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让你模拟犯罪,你模仿极盗者?

作者:吴字天书 | 分类:都市 | 字数:3.5万字

第7章

书名:让你模拟犯罪,你模仿极盗者? 作者:吴字天书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9:46

次日,布持丁原首级,往见李肃。肃遂引布见卓。卓大喜,置酒相待,卓先下拜曰:“卓今得将军,如旱苗之得甘雨也。”布纳卓坐而拜之曰:“公若不弃,布请拜为义父。”【方杀一义父,又拜一义父。杀得容易,亦拜得容易。】卓以金甲锦袍赐布,畅饮而散。卓自是威势越大,自领前将军事,封弟董旻为左将军、鄠侯,封吕布为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

李儒劝卓早定废立之计。【仍接叙到废立事。】卓乃于省中设宴会集公卿,令吕布将甲士千余侍卫左右。是日太傅袁隗与百官皆到。酒行数巡,卓按剑曰“今上暗弱,不可以奉宗庙。吾将依伊尹、霍光故事,【特特引二故事,却是从卢植口中学来,足见其胸中无物。】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有不从者斩!”群臣惶怖莫敢对。中军校尉袁绍挺身出曰:“今上即位未几,并无失德。汝欲废嫡立庶,非反而何?”【劝召外兵者公也,今日骂董卓晚矣。】卓怒曰:“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否?”袁绍亦拔剑曰:“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两个在筵上对敌。正是:丁原仗义身先丧,袁绍争锋势又危。

毕竟袁绍性命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吕后惨杀戚姬,而惠帝无子;何后酖死王美人,而少帝不终:岂非天哉!且也前有何进之弑董后,后有董卓之弑何后:天道好还,于兹益信。

丁管、伍孚,奋不顾身,若使两人当曹操之地,必不肯为献刀之举矣。曹操欲谋人,必先全我身。丁管、伍孚所不及曹操者,智也;曹操所不及丁管、伍孚者,忠也。假令当日,县令不肯释放,伯奢果去报官,而曹操竟为董卓所杀,则天下后世,岂不以为汉末忠臣,固无有过于曹操者哉?王莽谦恭下士,而后人有诗叹之曰:“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人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

孟德杀伯奢一家,误也,可原也;至杀伯奢,则恶极矣。更说出“宁使我负人,休教人负我”之语,读书者至此,无不诟之、詈之,争欲杀之矣。不知此犹孟德之过人处也。试问天下人,谁不有此心者,谁复能开此口乎?至于讲道学诸公,且反其语曰:“宁使人负我,休教我负人。”非不说得好听,然察其行事,却是步步私学孟德二语者。则孟德犹不失为心口如一之小人;而此曹之口是心非,而不如孟德之直捷痛快也。吾故曰:此犹孟德之过人处也。

若使首回张飞于路中杀却董卓,此回陈宫于店中杀却曹操,岂不大快。然使尔时即便杀却,安得后面有许多怪怪奇奇、异样惊人文字?苍苍者将演出无数排场,此二人却是要紧脚色,故特特留之耳。

且说董卓欲杀袁绍,李儒止之曰:“事未可定,不可妄杀。”袁绍手提宝刀,辞别百官而出,悬节东门,奔冀州去了。【亦去得慷慨。】卓谓太傅袁隗曰:“汝侄无礼,吾看汝面,姑恕之。【今既因叔恕侄,后何因侄杀叔?】废立之事若何?”隗曰:“太尉所见是也。”【侄儿颇刚,叔子太软。】卓曰:“敢有阻大议者,以军法从事!”群臣震恐,皆云:“一听尊命。”宴罢,卓问侍中周毖、校尉伍琼曰:“袁绍此去若何?”周毖曰:“袁绍忿忿而去,若购之急,势必为变。且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倘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山东非公有也。不如赦之,拜为一郡守,则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一个说他有用。】伍琼曰:“袁绍好谋无断,【四字评定。】不足为虑。诚不若加之一郡守,以收民心。”【一个说他无用。】卓从之,即日差人拜绍为渤海太守。

九月朔,请帝升嘉德殿,大会文武。卓拔剑在手,对众曰:“天子闇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为宣读。”乃命李儒读策曰:孝灵皇帝,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侧望。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兹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

李儒读策毕,卓叱左右扶帝下殿,解其玺【音徙。】绶,北面长跪,称臣听命。又呼太后去服候敕。帝、后皆号哭,群臣无不悲惨。阶下一大臣,愤怒高叫曰:“贼臣董卓,敢为欺天之谋,吾当以颈血溅之!”挥手中象简直击董卓。【此象简亦可云击贼笏。】卓大怒,喝武士拿下:乃尚书丁管也。卓命牵出斩之。管骂不绝口,至死神色不变。【此时何可无此一人!】后人有诗叹之曰:董贼潜怀废立图,汉家宗社委丘墟。满朝臣宰皆囊括,惟有丁公是丈夫。

卓请陈留王登殿,群臣朝贺毕,卓命扶何太后并弘农王及帝妃唐氏于永安宫闲住,封锁宫门,禁群臣无得擅入。【昔桓、灵禁锢党人,今董卓禁锢天子。】可怜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废。卓所立陈留王协,表字伯和,灵帝中子,即献帝也,时年九岁。改元初平。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李儒劝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从来权臣大都如是。】因荐蔡邕之才。卓命征之,邕不赴。【初念原好。】卓怒,使人谓邕曰:“如不来,当灭汝族。”【求贤之法太峻。】邕惧,只得应命而至。卓见邕大喜,一月三迁其官,拜为侍中,甚见亲厚。【孔光屈节于董贤,谷永依托于王凤,扬雄失身于新莽,龟山应聘于蔡京:古今同叹。】却说少帝与何太后、唐妃困于永安宫中,衣服饮食渐渐少缺。少帝泪不曾干。【李后主所云“此中日夕以眼泪洗面”也。】一日偶见双燕飞于庭中,遂吟诗一首。【空庭飞鸟,任其翔舞;冷宫废主,身被牢笼。触目感愤,抗声而吟,不知是诗,不知是泪?】诗曰: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前半首咏燕,兴也,比也。】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目断旧宫,不能奋飞,诚不如双燕之反故巢矣。伤哉!】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后半首自咏,赋也。○诗好。】董卓时常使人探听,是日获得此诗,来呈董卓。卓曰:“怨望作诗,杀之有名矣。”【杀之何名?请教。○天子亦以文字取祸,千古异闻。】遂命李儒带武士十人,入宫弑帝。帝与后、妃正在楼上,宫女报李儒至,帝大惊。儒以鸩酒奉帝。【赋诗饮酒,最是雅事,不意有此燕诗鸩酒之惨毒也。】帝问何故,儒曰:“春日融和,【是双燕飞庭时节。】董相国特上寿酒。”【好个寿酒。】太后曰:“既云寿酒,汝可先饮。”【此酒岂可相劝。】儒怒曰:“汝不饮耶?”呼左右持短刀、白练于前,曰:“寿酒不饮,可领此二物!”【鸩酒可曰寿酒,则二物亦可曰寿礼。】唐妃跪告曰:“妾身代帝饮酒,愿公存母子性命。”【满朝文武,不如此一女子。】儒叱曰:“汝何人,可代王死?”乃举酒与何太后曰:“汝可先饮?”【后欲儒先饮,儒亦欲后先饮,只算还敬。】后大骂:“何进无谋,引贼入京,致有今日之祸!”【此时方悟何进误事,不识一念及董太后、王美人否?】儒催逼帝,帝曰:“容我与太后作别。”乃大恸而作歌。【甚矣,帝之多文矣。既作感怀诗于前,复作绝命词于后。文章无救于祸患,我为天子一哭,更为文章一哭。】其歌曰:天地易兮日月翻,弃万乘兮退守藩。为臣逼兮命不久,大势去兮空泪潸! 【音山。】唐妃亦作歌曰:

皇天将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姬兮恨不随。生死异路兮从此毕,奈何茕速兮心中悲!

歌罢,相抱而哭,李儒叱曰:“相国立等回报,汝等俄延,望谁救耶?”太后大骂:“董贼逼我母子,皇天不佑!汝等助恶,必当灭族!”儒大怒,双手扯住太后,直撺下楼;叱武士绞死唐妃;以鸩酒灌杀少帝。【惨极。李儒之罪,浮于董卓。】还报董卓,卓命葬于城外。

自此每夜入宫,奸淫宫女,夜宿龙床。【便是强盗所为,不成气候。】尝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回,末世官军捕盗,往往如此,堂堂宰相,亦为是耶?于城门外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越骑校尉伍孚,字德瑜,见卓残暴,愤恨不平。尝于朝服内,披小铠,藏短刀,欲伺便杀卓。一日,卓入朝,孚迎至阁下,拔刀直刺卓。【将叙曹操行刺,却先有伍孚行刺作引。天然奇妙。○孚之勇往直前较胜于操,盖曹操顾身,伍孚不顾身也。】卓气力大,两手抠住;吕布便入,揪倒伍孚。卓问曰:“谁教汝反?”孚瞪目大喝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反字驳得快畅。】汝罪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吾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卓大怒,命牵出剖剐之。孚至死骂不绝口。后人有诗赞之曰:汉末忠臣说伍孚,冲天豪气世间无。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大丈夫!

董卓自此出入,常带甲士护卫。

时袁绍在渤海,闻知董卓弄权,乃差人赍密书来见王允。【夹写袁绍致书,前应悬节出奔,后伏兴兵会盟。】书(曰):卓贼欺天废主,人不忍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