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再见已倾城

作者:湖坨坨 | 分类:奇幻 | 字数:6.5万字

19 石坊

书名:再见已倾城 作者:湖坨坨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7:32

美编室,小玉听说何方方让岳青平独立出制作同城画册,脸色有些不好看。她对岳青平说道:“这好事怎么就轮不到我啊?要知道这是一炮而红的大好时机。”

岳青平叹口气:“我的脑袋都生了几寸厚的锈了,没一点头绪,真难啊,真希望不是我。要不,”岳青平眼睛亮了一下,“你去跟李社长说说,让这事换个人?”

小玉哼了一声:“才不去,他最不喜欢人找他,说这是社会坏风气,要遏止。”她想了想,又疑惑地问:“平姐,何副社长认识你吗?”

“认识吧。”认识到一上任就找她麻烦,还留给别人她岳青平捡了大便宜的印象。

“哦。”小玉看了岳青平半晌,再没吱声了。

历斯然一付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你傻啊,不会推脱吗?居然满口答应。”

岳青平没有解释,纵然推脱掉这个,后面一定会有事接踵而来,她何方方不可能叫她好过。以后,见招拆招吧。

下班时,岳青平坐历斯然的车子接清儿回家,历斯然很不把自己当客人,坐进了岳青平家的沙发,身边坐着清儿,岳涵清小朋友很得意地跟他分享他有一匹小马的消息。历斯然越听越不高兴,难怪晚上家里没人,原来骑马去了。他拉着清儿,“来,我们打游戏,谁赢谁多吃你妈妈做的鸡蛋羹,不许耍赖。”两人滑到地上,一人一键盘,一边打得不亦乐乎,一边等着有人叫吃饭。结果不用想,不是一个档次,岳涵清小朋友输得没有一丝悬念,历斯然出了一口气,心里才稍稍好受点。

晚餐,岳青平做了一个油淋茄子,一个红烧肉,一个排骨玉米汤,一个虎皮青椒,一碗鸡蛋羹,相当家常。历斯然吃得很舒畅,他颇为感叹地说:“还是中国的菜好吃,花样丰富多彩,做法博大精深。你在高级酒店里听那菜名简直就不是菜名,而是一道谜语,红嘴鹦鹉,知道是什么菜么,菠菜,就说你前些日子做的狮子头,谁能想到是一团肉炸出来的团子。再看那菜,一盘盘端上来,真舍不得吃掉,那是艺术。”

岳青平笑了,她说:“你看到的是高级的酒店,花样的菜名和花样的菜式,那些东西美则美矣,却填不饱肚子,真正的吃在民间。”

她想到大学时,吃不惯食堂的饭菜,常常偷偷跑到学校对面的一条小巷子里去,巷子里有一家小苍蝇馆,之所以叫苍蝇馆,是因为这家馆子又小又脏,无经营牌照,又无卫生许可证,属于非法经营的地下餐饮,像是见不得光的“奸夫□”,逢上城管闻讯出来抓“奸”,这些“奸夫□”就溜了,关上门死不出来。城管一走,他们又现身了,烧开了炉灶,扯开了嗓门。很多学生都来这里吃东西,一碗云吞面,一碗炒米粉,一屉小笼包,一盘炒田螺。油光满面且身材精瘦的小店老板,笑容可掬的肥胖的老板娘,他家的面够劲,粉够香,包子够软,田螺够辣。豪爽的学生,郁闷的学生,一个劲埋头猛吃的学生,举箸迟疑不动的学生,后来因为来吃人的太多,店里坐不下,老板就在巷子外加搭个棚,一拔一拔的人,乌泱乌泱的,来了,走了,又来了,又走了。地下丢了一地廉价的卫生纸和一地田螺壳,卫生纸像极岁月中那道苍凉的白,田螺壳像极被时光掏走活力的宿命。岳青平爱极那种气氛,她总认为,生活不是诗,也不是画,容不得多精致,越精致的东西越容易破碎。精致的东西最适放在博物馆,放在玻璃窗里,供人欣赏,但生活不是理想化的观赏品,它是用来过的,它本该有着庸俗、市侩、圆滑,杂乱的一面,而这一面,本身也具有独特的魅力。

独立制作画册,她的上班时间放宽了许多,可以不去坐班,毕竟,同城的新颜旧貌不在办公室里。她想,有时间再去那个馆子坐一回,吃一回炒田螺。那家的炒田螺,是岳青平认为最好吃的一家。香而辣,火候刚好到位,捡一个,剔除上面的盖,放进嘴里,舌尖往里一探,再一吸,两腮一陷,田螺肉就卷到了舌头上,小小一团肉,并不饱肚,但那过程很磨人,让人想一吃再吃,欲罢不能。贾笑笑说,她最喜欢看人吃田螺,那过程,最媚艳,充满□,想想那柔软的舌尖,顶进田螺的洞里,勾住那团肉,那吮吸的声音,让人心驰动荡,那眼神,多么专注,像在极力念着最钟情有女人。后来,她又加了一句,她最喜欢看岳青平吃田螺。岳青平一向被保护得太好,哪知道贾笑笑说的是什么,后来,和任之丰有了最亲密的接触后,再想起贾笑笑的那段话,她简直要疯掉,要知道,她在贾笑笑面前吃过多少回田螺!

天天渐渐冷了,岳青平一向怕冷,早早穿上了羽绒服,背好画夹,开始了她的同城转悠。早在大三那年暑假,她闲着无事,又放心不下爷爷,不敢走太远,就天天在同城转,二个月的时间,她几乎走遍了同城大街小巷。时隔多年,她又踏上她从前的足迹,一想到这点,她很兴奋。

同城北边有一贞洁牌坊,很有些年月了,高大的石坊刻着几个隶书大字“贞洁牌坊”,下面篆刻一篇小字,说的正是这个牌坊的由来。

一个叫童永香的女子,变卖家财,给丈夫读书,后来丈夫考上功名,娶了十房姨太太,却没将家里的原配夫人接过去享福。童永香带着儿子在家,以织布缝衣度日,却不知丈夫早已功成名就,夜夜富贵温柔乡。儿子长大后很有出息,要母亲进城,享受荣华富贵,另外要找回父亲。童永香已得知丈夫情况,不肯进城,她对儿子说,人负我,天不负我,有你足矣,再无牵挂。儿子于是放弃打击报复父亲的念头。童永香走后,儿子给母亲立一块高大巍然的石坊,亲手刻下母亲的话,“人负我,天不负我”。

岳青平看到这七个大字时,眼泪差点流出来。她欣赏童永香的豁达大度。别人可以负我,但苍天没有负我,它还是给了我很宝贵的东西。她想,如果有一天,她死了,她是不是也可以说,人负我,天不负我?老天给了她一个溺爱她的爷爷,一个可爱的儿子,还有,任之丰。

她抚摸着石碑,童永香的丈夫,取十房姨太太,却不肯接回发妻,也真是极品。她记起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至少有三样东西实在优秀不起来,一是宦官,一是女人缠小脚,一是国□妾如云。宦官一直到清王朝下台鞠躬,才算取消。小脚的寿命还延长了几十年,至于姨太太,至今仍很盛行,岳青平听李小玉的八卦,最多的是谁家原配闹到小三小四家里去了,谁又闹婚变了,哪个明星嫩模被谁包养了。她想,毕竟谁也不是童永香,能不争不闹,她想得多透彻,几十年青春过去了,争也好,闹也好,都是独添烦恼,不如放弃,守一片净土,纵然寂寞,可算自在逍遥,假若真听了儿子的,找回了丈夫,童永香只怕活不到九十岁。岳青平感叹万分,十八岁嫁人,十九岁生子,可叹可怜可悲可赞的七十年光阴啊!

沿着石坊下铺陈整齐的一块块石砖路一直往前走,穿过两边的庄子,再前面就有一些小铺面,铺面主要经营一些小吃,或者卖些杂货,或者收购买卖古币古董,岳青平记得,在古玩店旁边,有一间茶室。果然,茶室还在,青砖碧瓦的平房,木雕窗子,木柱子。左边的柱子上飘着一面锦织,上面绣了个斗大的隶体“茶”字,还和以前一样,丝毫没有改变,连锦织的颜色还鲜艳如初,仿佛几年的时光从来不曾存在,还和昨天一般。岳青平打量了一番,走了进去。

茶室里坐了一些人,一边喝着茶,一边悠闲地听着小曲,指尖还顺着节拍在桌子上轻敲。听到惬意处,还跟着哼起来。岳青平悄悄在最后面坐下来。小曲不是收录机,也不是央视三台的电视节目,而是茶室正堂有个台子,台子上有个看起来五十开外的老者,脸上不着油彩,身上不着戏袍,正唱得带劲。老者后面有几人敲着锣鼓,拉着二胡,拉着三弦琴,也跟着小声哼哼。

在这里唱曲,都是自愿,想来便来,想去便去,绝不挽留,唱曲人无工资,无赞助,有时还得自带乐器。但来这里的人依然很多,上台的人水平很好,无论是唱曲的还是伴凑的,绝对是专家一级水平,大二时岳青平一个偶然的机会撞到这里,大为惊喜,她曾在这里混迹好多回。

有人在她面前放上一个玻璃杯,撒下一把茶叶,水从高处落下,茶叶由下往上翻,又从上往下翻,水跟茶叶走,茶叶随水流,一会儿,茶叶在水里从上至下结成一条错落有致的绿线,像一条路,由近至远,由浅至深,最后,由实到虚。然后泡茶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托着盘子走开了。岳青平微微一笑,将茶端到上手,仔细端祥。喃喃说,“这是一路平安吗?”

“你也可以叫做一生好走,或者好人一生平安。”从茶室的一侧小屋里走出一个老人,他叨着个烟斗,笑眯眯地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