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再见已倾城

作者:湖坨坨 | 分类:奇幻 | 字数:6.5万字

20 茶馆

书名:再见已倾城 作者:湖坨坨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7:32

岳青平站起来,微微弯腰,向老人行了个礼。

“小姑娘,我好像在哪见过你。”老人倒也没有谦让,接受了她的礼。

“六七年前,我经常来这里听曲。”岳青平老老实实地说。

“这年头喜欢听戏曲的年青人可不多,小姑娘喜欢听哪些?”老人点点头,难怪有些面熟。

“京剧、豫剧、越剧都比较喜欢。”爷爷最喜欢听京剧豫剧,她自小没少熏陶,后来见越剧里清一色的女子,清艳,妩媚,又爱上了越剧。

“我这里可是很少出现新人了。小姑娘既然来了,唱个曲吧,给老家伙们来点新鲜。老听他们唱下去,要长霉了。”老人笑着打趣。

岳青平华丽丽的窘了,她知道这里都是深藏不露的高人,从倒茶人的手艺就可见一斑,她那点猫嫌狗不理的水平,哪能上得这台面,脸顿时荡起一圈圈红晕。“老人家,我不行,我那点东西上不了台面。”

“没关系,小姑娘不要紧张,那些家伙在那里面淫浸了几十年,你要赶上他们,暂时是不可能的,就是让你唱个曲,让老家伙们见识一下如今年轻人风采。”没等岳青平答应,将烟斗在桌子上用力敲了几下,对着一众人大声说:“停一下,停一下,咱们这里来了位小客人,黄老,你下台来,让小姑娘上去唱个。”

锣鼓声琴声都停下来,老黄也停下来,一看岳青平,红着一张脸,知道随老强迫了人家小姑娘,爽朗地大笑,对岳青平说:“不要紧,小姑娘大胆些,唱错了也不要怕,我老黄给你撑腰。”一众人也笑起来。

岳青平自知再难推托,心里反而镇定下来,心想,唱得再好,也不可能比他们好,唱得再差,以他们的修为,也不可能嘲笑她,那就唱吧。

她走到台上,脱了羽绒服,挂到架子上,一路走来,本就发热了,再加上被人一哄,更加热,她身着一件红色紧身长毛衣,走到台中间,向台下鞠了个礼:“晚辈献丑了,在这里我唱《花木兰》中的那一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伴凑不等她请,自动响起来,岳青平拉开了架式,跟着节奏:“刘大哥说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

虽然不是中气十足,铿锵有力,但她那嗓门柔柔软软的,唱起来别有风格,手势有模有样,一招一式跟着唱词走,脸上飞红,如花似玉,明眸流转,顾盼神飞,少了几分花木兰原有的英雄大气,多了几分明媚和清纯。

一曲了,台下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黄老说:“这是哪家的小姑娘啊,有板有眼,真看走眼了。”

岳青平又鞠了个礼,就要下来,黄老说:“小姑娘真不错,还唱个吧,老家伙们的声音都听腻了。”一众人又笑起来,点头称是。

岳青平索性站住,大大方方地说:“那就唱个《苏三起解》。”

伴奏音又响起来,配合得紧密,看这默契程度,自不是在这里混了一天两天了。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人言洛阳花似锦,偏奴行来不是春......”

前面唱的是豫剧,这回唱的是京剧,她将左水袖向左旁侧扬出,将右水袖向左旁侧扬起,待右水袖下落时即搭在左臂上,正是京剧中正搭臂袖动作,一连串的动作做下来,台下的人都是行家,就知道这小姑娘定然不是一般的京剧发烧友。

一曲了,如下的掌声更加热烈。

黄老点评说:“虽然唱腔不足,但□□抓得准,很到位,动作也到位,很有前途哇。”

旁边有人鼓动:“黄老,你不如收了这女娃娃做个关门弟子。”

黄老显然有些动心,笑眯眯地看着岳青平:“小姑娘,是不是有人专门指点过?”

岳青平点点头,“晚辈有幸得梅大师指点过几回。”

“梅问雪?你是梅老前辈的弟子?”有人大惊,连那个请她上台的随老和黄老都露出惊讶的神色,圈里人都知道,梅问雪收徒弟不是一般的严格,梅问雪一生很随意,做他的弟子,不必多强大,入得眼就行,但偏偏就是没几人能入得他的法眼,眼下这小姑娘竟然受过梅问雪的指点,那真代表此人不一般。

岳青平摇摇头:“晚辈与梅大师并无师徒之名,只在他门下学习了几天。”

“入得梅门,自是梅门子弟,这可是梅大师亲口说过的,大师晚年已不再收徒,你们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份。”黄老摇头。行有行规,梅问雪的弟子,他就不要打主意了,一众人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收徒之事果然无人再提。

岳青平回到座位处,台上又咿咿呀呀地唱起来,她端起茶喝了两口,好久没唱了,嗓门有些哑,难怪唱歌的人天天要吊嗓子。

“小姑娘叫什么名字?”随老坐到了岳青平的对面。

“晚辈叫岳青平。”岳青平恭敬地说。

“姓岳?”随老沉吟了一下,“岳君来岳老将军,小姑娘认识吗?”

“是家祖。”

“你是岳老爷子的孙女?”随老有些激动,竟然一下站起来,“怪不怪,怪不得眼熟。”

岳青平不解:“老人家认识我爷爷?”

“认识,认识,你不认识我了,我可还记得你。有一回你爷爷带你来万宝居,我还给你爷爷倒了一杯茶。”

“高山流水?”岳青平睁大了眼睛,真有这么巧?

“对。”随老很满意岳青平的神态,小姑娘终于想起来了。

岳青平当然记得那杯茶,她从来没见过茶里还能出现如此绝景,比她手中的笔还要灵性。回家后,她找来差不多大小的琉璃杯,努力回忆当时的茶叶量和泡水量,努力记起当时的手法,茶壶的高度和手臂起落的比差,一遍一遍地试验,做得多了,居然也让她学得初具规模。她记得她给梅问雪大师倒茶时,就是用的这个手法。梅问雪笑着说:“虽然画得不到位,倒也初具形态。”当时大师问是谁教她这手艺,她说自己琢磨的。大师很惊奇,又问她:“来我这里拜师的人,都想成为名家,开课开馆,你想来我这里学画学琴,想学到什么程度?”她摇头,坦白说:“我从没想过要学到什么程度。我只知道很想学,很想跟着心意走,这些才艺对我来说,多是修身养性,并非功利之举。”大师笑了,“这些手艺别想着发财,不过窘迫之日,谋生倒是可以的。”一番话,算是留下她了。

随老叫来一壶茶,推到岳青平的面前:“来,倒个高山流水我看看。”

岳青平面色一窘,像偷东西被人发现了似的,连耳朵都红了,拘手拘脚的,“随老,晚辈......”

随老似是看穿了岳青平的想法,呵呵一笑,“别紧张,让我看看你的手艺。还有,你既出自梅门,自是与我们同一辈份,不用称晚辈。”

岳青平只得站起来,右手执壶,壶口垂到玻璃杯上方一尺,开水从壶嘴里跑出来,在杯底荡起一串烟雾,青绿的茶叶迅速浮上来,水继续从上往下压,茶叶被赶到两连聚集成一座高山模样,将壶嘴放低,沿着茶叶中间缓缓注入,一道白水细细呈现,像一道从高山流下的瀑布。

随老看着,点点头,果然心灵手巧,能凭一份记忆将这手艺琢磨到这地步,难怪被梅老爷子看中。

茶冲完,岳青平拘谨地站到一边,等着随老发话,这可是实实在在偷来的艺,她很忐忑不安。

旁边有人看着:“哟,小姑娘还会这一手,不简单啊,这可是随老从不外传的绝活。“

随老放下烟斗,指着玻璃杯说,“你放茶叶地方不对,应该放在壶嘴的对面,水下下正冲,冲时手势由上至下,力度均匀,中间不能换力,一息而成,开始的高度是一尺三寸,最后的高度是三寸。水流成线,越细越急越好。”他又取出一个杯子,招来一壶水,“来,再试一遍。”

岳青平依言上前,按照随老刚才说的,又重来了一遍,这一下,随老露出满意的笑容:“你七八年前来这里是不是来学画茶的?”

岳青平不好意思地笑,“最初发现这里,是冲画茶来的,后来发现,这里很多精髓,学之不尽。”

随老说:“以后没事就常来吧,我那些弟子中没有一个有你这么心灵手巧。梅老爷子有眼光。”他招来开始倒茶的那个人,“这是我儿子,随左,我叫随开,以后让随左教你画茶。”

岳青平更加不好意思了,刚才都说了,这是随家不外传的绝活,怎么能......

“也就是个玩,并没有多大意义,说不外传是因为没遇到有天赋的人,你天资不错,又有兴趣,想学就来学,不要有心理负担。”随老自然看得出岳青平的心思。

岳青平不再推辞,又微微鞠了个礼,算是答应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