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世界全史之西汉史/巍巍强汉

作者:爱妻族 | 分类:奇幻 | 字数:6.8万字

第14章

书名:世界全史之西汉史/巍巍强汉 作者:爱妻族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7:35

刘邦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想乘胜前进犁庭扫穴,一劳永逸地解决掉匈奴的威胁,轻敌冒进一意孤行,结果在平城(今山西大同)白登山被倾国而出的匈奴骑兵重重包围,情况十分危急。7天之后,采用陈平的计策,才得以脱围出险,汉军主力南归。此后,匈奴对于边地的侵扰更加肆无忌惮,韩王信则让王黄派人游说率重兵留北备边的代相、阳夏侯陈豨叛汉,闹出更大的乱子。刘邦亲身领教了匈奴的实力,被迫采用刘敬等人的建议,以和亲政策代替军事手段,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汉廷赢得休养生息的时间。俗话说得好:速效莫求,小利莫争。经过几十年的准备,到了武帝时期,内、外部条件完全成熟,解决匈奴问题的时机便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汉10年(前197年)9月,陈豨勾结匈奴,举兵反叛,刘邦率军征讨。第二年春天,韩王信协同匈奴骑兵一部,入驻参合(今山西阳高),策应陈豨,刘邦派将军柴武前往迎击。柴武在高祖的授意下,让人写了一封情词恳切的信给韩王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规劝他反正回头。信中说:“陛下宽仁厚德,诸侯虽有叛逃的,只要迷途知返,总是从宽处理,往往恢复他们原来的爵位待遇,而不加以诛杀,这是大王你所熟知的。刻下大王只不过因为战败逃到胡地,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大罪,希望你能从速自动归顺!”韩王信得信后,反复阅读,思虑再三,绕室彷徨,百感如潮。一方面,他本无叛意,何况天下叛徒的日子通常都不大好过;另一方面,他也清楚地看到天下大势和刘邦的心理与作风的变化,对此心存戒惧。于是他修书一封,婉言谢绝。韩王信在这封颇有名气的回信中说:“陛下把我从市井之中提拔出来,终于南面称王,这是我平生的荣幸。不过,荥阳战役,我不能像周苛、枞公那样宁死不屈,反而成了项籍的阶下之囚,这是我的第一桩罪。等到匈奴围攻马邑,我不能坚守,却以城池为礼物向敌人投降,这是我的第二桩罪。而今反过来替匈奴将兵,对抗汉军与将军争战,这是我的第三桩罪。当初文种、范蠡为越国立下大功,没犯下任何一样罪错,依然不免一死一逃;而我在皇上面前,却积有三项大罪,想在汉廷乞活,是不可能的事。当年伍子胥得罪了吴王夫差却不知逃离,终于死在吴国,前车可鉴啊!如今我逃匿在荒山野谷的不毛之地,日夜向蛮夷乞讨过活,倦鸟思归的意愿,好比风痹症患者时刻渴望着站起来、瞎眼的人时刻渴望着重见光明一样强烈。然而,情势不许可啊!”

于是刀兵相见。汉军大胜,“柴将军屠参合,斩韩王信”。

韩王信死得很惨很惨,但是他的子孙却在后来帮助了汉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当初,韩王信逃亡匈奴时,因为已经作了一定的准备,还顾得上携家带口,包括王太子在内,尚不算太过狼狈。后来到了颓当城,居然一下子添了两口男丁:王妃产下一子,因地制宜命名为韩颓当;太子妃也产下一子,取名韩婴。文帝14年,韩颓当、韩婴叔侄率领他们的部属投归了大汉。文帝龙颜大悦,封韩颓当为弓高侯,韩婴为襄城侯。景帝时,吴、楚七国叛乱,韩颓当以将军的身份跟随太尉周亚夫平叛,“弓高侯功冠诸将”。这是后话。

下面出场的是刘邦的亲家和女婿两代人物,这两代人物的命运确实很纠结,一个是正常病死,一个是让岳父欺负死。

汉4年(前203年)11月,刘邦立张耳为赵王,大致辖治原赵国故地,都襄国(今河北邢台)。第二年秋天,张耳病死,他的儿子张敖袭封为赵王。张耳的故事已见前述,这里单表张敖。

提起此马来头大,几乎占尽了人世间的便宜:张敖是赵王的儿子,高祖的女婿,惠帝的大舅子,鲁元公主的丈夫。他性格懦弱,为人谦恭,对现实十分满足,对大汉王朝也异常忠诚。即便如此,他还是失去了封国,而且险些性命不保。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汉7年(前200年)12月,刘邦北征匈奴,铩羽南归,憋了一肚子的气。途经赵国时,张敖没日没夜地亲自侍候皇上兼岳丈,又将随从人马上上下下都打点照顾得非常周到,表现得十分恭谨有礼。高祖却左右看他不顺眼,极为狂躁倨傲,动辄跳起脚来破口大骂,用词之肮脏下流,令人不堪入耳。张敖脾气好,倒还没什么;赵相贯高、赵午等人却忍无可忍,实在看不过眼了。贯高、赵午本是张耳的门客,长期追随张氏,两人都60多岁了,平时为人都颇有豪气。他们愤怒地说:“皇上欺人太甚!我们赵王过于孱弱!”就对张敖进言:“天下豪杰并起,有才能者先居帝位。现在大王对皇上那般恭敬,而皇上对你却缺乏最起码的礼貌,请允许我们替大王把他干掉!”张敖听了,大惊失色,用牙齿将手指咬出血来,说:“你们怎么可以说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呢!先父亡了国,全靠皇上的力量才得以恢复,德泽流被子孙,这是何等的恩德啊!希望你们以后再不要这样说话!”贯高、赵午表面上应承,私下却召集十余名亲信商议说:“这实在是我们的错误。我们赵王是忠厚长者,不肯背德。但我等却不能接受任何人的侮辱!如今皇帝侮辱我们赵王,所以想干掉他,谁叫他那么不管不顾地辱骂我们大王呢?老子让他骂个够!我们自行其是,如果事情成功,就归功于大王;万一失败,就由我们自己独立承担好了!”随后,这一小撮密谋分子开始分头准备。

这一讲写的有点多,下集会尽量的缩短篇幅,请看下集:自古女婿很憋屈

20.女婿自古很憋屈

更新时间2015-10-1 17:55:50 字数:2529

第二年,高祖在东垣(今河北石家庄)击败韩王信余党后班师回朝,再度经过赵国。贯高等人认为时机到了,便将刺客预先埋伏在专为高祖歇宿准备的柏人(今河北柏乡)行辕的厕所里面的夹墙中,准备在刘邦睡觉或如厕时伺机行刺。

据说帝王都有异秉,尤其是开国皇帝。刘邦到了柏人,天色向晚,准备留宿。忽然间心有所动,眼皮直跳,便问道:“这地方县名是什么?”侍从告诉他:“柏人。”高祖自言自语道:“柏人柏人,受迫于人!”于是临时决定不作停留,扬长而去。人算不如天算,一次精心策划的谋杀案于是流产。

隔年,贯高的仇家探知了他的阴谋,如获至宝,马上予以举报。高祖当即下令逮捕赵王张敖及贯高等密谋分子。赵午等十余人见事情败露,很是沮丧,争先恐后要抹脖子。只有主犯贯高依然冷静,他怒骂道:“谁让你们这样做的?不要忘了根本!天地良心,大王确实没有参与谋反,他是无辜的!却也遭到逮捕。你们都死了,谁为我们赵王洗冤白谤!”众人清醒过来,不再冲动。于是自愿要求坐进胶封密闭的囚车,与张敖一起到京师长安接受审判。刘邦只想把张敖拿掉,不想弄得节外生枝复杂化,于是下诏:赵王的臣子与宾客有未获允许擅自随从一起去京师的,一律灭族!没想到这一招居然失灵了,赵相贯高与宾客孟舒等十余人都自己剃掉头发,用铁链锁住颈项,以赵王家奴的身份随同进京。

贯高对亲自审讯他的廷尉说:“一切都是我谋划的,赵王确实不知情。”狱吏动刑,拷打鞭笞不下数千,又用烧红的铁条去灼烫,直至全身血肉模糊体无完肤,贯高始终咬紧牙关,不再说别的话。铁石心肠的吕后破例好几次为女婿辩解,她说:“张敖娶了我们的女儿,人又老实,应该不会有异心!”刘邦怒气冲冲地斥骂道:“妇人之见!要是张敖夺了天下,她还怕没有女人!难道就缺少你女儿一个不成?”不予理会。

廷尉把贯高的口供和审讯情形汇报给皇帝。高祖感慨地说:“再怎么着,这贯高也算是个难得的壮士了!看有没谁平时与他要好的,可以借私交去探听一下。”中大夫泄公说:“我和贯高是乡党,平素很了解他。这人在赵国一向以讲究节义、不受侵辱、说话算数著称。”刘季便派泄公持节去贯高栖身的竹床前探问。贯高抬头看了好半天,说:“这不是泄公吗?”泄公说:“是。”于是慰问贯高的伤情,见面仍像平日一样欢洽,贯高的情绪也逐渐好了起来。泄公趁势套问说:“赵王真的是否知道你们的谋反计划?”贯高叹了一口气,回答说:“别人不知道,老朋友你难道还不了解我吗?以人之常情,谁能不爱自己的父母妻儿?现在我的三族都被定成死罪,难道我爱赵王会胜过自己的亲人吗?实在是因为赵王确实不知情啊!那些勾当都是我们自个儿擅自干的。”又详细述说了当初谋反的因由和赵王不曾与闻的真实情形。泄公入朝将这次谈话的实情一五一十报告给了高祖。这次刘邦终于相信了,宣布赦免张敖;但仍然废黜王位,降封他为宣平侯;另遣宠姬戚夫人所生爱子代王如意为新科赵王,又一家异姓封国收归刘氏。胸无大志的纨绔子弟张敖虎口余生仍然安享尊荣,已经喜出望外了。张敖安享了十余年清福,在高后6年(前182年)去世。

高祖欣赏贯高的为人,便派泄公去知会他说:“张王已经没事了。”同时赦免贯高。贯高兴奋地问道:“我们大王真的已经放出去了?”泄公回答:“我的话你还不相信吗?千真万确。”又告诉他:“皇上非常看重足下,已经特予赦免,很可能还要予以重用呢,先给老兄道喜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