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农业狂魔

作者:好多牛 | 分类:都市 | 字数:2.7万字

第5章 腰板、砖窑

书名:农业狂魔 作者:好多牛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12-08 18:55

村长之所以当上村长,不是因为投票的时候,挨家挨户送了米面粮油,而是因为家里人多。

听闻村长被打,跟其一个屋檐下的老少爷们,乌压压来了一大群,直接堵住了胡同,就连乡里来的俩干事,都被挤没影了。

什么锄头,什么粪叉,什么红缨枪……

奈何二哥力能扛鼎,卸下村长家的两扇木门,犹如推土机,独自一人就将一大群人顶出院子。

就在这时。

砰!

一声闷响过后,喧闹的场面忽然安静下来。

只见村里很少管事,却德高望重的老支书,端着一杆汉阳造,分开人流,来到院子。

“都干啥呢,大晚上?”

“回老太爷,找驴。”余阳如实回答。

被吊在屋顶风扇上的村长,制止其他族人说话,闷声道:“帮他找驴。”

“找到了吗?”

“找到了。”

“那就都散了。”

哗啦啦,各回各家。

一场冲突,就此烟消云散。

余阳跟壮汉们,或抬,或抱,搬走了老余留在村长家的大彩电、DVD、家庭影院。

等来到胡同,远远看到六叔带着俩堂弟来助战。

只是外面没有自家人,爷仨躲得有点远。

对此,余阳表示理解,毕竟村长人多,这爷仨冲上去,也是挨打的份。

“走,回家。”

六叔不嫌尴尬,抱怨道:“咋跟他闹起来了?”

“我爹被抓后,村里人看我眼神都不对,不闹挺不直腰板。”

“那也不能拿他立威,咱人少,吃亏。”

“没事,从今天起,时代变了,咱人多。”

“???”

余老六闻言,原本有些疑惑,瞅到队伍里又多了三个技术员,恍然大悟。

连忙热情的掏出烟,一边散,一边招呼,“走走走,去家里坐坐。”

“不了六叔,都快11点了。”

“好饭不嫌晚,家里还有三条大鲤鱼,让你婶炖了。”

余老六不容拒绝的摆摆手,一边让俩儿子喊开小卖部,随便买几样下酒菜,一边招呼壮汉们往家里拐。

顺便在余阳耳旁悄声道:“今晚人家出了力,咱总得好烟好酒伺候着,否则下次谁还帮咱?”

“有道理。”

“这叫人情世故,你今后可得多学着点。”

“您说得对。”

余阳连连点头,示意大哥用驴车,把从村长家搬出来的大彩电、DVD、家庭影院,送回自家。

这些东西原本是老余买来用于送礼的,后来抄家,不知怎么就到了村长手里。

虽然现在外观变化挺大,但功能没变,肯定是咱的,错不了。

不多时。

六叔家再次开席。

清蒸鲤鱼、酱香鲤鱼、白菜豆腐乱炖鲤鱼……

切开的咸鸭蛋、撕开的小辣条……

葱油拌豆皮、凉醋拌银耳……

一箱白酒-景阳冈……

隔壁院子里的余瘸子,听到动静,推开屋门,忍不住吸吸鼻子。

“啥条件这是。”

“昨晚炖鸡,今晚炖鱼,日子还过不过了?”

……

村长家。

余阳走后,院子里再次热闹起来。

村长的弟弟、堂弟、堂叔等等,济济一堂。

“不能就这么算了。”村长大伯恨声道,“吃里扒外,竟敢喊外乡人。”

村长点支烟,“正是有外乡人,咱们才不能乱动,不然那群外乡人给咱们来顿狠得,甚至闹出人命,连夜跑路,去哪找他们?”

“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等等再说。”

村长有些话没讲。

余建军的家,确实是他带人抄的。

之所以那么做,是因为洪水过后,余建军找他借钱,陈述了砖窑现状。

简而言之:虽然窑洞被冲垮,但那是小事,找几个泥瓦匠修修就能重启,现在砖窑缺的是资金,用于买炭、买油、招人。

当时余村长并未生出其它念头,甚至准备好了钱。

然而银行担心余建军跑路,把余建军送进看守所,让他看到了另一个出路。

比如砖窑欠农行20万,只要农行把信用贷款改为抵押贷款,就能收回砖窑,再不济,农行也能通过打官司,让法院把砖窑拿出来拍卖。

砖窑的实际情况,鲜有人知。

到时候自家以25万的价格,从农行手里买下砖窑,如此一来,农行补上了贷款,处理这事的业务人员,还能多拿5万私下里分一分。

并且过这一手,砖窑也就不用偿还其它负债。

而自家拿下砖窑,今年复产,明年回本,后年就能盈利。

这种事,谁不心动?

为此,他带人抄了余建军的家,希望给余阳和其母亲施压。

现在余阳认识了一群外乡人,又跑来找面子,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重启砖窑……

村长思忖许久,拿起一条软华夏,带着弟弟出了门。

……

第二天,农历十月十四。

节气:小雪。

天还未亮。

昨晚把酒言欢的壮汉们,从柴火垛里爬起来忙活。

大哥烧锅,二哥种豆苗,三哥四哥五哥继续在院子里修建超级大火炕。

别说,这群拥有建造技术的汉子,土木施工的手艺,令余阳这个干了二十多年工程的人,都叹为观止。

“十二号十里营大集。”

“十三号韩垓乡小集。”

“今天得去佛陀庙,那边大集。”

余阳掰着手指数了数,又瞧了瞧老黄历,确定没算错。

随后牵着小毛驴,来到远房堂哥-余瘸子家。

敲开院门,丢下五块钱,让对方帮忙喂一喂。

余瘸子有头骡子,铡草刀、淘草缸、石槽子、麦秸垛、玉米杆、粗细辅料,一应俱全。

“哥,你家骡子喂了吗?”

“天还没亮,就喂了,咋啦?”

“我还不会赶车,你家骡子温顺,要不我套上练练。”

余瘸子满心不愿意,但瞅瞅手里的五块钱,略微迟疑,点点头:“行,你尽快送回来。”

“没问题!”

余阳当即牵走了体型堪比大马,四肢粗壮结实的骡子。

等回到自家院子,先套上木排车,再招呼大哥二哥直奔自家砖窑。

有了三哥等人加盟,院子里的施工速度加快不少。

长约50米,宽约30米的基坑已经修好。

只是建造超级大火炕需要砖块稳定烟道。

昨天二哥给堂屋铺火炕的时候,早就把瓦房顶部承托瓦片的红砖用光。

自家砖窑虽然被大水冲了之后没再生产,以前生产的红砖也被债主抄家的时候搬空,但从窑洞扒拉点耐火砖,反而更适合支火炕。

砖窑坐落在余家村北边,相距三里地。

再向北十里,就是今天要去的佛陀庙。

所以速度要快,等会还得卖菜。

“问题是,为啥我开挂了,还起早贪黑的这么辛苦?”

“昨晚才睡三个小时啊!”

“比没重生还少一个钟。”

余阳赶着骡车,陷入沉思。

片刻后,抵达砖窑。

由于天还未亮,映着皎洁月光,荒芜辽阔的大地上,匍匐着一只史前怪兽。

它长着冲天的独角,拥有前八后八,总计十六门黢黑的眼睛。

如果与其凝视,其眼睛中的黑色仿佛存在一种奇特的吸引力,越看越令人心慌。

这就是老余的砖窑。

该砖窑起源于大锅饭时期,是一座还算先进的隧道窑,属于集体所有制产物,由于十里营地处偏远,公社解散的晚,92年还进行了一次大修。

也就是那次大修,砖窑出现一系列问题。

95年十里营公社解散,清算集体资产,修了又修的砖窑,因价值过高,却又总是修不好,被迫闲置,暂不处理。

后来乡里发现老余养猪赚了点钱,想着参股砖窑的村民三天两头跑来要钱,心中一动,就把砖窑转让给了老余,然后把钱发了下去。

这里面没什么问题。

问题是,砖窑曾经是集体资产,烧砖从河堤挖土,河道属于国家,河堤由当地集体代为管理,集体与集体之间流转,很正常。

但老余拿下砖窑后,砖窑属于私人产业,由于时间太短,没有完善相关手续,这个时候再从河堤挖土,就构成了偷盗国土罪。

全国的砖窑都存在排放问题,老余的砖窑自然也排放不达标。

而村民们,参股时间和份额不一样,到手的钱也不一样,某些心生不满的,在债主怂恿下,立马站了出来。

所以债主们举报老余的那些问题,认真对待,全都属实。

也因此,另一个时空的老余,在看守所蹲了三年半。

直到官司打完,法院判两年,方才当庭放人。

嗯,多蹲了一年半。

这就是余阳不愿在砖窑事件上,浪费时间的主要原因。

又过了片刻。

大哥开启手电筒,余阳驱赶骡车走进窑洞。

拆砖需要技巧,但大哥二哥掌握建造技术,拆哪里,不拆哪里,全都门清。

“话说,官司归官司,砖窑还在咱手里,咱要不要重启砖窑?”

大哥闻言,跺跺地面,“被大水泡了,再怎么修,也修不好。”

“不就是冲垮了窑洞么,找几个泥瓦匠补补,不就行了?”

“我问你个很简单的问题。”

“昂!”

“把石头烧熟,再给石头浇水,会怎样?”

“这不是制作石灰吗?”

“我问你会怎样。”

“会裂开啊!”

余阳懂了。

砖窑内部常年高温,地基已经被烧的熟透,并且格外干燥。

洪水涌进来,虽然没有当场崩塌,但洪水渗入地基,这砖窑怕不是要塌啊!

余阳连忙驱赶骡子,扭头就跑。

大哥晃晃手电筒,“没那么夸张,还得酝酿酝酿,怎么也要等天冷了,地基被冻住,然后等开春再化冻……并且砖窑建的挺结实,顶多大烟囱保不住,到时候它会因为地基崩塌,裂开,或者倾倒。”

“这样啊!”

余阳眼神一亮。

虽然咱从不坑人,但砖窑这事,处处透漏着古怪。

既然有人坑咱,这砖窑必须尽快出手。

尤其是,他始终不想在砖窑上浪费时间。

“是时候,给这事划上一个句号了。”

大哥已经知道什么事,“你爹怎么办?”

“待在看守所,除了律师,谁也不能见,更不能给外面写信和打电话,尤其住的还是十几人间。

与其这么遭罪,不如去监狱蹲两年,到时候咱三天两头去瞧瞧,再花钱疏通疏通,给他换个单人间。”

“你可真孝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