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琼斯理论的创始者道氏(ChariesH.Dow)观察到股价波动与海潮波动类似,将股价波动情形依照时间长短区分为三种:原始波动、次级波动、日常移动。
1.原始波动——多头市场与空头市场特色
是指股价长期趋势,大势波动便是基本趋势,可能持续几个月,甚至数年之后才会改变波动方向。其特色为多头市场里,一段行情的平均数新高点比前一段行情的平均数最高点为高,就是一峰比一峰高之意。空头市场里,一段行情中的平均数新低点比前一段行情的平均数最低点为低,就是一谷比一谷低之意。1902年道氏去逝之后,华尔街商报的编辑汉密尔顿(WiliamP.Hamilton)根据道氏概念继续形容并解释股价趋势分析方法,共花了27年时间,才使道琼斯理论雏型确立,而在道氏在世的时候,尚没有道琼斯理论的称呼。汉氏曾收集1900年6月—1923年8月期间的股票市场变动资料并加以统计与分析,发现多头市场趋向从开始至结束,平均经历25个月,空头市场趋向从开始至结束平均经历17个月,如果依照日期计算,多头市场长约经3、4年,最短亦达15个月。空头市场长约经2年,最短亦有11个月。
2.次级波动——中长期的反转形态
是指长期上涨趋势中的下跌阶段,或是长期下跌趋势中的回升阶段。对于次级波动的期间,道氏认为,大约是两星期到一个月或更久,反转幅度(跌幅或涨幅)约为前面基本趋势的上涨或下跌的八分之三,通常在每一个多头市场或空头市场,总会出现两三个次级波动。
次级波动是强势或弱势市场很正常而且必须的反转形态,它们的起因是由于投资大众的太乐观或太悲观,促使股价暴涨或暴跌,此时发生技术性的回跌或反弹,专业性的投资机构或资金雄厚的投资人乘此机会调节市场供需状况,大众投资人亦相随而获利了’结,“回档”乃是正常现象,但是前面所产生的涨势阻力小,时间短,则必有较急迫的下跌反应,前面跌势愈深,回升之可能性愈可确定。可惜并没有数学公式可以提出次级波动发生或结束的时间。因此引用道琼斯理沦时,缺乏经验的投资人无法确实区分原始移动与次级移动趋势,降低对大势研判的正确性。
3.日常波动——股价每日波动
是指股票价位每日的波动。其波动快则数小时,慢则几天内就结束,因此没有什么重要性。
道氏认为原始波动就像涨潮落潮,次级波动就像海浪,日常波动则像浪潮上面的小波纹(如图4—1)。
图4—1
第二节 移动平均线之建立
1.移动平均线之建立
谈到“平均”,就是将两个以上的数字加起来再除以个数,便得出答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将1到10的十个数目加起来,总合是55,用10除,平均数为5.5。现在我们用简单方式介绍移动平均数。
首先须确定的是平均数样本的大小,其后便须采取相同数目的样本建立移动平均数。比如依先后次序出现所列的13个数字,当决定建立五个变数所组成的移动平均数系统时,就需减去第1个数字,从第2个数字加到第6个数字,依此类推,按顺序依次加1个数字,减去倒数第6个数字;用5来除,5个数字的移动平均数便建立。同样,从第2个数字加到第11个数字,减去第1个数字,按顺序依次加1个数字,减去倒数第11个数字,用10来除,10个数字的移动平均数便可同时建立。
当有新的资料需增加,就需将最旧的资料剔除,保持一定数目的资料。这就是移动平均数的真谛。在除旧添新的连续过程中,移动平均数也跟着变动,将每日不同样本大小的移动平均数表现在图纸上,连接起来,就是上下起伏的移动平均线。换言之,移动平均线就是将出现在图纸上的移动平均数依照先后次序连结起来,成为起伏不定的弯曲线。它的特性在任由你自己决定样本的大小,譬如你认为取10天资料的平均数较容易计算与处理,你便可将10天的资料加起来,再以10除,若认为10天样本小,误差较大,可信性较低,就以100天、200天,甚至300天资料来建立移动平均线。有些人则以20天、25天、30天资料各自加起来,建立移动平均线,经过一段时期的使用与统计,选择其中一种与股市波动最配合的移动平均线长期建立下去,作为操作时的工具。因此在建立股价与股价指数移动平均线前,必须将过去资料搜集完整,不能遗漏一天的成交记录或是错误记载一天的资料,否则就失去连贯的意义或是失去正确性。
2.移动平均线的意义
如何使用这个简单的算术公式了,解股票市场的动态?最基本的方法,便是以一周股价平均数为根据。那么将上周六的平均数与本周六的平均数相比,就能洞悉趋势的发展,对日后的操作预做准备。所谓趋势,简单地说就是股价变动方向。譬如说,本周的股价平均数较上周高,股价趋势向上可以确认,若本周的股价平均数较上周低,股价下跌便是事实。美国华尔街证券市场有一名谚:“不要与趋势相抗衡”。如何掌握趋势?如何不违背趋势?经过一段时间,我们每日将算术平均数计算后,与当日股价加权指数(或是个别股票当日收盘价格)同时表现在图纸上,能清楚地看出移动平均线向上移动,则股价为上升趋势,移动平均线向下移动,为下跌趋势。因此要了解股价趋势就需把握股价与移动平均线的动向。
股票市场投资大众为何要建立“移动平均”的观察?第一,当日股价上下波动大,不容易看出股价趋势,若将一定期间的股价加起来平均,则知道目前股价的平均成本,再与当日股价做一比较,并且从过去股价的变动可以看出平均成本增加或降低,当移动平均数开始逐渐扣高股价时,买进成本不断增加,获利者相对减少,短期内继续上涨,则需激起更大的买气,否则卖意增强,股价即将回跌。当移动平均数开始扣低点数时,成本愈来愈轻,稍能激起买气,则股价上涨机会相对增加。第二,道琼斯理论已为世界各国投资大众接受,自然有它的优点与准确性。移动平均线系统则是将该理论具体地加以数字化,从数字的变动中去预测未来股价短期、中长期、长期的变动方向,同时从移动平均线图也可窥出成本变动情形,早做对策。
第三节 移动平均线的种类
移动平均线有若干无法避免的缺点,这是公开的事实,但它的优点亦不少,最大的贡献是将一段期间内购买股票者的平均成本秘密公开,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买卖双方进而可以从未来成本变动方向做一明智决定。
什么是样本?这是统计学中的名词,当你想知道一个庞大整体的平均数时,为节省计算时间,从整体中抽出几个个体计算平均数,代表整体的平均数。这些被抽出来的个体就是样本,因此选择样本必须要尽可能表现整体。
目前台湾股市使用移动平均线作为技术操作工具的投资者基于其计算方便,预测股市变动准确性不低,所以人数愈来愈多。台湾经济日报、新生报、工商时报与其他证券投资刊物如证券行情杂志证券市场周刊等大众传播工具为争取读者订阅以及服务投资大众,先后在证券版加权股价指数图上添加l0日移动平均线(或13日线)与25日移动平均线(或30日线、39日线)。移动平均线的样本可依使用者喜好与信任度选择,因为从短期移动平均线至长期移动平均线,使用种类非常多,使用平均线作为进出股票依据的投资人都认为自己选择的样本适中,因此不能统一。有些投资者认为大众投资人所参考使用的平均线容易被做手大户利用,制造“骗线”,于是自己别出心裁,采取别人不选择的样本,想要出奇制胜。事实上,大众投资人只要掌握平均线理论的原则与大方向,掌握移动平均线暗示的买进与卖出时机进出股票,而不必在样本上大费苦心。
移动平均线与道琼斯理论一样依时间长短可以分为三种波动,意义相同,只是其名称为长期移动平均线、中长期移动平均线与短期移动平均线。现在就从三种不同时间,选择投资者较常使用的样本,做简单的说明,并介绍使用的方法。
1.短期移动平均线
(1)3日移动平均线:此平均线有时起伏很大,尤其遇到大行情,股价指数连续大涨或大跌,平均线与当日股价指数相差很远,振荡行情时平均线有扭曲现象,极不规则,没有一定的轨迹可寻。表4—1、图4—2可以做一个例证:
图4—2 图中虚线却为3日移动平均线,变动方向不规则,上下变动幅度亦大
(2)六日移动平均线:每周通常有六个交易日(国庆假日例外),因此有些投资人认为采取六天的指数作样本,可与周K线相互印证,采样的个数仍然太少。
(3)10日移动平均线(图4—3、表4—2):这是被投资人参考与使用最广泛的移动平均线,它确实能反映短期股价平均成本变动情形与趋势,可作为短线进出的依据。另外,“10”作除数演算与复查都很方便。
图4—3 图中虚线即为10日移动平均线,变动方向正常,已有轨迹可寻
(4)13日移动平均线:台湾工商时报证券版采用,计算复杂不方便,不为多数投资人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