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臣尽欢

作者:弱水千流 | 分类:奇幻 | 字数:6.5万字

2 雁影长

书名:臣尽欢 作者:弱水千流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0:24

相府里的人,往往都没有什么强烈的是非观念,在这个地方,生存的法则其实只有一条——强者生,弱者死,有用者生,无用者死。

无需任何人传授,众人却能心照不宣。

阿九不大懂仁义道德,事实上,从出生以来,她就一直在为怎么活下去拼命,任何威胁到自己的人和物,都必须毫不犹豫地除去,这是一个生存之道,她一直牢牢记在心坎儿,镌刻进骨血里。

尽管刚刚亲手结果了一条鲜活的人命,阿九的反应却是出奇的平静,心头唯一兴起的一丝波澜便是惋惜,没有后悔,也没有愧疚。她不认为自己杀了阿七有什么错,因为弱肉强食是一个规则,世上原本就是成王败寇,你死我活。

也许很自私,在她简单的认知中,别人死,总好过自己送命。

阿九静静地靠着亭柱,伤口上的血愈流愈多,她脑子一阵晕眩,思绪渐远。

春日该是温煦的样子,譬如垂杨青柳,又譬如惠风和畅,这是存在于阿九记忆中的春天。

她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淮南,大凉南方的一座水乡,随处可见烟波画桥,有玉盘似的月儿,有迎风摇曳的柳,有西子湖上的一尾扁舟,还有温柔似水的姑娘。

一阵风又平地吹起来,凄寒的,甚至是带着几分凛冽的意味,硬生生将她囫囵拉回了现状。她倚在亭柱上叹了口气,可这里终究不是淮南,这里是相府,坐落在大梁京都的正北方,同紫禁皇城毗邻,一步之遥。

阿九倒吸一口凉气,微微皱眉,垂下眸子看了眼胸前的伤口,眼中浮现出满意的神态。

她对宫中选秀的规矩知道得再清楚不过,这样一道剑伤,即便好了也会留下疤,是无论如何也过不了尚宫局那一关的。换言之,她也就能一辈子不入宫了。

唇角勾起一丝笑,见血已经有凝结的征兆,她心头暗忖,估摸着差不多了,因甩了甩头,强迫自己清醒几分,捂着伤口死命狂奔起来,脸上换上一副惊恐交加的的神态,边跑边喊道:“来人呐!救救我……有刺客!来人呐……”

如果没有记错,府中的锦衣卫会在每晚的这个时辰巡视大人的藏书阁。

当年大凉的第三代君主设立锦衣卫,是为了让他们直接为皇帝所用,司君王钦定大案。然而阿九知道,如今的大凉锦衣卫听命的却是这座相府的主人,那位所有人口中只手遮天,操纵大权的“大人”。

胸口处的伤口疼得快裂口,然而她却只是咬牙忍住,脚下的步子又疾又快。

距离藏书阁愈发地近,阿九抬眼看过去,那是一座耸构巍峨的高楼,重檐翼馆,四闼霞敞,仿佛直入霄汉。借着月光的淡影,依稀可见匾上写着金漆的“万卷楼”,笔走龙蛇,鸾翔凤翥,边上还有一行小字,她却不认得了,只暗自猜测是苗语。

其实阿九对大人知之甚少,甚至不如府上的奴仆,五年来,她连他的面都极少见。只从教授她们宫中礼仪的嬷嬷提起过,他是当朝丞相,没有妻室,祖上在苗疆,是一个苗人。

是时骤闻远处脚步声大作,有丛丛火光逼近,阿九思忖着,索性双膝一软,重重滑倒在了地上。

不多时,一群着飞鱼服跨绣春刀的锦衣卫大步而至,有雷霆之势,她微微合着眼,听见一个男人的声音传来,粗着嗓子质问她,“何人在此?”

地上的人不应声,那人便微微俯低,拿火把照亮了那张脸,目光诧异,“九姑娘?”随即弯腰去扶她,口里道,“九姑娘?九姑娘?”

阿九口里发出一声痛苦的低吟,徐徐睁开眼,迷茫地看向周遭,认出眼前这张眉目朗朗的脸是府中锦衣卫里的管事,宋直。

宋直见她醒了,略吁一口气,追问道,“九姑娘,方才是你在喊捉拿刺客?”说完瞥见她衣襟上的一片血色,悚然道:“九姑娘受伤了?”

此言一出,在场的一众人面色皆是大变,面面相觑。人是明日就要送入宫里去的,主子不在府中,临行前曾嘱咐不能出半点岔子,这可如何是好?

阿九不着痕迹地扫过一众锦衣卫,他们面上的惧色掩盖不住,显然也和她们一样惧怕大人。她略思索,有气无力地开口,“快去追刺客,快去……”

“九姑娘看清那人的样貌了么?贼人往何处跑了?”他又追问。

她疲惫地合上眼,微微摇头,“我在梅花亭撞见那贼人,他蒙着面,我没看清他的长相,我被刺伤,回过神他后已经不见踪影了……”

宋直闻言大皱其眉,又阿九流了那样多的血,遂招手唤来一个手下,吩咐道,“送九姑娘回房,请大夫来。”

那人应声是,俯身小心翼翼将阿九抱了起来,旋身疾步离去。

“大哥,事情有些不对劲,怎么会有刺客潜进府里,咱们毫无察觉呢?”其中一个年轻的锦衣卫觉得蹊跷,低声道。

“……”宋直一阵沉吟,又道,“大人朝野内外树敌无数,不乏高手。罢了,随我四处看看,千万别让那些乾字号的女人再出半点叉子。她们的死活我不关心,可若触怒大人,可不是赔上咱们脑袋这样简单的事。”

那锦衣卫抱着她转过一道回廊,之后的话便再听不见了。这一晚上发生了太多事,阿九只觉得疲乏不堪,此时再没有精力去盘算了,只想合上眼好好睡一觉,晃眼间,却见远处飞檐一角上似乎立着一个人影。

她心头一惊,定睛再去看,那里却空荡荡一片,只有冷风呼啸而过。

阿九有些困顿,蹙眉揉了揉眼,暗道果然是流了太多血,已经开始眼花了。

******

极痛苦不堪的一夜。

她在梦与醒间沉沉浮浮,周遭有些嘈杂,隐约感觉到有人扒开了她的衣裳。之前周身紧绷,此时松懈下来,伤处的疼痛更显得剧烈无比。她很痛,却固执地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只一度想拔剑将碰触她伤口的人给碎尸万段,无奈双手被人按得死死的,叫她动弹不得。

不知过了多久,疼痛终于稍稍平息几分,阿九额上全是汗水,虚脱一般松开紧紧咬着的牙关。

嘈杂的人声渐渐消散,她的耳根终于落了个清净,原本以为会沉沉睡过去,却再也睡不着了。

她心头烦闷又苦恼,既然一时睡不着,索性合上眼闭目养神。

阿九其实是个矛盾体。

常年为了生存而拼命的日子给予了她聪慧的头脑,然而,从内心深处来说,她却又是一个简单的人。

她热爱活着的感觉,又或者说,只有在鬼门关前走过的人,才能感受到活着是件多好的事。她和阿七不同,阿七有自己的野心,她迫切地希望入宫,渴望得到自由,渴望离开相府,摆脱大人的控制,获得皇帝的宠幸,希望一步登天、

然而阿九却不这样想。

渴望自由么?即便真的进了皇宫又如何,只不过把囚禁她们的笼子换得更大更堂皇了一些,至于摆脱大人的控制……她觉得阿七单纯得可笑,可能么?如果被大人知道她有了这个心思,就算今天她不杀她,她也难逃一死。

不,或许……是生不如死。

隐约记起许久前在相府中的匆匆一瞥,那是一张教人看过一眼便永生难忘的脸。那人着曳撒官服,金丝绒线绣金蟒,下摆处斜列江牙海水,气度雍容,那眼波流转间的风流韵致,举世莫能匹敌。

璀璨似朝晖,又优温雅如月,和她五年前在淮南见到他时没有任何不同。

仔细想想也觉得奇怪,岁月在她们身上流淌着,却仿佛在他的身上静止了。

思来想去也没什么头绪,阿九心中有些感叹,伸手覆上双目,只露出一张略微苍白的唇,嘴角挂着一丝笑意,寡淡却柔和。

脑子里的思绪杂而乱,渐渐一阵困意袭来,她终于如愿入眠。

次日醒来天已大明,一个样貌端庄的姑娘端着青花瓷药碗推门进来,阿九躺在榻上看过去,认出是相府的二等丫鬟听兰。

蒸蒸的热气从碗里飘散出来,形成几缕淡淡的白雾。听兰上前扶着她坐起来,复挨着床沿坐下,拿勺子一口一口喂她吃。

阿九垂着眸子,也不主动与听兰交谈,只自顾自地喝药。一碗药见底,两人由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话,听兰面上没什么表情,扶着不便利的阿九重新躺回榻上,接着便不想再多留,拿着空碗转过身要走,却听见背后传来一个略微虚弱的声音,说了两个字,“多谢。”

听兰动作一顿,转过身朝着她站定,垂着眼帘道,“伺候九姑娘是奴婢的本分,姑娘言谢,真是折煞奴婢了。”

“我本不是正经主子,伺候我确实委屈你。”这话不是讽刺,而是真的肺腑之言。阿九神色淡然,她心里知道得很清楚,虽然府上众人都尊称她一声九姑娘,可在他们眼中,她永远都只是被大人从破庙里捡回来的乞丐。

无论如今的外表如何光鲜,都掩盖不住卑微低贱的出身。

听兰听了这话,心中却有些不是滋味,她在那头沉默了半晌,终于说道:“大人回府了。今日入宫本该是九个人,七姑娘自尽,您又受了伤,大人说了,昨夜的事让姑娘受了惊吓,会亲自来探视您。”

“……”阿九心头一沉,眸子里划过一丝不易觉察的惶遽,又闻听兰提醒自己道,“天底下没有事能瞒得过大人,姑娘好自为之吧。”说完再不多留,旋身推门出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