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凛冬.

作者:李西闽.. | 分类:游戏 | 字数:6.3万字

第十章

书名:凛冬. 作者:李西闽.. 字数:8.2千字 更新时间:12-09 08:48

雪没有落下来,天放晴了,冷空气还是继续肆虐着这座城市,这是二十多年来,最寒冷的一个冬天。中午,阳光最直接地照耀大地时,才稍稍有了些暖意,当然要在背风的阳光可以照耀到的地方。朱阿牛一直在等张澜的电话,希望他能够尽快给自己找个事做,他不想让自己在这个寒冬腐烂。朱阿牛觉得自己肚子饿了,就想下楼去找个地方吃碗面,然后在小区里找个墙角晒晒太阳。吴文鑫医生也和他说过,晒太阳对他的病还是有好处的,阳光对很多病症都有好处,人要是一直活在黑暗之中,就会变成阴沟里的老鼠,疾病、瘟疫会不断蔓延。假如阳光消失了,人类估计也会消亡。想想,阳光是多么的宝贵。朱阿牛不是不懂这个道理,而是很多时候,他内心会拒绝阳光,拒绝获救。

朱阿牛这几天内心有了变化,他想活得像个人样了,当然,也开始接受阳光,开始让自己获救。他刚刚走出门,看到白谣也走出了门,他们几乎同时到达电梯门口的。朱阿牛朝她笑了笑,想说什么,又找不到合适的话语,他有时就是这样语塞。白谣脸上没有表情,也没有和他打招呼,显得冷漠。朱阿牛也没有多想,也许昨晚是一场梦幻,他经常分不清现实和梦境,分不清真假,这是他迷惘之处。进了电梯之后,白谣瞥了他一眼,还是把头扭开了,朱阿牛的脸上一直保留着笑容,以避免尴尬。走出电梯,白谣匆匆忙忙地走了,她走路的步伐很大,一会儿就和朱阿牛拉开了距离。朱阿牛走在她后面,看着白谣挺拔的背影,他眼睛里闪过一丝异样的神色。他咬了咬牙,脸上的笑容消失了。香格里拉那晚上的事情已经很遥远了,可他并没有完全遗忘,特别是看到白谣或者像白谣一样拥有两条美丽长腿的女郎之后,他内心就会漾起细微的波纹,那细微的波纹也许会变成不可遏制的惊涛骇浪。

朱阿牛本来想去王记面馆吃碗白切羊肉面,但他走着走着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他不愿意看到秋风古怪的目光。他在离家不远的街旁,随便找了个小面馆,要了碗鳝丝盖浇面吃将起来。这些年来,他最喜欢的面还是王小四亲手下的面,而且是白切羊肉的,还要王记面馆的酱料。其他的面都是将就吃的,填饱肚子而已,就像现在这碗鳝丝盖浇面,鳝丝明显咸了,任何食物只要咸了,就会败坏胃口。朱阿牛大口地吃着面,根本不顾吃相,只是想尽快填饱肚子,然后去晒太阳。刚刚吃掉半碗面,他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是张澜的电话?他心里一阵激动,结果不是,是个陌生号码。他从来不接陌生的电话号码,对那种推销广告诈骗等等电话深恶痛绝。

他按掉了电话,继续吃面。不一会儿,手机铃声又响了起来,他看还是那个陌生号码,又给按掉了。一连按掉了三次,手机铃声第四次响起后,朱阿牛迟疑了,如此打他手机,一定是有要紧事找他。最终,朱阿牛还是接了这个电话,电话竟然是表妹顾珊珊打来的。顾珊珊在电话里报了自己的名字后泣不成声,朱阿牛就知道出大事了。朱阿牛说:“珊珊,你别哭,告诉我怎么了?”顾珊珊还是泣不成声,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朱阿牛说:“珊珊,快告诉我发生什么事情了?”顾珊珊好不容易才止住哭声哽咽着说:“我爸,我爸他出事了。”朱阿牛大吃一惊:“啊,在哪里?”顾珊珊说:“在曹溪路的凤来洗脚店,你快来吧,哥。”顾珊珊挂了电话,朱阿牛来不及吃完那剩下的半碗面条,就急匆匆地赶到凤来洗脚店。舅舅死了,顾珊珊和她母亲在洗脚店里面对着舅舅的尸体哭得死去活来,顾珊珊边哭边骂她母亲:“都怪你,对我爸那么不好,他一辈子给我们当牛做马,老了还要受你欺负,他不愿意待在家里,就是怕你虐待他。”舅母哭得很伤心的样子,对女儿的指责犹如耳边风,根本就不作任何辩解和反驳。朱阿牛赶到时,洗脚店门口围满了人,人们都在窃窃私语。朱阿牛找到了顾珊珊,顾珊珊好像看到了救星,哭着说:“哥,你终于来了。”

舅舅躺在沙发上,双脚还放在垫脚凳上,一只脚还缠着毛巾。他双目紧闭,脸色死灰,已经没有了呼吸。朱阿牛喊了声:“舅舅——”眼泪如雨,扑簌簌地落下。那个给舅舅洗脚的矮胖姑娘畏畏缩缩地站在一边,满脸通红,眼睛也在落泪。舅舅十一点钟过来洗脚,还没有洗完一只脚,他就浑身抽搐,双手捂着心口,一会儿就不动了。看着舅舅安详的脸,仿佛没有一点痛苦了,朱阿牛虽然心如刀割,但还是想,他这样走了也好,再也不用挨舅妈的骂了,也不用看谁的脸色吃饭了。这一生,他吃了太多的苦,这样没有经过病痛折磨,说走就走,也算他的一种福分了。舅妈见朱阿牛来了,就来劲儿了,要是他女婿在,她早来劲儿了,可女婿在国外出差,根本就赶不回来,她这才让女儿找朱阿牛的,没有男人在场,她还不敢太起劲儿。舅妈突然疯狂地朝那个可怜的矮胖姑娘扑过去,揪住她的头发,拳打脚踢,口里骂着:“你这个烂货,要不是你总是勾引我老头,他也不会总是跑你这里来,也不会不明不白死在这里,我打死你这个烂货……”

洗脚店的经理,那个脸很白的穿黑色西服的年轻男子走过来,对舅妈说:“女士,这不能怪我们的员工,我们店是正规的洗脚店。”舅妈一口浓痰啐他脸上,怒骂道:“小赤佬,人都死在你这里了,你还有理了?你还有脸说这个鸡窝正规,你们是杀人犯!”白脸经理扭头出去了,他问一个员工:“警察怎么还没有来?”那员工说:“说是在路上了。”他用纸巾擦掉脸上的浓痰,又进了卫生间,用水一遍遍地洗脸,没有香皂,他就用洗手液涂在脸上洗。洗完后,满脸晦气的他自言自语地说:“真晦气,我的运气真他妈的差,做了三个店,每到一个店都要出事,我看还是回老家种地算了。”

舅妈还是抓住矮胖姑娘的头发不放,嘴巴里不停地吐出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在朱阿牛的记忆之中,她尽管刻薄,但没有这么多恶毒之语,想想这些年来舅舅一直受她的气,朱阿牛心里就特别恐惧。也许她那么多骂人的话都是在骂舅舅时训练出来的,或者说,她本来就有骂人的天分。顾珊珊对母亲说:“妈,你不要再骂了好吗?爸爸都已经走了,你还要在他头上泼脏水,爸爸是那种人吗,他只是来洗脚。”舅妈还是不松手,不一会儿,警察来了,她才松手。舅舅是怎么死的,警察调查、法医检查或者解剖后才能下定论。朱阿牛让顾珊珊先带舅母回去,他留在这里处理后事。

警察和法医在工作之际,朱阿牛在洗脚店找了个没人的角落,独自坐在那里,弯腰,双手抱着头,伤心地哭。他想起那个遥远的夜晚,舅舅给他们兄妹买烤红薯吃的情景,想起他背着妹妹,一步一步行走的模样,想着他的笑容,他的慈爱,想着他曾经是那么年轻,那么的充满力量而心甘情愿地为亲人付出。

朱阿牛想起了更远一些时候的事情,父亲朱有康还活着的时光。朱阿牛识字早,他对父亲的名字产生了疑惑,有一天,他问父亲的名字为什么叫朱有康?朱有康告诉他,朱阿牛的爷爷是码头扛大包的苦力,他希望儿子能够像猪一样天天都有谷糠吃,就有了这个名字。朱阿牛后来才知道,爷爷是希望父亲不要像他那样受苦,过上轻松而又有吃有穿的生活。爷爷的期许并没有如愿,朱有康的命运多舛,历经了坎坷。朱有康是20世纪50年代的理工科大学生,就读于清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的一家大型机械制造厂工作,那时候的大学生是宝贝呀,加上他的技术好,没几年就当上了车间主任。朱阿牛的爷爷是在朱有康当上车间主任后去世的,他死的时候十分安详,面带微笑,他根本就不知道儿子会被一场巨大的政治漩涡吞没。那场政治漩涡开始后,朱有康被戴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被红卫兵抓去游斗。朱有康有天在徒弟上官周全面前发了几句牢骚,意思是说搞“**”是个错误,这样瞎闹,生产怎么能够搞上去?本来他只是发发牢骚,没有想到,上官周全竟然去***告发了他。这可不得了,他很快就被打成了反革命,反革命可是大罪,在一次批斗会上,上官周全和另外一个人,一人一边抓住他的肩膀,将他扔下了两米多高的台子。朱有康像只折断翅膀的大鸟,重重地摔倒在地上,当场就晕厥过去了。上官周全邪恶地说:“大家看看,这个反革命还装死。”于是,他和那帮人又跳下台子,对着朱有康拳打脚踢,硬是把昏迷中的朱有康打醒了,准确地说,他是痛醒过来的,醒过来后就吐了两口鲜血。那天,朱有康的命没有丢在批斗会场上,就算是万幸的了,但还是断了三根肋骨,折了一条腿,那条腿后来还留下了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由此,他有了个绰号:朱瘸子。朱有康后来被送到劳改农场去了,1977年才回到上海,那时他已经步入中年了,朋友介绍了个女人给他,他觉得还不错,就和她结了婚。那个女人就是朱阿牛的母亲。

朱有康是个儒雅的人,朱阿牛记得他总是把脸刮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整洁光亮,衣服也穿得整整齐齐的,那双皮鞋总是擦得锃亮,很少见他邋遢的样子。他总是说,人是有尊严的,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己的风度,连自己都不尊重自己,还想让谁给你尊严?朱阿牛清楚,舅舅对父亲一直很尊重,他经常会提些点心到家里来,和父亲一起喝咖啡,听他讲故事,听他在劳改农场九死一生的故事。朱有康讲那些故事的时候,总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仿佛那些惨痛的事情和他毫无关系。舅舅对他简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总是遗憾地对朱阿牛说:“唉,要是我当初好好读书就好了,就能像你爸爸那样做个知识分子了。”在舅舅眼中,知识分子就是像朱有康这样的人,有满肚子的墨水,出口成章,优雅风趣,善良平易,最重要的是,在饱经风霜后,还能保持一种清高的品质,没有被命运击垮和沉沦。

朱有康也喜欢吃面,他最喜欢吃的是大排面。他经常在星期天的中午,牵着童年的朱阿牛,一瘸一拐地到离家两条马路外的宋记面馆吃面。一路上,总能碰到一些老街坊,他们会和朱有康打招呼,他也彬彬有礼地回应他们。宋记面馆是老字号,很早就有了,朱有康对儿子说:“我第一次吃宋记面馆的大排面,是你爷爷带我来的,那时家里很穷,要吃碗大排面也要下很大的决心。记得那天,你爷爷刚刚领到工钱,就对我说,小毛头,跟爸爸吃面去。后来才知道,他就是为了让我尝尝宋记大排面的味道,在他眼里,那是天下最美的味道。后来,我也喜欢上了大排面,而且是宋记面馆的大排面,有这碗宋记大排面,人生无论如何都是美好的。”朱阿牛却不喜欢吃大排面,不管宋记还是张记或者王记,他和母亲一样,都不喜欢吃大排面,他实在不清楚,为什么自己在很久以后,会喜欢上王小四的白切羊肉面。朱有康得知儿子不喜欢大排面后,就不带他去了,但是雷打不动的,每个星期天中午,他都要去吃一碗大排面。

在朱阿芳没有出生之前,朱阿牛觉得父亲最疼爱的就是他。妹妹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朱阿牛感觉到父亲不是那么疼爱自己了。看着父亲抱着妹妹一瘸一拐地在家里走动,还轻轻地哼歌给她听,逗得妹妹嘎嘎嘎地笑,朱阿牛心里就特别失落。有时,他会难过地躲到一个没有人的角落里哭。朱有康是个内心细腻的人,他发现了朱阿牛的变化。有天,他抱着幼小的女儿,走到沉着脸的朱阿牛面前,微笑地说:“阿牛,你过来看看,妹妹好看吗?”朱阿牛看了看妹妹,妹妹的眼睛黑葡萄一般,水灵灵的,稚嫩的脸上带着笑意,那小舌头还伸出来舔嘴唇。朱阿牛点了点头。朱有康说:“来,你也抱抱妹妹,她会喜欢你的。”朱阿牛接过了妹妹,朱有康耐心地纠正他抱妹妹的姿势。朱有康注视着他,温和地说:“阿牛,你和她一样大的时候,爸爸也像现在对待她一样对待你,你那时还不懂事,不知道爸爸有多么爱你,你看到爸爸现在有多么疼爱妹妹,爸爸就有多疼爱你。她还小,需要更多的照顾,所以现在,我花在她身上的时间会比较多,你应该理解。你和你妹妹,都是爸爸的骨肉,我对你们的爱都是一样的。这样吧,从今天起,我们一起疼爱她,直到她长大,好吗?”朱阿牛也是个懂事的孩子,听了父亲的话后,心里一下子就想通了。

朱阿芳渐渐地长大,那些时光,是他们一家最美好的时光,温馨有爱,一家人充满了天伦之乐。朱阿芳会说话和走路之后,朱有康就在一个星期天中午带女儿去吃大排面。奇怪的是,朱阿芳竟然和父亲一个口味,喜欢上了大排面。朱有康很是高兴,这个家里,终于有个可以陪他去吃大排面的人了。每个星期天,十一点半,朱有康就穿戴整齐,牵着朱阿芳的小手,很准时地出门,一瘸一拐地,穿过两条马路,到宋记面馆去吃大排面。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朱阿芳五岁那年。有一天,朱有康住院了。朱阿牛和妹妹都不知道父亲得了什么病,母亲也没有告诉他们,只有她知道父亲得的是什么病。父亲得病住院后,母亲像变了一个人,平常挂在脸上的笑容不见了,几天就憔悴了许多,有时她还一个人在深夜里哭泣。那段日子,舅舅每天下班后,连家都不回,直接到医院里去陪朱有康。因为家里还有两个孩子,母亲不能去陪护父亲。那个星期天,母亲带着朱阿牛兄妹,先去宋记面馆买了一碗大排面,装在保温桶里,然后,他们一起去医院。朱阿牛见到父亲时,吃了一惊,父亲的头发都掉光了,他苍老了许多,脸色苍白,嘴唇发黑,颧骨突出,瘦得不成样子,眼睛深陷在眼窝里,失去了往日的神采,但他还是那么平和。朱阿牛觉得父亲陌生了,他不敢靠近父亲,站在那里,傻呆呆地望着他。朱阿芳见到父亲这个样子,哭了。朱有康微笑地说:“阿芳,我的乖女儿,快过来,让爸爸抱抱,爸爸可想你了。”母亲对女儿说:“阿芳,不哭,那是爸爸呀,爸爸喜欢你的,快到爸爸那里去。”朱阿芳哭着扑了过去。朱有康坐在床上,一手搂着女儿的小肩膀,一边小声地和她说着什么,不一会儿,朱阿芳就破涕为笑了。朱阿芳说:“爸爸,你要快点好起来,我要你带我去吃大排面。”朱有康笑着抚摸着她的头,温和地说:“没有问题,爸爸答应你。”爸爸容貌变了,但是声音没有变,还是那样温和。朱有康的目光投向朱阿牛,并且招了招手,说:“阿牛,来,到爸爸这里来。”朱阿牛走到父亲跟前,朱有康伸出手,摸了摸他的头,说:“阿牛,不要怕,爸爸会好的,爸爸永远和你们在一起。”朱阿牛流下了眼泪。朱有康说:“你看,妹妹都不哭了,你哭什么。”朱阿牛抹了抹眼睛,点了点头。朱有康说:“我这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你们两个孩子。”母亲说:“好了,有康,把面吃了吧。”朱有康听到有面,很激动的样子:“哇,真好,是宋记大排面吗?”朱阿芳说:“是的,爸爸。”他们看着朱有康有滋有味地吃完了那碗面,这时,有人捧着一束红色康乃馨站在病房门口。

朱有康看到了他,那是一个壮实的中年汉子,留着平头,满脸胡楂。朱有康端详了他一会儿,笑了,说:“是上官周全吗?”那家伙的确是当初出卖并且让他成为瘸子的上官周全,他说:“是我,老主任,你还记得我呀。”朱有康对他已经没有了仇恨,他笑着说:“进来吧,别在那里傻站着了。”上官周全诚惶诚恐地走进病房,把花束放在床头柜上面,不知所措地站着。母亲听朱有康说过这个人,听到他的名字,她就用仇视的目光瞪着他。朱有康知道妻子心里不舒服,笑着说:“小顾,你带孩子们到外面坐一会儿,我和周全说说话。”他一直叫她小顾,因为她比他小十来岁。母亲对他言听计从,没有说什么,就领着儿女走出了病房,还顺手带上了门。母亲和儿女三人坐在走廊的长椅上,朱阿牛问母亲:“妈,那个人是谁?”母亲说:“是个坏人。”朱阿芳紧张了:“啊,那他会不会欺负爸爸?”母亲说:“他不敢,你爸爸不怕他。”朱阿牛不说话了,心里忐忑不安,他担心那人会伤害爸爸,他不清楚,那人早就伤害爸爸了,父亲死后,母亲才把以前的事情告诉他们。

上官周全是来赔罪的。上官周全在朱有康去劳改农场接受改造之后,当上了车间主任,后来还当上了副厂长。后来,在清理三种人的时候,他被开除了,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不过,这家伙是个聪明人,他和几个朋友到南方倒卖电子表到上海来卖,获得了第一桶金,现在又开了服装批发店,赚了不少钱。他得知朱有康得了癌症,良心发现,觉得对不起当年关爱过他的朱有康,就硬着头皮来到了朱有康的病房。他和朱有康具体谈了些什么,朱阿牛和母亲以及妹妹一样,都不清楚,父亲也没有告诉他们。但上官周全走的时候,满脸笑容,如释重负的样子。他走后,母亲带着他们回到了病房。母亲说:“老朱,他来做什么。”朱有康很累的样子,头靠在垫高的枕头上,笑了笑说:“来说说话,说完就好了。”母亲说:“我看到这个人就来气。”朱有康说:“没有必要,事情都过去了,我们要原谅,原谅是最好的安慰。”母亲说:“你就是一个老好人,什么都无所谓。”朱有康说:“对,就是要无所谓,仇恨解决不了问题,况且,他已经接受惩罚了。他的良心能够有所发现,证明这个人还没有彻底堕落。原谅他吧,不要因为他人的罪恶来惩罚自己,让自己背负精神的负担。”

朱阿牛以为父亲会像他说的那样,完好无损地从医院回到家里,那是他和妹妹以及母亲的奢望。过了两个多月,朱有康终究没有挺过去。那是个梅雨天,天上飘着小雨,潮湿而闷热,衣服穿在身上,湿答答的,都可以拧出水,朱阿牛觉得浑身的皮肤黏叽叽的,十分难受。上午,第二节课还没有下课,班主任走进教室,对正在讲课的数学老师耳语了几句,就走出去了。数学老师眼神有些忧伤,她对朱阿牛说:“阿牛,你回家去吧,你舅舅来接你了。”朱阿牛听了她的话,知道家里发生什么事情了,收拾好书包,背着书包走出了教室。班主任将他领到学校门口,舅舅双手扶着自行车在等着他。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他可以闻到舅舅浑身的汗臭味,舅舅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舅舅接上他之后,什么话也没有说,脸色凝重,像是蒙上了一层霜。要是往常,他会问他学校里的情况,或者问他肚子饿了没有等无聊的问题。朱阿牛说:“舅舅,为什么这个时候来接我?”舅舅没有回答他,只是用力地蹬着自行车,自行车飞快地在街上穿行。舅舅不是带他回家,而是去了医院。进入医院住院部的大门,朱阿牛就知道事情不妙了,一定是父亲出了事。他的判断没错,朱有康到了回光返照的时候,他要见亲人们最后一面。

母亲和妹妹早就在病房里了,她们都流着泪,病房里充满了死亡的气息,死神就站在朱有康的旁边,随时准备将他带走。朱有康躺在病床上,脸色灰暗,眼睛半睁,里面还有一息生命的火苗,呼吸沉重,他是在憋着生命中的最后一口气。朱阿牛和舅舅是跑进病房的,他们没有擦掉满头的汗水,也没有擦去眼中流淌的泪水。朱有康十分平静,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张开了嘴巴,吃力地说:“你们来了,真好,这是个美好的结局,你们都在我身边。我要走了,让你们来,就是要和你们告别,我不忍心悄悄离开。我想对你们说两句话,我不怕死亡,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到达的终点,所以,你们也不要怕,不要替我担心,我会接受命运的安排。死亡的确不可怕,我怕的是,不能再爱你们了,但是,在最后的时刻,我战胜了自己,我想,我就是死了爱也还在,你们会记住我的爱,爱是永生,我终归是幸福的。”说完,他就闭上了眼睛。朱阿牛看着父亲离开自己,什么话都说不出来,母亲却号啕大哭起来,朱阿芳抱着母亲的大腿,也哭喊起来。舅舅没有说话,只是流着泪。医护人员推着车进来,他们默默地给朱有康盖上了尸布,就此,他们和朱有康永诀。一个医生说,他从来没有见过像朱有康这样坚强的人,住院那么长时间,剧烈的疼痛经常折磨他,他竟然没有用过一支诸如***这样的止痛药,也没有大声喊叫过,只是默默地咬牙忍受。

朱有康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已经意料到了自己的死亡,他给自己买好了墓地。他留下遗言,说不要搞什么追悼会,他不喜欢形式主义的东西,死就死了,省点钱给孩子们读书,他要求火化后就将他埋了,入土后就一了百了了。

……

父亲死后,后事都是舅舅一手操办的,如今,舅舅也死了。他不知道当时舅舅办理父亲后事时的心情,朱阿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黑洞之中。法医检查完后,舅舅在朱阿牛的安排下,送去了龙华殡仪馆。警察告诉他,等结果出来后,再通知家属舅舅的死亡性质,其实,朱阿牛心里明白,这只是一次正常的死亡,和那矮胖姑娘无关,也和洗脚店无关。舅舅的尸体被放入殡仪馆冷藏箱后,朱阿牛给顾珊珊打了个电话,告诉她事情的经过,让她们等候警方的调查结果。顾珊珊说了一些话,朱阿牛听了心里十分茫然。她说,很感激他能够前来帮忙,一直以来,她和他兄妹没有来往,不是她的错,而是舅妈的错,是舅妈不允许她和他们来往,她希望从此以后能和他保持良好的关系,关键时候,还是亲人靠得住。在听顾珊珊电话时,朱阿牛努力地回忆她和舅母的模样,可她们的影像怎么也清晰不起来,模糊不堪,他甚至想,她们到底是谁,为什么要和他说这些。挂了电话后,朱阿牛觉得很冷,浑身颤抖,全身的皮肤上都冒出了鸡皮疙瘩。天已近黄昏,阳光早已收起了暖意,黑暗即将来临。朱阿牛此时只想回家,走出殡仪馆的大门,他突然疯狂地奔跑起来。

他要逃离这个世界。

可他终究无法逃脱。

黑暗在等待着他,未来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他最终还是一个孤苦伶仃的人,他的内心被恐惧占据,他没有父亲那样的从容,也没有舅舅那样的平静,他是个溺水者,在冰冷的水中挣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