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万界沧海

作者:石精灵 | 分类:奇幻 | 字数:4.3万字

雪米换宋书 麻袋换圣旨

书名:万界沧海 作者:石精灵 字数:2.9千字 更新时间:07-30 21:38

黄少华忙完这些事,突然听肚子里传来“咕咕”声音,一看,自己胖肚子瘦了一点,一天没吃饭遇到事急的也不饿,试试想一想,谁遇到这事能吃下饭?待会自己喝点稀饭得了。想到这里,他神识又回到宝镜空间,准备找点衣服穿,找点杯子盖,现在床上就一破布包了一捆草,怎么睡。他找来找去,就看见五百多套粮库保安服,这个不错,出来,大手一挥,都出了,反正老子过几天会主世界,要什么衣服没有。再找找,呵,三百多床被子,纯棉被子,一个十斤重的那种,这个不错,都出来,几百床被子瞬间把小屋都挤满了。再找找,哎呦我去,还有几万条麻袋,麻线很细,麻袋织的特别好,我去,可以做衣服用了,出来。

“吃饭喽、吃饭喽”几个十多岁的小孩高兴像是过节一样,跳了起来。几个老人小心翼翼打开盛碗的箱子,拿出雪白可以透光的碗,捧在手里颤颤发抖,好碗啊,估计连皇上都没见过,这是神仙的东西啊,有仙气。这些粮食都是仙粮啊,这雪花盐,都是贡品啊。这、这、这,这铁锹和这锄头没见过啊!黄少华用隐藏的手机录下这段景象,准备回到大炎帝国用来证明他穿越的经历,和这些物资使用情况,希望国家能给他法外从宽处理。宝镜系统看到黄少华最后这个想法,感到不屑,你有穿越诸天的手段,拿点东西算什么?用的着整天提心吊胆吗?只要你愿意,可以留在这个世界一百年,根本不用回去,这些物资在这里开国建立皇朝都可以,土包子。宝镜系统给黄少华起个外号“土包子”。

又过了一个时辰,天蒙蒙亮,大概是凌晨四五点的样子,夜里分东西的老乡陆陆续续都回来了,还多了几个老人,本来是饿得在床上起不来,这东西一分,熬点大米一喝,缓过来了,又听说恩公有事,便让家里人搀扶过来,说自己也能为恩公出份力。黄少华让刘老三刘老四先招呼大家喝肉汤,一个碗里分半斤肉,喝稀饭。来的人都三五个围在一起,蹲在那大碗喝汤,大口吃肉,几年没吃肉了,大肥肉片子咬在嘴里冒出油来,特别香。家里有孩子没来的没舍得吃,找片干树叶把肉包起来,要带回去给孩子吃。黄少华看见了,说吃,给孩子留的还有,先吃饱,我有事求大家帮忙。“恩公说吧,我们都吃好了,是杀官劫法场,还是造反,俺都听你的,你让去哪俺去那”人群里有人喊道,旁边的人纷纷喊是的是的。黄少华一听,还劫法场,我至于吗?他咳诉一声,双手往人群压压,让大家先安静下来。大声说“我本鬼谷子门下,自海外回老家,这界沟集就是我祖上居住的地方,我想大家帮我找找前朝老旧东西,书籍、字画、瓷器、铜器,我要给远方亲人(大炎现代的亲人)看看老家的东西。这剩余的物质,麻烦大家这几天出去换换东西,我另外备一百袋大米,五百斤肉给大伙当酬劳,这里先谢谢大家了”说完黄少华朝大家再一作揖。大家轰的一声议论开了,这好办,随便拿一个碗就能换一百个老碗,有老头问换东西的标准是什么,黄少华说大家随意,感觉值就行。这好办,当下几个老人先分分属于大家的酬劳,再拉一次回去,看看大家有什么东西,先哪来换换,好定个标准。然后按剩余的东西分分,按庄子组织外出换东西,准备先把碗、劳保鞋、肉拉出去,粮食和铁锹、锄头不敢拿出去,怕官方查。

没一会老乡们又回来了,拿的有旧书,有字画、有铜器,还有碗、茶杯之类的瓷器,林林总总,看上去都是破烂。黄少华让大家排队一个一个来换,先是来个老头,六十多岁,父亲以前是私塾老师,后来大元官府把私塾解散了,把他父亲抓起来,说教书鼓动孩子造反,拉过去砍头了,吓得这么多年也没人敢读书了。黄少华一看,老头带的十五本书都是宋版的东西,其中有三本前后都烂了,是要破布包起来的。黄少华把一看是宋刊,恭敬站起来,把老爷子请坐旁边凳子上,说老爷子您想换些什么?老头说东西不值钱,就是祖上留下来的,官府又不上读,想换点粮食留给孩子吃。黄少华一伸手,张开五指,这个数。老头一下子激动起来,五十斤大米?旁边人也议论纷纷,觉得换五斤大米就不错了,给五十斤,太高了。有的人心里想,可能就是给五斤吧,怎么可能给五十斤大米。“五袋大米,五百斤,五本书一袋大米一百斤,破的两本算一本,另外有您老爷子祖上的感情在这算一袋大米,我凑个整数,给您五袋”。黄少华站起来,对老三老四说,给老伯把五袋米装起来,待会送回家,再送老伯十条麻袋,五双鞋。有庄里朋友帮忙送的,我再送一双鞋。

老伯高兴的老泪纵横,拉住黄少华的手不停的说感谢话,老三上去先把老伯拉一边,给他独轮车上装大米和麻袋,鞋子了。接下来众人纷纷来换东西,一上午合计收到:宋版书籍三十八本,其中残的七本;古玉六块,铜镜七面,字画(残)十二张,瓷器(瓷碗等)五十二件,青铜鼎三个,宋代圣旨一个(给了十袋大米),元代圣旨一个(刘老三捡的,怕杀头,埋桥洞底下了,一开始没敢拿出来,怕给恩公带了杀身之祸,只想要点麻袋,黄少华直接给他一百条麻袋,十袋大米,再送十双劳保鞋)。

这一切,都让黄少华用手机拍照留影了,为了回大炎世界给政府看,岂不知这段影像对研究元末民主有重要意义,对大炎帝国来说,属于一级保密影像。在此五十年以后,事情公开,影像解密以后,观看影像的人纷纷说:黄将军太黑了,现在一本宋刊至少换一万袋大米,他五本书才给人家一袋大米,黑,真他妈的黑。但是边骂边说,这宋刊后来都捐给大炎帝国,这胸怀没得说了,没人能做到。旁边有人劝说到“我记得后来有一档采访节目,问黄将军为什么换东西给那么少的粮食,黄将军说在当时那个环境下,一个农民家里有太多的粮食会招来杀身之祸的”。

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坏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特别坚固的洞,老乡拿着武器在洞里警戒;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坏人万一进来了,分不清哪条是死道,哪条是活道。进了死道,就是无路;就算进了活道,他们也过不了关口。原来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坏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想方设法来破坏,什么火攻啊,水攻啊,毒气攻啊,都用遍了。大家又想出了许多妙法来防备。洞口准备着土和沙,可以用来灭火。“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坏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对付水攻的法子更妙了,把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起来,坏人放水的时候,水从洞口进来,就流到枯井暗沟里去了。任坏人想出什么毒辣的法子也不怕,因为各个村子的地道是相通的,大不了转移到旁的村子去。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村里。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地道里面可就用“有线电”了,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这儿一拉,那儿就响,拉几下表示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黄少华站起来,面向东方,大声说“炎黄圣火,万代永存;驱除鞑子,还我河山。”。他拉着刘老伯的手,说大家出去拿碗换东西,可以把地道战传出去,先说一半,有愿意继续听得,下面一半换钱、换东西;十六字真言也是这样,就两天时间,忙好抓紧回来我们自己先挖地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