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桃源俏村医

作者:摸鱼儿 | 分类:都市 | 字数:3.6万字

第3章

书名:桃源俏村医 作者:摸鱼儿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8:29

这个问题在我了解了男女之爱后,我就一直在考虑,始终没有答案……

一趟北京之行,我带回了一本书,也带回了一个女人锥心的疼……我用了一整夜的时间去看《山楂树之恋》,得出的结论是,我的泪腺新陈代谢真的很发达,这不是一个80年代女子的疯狂爱情,却让我这个80年代的女子哭的疯狂……

事实上,女人的感情从来不分年代的,只不过可能因为年代背景的不同而选择的方式不一样,但是隐忍和激烈一直存在于每个女人的内心……

书评:当爱还在扎劲时

当爱还在扎劲时——写给《山楂树之恋》

逃之11

说实话,我最不爱看的,就是爱情故事……这源于我从小不爱看电视连续剧,凡是对有剧情的东西特别排斥,所以后来我写的小说,都是电视剧的反面教材……

因朋友之托,开始打足精神看这部新出炉的长篇爱情小说,讲的还是我没经历过的我父母那个时代的事情……我先是把序言和后记看了一遍,觉得行文的语言风格我是十分喜欢的,因为很朴素,我最受不了安妮宝贝式的那种言情小说语言风格,未免太脱离生活了,或者说,太脱离老百姓的生活了……更重要的是,我这个人,特别的不“浪漫”,所以我喜欢直白的小说语言,至少这一点,我对《山楂树之恋》是好感很重的……不过说回来,里面讲的内容,确实是提不起我巨大兴趣的……在我印象中,我既不喜欢杜拉斯所描述的疯狂而绝决的爱情,也不喜欢村上春树故事里离奇的冷感的爱情,我唯一稍微喜欢点的关于爱情的描述,是米兰昆德拉的那种,他把男女关系分析的很透彻,也未免有点太残酷,而那种残酷或者说酷,又是十分冷静而克制的,它没有“绝望”的气息,它是第三者平静的分析问题的结果……在《山楂树之恋》中,既没有杜拉斯那种,也没有村上那种,更没有昆德拉那种,所以导致我既不反感它,但也不迷恋它,甚至我很难把它当小说来看待,鉴于我的小说概念和这种估计会成为畅销书的小说概念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我只好把它当成电视剧剧本来看,并且估摸着作为电视剧专家的我的妈妈大人,多数会追看这本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的……电视剧要具备的要素,也就是它们凭什么去吸引广大的中年妇女,我觉得无外乎“扎劲”二字……“扎劲”是上海话,意思大致是很吸引人,很带劲……只有那个故事够扎劲,才是好看的电视剧,反之则可能发展成为严肃小说或其他,哈哈!

这个道理放到爱情或者爱情故事当中,也是成立的……爱只有扎劲的时候,深陷其中的双方,无论男女,男男,女女,那才是劲头十足的,等那爱不再扎劲,大家可能有的忙赚钱去了,有的忙政治去了,有的忙孩子去了,有的忙皈依去了……《山楂树之恋》里的静秋与老三的爱情,就是处在“扎劲”里头,而且幸运的是,扎劲还没结束,他们也没得到什么正果……这就是为什么静秋还能写回忆录来回忆老三这个男人,而如果他们真的有了“结果”,她也就不会去写什么东西了,因为那个时候,爱情肯定已经不扎劲了,不再扎劲的东西对于一个非小说家的普通人来说,没有书写的价值,而真正的小说家会去写那些已经不再扎劲的东西,但企图去发现之后的意味深长的东西,但这肯定不是本书的企图心范围内的事情了……至于故事发生的特定的时代背景,我对当时的人和事都是有所耳闻的,所以除了会心一笑外,并不觉得有多么的稀奇和令人费解……所以真要我从一个“80后”年轻人的眼光来看待那个时候的男女之爱,我是看不出多大区别的,我并不关心一些表面的东西,深入进去的话,男女关系从来都是那么回事……这也是为什么昆德拉描述的男女关系很难感觉到它的过时,很多小说可能也是几十年前的故事,但我读起来就觉得发生在现代,因为他关注的就是本质的东西……

最后,我对该书的前景非常看好,因为我的眼光和口味是热门电视剧和畅销书的反面,要是我看得很扎劲的话,那这个故事就钱途堪忧了,幸好,我看的不怎么扎劲,但主人公爱的还是很扎劲的,主要是我对扎劲的东西恰恰是最扎劲不起来的……80后大概都喜欢与众不同吧,我尤其爱好这点……

书评:没有金钱与性的爱情什么样

曹红凯

在当今这个速食+物质的年代,一提到爱情,与山盟海誓相伴的总免不了有房子、票子、车子,经济基础已成为人们恋爱择偶的重要参考条件,同时,随着人们观念的开放,性也成为男女交往中的一种手段,一种需要……现在的人恐怕已经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金钱,没有性,一份感情能维持多久……对这个问题,《山楂树之恋》给出了一种回答,尽管这个故事不是发生在现代,但至少告诉人们,只要有爱,其他的一切都可以不重要……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我们父辈那代人身上的故事……一联想到这个年代,我们脑海中出现的往往是革命高于一切、红色婚姻,一对对男女因为革命需要生活在了一起,每天想的都是为革命做贡献,每天的对话也都是板着面孔大谈工作,爱情似乎被忽略在了一边……而这个发生在山楂树下的故事却让我们对那个年代的爱情有了全新的认识……从某种角度来说,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说话做事很难完全依照自己的心意,很多人的心理多少都有点扭曲,已经不太敢甚至不太会表达自己的心意了……在这种情况下,老三的“真”才更加难能可贵……他偷借给静秋外国名著,帮她代写教材,想方设法帮她买冰糖,帮她一起打零工,他的一举一动点点滴滴都带有鲜明的那个年代的烙印,又无时不流露出浓浓的情意……这样的行为在今天看来简直有点太小儿科了,但我想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这已经是老三所能做到的一切了……也许这种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所流露出的“小资情感”更加让人刻骨铭心,更显得浪漫温情……

人们常说,贫贱夫妻百事哀,金钱在维系两人的感情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这本书里,尽管老三的家庭条件比静秋好很多,但他从不敢在静秋面前炫耀自己的家庭,生怕这种炫耀会玷污了他们之间的感情,于是只能三番两次托长芳、长林代为转交他为静秋买的东西或给她的钱……而静秋对他送来的东西的态度也十分坚决,即使为了妈妈而不得不收下,却不停地找机会打零工,甚至是连男人干得都吃力的“挑砂”,为的只是能用一己之力让妈妈和妹妹过得好一些,她从未想过老三优越的家庭条件可以给自己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好处……金钱在静秋和老三的心中,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配角,有它不多,无它不少……联想到现在的爱情与婚姻,人们往往会给爱情加上很多其他的筹码,其中金钱是不可或缺的一条,甚至很多情况下,金钱的多少已经取代了爱情,成为恒量感情的第一标准,左右着两人的聚散分离……没有金钱基础的爱情很多时候从根上就被排除在候选人之列……尤其对于很多女孩来讲,找一位事业有成、有房有金的成功人士是享受荣华富贵最便捷可行的途径……难怪有越来越多的男孩会感叹做男人太难……不可否认,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种诱惑越来越多,越来越让人难以抗拒,人们追求物质上的丰富是无可厚非的,但感情毕竟是一种心理感觉,再多的银行存款,再豪华的轿车,再天价的豪宅,换来的只不过是视觉上的短暂满足,如果没有一份真爱陪伴,当夜深人静,躺在床上时,内心的无助与空虚会更加真实地暴露在黑暗之中……每当这时,恐怕有许多人渴望再能回到那个单纯的年代去吧……

书中另一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情节就是静秋对性知识的懵懂和由此引发的一连串联想与误会,其中老三与静秋最后一次见面最让人唏嘘……老三失踪后,静秋误以为老三“得手”后就跑掉了,是个不负责任玩弄女性的人,于是认定老三是个“花花公子”……直到女伴魏玲来找她帮忙,她才知道错怪了老三,但这时半年时间已经过去了,她没能在老三身边陪他度过最后的岁月……诚然,静秋的“无知”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最难得的是,老三是懂这些知识的,但他并没有因为静秋不懂就欺骗她,利用她,即使自己忍得非常辛苦,却始终不越过最后那条底线,因为他要把她“完整地”留给她的丈夫……仅凭这一点,我们可以说,老三是个高尚的人,他付出的是“大爱”,而不是狭义的“小爱”……而老三这种心无杂念、不求回报、只求付出的做法,在今天看来有些不可想象……别的不说,如果一个男人与自己心爱的女人深夜共处一室,裸裎相对,而且女方也愿意,有几个男人能把持得住自己呢?

小说里的老三是个接近完美的男人,他善良、乐观、痴情,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爱的人着想,相比之下,静秋显得普通了一些,我总觉得,静秋应该给老三更多爱的回应,能够在老三有限的日子里给他更多的关怀……但这就是生活,永远没有后悔药可吃……尽管我很清楚这一点,但看完小说,还是为老三的过早离去伤心不已,总是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但转念又一想,虽然老三与静秋只相处了短短的两年时间,却给静秋留下了一笔可以回味终生的感情财富,让静秋在心中始终为他留有一席之地,这已经让人羡慕不已,毕竟有多少人能拥有一份终生难忘的感情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