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为:①红实体长于下影线部分(如图3—26);②红实体与下影线部分等长(如图3—27);③下影线部分长于红实体(如图3—28)。
(8)带下影线之黑实体。这是下跌抵抗型,卖方力量强大,在低价位遭遇买方抵抗。分为三种:①黑实体长于下影线部分(如图3—29);②黑实体与下影线部分等长(如图3—30);③下影线部分长于黑实体(如图3—31)。
图3—26 图3—27 图3—28 图3—29 图3—30 图3—31
(9)上下带影线之红实体。从每日上午九时开盘起,买卖双方以开盘做基点,展开“肉搏战”,在供需不平衡下,造成股价波动,如果战斗没有受买卖双方的一方完全控制,当天的交易中,有时股价在高价位无法站稳,受卖方攻击,股价低于开盘价成交,收盘前,买方一鼓作气,收盘时价格仍较开盘价高。有时卖方在开盘时便施加压力,股价趋于下游,交易过程中买方全力反攻,股价回复至比开盘价高之价格成交,收盘前卖方再施压力,股价小回,但是收盘价仍比开盘价高,K线表示,便是此图形。可分为:①上影线长于下影线之红实体,其可分为:影线部分长于红实体(如图3—32)意即买方力量受到挫折;红实体长于影线部分(如图3—33)意即买方虽受挫折,仍占优势。②下影线长于上影线之红实体,其可分为:红实体长于影线部分(如图3—34)意即买方受挫折,仍居于主动地位;影线部分长于红实体(如图3—35),买方尚需接受考验。
图3—32 图3—33 图3—34 图3—35
(10)上下带影线之黑实体。在每日交易过程中,股价在开盘后,有时会力争上游,卖方力量增加,买方不愿追逐高价,卖方渐渐居于主动,股价逆转,在开盘价下成交,股价继续下跌,收盘前买气转强,不至于以最低价收盘。有时股价在上半场都以低于开盘价成交,下半场买意增强,股价回至高于开盘价成交,临收盘前卖方又占优势,而以低于开盘价之价格收盘。以K线表示,都是此图形。可分为:①上影线长于下影线之黑实体,其又可分为黑实体长于影线部分(如图3—36)与影线部分长于黑实体(如图3—37)两种图形;②下影线长于上影线之黑实体,亦可分为两种图形(如图3—38及图3—39)。
(11)“+”图形。表示交易过程中,股价出现高于及低于开盘价成交,收盘价却与开盘价相同,此时必须与昨日收盘价相比,价格比昨日收盘价高时,用红“+”表示。与昨日收盘价同价格时,则视昨日若为红实体,用红“+”表示,昨日若为黑实体,用黑“+”表示。价格如比昨日收盘低,则用黑“+”表示。可分为上影线长于下影线和下影线长于上影线两种图形(如图3—40与图3—41)。
图3—36 图3—37 图3—38 图3—39 图3—40 图3—41
(12)“⊥”图形。开盘价与收盘价相同,当日交易都在开盘价以上之价位成交,而以当日最低价(即开盘价)收盘,表示买方无力挺升。若收盘价高于昨日收盘价用红“⊥”表示。与昨日收盘价相同时,则视昨日若为红线时,今日则为红“⊥”,昨日若为黑线时,今日则为黑“⊥”。低于昨日收盘价,以黑“⊥”表示。
(13)“┬”图形。开盘价与收盘价相同,当日交易都在开盘价以下之价位成交,而以当日最高价(即开盘价)收盘,表示卖方力量有限。亦可分为红“┬”与黑“┬”两种图形。
(14)“—”图形。此图形不常见,只出现于交易非常冷清,全日交易只有一档价位成交。冷门股此类情形较易发生,或是行情呈现绝对看好或绝对看坏时,开盘便以涨停板或跌停板价成交,涨停板价维持至收盘,则是红“—”图形,而跌停板价维持至收盘,就用蓝笔画“—”,当日成交数量通常很小。
K线种类介绍至此告一段落,当读者了解K线种类后,就可以更深一层去探讨一根K线所代表的含意,K线奥妙之处,便是相同的K线出现在不同的位置(如上升趋势、盘档期或下跌趋势),它的意义与解释不同,甚至完全相反,譬如K线实体上下带着长影线,若出现在长期上升行情末期则意味天价(长期或短期)之形成(如图3—42),若出现在长期下跌行情末期,则意味底价出现(如图3—43)。
图3—42 图3—43
第三节 K线战争图
股票市场行情的波动决定于供需发生不平衡状况,也就是在同一时间内买方大量拥进,则卖方被击退,价格扶摇直上,最后涨停板时,卖方便完全崩溃。相反的,卖方不断涌出额子,买方接手薄弱,价格下跌,直至跌停板,卖方获得全胜。K线就是将某一特定时间内之股价涨跌与行情变化情形用图表示出来之形态。目前最常用的便是以一日、一周或一月的行情变化用K线表示。
当读者将行情用K线表示在方格纸上,会发现不同的种类隐含股价变动的不同意义,买卖双方力量的消长与转变从K线的“影线”与“实体”部分表现出来。影线部分,上影线愈长表示卖方力量愈强大,下影线愈长表示较低的价位聚集着浓厚的买气。
举个简单例子(如图3—44),炼铁股以20.2元开盘后,买气旺盛,中间交易过程曾以涨停板价21.2元成交,此时买方是鼎盛时期,而卖方仍在顽强抵抗,借着获利回吐与买意转弱时加紧反攻,股价开始回跌,收盘价为20.7元,K线是一带有上影线之红实体。这表示卖方力量逐渐增强。
再举个例子,台塑股以18.3元开盘,卖方拼命追杀,行情曾一度出现跌停板成交价17.4元,嗣后买方在低价时连续挂进,收盘时是17.9元,为一带下影线之阴线实体,表示逐渐孕育着买方反攻的时机(如图3—45)。
图3—44 图3—45
利用K线系统进行短线操作,除了要了解每一根K线的具体含义,而且要能掌握未来行情变动方向,洞烛先机,在第二天开盘后不久,就要决定在今日战斗中加入买方军或卖方军,收盘时便可分享胜利的果实。在这节中,可以利用一至三根K线战争图仔细剖析买卖双方力量的增减(研判方法亦可运用于周K线图上,推测下周行情走势)。
1.以一根K线推测次日(次周)行情走势
(1)昨日K线是不带上下影线之阳线实体,今日开盘后不久,买方力量强大,屡次出现新的高价,表示多头主力介入,高价收盘可能性大。若开盘后,股价回跌阳线实体内,表示买卖双方短兵相接,虽然多头暂时遭受卖压,面临考验,并不意味卖方占绝对优势。最糟的走势则是开盘后买卖双主战斗发生在阳线实体下端。卖方乘利空消息出现,快速压低行情,买方驻足不前,再创新低价,今日卖方已完全控制行情,极可能出现一根强力的长阴线实体(如图3—46)。
(2)昨日K线是带上影线之阳线实体,今日开盘买方与卖方可能发生战斗区域有四:①影线之上端,表示买气雄厚,有创新高价的能力;②影线部分,表示买方昨日虽有小挫折,不能以最高价收盘,今日重整旗鼓,与卖方正面遭遇;③实体部分,表示卖方继昨日将买方从高价逐退后,今日乘胜追击,买方起而抵抗,处于被动地位,较为不利;④实体之下端,强大的卖方军乘买方无斗志时,全力进攻,在新低价区战斗,完全采取主动,收盘时长阴线居多(如图3—47)。
图3—46 图3—47
(3)昨日K线是带下影线之阳线实体,今日开盘后买方与卖方可能发生战斗区域有四:①实体上端,表示买方创新高价,卖方退却;②实体部分,表示卖方施加压力,与买方短兵相接争夺地盘;③影线部分,表示卖方开盘后就突破买方防线——昨日开盘价,使战斗在影线区域发生,买方已无力反攻,任凭卖方全力打压行情,当日造成长阴线可能性很大;④影线之下端,这是买方最弱势的表现,毫不抵抗,任凭卖方破坏行情,当日很可出现跳空下跌的阴线或是不带下影线的阴线实体(如图3—48)。
(4)昨日是上下带影线之阳线实体,买方与卖方战斗区域有五:①影线上端,表示卖方在高价所施压力不强,买方在开盘后全力进攻,在新高价区域与卖方战斗,极可能出现长阳线;②上影线部分,表示卖方虽处劣势,仍与买方拼斗,随时有被击退之可能,以阳线收盘机会较大;③实体部分,表示卖方反攻,买方亦不退让,胜负完全决定于买卖双方力量的增加与减少;④下影线部分,表示卖方力量强大,突破买方阵地,使买方处于不利地位,有创新低价之可能,收盘以阴线机会居多;⑤下影线之下端,表示卖方借利空消息出现,开盘后便使战斗区发生在新低价,买方全部套牢,只想出脱,极可能以长阴线收盘(如图3—49)。
图3—48 图3—49
(5)昨日K线是不带上下影线之阴线实体,买方与卖方可能发生争斗的区域有三:①实体下端,表示今日开盘后,屡次出现新的低价,卖方主力介入,以低价收盘可能性大;②实体部分,表示开盘后买方立刻反攻,与卖方正面接触,并不能说明买方已渐居上风;③实体上端,表示买方乘利多消息出现,快速拉高行情,卖方敢抵抗,放弃阵地——开盘价,今日买方已掌握大局,极可能出现一根长阴线(如图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