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世界全史之西汉史/巍巍强汉

作者:爱妻族 | 分类:奇幻 | 字数:6.8万字

第5章

书名:世界全史之西汉史/巍巍强汉 作者:爱妻族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1:55

连襟兼部将樊哙却对他说:“您是要做财主还是要做王侯!秦亡之鉴就在眼前,勿要步其后尘。”刘季气得要杀他,张良此刻出场将刘季的怒火压制住,他对刘季说:“樊哙话粗理不粗,秦朝灭亡的前车之见不得不防。”刘季这才答应封府库。

紧接着,刘季将咸阳城里的百姓都召集起来,和他们约法三章,除了杀人的罪行判处死刑外,其余的刑罚皆依照情节轻重来定罪。

可是刘季想得是这样,如果没有那位不开眼的谋士出的馊主意,“刘项民主联合政府”自动结成。人的劣根让刘季不得不听从了那个没远见的人的谏言,毕竟自己心中还是尊重熊心国王决战之前的约定。

刘季听信的这个谋士的名字不见于记载,但的确有这个人,因为刘季并不是神仙,所以他只是一个善于听谋士的言辞的人。但是这个谋士想出的方法绝对的不是人脑子想出来的。

这位谋士的说法是函谷关是天下的要道,如果安排士兵守住了这个关口,关中之地就是刘季的,那样刘季就可以坐稳关中之王的宝座,借机可以一统天下。

刘季觉得战胜了中央政权以后,前途一片光明便遵从了这位小人的提议,将函谷关等要道全部封锁,但他没有估量项羽的势力,毕竟自己现在只有十万,项羽则有四十万,所以项羽要杀他,简直易如反掌。当项羽听到咸阳被破的消息,匆忙赶到函谷关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盟友刘季已经安排士兵封锁了通往咸阳内城的要道,因为刘季毕竟是先到达咸阳的,可是封锁函谷关的行动有两点不妥:1.封锁函谷关,就有自立为王的嫌疑。当时楚王熊心还是天下共主,地位相当于东周国王一类的官职,虽然没有太大的权力,但是他可是刘季和项羽两军矛盾的最后调和剂。封锁函谷关容易使刘季陷入不利的境地。2.项羽的兵力很强盛,如果按照兵力配比来看,项羽和刘季合兵一处共有五十万的军力,所以项羽占有五分之四的力量,也就是八分;刘季则只有五分之一的力量,也就是两分。高下立现。这两点注定刘季实行的政策是一个损招,项羽命令士兵叩关,可是守城的士兵却拒不领命,项羽实在是想死的心都有了。他还没有想到提出这个政策的人是谁,因为他是一个武夫。武夫的智慧绝对比不上张子房那样的接近仙儿的人,当然也不如能够守后方的萧何智慧高。如果此时项羽能够知道并有预谋的夺了楚怀王的权利,事情还可能变好,可是他没有。接着,项羽就开始分封的步伐了。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分封十八路诸侯,即以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董翳为翟王,都高奴;魏豹为西魏王,都平阳;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韩成为韩王,都阳翟;司马印为殷王,都朝歌;赵歇为代王,都代;张耳为常山王,都襄国;英布为九江王,都六;吴芮为衡山王,都邾;共敖为临江王,都江陵;韩广为辽东王,都无终;臧荼为燕王,都蓟;田市为胶东王,都即墨;田都为齐王,都临淄;田安为济北王,都博阳。另封陈余三县之地,梅为十万户侯。项羽这次分封彻底的把自己送上了绝路,他分封的初衷是为了防止秦王朝的弊端再现,秦王朝扶苏之所以没有即位,那是因为秦始皇没有搞分封,如果把其他的儿子分封为亲王,扶苏就可以继位了。所以项羽选择了分封。但是分封之后,自己和其他的十八大诸侯都是平起平坐的,都是亲王爵的人物。就因为项羽没有称帝,将楚王熊心降格,所以导致了自己的权位不保。第一卷就此完结。请大家开启第二卷,西汉王朝正式开讲。下集:流氓的学说

=

7.流氓的学说

更新时间2015-9-25 16:55:01 字数:2542

说起刘邦,本来他的名字叫刘季,他出生的年代实在是非常奇怪,他的一生横跨了东周(出生)、秦帝国、楚国割据王朝、西汉的前十二年四个时代,汉朝本来是由他所建立的,而他建立之后的头一件事情就是要讲一个从秦国照搬来的头衔授予自己的父亲,我们以后会讲到这件事情。

解释每位帝王家世的来龙去脉,就相当于挖掘某位帝王的黑历史一样,其实刘邦也有黑历史。因为“刘邦”、“刘季”两个名字变来变去也够麻烦的,所以在本卷中统称刘邦。

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公历12月28日),也就是周国的最后岁月,刘邦出生了。在这里我就要吐槽他了,其实刘邦属于摩羯男,而且悲催的是汉高帝刘邦是一位摩羯男。摩羯男又是仅次于天蝎男的腹黑,所以我们在后来讲述的汉高帝诛杀异姓王的战役中会精准的分析,高帝的异姓王是怎样的原因被斩杀的。

刘邦赶上了一个好年成,因为他准确地抓住了东周国的尾巴,在刘邦破壳之日,卢绾也出生了,而这两家的关系又不错,毕竟是同乡,所以走得比较近。汉高祖刘邦和卢绾也因此关系比较好。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两个人真正做到了在汉朝时代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因为卢绾降匈奴的日子,就是刘邦驾崩的日子,也代表他在汉族人的心中已经死了)。

幼时和卢绾交好。刘邦长的额头高高隆起,鬓角和胡须很漂亮,左边大腿有七十二颗黑痣。而这七十二颗黑痣将在日后成为皇帝的象征,因为刘邦的形象异于常人(就像朱元璋的鞋拔子脸,好认),所以也不用在上生物课的时候给老师找难题,只要伸出左腿,一看有黑痣,那绝对是刘邦无疑。

年龄稍长后,也不喜欢下地劳动,所以常被父亲训斥,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会经营,但是刘太公不知道,这个儿子和他的两个哥哥不一样,这个儿子是坐办公室的公务员,其他的两个儿子是农民。毕竟是最后看走了眼,日后在统一天下之后,刘邦还拿此事和刘太公开玩笑:“您看我和刘仲(刘邦的二哥)到底谁创下的基业大?”

到了最后刘仲真正的由农民转成了一线工人,而他的儿子也在刘邦的敕封下成为了王爷诸侯,这不得不说刘邦的功绩还是很大的。只不过一开始的刘邦,出身的确不高。

相比于现在的农民,秦朝末年的农民的生活真是苦不堪言。现在有国家的照顾,人民的生活基本还可以。可是秦朝末年的农民生活的确实不是一般的惨。

秦朝本来就是一个个野蛮民族进化过来的政权,所以他的统治都是武力,所以更谈不上要对本国这个大家庭里的人负责了。因为这样,秦朝的统治基础非常不牢固。

刘邦这个人确实是一个不拘小节又没有什么文化的家伙,不拘小节之外,刘邦身上独具的痞气也让同乡人看不起,毕竟作为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不可能像现在的企业大老板似的耀武扬威勾心斗角。

可是刘邦就是具有这样的“流氓习气”,这一点不容改变。少年时代的刘邦还真没有什么值得一书的地方,毕竟在数以万计的秦朝子民的队伍里,刘邦就相当于一只小蚂蚁一样的不起眼。尽管刘邦的痞气十足,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刘邦少慕魏公子信陵君无忌的为人,很想投入信陵君门下。于是西行至大梁,但信陵君已死,而故信陵君门客张耳亦召纳门客,于是至外黄投入到张耳门下,两人结成知己。及魏国灭亡,张耳成为秦廷通缉犯,门客皆散去。刘邦回到家乡沛县。

就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面,刘邦做了沛县泗水的亭长(亭长是管十里以内的小官),时间长了,和沛县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刘邦的心胸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阳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远远看去,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羡慕得他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

有的人读这段历史,会感到可以读出刘邦的软弱,他只会在秦始皇来到自己的地方的时候说一句赞叹的话,那么就说明他是一个软弱无能胸无大志的人。但是在我读这段历史的时候,却并不这么认为。也许刘邦这句话是带有示弱的成分在里面,因为示弱的人往往最能成事情,毕竟他知道寻求人的帮助有时候也是一种方法。其实后来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前后(以困囚五行山为界)表现正是说明了这一点,项羽不会示弱,那么就只有败亡这一条路。

刘邦因为自己的痞气,所以到了三十岁还没有讨上老婆。单父(今山东单县南)人吕公和家乡的人结下冤仇后到沛县定居,因为沛令和他是好友。在刚刚到沛时,很多人便听说了他和县令的关系,于是,人们便来上门拜访,拉拉关系,套套近乎。刘邦听说了也去凑热闹,当时主持接待客人的是在沛县担任主簿的萧何,他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

就在此时,刘邦看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在堂下招呼客人,他知道这位朋友知道自己的秉性,而他这位朋友的名字,后来十分响亮,这个人就是“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当然这个时候萧何还远没有做到丞相的位置,只是一个司仪一般的角色,所以萧何看到了刘邦之后,感觉除了他身上的痞子性格还没有散去,总之是很不高兴他来到这里参加宴会的。

刘邦根本不管这些,虽然他没有带一文钱去参加宴会,可是他却对负责传信的人说:“我出贺钱一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