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万界沧海

作者:石精灵 | 分类:奇幻 | 字数:4.3万字

梦中梦再起 石兔慈母情

书名:万界沧海 作者:石精灵 字数:6.3千字 更新时间:07-31 07:45

好家伙,这一连唱了三遍才停下来,让在场的人听得热血沸腾,刘福通连忙让人把歌词写下来,准备传檄四方,自己的军队命名为人民军,这就是军歌。黄少华让他找十几个在酒楼唱戏说评书的,随时给大家来一段这纪律歌曲。后来规定,任何人民军队,每天晚上吃饭时候,都要先唱一遍这个歌曲再吃饭。抓战俘,招新兵,都来一场诉苦运动。诉苦运动和纪律军歌,成了以后人民军的传统,后来其他义军纷纷学习刘福通的人民军这两个优良传统,在后来的战争中极大减少了对劳动人民的伤害。经此一事,这一天被这个世界后世人民军定为“五五建军日”,黄少华也被这个世界后世尊称为“军师”,当然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

等到晚上黄少华给刘福通单独聊聊地道战、运动战、游击战的情况,虽说黄少华也是从看电视了解到的,架不住他口才好,小时候这几部电影看得有十几遍,他反复给刘福通贯穿这几个优秀的战略战术,听定刘福通不住点头,遇到不懂的地方,还多次询问。黄少华耐心的讲解,最后刘福通深感受益匪浅。等事后吃完饭,黄少华决定明天一早回界沟集,看看前世六百七十二年前的界东市是什么样子,至于他原来老家界东市小黄镇黄寨村,那应该是华夏时空四五百年前从山西迁移过去的,现在即使去看也没什么东西,估计还是一片耕地。还是去界沟集看看,拍几张照片,还不清楚下次能不能穿越到这个时空,别留遗憾了。

次日凌晨,黄少华穿越到这个世界第六天,刘福通早早安排人做好饭,又安排教内七个大汉乔装一下,准备路上护送黄少华去界沟集。黄少华唯恐穿越回去的话回不来了,又给刘福通留下两千多袋大米,一千袋食盐,铁锹、锄头各一千把,然后一早就和护卫七人赶往界沟集了。

出颍州城时,看城门外挤满入城的人群,几个衙役用棍子在用力推攘拥挤的人群,大声呵骂着,让他们排队交钱进城。由于出城不要钱,黄少华等人很轻松的来到门口,看着这进城的情况,黄少华问,别的地方进城也收钱吗?旁边接过话来“先生,方圆几个城池,就颍州城进城收钱”,正说着,就听前面传来哭泣声“官爷行行好,我就十文钱了,我闺女还在发烧,要进城看病买药啊,我交了入城税,就没钱给闺女看病了”,一个衣着破烂,头发花白的老温,抱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跪在地下,不住的给一个守城门老衙役磕头。“他娘的,不交税老子吃什么,官府吃什么,让我们喝西北风风,滚”一脚把老太婆踹开。

排队的人默默的看着,又默默的上前交税,自己进城,也没人去扶跌倒在地上的老太婆和她怀里的小女孩,大家都麻木了。当下气的黄少华脑门顶血,这在华夏时空,那得多少热血男儿上去打抱不平。黄少华骑马冲上去,手一指,大声喊道“住手”。这个老衙役正是孙衙役,一个老油子,这个孙衙役因为昨天出城的人多,回来的少,收税少,正生气呢,准备今天再捞一笔。一大清早,正当他信心满满要大捞一把时候,一脚踹开老太婆时,正在得意,心里想,这些穷鬼,就得揍,才能老实缴税。正想着,突然听耳边出来一声怒斥,他抬头一块,七八个人骑马要出城,中间一位身穿白布衫,一看就不认识,也不是城里大户公子,大户公子也重来没人为穷人得罪他,这是谁?只要不是官,落在他手里就要脱成皮,何况还有几匹好马,这要是扣下来,给小儿买房子钱都有了,何况为了壮胆,他把颍州城元兵一大早都请过来在城门口喝酒,就是给他收税壮胆。这孙衙役越想越美,看黄少华他们就像看见一堆亮晶晶的元宝,“给我拿下,这是都是匪徒,拿下大家晚上喝花酒?”

黄少华一看,这哪能受得了,反正自己明天就穿越回去,闯点祸事不怕,一挥手,凭空出现几条钢筋棍,护送的人手一根,大喊一声“杀出去”,自己一马当先,朝孙衙役冲过去。孙衙役大惊,这真是要造反啊,急忙喊“拦住他们”,想转身跑,可惜两腿发软,没跑两步扑通摔倒地下了。说时迟,那时快,没等孙衙役摔倒,黄少华和几人已经冲了过来,黄少华手持钢筋棍,一棍打下,就听“噗嗤”一声,祸害颍州城二十多年的剥皮孙被打死了,其余几个衙役吓得扔掉手中木棍把腿乱跑,城门口也没人收税了,混乱中城外的人纷纷趁机进城。黄少华下马,护着倒地的老太婆,让两随从把她们带进城里找医馆,又给了她们十两碎银子。

这时候,门口喝酒爬桌子上睡觉的元兵惊醒了,一看城门口混乱,逃跑的衙役又喊叫说杀人了,杀人了,他拔起腰刀就冲过来,大声喊道“休得跑”,没等他过来,就看黄少华后面几个人手持钢筋棍杀了过来,人仗马势,不等元兵回神过来,两根钢筋先后贯穿他的身体,将他钉在地上。黄少华见状大手一挥“收”,顿时地上元兵不见了,让他给收到宝镜空间了。原本黄少华想把钢筋棍收了,没想到连元兵实体也收了进去。他回头看了涌往城门口的人群,到处乱窜的守城衙役,以及城楼上要下来的官兵,说声“走”,带领余下众人直奔界沟集去了。

且说黄少华一行八人半天赶路到界沟集,中途休息两次,黄少华从空间找到七本从华夏带过去的农业种植书籍《农业种植百科大全》,耐心给跟随七人简单讲了起来,从种子培育、粪便育肥、土地养护等方面给大家讲了一遍,七个人把种植书籍实为珍宝,看见里面许多种子闻所未闻,发誓要将种植大业发扬光大,让老百姓都吃饱饭,无子女挨饿之痛,无亲朋流离四散之苦。此后一百年,这个世界的人尊称这七人为“农家七贤”,这段故事被传为“七贤遇仙传神籍”。

这七本农业种植书,分别被收到当时大明帝国国家博物馆、大明帝国皇家博物馆、大明帝国农业博物馆、大明帝国农业司、大明皇室、杨王府、呼王府等地方,虽然经过多次翻印,民间广为流传,但这七本原版,被后世誉为大明农业崛起之源,书籍中观念和方法、种子品种领先时代五百年,号称五百年来农业第一书,历经一百余年,书中部分粮食种子还没找全,朝廷曾出万金求。

曾流传一个故事,七人之一赵老三,七十多岁时候,重孙子犯错失手误伤人名,苦主也是当年刘福通的兵,是最早的开国功勋,对方盯着不放,非要朝廷处死赵老三的重孙子,赵老三无奈,手捧黄少华传下来的《农业种植百科大全》跪在皇宫外面,愿意把书捐献给朝廷,但求留重孙子一命。时值国相刘福通仍在,开议事会,参会议员七十五人,与会一致同意罢免赵老三重孙子死罪,鞭策三十,流放南洋十年,收回奇书,供放大明农业司,这就是农业司镇司宝书的来历。

午后,黄少华和众人来到界沟集,在黄少华看来,界沟集也就相当于华夏时空界东市一条小批发街,整个界沟集只有一条街道,十丈宽的土路长达一百多米,两边有二十多家各种商铺,完全看不到后世界东市一点影子。唯一让黄少华感到欣慰的是南边哗哗流水,那是颍河,在界沟集这边叫沙河,这个称呼在华夏帝国的时空也叫这个名字。在河边,黄少华趁人不注意,空间搬运出三百多袋大米,一百袋盐,号称放粮,不拘家庭人多人少,一家两袋粮食,一袋盐,如家中有杂物破烂,另行用大米换。一时间界沟集沸沸扬扬,连周边来赶集的人每人都分的十斤大米,有的人前两天刚换过,知道是南洋回来的老乡来救济老家人了。一下午的时间,黄少华又把界沟集的破烂换了一遍,找到十几本数书籍,一百多件古旧瓷器。

晚上,黄少华又回到刘塌桥,受到刘老汉和家里老三、老四的热情招待,又把这几天刘老汉他们换回来的东西收到空间,问问刘老汉他们挖地道的事情,补充指导一下,又给了他们铁锹锄头各一百把。夜里黄少华睡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生怕明天不能穿越,更怕穿越后回不到这个世界了。在翻来覆去中,他渐渐进入梦乡。

在梦里,黄少华有一个梦想,想追逐夸父的足迹,寻找那迷失在神话中的史前文明。曾经多少次,他捧着山海经,沉思在书中的海洋,仿佛被置入梦境般。那之言的片语,神奇的描述,空寂感悄然无息地压过来,薄如轻纱的雾随着浮动的水漾起晕染。带着些清甜的湿气轻触他的脸颊,像一个往昔般温柔的吻浅浅擦过唇边。目光所及处,山不是山,高山峻岭,直耸天边,像巨剑插入无尽的黑暗,一丝光梦从顶部踏射而来;陌生的光景,雾气渐散,远处有不知名的曲儿随着波纹,悠悠荡荡。仿佛是语言的母语,万字的根源,天地文明的起源,玄之又玄,天地有语,天地无言。海光交吻得界线越来越模糊,天地间刹那出现有股难言的寂静,却又使黄少华莫名的心安。

“母亲、母亲、母亲”黄少华在睡梦中伸出双手,似乎在努力的抓着什么,抓不住,又努力的在抓。突然,一声叹息在他耳边响起,黄少华猛地惊醒,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了,这是哪里?我又在哪?妈妈、妈妈,你在哪?在昔日黄少华生活的大炎时空中,黄少华的母亲已经去世十年了。

突然间,他抬头看见旁边桌子上一个石兔,那时他二十年前在大炎帝都潮白河捡的一个石兔。自己回到大炎了,他顿时热泪满眶,回来了,妈妈,我回来了。看着那个石兔,使他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二十年前在大炎帝都的时候。

上一世大炎帝都的潮白河,位置在帝都北面,号称帝北莱茵河,河床宽五百多米米。十多年前河道修桥,高筑水坝,把河水都断流了。有不少人去河床中间挖取土沙子,挖的面积广,时间长,形成一个深六十多米,宽一百多米的大坑。

当时黄少华曾待帝都一年多时间,天气好的时候,吃过午饭后,骑着三轮车,前往寻找奇怪的石头。当时河床裸露在外面的石头,有的大如磨盘,有的小于拇指,举目瞻往,都是满满的石头,有的上面的图案如诗如画,特别漂亮。对黄少华来说,老家都是平原,根本见不到那么多的石头,挑的流连忘返,不亦乐乎。往往天黑财返回去。日复月始,见得人都说是石痴。玩奇石的事情不被人理解,认为是胡闹。只有妈妈一笑而过,每逢寻石头回来晚的时候,总挂念于心。当时虽然三十有余,但妈妈心中还是把他当成小孩看。其中大爱,不能悟,更不能忘。黄少华玩奇石数十几年,妈妈一直是他最坚定的支持者。妈妈崔秀兰,豫州沈北张营人,解放前家世贫寒。一九六零年,妈妈豆蔻年华去青海海西洲参加工作,当时月工资才三块钱,一发工资就给家里寄回去。当时妈妈姐妹五人,上有母亲,下有幼弟尚在襁褓之中。一门六人,月末盼月初,当时日子的苦难,真是一言难尽。

黄少华去潮白河捡奇石,辗转好几个月,基本上没挑到好石器。后来在河床深谷的地方,得到几枚石器,其中有一个兔形石器,特别引人注意。因为是黄少华属兔的,常常说如果没有妈妈的支持,不会和这个石兔有缘份的。至此妈妈去世多年之际,黄少华常在梦中能见到妈妈,音容犹存,有如昨日。可谓见之幸,醒之痛,但求梦不醒,一梦至千年。昔日蝶梦庄公,亦梦亦幻,无外乎此。来世还做妈妈崔秀兰的儿子,一个听话的儿子。天热了,还欠陪妈妈理一次发,这是欠妈妈的遗憾。

这个兔形石器系整石打磨而成,质式简朴。头和耳朵是一个整体,前面刻了一只眼睛。虽然是用细线钩框,但隐约看出明显是眼睛。后面是身腿合一,其中一腿跃跃而出,变化无常,富有动态感。根据这件石器的粗糙程度,可以判断是旧石器之晚期,而且周边出土石器都是半磨制石器,可以相互佐证。这些都可以证明黄少华捡到的是远古石器,很古老。

十五年前帝京东胡林遗址考证属于新石器早期,还距今一万年呢,这个石兔的历史应该早于它,应为当时崇拜之兔。此耳朵上的石皮尽脱,应该是经常抚摸造成的。由此可论证远石之时先祖与兔子关系密切,说明当时兔子有野生为家养。现在有人不结合实际,说家兔我们国家以前没有,是引进来的,不承认本土有家兔的说法,这些专家就是闭门造车。

记得黄少华上初一时候,看到史前文化,介绍当时的人都是半地下穴居,或住山洞,活在树上建棚子,以防猛兽突袭。现在人挖掘史前文化遗址,看不见家兔窝,就认为远古时代我们祖先不会养家兔。难道不清楚我们的祖先本来就没固定住所,何况兔子。人兔合住,可能会以宠物养之。可悲呵,经验主义,本本之论,害死多少人?不实际考查,高举本本之论,何许人也!吾不得而知,但争此理。如今万年兔爷再现,国之宝也。今示之与众,以驳谬论,正视听,求解千古之谜。二十多年来,大炎帝国最早的玉器称号是辽宁仙人洞遗址发现的老岫玉砸击器。其实远古时期,和田玉器工具何止百千,今存之廖廖,不被众人识,何也?如今考古专家研究,多以遗址文化为主,对田野间散落的东西研究甚少。加上个别专家总以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来对待客观世界,认为遗址之外的东西都是假的。

其实,从现在考古情况,现有记载我国250万年有人类以来,到帝京山顶洞人,我国近250万年间应该有多少古人类?加工使用过的石(玉)器何止万万?现在发现的,只不过九牛一毛,苍海一粟。有人讲,识明清玉,如刚进玉器之殿小学生;识高古玉(汉以前至三代)如进玉殿大学之门。其实,在古玉研究之中,识远古玉斧(有孔或无孔),红山文化,齐家文化等玉器,因其形一眼就被定为人类加工过,再根据表面特征推说古旧程度,也算玉殿之门大学毕业。这种有形的玉器,普通人能辨其形,专家能辨其韵。但是,如果几万年前,甚至几十万年前古人类不经意使用过的玉(石)器不经意地散落在自然野地外,经长期的风吹雨打,或在河里冲刷。这部分玉器,有先天人为加工痕迹,也有后天被河水冲刷现象,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可谓天人合一,神鬼未测。这部分玉(石)器工具又有谁来辩认,来研究?从理论上来讲,这种工具是百分之百存在,而且数以千记以上,但现在却被发现多少?可悲,这是文物考古界的可悲!爱奇石、爱石器,是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一种执着的追求,或许,这就是中华儿女热爱祖国母的体现。记得刚学李白梦有天姥咏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特别给人神奇和激情。历史对我们来说也是这样,三皇五帝,都是神话一般的传说。

黄少华是从平凡的石头中看到了岁月的痕迹。夜深人静时,静静的凝望着石兔,仿佛穿越回到过去,一个小孩抱着石兔在等妈妈,时间永恒又短暂。每当梦见妈妈,总没觉得妈妈已经去世了,而像出了远门,有时还随意说几句,但总记不住。也许,梦见妈妈时,是黄少华内心最平静的时候,醒来时,总是泪盈满眶。为了让妈妈记住他,黄少华要把对妈妈的爱写出来;对妈妈的情永远永远留在心里,来世还做母子。万年兔,五千的文明,家国天下、慈母情,爱无疆。爱吾石器千秋万载,历史永存。

黄少华喃喃的说“妈妈,我爱你,希望你在另外一个世界过的好,等着我,我一定去找你,妈妈,我亲爱的妈妈。我愿我的母亲在天国,有永恒。她在我身边、她在父亲身边、在她的亲人身边。我记得她、父亲记得她、姑姑叔叔都记得她。这就是爱,爱的过程就是历史,永恒的历史,直到永远永远的时空,她依然在。我的母亲,无论您在天国,还是在下一个时空的路途,我们永远怀念您,您的经历,您的教导,您为人处世的方式,永远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爱您到永远,思念到永恒。您的一生,是我们永恒的历史;您的为人,是我们永远的榜样;您永远是不朽的火炬,引导我们前进。家国天下,您的事迹,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逝去的历史,永恒的传说。爱您,到永远永远。来生天不负,再续前缘”。

“宝镜宝镜,你在哪?我是真正回到我以前在大炎的时空吗?还是在梦里?”,半天传来宝镜的声音“假到真时真亦假,这个应该是和你以前大炎世界平行的世界,是大炎另外一个影子世界,你在元末改变历史,把你上一世的大炎改变了历史轨道。”

黄少华深深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是到了自己曾经生活的影子世界,这个世界也有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只不过和早期的脱离时空轨迹。“昔日圣人化三清,我要把每一个影子世界都当主世界来对待,不后悔生活每一天,2023大炎,我回来了!”

历经至亲至爱亲人的生离死别,大彻悟,珍惜今人,不忘本,至永恒,黄少华鼓起勇气,面对这个他昔日生活世界的另外一个同时空平行的影像世界,他缓缓的从床上坐起来,走到那熟悉又陌生的窗户面前,打开窗户,向外望去,贪婪的呼吸他梦中上一世的空气,“我黄少华回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