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作者:不吃小南瓜 | 分类:悬疑 | 字数:3.0万字

第二章 水平快赶上我了!

书名: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作者:不吃小南瓜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12-11 10:19

“有足够多的科研币,确实什么研究都能完成,问题是……”

“科研币,很难赚啊!”

‘科研币’对应的功能中,有一栏很明确的介绍--

【当前每天增长1点,完成前沿性成果可获取一定数量的科研币。】

【科研币:1。】

科研币,每天会发放一个做‘低保’,想拥有再多的科研币,就需要完成前沿性研究。

张硕了解个大概以后,就撑着额头重新坐起来,看向桌上的一大堆计算内容。

这些是根据实验检测数据列出来的,需要进行求解计算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录入分析。

计算内容有难有易。

其中比较简单的,做个转换就能得到结果,有的甚至只是個二元一次方程。

难度高的则是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还有带偏微分的方程组,要计算出结果就要以数值法去验算,找出适合的近似解或近似解区间。

张硕博士读的理论物理方向,有不少理论物理领域的成果,他的数学水平不能说数一数二,也绝对属于金字塔顶端的那一批人。

偏微分方程求解不是他的研究方向,但偏微分方程求解的运用场景太多了,只要是理学、理科专业的研究,就必定会有所涉猎。

他不急不慢的完成几个计算,随后就碰到个不容易求解的复杂方程组。

“这个方程组,还是要研究一下……”他扫一眼知道要用数值法最容易。

数值法,就是预估数值或数值区间代入方程中去验算。

直白来说,就是‘猜结果’。

面对一个无法求解的复杂方程,猜结果或结果区间,然后把结果确定在一个范围内。

这就是数值法。

大部分偏微分方程都需要用数值法来求出解的区间,运用到工业或实验研究上,也就是得出‘需求的大致的数据范围’。

大部分偏微分方程都是不能求解的,更不用说复杂的偏微分方程组,而偏微分方程求解又是很多研究不能绕开的问题,所以数值法求解的运用非常广泛。

同时,数值法求解偏微分方程,也成为计算数学研究研究的一个大类。

张硕花了十几分钟做了初步运算,得出了解的大致区间,但对结果还是不太满意。

“区间太大了……”

他忽然想到了科研辅助系统,决定使用系统功能试了一下。

建立任务——

【任务一】

【研究项目名称:求偏微分方程组的近似解区间(难度评估:F)。】

(任务可提升至C级。)

【进度:27.301%。】

(任务可取消,目前,取消任务需要科研币数量:0。)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1。)

“任务可提升至C级?”

张硕盯着信息中的一行字,仔细想了一下就明白过来。

他打算用数值法对方程组进行求解,要求也只是缩小解的区间范围,只要耐下心进行研究,花费时间也能得出结果。

所以,难度只有最低的‘F’级别。

偏微分方程组的求解也可以变得非常难,比如,要求给出几组特解或者最小化解的区间,又或者对所有可能的解进行详细分析,等等。

这样对应的难度就会呈现指数级别递增。

C级,可能还是因为方程组中,有两个比较简单的方程。

偏微分方程领域中,最著名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NS方程),可是数学领域的千禧七大世界难题之一。

张硕当然不会提升难度,工作要求也只是给出解的大致范围就可以。

他考虑了一下,决定使用科研币。

【科研币-1】

系统提示的下一刻,张硕就感觉头脑变得清晰,思维变得灵活,解析思路都变得很顺畅。

“这种强化……”

“对研究太有帮助了!”

他马上沉浸在解题中。

对张硕来说,复杂方程组的难度不算太高,思路变得顺畅,再加上任务进度带来的‘方向’,他很快就完成了计算工作。

十分钟,完成解题。

任务进度也上涨到了100%,只可惜不是‘前沿成果’,并没有科研币的奖励。

张硕又继续完成其他计算,用了一个小时左右就把纸上的计算内容全部完成解决。

同时,也了解到科研币的作用。

科研币能帮助集中注意力、提升大脑活跃性,大概是让人保持最好的工作状态。

效果持续时间是一个小时左右。

使用科研币后,最开始的效果是最好的,到半个小时以后,效果就弱化了一些。

……

“咚、咚!”

办公室的门响了。

几个人一起抬头看过去,是个三十出头、戴着眼镜的射高偏矮的女人。

她站在门前,以热情的腔调开口道,“罗老师,没打扰吧?”

“高教授,快进来、快进来!”

罗勇军把高晓红迎了进来,给两个学生介绍道,“这是学校的高晓红教授,只有三十岁,是海德堡大学的高材生。”

他说完不忘补充一句,“她读研时的微分方程课就是我的。”

“只是交换生。”

高晓红摇头解释一句,问道,“罗教授,工作怎么样?”

“这次实验目标是希望能补充测定粒子的量子态特性。”

“不管实验能不能达到目标,我们代表大学参与进来,报告上可不能拉后腿。”

罗勇军笑道,“我这边的工作问题不大,就只是一部分数据的计算,B区还有其他几个组参与,结果也能相互对照。你们后续做解析更难吧?”

“那也要以你们的工作为基础。”

高晓红道。

她也是苏东大学的教授,主研方向是量子物理、量子计算,实验分析数据提交审核后,她还要留在实验基地继续工作。

这次过来,也只是关心一下学校派来的小组。

她和罗勇军聊了两句,就小声说起了两个学生,“罗老师,你是第一年带博士生吧。”

“去年升的博导,就招了两个学生。”

“刘成杰和张硕。”罗勇军指着两人介绍道,“刘成杰本硕都在苏东大学,张硕是在东港大学。”

他说完小声道,“张硕,你知道吧?”

“我都没想到,第一年招的博士就能碰到这种问题,读博期间被解除硕士学位,全国都没有过先例啊!”

罗勇军摇头道,“学校那边问过我,我说还是想继续带他。”

“你人真好。”

高晓红朝着罗勇军肯定的点头,“这事我也打听过,听起来不太对劲,但没办法,其实和我们学校也没关系。好在舆论很少,否则学校也会有压力。”

她说完好奇道,“张硕的水平怎么样?”

“现在还不了解。”

罗勇军解释道,“前面都是上课,到现在接触的还少,研究方向也没确定下来。”

“刘成杰倒是知道一些,他读研的时候,我教过一门课,但博士生,主要还是做研究,很难说吧。”

他苦笑道,“说实话,第一年当博导,也紧张。带硕士生轻松一点,研究什么的,大不了直接给个方向,耐下心总能凑出论文。”

“博士,就要自己找方向了,我总不能帮他们写SCI……”

罗勇军小声嘟囔着。

高晓红点点头,她先是走到刘成杰身后,看着他做了个计算解析。

之又到张硕身后看了看。

张硕正在翻阅实验数据资料,粒子对撞、谱仪探测相关的实验,数据资料是非常复杂的,好多都只是区域、能量级值代号,只是弄懂符号代表什么,就已经是令人头疼的工作。

对张硕来说,却完全不算什么。

前世,他的团队做验证‘源点论’的实验,目标是要找到特殊高电磁环境下,粒子间电磁力和引力之间产生关系的证据。

这种研究牵扯的粒子运动分析要复杂的多,再希望能联系到四大力的影响,数据分析方面就更是繁琐。

高晓红站了有一会儿,忍不住好奇问道,“张硕同学,你看的懂?”

“懂一点。”

张硕扭过了头。

高晓红顿时更好奇了,她伸手指着一个数值,提问道,“这两个数字代表什么?”

“靶向标点,和靶向能量值。”

“这个呢?”

“指向图片索引代号。”

“这个呢?”

张硕沉默了一下,想着觉得自己的表现,相对一个博士生来说,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高晓红看他停下也没有再问,而是拿起了桌上写的满满的内容。

上面记录着一个个的计算结果。

她仔细看了好半天,疑惑的道,“这都是伱的?已经完成了?”

“嗯。”

张硕点头。

罗勇军也好奇的走过来,他拿过计算结果扫了几眼,,也惊讶问道,“张硕,你都做完了?”

张硕再次点头,“刚做完。”

“你计算能力这么强吗?”罗勇军低头认真看了起来,一边问道,“现在能交了吧?我验算下。”

“可以了。”

张硕表现的很淡定。

前世从事复杂理论物理以及实验研究,再加上科研系统的辅助,解决一些数学计算问题,速度快一些也没什么大不了。

罗勇军则感觉非常惊讶,张硕和刘成杰的工作就是他分配的。

对于刚入学的普通数学博士,怎么也需要几个小时,甚至一天时间才能完成。

“这么快就完成,错误应该挺多的吧。”罗勇军这么想着,就回到座位上进行验算。

高晓红也好奇的跟了过去。

两个人一起验算了几个题,还小声交流,“这几个都没有问题,尤其是这个有难度的方程组,近似解组区间范围已经很小了。”

“换做是我,也不能做的再好了。”

罗勇军嘴角轻抿,点评道,“如果结果都没问题,还这么快完成,这样的水平比我……”

“咳咳~~”

“都快赶上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