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窦尔墩传说

作者:魁钺 | 分类:仙侠 | 字数:5.2万字

第五章:窦志勇献县取义 窦志忠文庙梦游【2

书名:窦尔墩传说 作者:魁钺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12-11 14:55

窦志忠高喊一声“跟我上——”挥舞大枪冲进敌阵,左击右杀,上挑下拦,眨眼间跑进城门洞里。枪头力戳铁门栓,只听“咔嚓”一声,但见一搂粗的方形铁门挡杠掉落地上。又一用力,枪头钻进门缝,单臂再拧枪杆,枪头上的倒钩将两扇铁门分开。大枪左面一划,右面一推,两扇铁门发出嗡嗡的声响,向后敞开。

然而,马队并没有蜂拥而出,压后的窦志勇为了掩护落下的十余名乡亲,还在与守城的敌兵厮杀,他无意脱身。

窦志勇挥舞着一杆方天画戟,胯下一匹大黑骡子。这头坐骑是大哥窦志忠在一次战斗结束后送给他的。在那次战斗中,窦志忠缴获了一匹白马。他把大黑骡子领到窦志勇面前,笑道:“二弟,往后你骑着这头大黑骡子去打仗,立功的机会就多了。”这头大黑骡子通体黑色,没有一丝杂毛,虽然秉性沾点毛躁,但霸气强悍,却又不失马的稳重。经历过的大小战役不下百场,它的主人却能逢凶化吉,屡建奇功。这时在献县东门的城楼下,大黑骡子表现得依然勇猛、顽强。火光捕到它时,它高昂头颅,发出一阵阵的嘶鸣。闪身隐没在夜色里,便是一个手舞方天画戟的猛士,俨然闪烁的幽灵,头盔、铠甲与画戟的利刃,一同迸射出刺眼的光芒。清军与吴军无不胆寒,纷纷退后,不敢近前。

落后的十余匹马终于冲入城门洞,窦志勇虚晃一下战戟,正欲脱身,却见十余米外追来大队的清军铁骑。他回望一眼城门洞的外面,发现窦志忠带领的马队,还在火把的映照里奔跑,“闯”字大旗清晰可见。便想,这股清军的铁骑一旦追出城门,大哥的马队很快就被追赶上,到那时诱兵东进落空不算,百十号人都得命丧黄泉。想到此,双脚猛地一磕马镫,手抖缰绳,大黑骡子四蹄腾空,“嗖”地一跃,窜进城门洞里。窦志勇朝城门外面高声喊道:“大哥——想着把小莲找回来,她没死——”举起方天画戟,就将敞开的两扇铁门板关严了。随后提动缰绳,大黑骡子心领神会,倒腾几下脚窝,从容地转过身来,面对眼前的铁骑军。

窦志勇踢动一下马镫,方天画戟的长杆拍了拍大黑骡子的肚带。道:“伙计,不是我要连累你,咱俩呀——谁也离不开谁了。”方天画戟抵掉一拨迎面射过来的箭矢,又道:“瞅瞅那些献县壮士,死的死,伤的伤,还跟着咱们引诱清兵东进,他们图个啥呀?”一气戳死冲上来的十几个敌兵,又道:“忘了告诉你了,大哥还给你起个好听的名字呢,叫黑旋风。大哥说,黑旋风是梁山好汉,你今儿死得不屈。”又一波箭矢雨点似的射过来,方天画戟抵挡不及,身上中箭无数,但仍有一息尚存,却顾不上说话了,只是摆动方天画戟,用力戳杀。没多久,双臂就被倒下的尸体横住,再也动弹不得。大黑骡子也经不起伤痛了,它略显牵强地伸长了脖颈;有那么一阵,它还知道甩掉眼眶周围的箭簇,但很快便僵住不动了。身上身下横七竖八地摞满了尸体,清军踏着这些尸体,将窦志勇从骡背上推倒,搬了出来。朴刀横颈,砍下首级,送往城门楼上示众去了。

阿济格站在城头上朝城东方向观望。他发现从城南跑出来大队的汉军人马,黑压压得不计其数,呐喊着“冲啊——杀呀——”旷野里喊杀声混为一片,全部追赶着前面的一杆大旗。有人向阿济格报告,那是贼首李自成的大旗。大旗淹没在夜色里,阿济格疑虑重重,良久不语。这时,从东门杀出一队人马,阿济格看清了这是他的铁骑军,便想,刚才从西门杀出去的大顺军,在耍调虎离山的鬼招数,是想引清军往西,而他们的真实目的是往东。势必要杀个回马枪,重新杀进北京城?京城刚刚得手,兵力部署远远不足,阿济格心里不由得一紧。当即下令,撤回往西追击的铁骑军,并传回吴三桂的部队,全力往东追杀。命令下达后,阿济格亲率铁骑军追出东门。

事实上阿济格看到的汉军,是吴三桂攻打献县南门的部队,约有一千余人。他们攻取南门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得手后只有小股部队进城搜查,余下人马依然镇守南门。他们只知道大顺军从西门逃跑了,不料东门突然传来喊杀声。得知是李自成亲自统领的大顺军,估计人数少不了,便倾巢而出,向东面围堵过来。

阿济格和吴三桂两股部队追杀到沧州城下,却不见大顺军攻打城池。竟发现好多死亡的士兵抱紧马脖子,而这些马没有鞍鞯、马镫,一律都是裸马。裸马的尾巴上还捆绑了光秃秃的树枝。沧州城池早被清军占领。阿济格问守城的士兵,发现大顺军的部队没有?城上告知没有发现大顺军的一兵一卒。这才知道上当了,但为时已晚,估计大顺军的殿后部队早已经跟主力会合了。

阿济格气得哇哇大叫,命令吴军逐一查验死亡的士兵,把那些死抱马脖子不撒手的人头,全部砍下来,挂到献县城头上示众。遂带着铁骑军返回献县城,整顿兵马,蓄足气力,待到明日继续追杀。

其实,窦志忠的马队并没有跑到沧州城下,而是由几个熟悉地形的壮士引领,悄悄地奔向沧州城南的文庙。停顿下来后,窦志忠清点人数,算上他自己和窦四爷,统共还有九个人。也就是说,百余人的献县壮士只剩下七个人了。窦志忠跪倒在孔老夫子的塑像前失声痛哭,几个人怎么劝都劝不住。可现在还不是哭的时候;追兵发现上当后,会不会返回来搜查城外?谁也没法预料。窦四爷陈清厉害,窦志忠才止住哭声。问道:“左近有井吗?”有人答道:“离文庙不远有一条小河,水是干净的,能吃。”窦志忠道:“不光是吃,得把马身上的血污洗掉。还有咱们的身上、脸上,都要清洗干净,不能让人看出是打过仗的。”

几个人牵马去了河边。河水清澈,倒影着星光。九条汉子都带了枪伤和箭伤,借着星光一边洗着马匹,一边清洗自己的衣服和伤口。

从河边回来,窦志忠吩咐众人,把马匹拴在偏殿的廊角下,到文庙最后面的大殿里休息,一旦发生敌情,迅速撤离。窦志忠提起他的那杆大枪,站到孔老夫子的塑像前,跟大家道:“你们去睡吧,我在这里给你们站岗。”

大家争先恐后地要求站岗,让窦志忠先去睡觉。

窦志忠道:“你们去里面睡,我在这里睡。清兵万一来了,我知道怎么应对。我比你们有经验呀。”

大家这才离开。

窦志忠关严了庙门,在孔老夫子塑像的背侧,抱紧大枪坐下来,靠住塑像没多时,便睡了过去。不知睡了多久,就见窦志勇牵着大黑骡子走到眼前。窦志忠惊喜道:“二弟,你追上来了!”猛然看清窦志勇全身嵌满箭簇,脸上、额头上尽是翻开的血红刀口,鲜血止不住地还再流。不禁心疼地哭道:“快坐下,哥给你包扎伤口。”

窦志勇道:“伤口还是算了,先把箭给我拔掉吧。甭管骑马还是步行,浑身都觉得不得劲!”

窦志忠哭啼着给弟弟拔身上的箭头。拔掉一棵,问道:“疼不?”窦志勇道:“不疼。”再拔,再问,回答都是不疼。窦志忠道:“这么粗的箭头,连肉带皮拔出来,哪有不疼的。”窦志勇却烦躁道:“你甭管我疼不疼了,先听我一句话,等消停下来,回窦家庄一趟,把嫂子还有大东、二东接过来,好好过日子吧。”

窦志忠道:“你说的也是,这都十年没回窦家庄了。万一找不到刘大帅,咱俩就领着四叔回老家种地去。”

窦志勇道:“还回啥老家呀,那里没有咱的地,种个毛呀。”

窦志忠道:“张财主送的地呢?难道没跟三叔过地契?”

窦志勇道:“过了又咋样?人家还能拿回去呢。”

不等窦志忠再说话,窦志勇竟骑上大黑骡子,牵起缰绳道:“大哥,多保重,我先走一步!”伴着话音人便没影了。

窦志忠喊道:“二弟——你上哪儿去?二弟——你上哪儿去?”

摇晃一下身子只想追上去,却发现自己站在距离文庙大门很远的一棵柳树下。回头望一眼庙门,庙门口空落落的,与小路两旁的树木一起,骚动着不小的风响,却不见窦志勇的踪影。回到孔老夫子塑像前,跪地磕了几个响头。道:“先生是圣人,受天下人敬仰。我和献县的几位弟兄,今夜叨扰您的灵位,还望您多多保佑。保佑我的二弟性命无忧,保佑我的献县弟兄,明天安全回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