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窦尔墩传说

作者:魁钺 | 分类:仙侠 | 字数:5.2万字

第九章: 窦四爷单骑奔洛阳

书名:窦尔墩传说 作者:魁钺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12-11 14:55

十天后,窦氏母子与窦志忠总算见面了。窦怀仁哥儿俩便忙了起来。他们找到甲长希望他批一块地,以便给窦志忠盖房子。甲长是窦乡町里的长辈,因年事已高怕他担惊受怕,就没敢告诉他窦志忠的真实来路,只说他是山东济南府齐东县窦家庄讨饭来的窦家人。还备了一桌酒,请来庄里的诸多位长辈,与甲长一起商讨窦志忠在窦乡町落户一事。长辈们没有一个人反对,还说只要是窦家人,就是跟咱们一个血脉,虽然拿不出家谱核实宗族支脉,一定是错不了的。

两个月过后,窦志忠一家连同窦四爷搬进了新家。他们的房子坐落在窦乡町的庄子中心,东边挨着窦老秀才的私塾,西边与窦怀仁的武馆相邻。房子前面有两家生意房,一家是卖豆腐的,另一家卖小磨香油。房子后面还有好几排的居家住户。再往后是滹沱河的一支浅流,河岸长满芦苇,芦苇里面游荡着大群的野鸭子。

窦志忠每天都与窦四爷一起,在窦怀仁的武馆里教孩子们耍枪使棒,窦四爷时刻都是笑呵呵的开心模样,窦志忠倒显得愁眉苦脸,闷闷不乐。窦怀仁以为是自己照顾不周,哪里做事不和窦志忠的想法,就找到弟弟窦怀义,与他商量道:“我发现窦将军老是没有笑模样,有时间咱俩陪他进一趟城,吃一回咱们献县的小吃,瞅一眼汉王墓,咋样?”

窦怀义其实也发现窦志忠心情沉重,好像有啥心事,便道:“窦将军过去当过义军,现在留上辫子,搁谁心里也不舒服。”

窦怀仁道:“要不咱俩跟他聊聊,没啥要紧事,过晌咱就进城,不误赶夜市。”

哥儿俩来到窦志忠家里,说明来意。窦志忠苦笑道:“我在窦乡町也算是扎下根了,哪里还有其它的贪图呢?”话到此叹口气又道:“我心里不落盘,不为别的事,就是四叔回老家那趟,留下祸根了。”

窦四爷从老家接回窦志忠的家小,还领回来三匹马。窦志忠问这马是怎么回事,哪里得来的?窦四爷道:“要不是送人,领回来的就是四匹马了。”便将张财主领清兵进庄杀了二十六口人,他趁夜偷袭张财主,杀了他和他的三个老婆,放火烧了几间房子,除了四匹马,还弄回来好几袋子粮食,全部告诉了窦志忠。末了道:“你三叔的师嫂住在蟹爪凹,是她收留了她们娘儿仨。家里一粒粮食都没有了,那几袋子稻谷,够她吃两年的。还撂下一匹马,往后给她当个脚力用。”

窦志忠听完心情复杂,高兴与悲痛混杂一起,让他寝食难安。最初他并没有流露出来,只是跟窦氏说了自己的隐忧,担心张财主死后,张大少报官,清兵追杀过来。窦氏没有多想,安抚几句便过去了。房子建好以后,窦志忠看到窦乡町的乡亲个个为人和善,又都好打不平,对他这个外来人,不仅给足面子,还当成自己的亲人,说话不接心,做事不设防。他又跟窦氏道:“我们不能在庄子里住了,得赶紧换个地方。”

窦氏道:“刚盖起来的新房,你真舍得走呀?”窦志忠道:“万一发生不测,无辜的人遭受连累,你我都成罪人了。”窦氏无奈道:“搬到哪里去呢?”窦志忠道:“容我想想再定。”正打算跟窦怀仁商量如何住到外面去,窦怀仁和窦怀义倒先找上门来。窦志忠便不再隐瞒自己的担忧,当着窦四爷的面就跟他们说了,还提出住到外面去的想法。

窦四爷听了生气道:“我干活儿干净麻利,不留活口,你不用担心。清兵真要追上门来,正好干掉他们,出口恶气,你三叔三嫂不能白死。”

窦志忠道:“四叔,理是这个理,可咱们现在收手了,再干杀人越货的事,就得掂量后果了。”

窦四爷道:“你啥意思呀,我杀人还杀错了是不?”

窦志忠道:“对错咱先不争了,先把眼前的事想好。我的意思是到外面避一避。过个一年半载的,要是没有出啥事,咱们再回来。”

窦四爷道:“你想让我去官府自首么?告诉你呀,别说我没杀错人,就是杀错了人,也别指望我下大狱,坐大牢,那不是我待的地方。”

窦志忠赔笑道:“四叔,您想多了,也言重了。”拍了拍窦怀义的肩膀,道:“这哥儿俩要是不来,我还想去请他们呢。咱们搬到哪里去住,得请他们帮咱合计合计。”

窦四爷困惑道:“还真要搬走呀?”见窦志忠点头,便现出几分懊恼,自嘲道:“贼寇当习惯了,回头再做顺民,还有点不大适应呢。”

窦氏先笑了,道:“四叔,志忠不是埋怨您。他就是想,咱不能光心疼自个儿,不顾别人。窦乡町这么大个庄子,万一发生险事,后悔都来不及。”

窦四爷道:“嗯,还是我大侄子心细。那就听他的,他让我睡猪窝,我绝不躺马厩。”

窦志忠道:“四叔,您还记得咱们攻打洛阳那场大仗吗?”

窦志忠看似不经意的一句问话,将窦四爷拉回到几年前的一场恶战里。起义军损兵折将无数,窦四爷也在那场战斗中受了重伤,险些丧命。是一个姑娘把他从死人堆里扒拉出来,背回家救活的。后来窦四爷伤愈找到队伍,只跟窦志忠一人提到那个姑娘。他说那姑娘是个黄花大闺女,啥时候不打仗了,定要娶她当老婆。窦志忠若是不提洛阳那场大仗,窦四爷还想找他说这个事呢。刚才提了,便知窦志忠的用意,是要窦四爷去洛阳找那个姑娘。这的确是天大的好事,只是不知她嫁没嫁人?

窦四爷便笑道:“大侄子就是心疼我,不过呢——”看着窦氏,涨红了脸道:“不怕侄媳妇笑话,我在洛阳养伤的时候,认识个黄花闺女,这都四五年了,又赶上改朝换代,也不知道人家等没等我?”

窦氏高兴道:“那就快去瞅一眼么,老在心里揣着,也不行啊!”

窦怀仁喜道:“快去快回,我们还等着喝您的喜酒呢。”

窦四爷道:“我得听我大侄子的。他让我啥时回,我就啥时回。”

窦志忠道:“那个姑娘要是还等着您,您就在她那儿多住些日子。要是人家爹妈愿意,入赘当个养老女婿,也算您掉进福袋里了。”

窦四爷眼圈便红了,继而淌下泪来。沮丧道:“真应了那句话,树倒猢狲散呀。”不住地哽噎,边问道:“大侄子,掏心窝子说,你让我去洛阳,该不是嫌我累赘了吧?”

窦志忠也有些眼热,拉住窦四爷的一只手,道:“四叔,咱俩出生入死这么多年,我是啥样个人,您还不知道么。”安抚窦四爷坐到木凳上。道:“那个姑娘要是嫁人了,您还得回来呢。”

窦四爷不解道:“那不是还给窦乡町的老少爷们添乱么?”

窦志忠道:“您去洛阳之后,我和大东住到铁匠铺去。我不想让大东习武,给全保兄弟当个徒弟,倒也合适。我先在铁匠铺打打下手。您要是一个人回来,往后呀,咱俩就跟着我怀仁大哥跑江湖,打把势卖艺去,总比真刀真枪的干仗好。”

窦四爷道:“反正我不当养老女婿。她要是没嫁人,非得把她接到窦乡町来。到时候,让她丫头小子给我生出一大堆。”

屋里人都笑了。

翌日天光微亮,窦四爷骑上一匹马,鞍鞯搭上装了干粮的布褡裢,腰间同样暗藏那把牛耳尖刀。怕他再生事端,临行前窦志忠叮嘱他,先把正事办妥,别的事再急,也得往一边放。又道:“说归说,笑归笑,能不回来,就在哪儿过日子吧,哪儿的黄土不埋人呢!”

窦四爷望一眼送行的人,什么话没说,擦起眼睛。见他哭了,窦志忠劝道:“您放心,往后我跟怀仁大哥跑江湖,挡不住还得去洛阳找您,不会见不着面的。”

二东这时挤过来,拽住马的鬃毛,喊道:“四爷,拉我一把。”

窦四爷道:“拉你干啥?”

二东道:“上回我哥给你做伴儿,这回该轮到我了。”

窦四爷道:“这回我是去洛阳找媳妇,不用你给我做伴儿。”正了正身子,挺直了腰板,高声喊道:“往后咱都当顺民,过去的那些事,全都他妈的翻篇儿了。”

跟心仪的女人成亲是件激动人心的事,心情本该迫切无比,可是,窦四爷走得却很从容。一路上观山赏景,背阴处歇脚吃馍,跟个消遣的公子哥差不多。走了差不多有十天,忽然意识到此行的目的是去洛阳成亲,挡不住那个姑娘就要嫁人,去晚了会耽误大事,他这才快马加鞭奔跑起来。跑到洛阳城外,站在一条大路的树荫下,望着茫茫的原野,竟想不起那位姑娘家住何处。

当初,那位姑娘是在死人堆里找宝贝,才发现尚有一息的窦四爷,就把他背回家。姑娘并不是洛阳人,住的地方离洛阳城倒也不远,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大土坑。土坑里住着十多户人家,他们白天去洛阳城里做生意,晚间回到土坑里过夜。姑娘也是听别人说,一场战事过后,死人堆里能翻出金银首饰,她就信了。那天,死人的金银首饰没与姑娘结缘,却背回来一个半死不活的大男人。姑娘的父母是捏糖人的,每天都有些进项,女儿背回个大男人,也没挡她,还弄来疮药给窦四爷治伤。一个月后,窦四爷欲走,会捏糖人的二老挽留他,让他留下来当养老女婿。窦四爷没有答应。这空儿,姑娘在收拾自己的零碎东西,嘟囔道:“你走哪儿,我跟你上哪儿。反正我不能白伺候你。”

窦四爷道:“我要上哪儿,连我自个儿都不知道,咋带上你呀?再说,打仗不是闹着玩儿的,你又不是没看见。”

姑娘放下手里的东西,摆弄起她的粗黑大辫子,不再言语了,似乎是在跟自己怄气。

窦四爷道:“要不我把话先给你撂这,等得起你就等,等不起该嫁人嫁人,到时候我回来找你。”

姑娘伸手就是一拳,捣在窦四爷的胸脯上,气道:“你要是回来找我,我还嫁啥人呀?不嫁!”

窦四爷想起往事眼睛有些湿润,好在他还记着那位姑娘的名字:袁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