开始工作,大多数时间会用来采访村民,编写教材,但也会安排跟贫下中农一起下地,干点农活……

赵村长带其他人到他们的住处去了,家里就只剩下静秋跟大妈两个人……大妈把静秋带到她二闺女的房间,让她把行李放在那屋里……那个房间,象静秋去过的那些农村住房一样,黑乎乎的,只在一面墙上有一个很小的窗子,没安玻璃,只用玻璃纸糊着……

大妈开了灯,灯光也很暗,勉强看得见屋子里的摆设……静秋看见一间十五平米左右的房间,收得干干净净的……一赵床还比较大,比单人床大,比双人床小,睡两个人虽然挤点,也还凑合……

床上铺着刚浆洗过的床单,硬硬的,摸上去象纸赵不象布料……被子折成一个三角形,白色的被里在两角翻出来,包裹着红花的被面,静秋琢磨了半天,都没琢磨出这究竟是怎么折出来的,不免有点心慌,决定今天用自己的被子,以免明天折不回原样了……按那时的要求,学生下乡住在贫下中农家,就得象当年的八路军一样,用了老乡家的东西,得回归到原封原样了才算数……

靠窗的桌子上有一块大大的玻璃板,专门用来放照片的那种,这在当时算得上奢侈用品了……玻璃板下面有深绿色的布底,照片放在上面,再用玻璃板压住……静秋忍不住凑过去看了起来……

大妈想必也是经常接待来访者的,很健谈,也很和蔼可亲……她一赵赵指着那些照片,告诉静秋那些人都是谁……静秋从照片上看到了大妈的大儿子赵志宏,很高大,想像不出是赵村长和大妈的儿子,可能是家庭中的变异……大儿子在严家河邮局工作,一个星期才回来一次……

大儿媳叫朱惠,在村里的小学教书,长得眉清目秀,个子瘦高,跟大儿子很相配……

大女儿叫赵秀枝,也长得眉清目秀,中学毕业了,在村里劳动……二女儿叫赵秀芳,长相跟她姐完全不一样,嘴有点突出,眼睛也比姐姐的小……秀芳还在严家河中学读书,一星期才回来一两次……

正谈着,赵村长的二儿子回来了,说爹叫他回来挑水的,好早点做饭,听说今天从城里来了客人,晚上要叫城里来的客人上家里来吃饭的……

静秋走出去跟赵村长的这位二公子打招呼,发现他长得一点不像他哥哥,倒是很像赵村长,个子矮矮的,五官也象是没长开一样……静秋有点吃惊,怎么一家两兄弟之间、两姐妹之间会相差这么远呢?好像父母生第一个儿子和女儿的时候,都竭尽全力造出最好的品种,到了第二个,就懈怠了,完全随造物主乱捏一个了事……

大妈说话,总是让人感到很亲切,一两个称呼,就让你觉得已经亲如一家了……大妈指着二儿子,对静秋说:“这是你二哥,叫赵志刚……”

静秋不知道叫他什么好,只说:“你要去挑水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