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农业狂魔

作者:好多牛 | 分类:都市 | 字数:2.7万字

第1章 开局两个壮汉一块田

书名:农业狂魔 作者:好多牛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12-08 18:55

98年,农历十月十二。

鲁西地区,余家村。

清晨。

昏暗的土坯老屋内,余阳裹着军用棉大衣,端坐在长条凳上,认真查看铺满八仙桌的纸张。

对面是村长,两侧围着三名银行人员。

“余阳小同志,只要你把这几份合同签了,等开庭,法院那边肯定会轻判,让余建军回家过年。”

村长附和道:“是啊,这可是你爹摆脱官司的机会,快答应了吧。”

余阳面无表情,心中却在飞快思索。

余建军,也就是自家那个老实巴交的爹,其实没犯啥事。

他只是养猪攒了点钱,然后被乡领导们忽悠,以10万块钱的超低价,盘下了乡里熄火多年的砖窑。

一座日产6万块红砖的隧道窑,总价值少说上百万。

乡里半卖半送丢给老余,里面肯定存在许多问题。

比如点火困难、温度达不到、胚体在窑内坍塌、烟道年久失修。

老余为了修窑,东拆西借,卖掉了老宅,转让了农田,甚至签了几笔贷款。

哪曾想,投产不到半年,今年中旬,一场百年难遇的洪水,泡烂了砖坯,腐蚀了新砖,冲垮了窑洞,耽误了订单。

老余兜里没钱,无法复产,以至于贷款逾期。

由于欠债不还属于民事纠纷,法院不判,警察不管。

担心老余跑路的债主们,为了让老余留在本地,轮番举报砖窑偷盗国土、排放不达标、侵占集体资产,

很快,老余进了看守所,等待一系列官司。

今天银行上门,无非是想让自家把当初的信用贷款改为抵押贷款,然后收走砖窑。

在另一个时空,自家认为砖窑的价值,远远大于银行贷款,始终没有同意,以至于双方折腾了好几年,最终砖窑没保住,老余还在看守所进进出出,白待了三年半。

如今重生……

余阳不打算在这件事上浪费时间,他只想要一笔启动资金。

然后拉一支施工队,从小工程干起,做大做强,做到工程总承包,再转行折腾折腾房地产,等到三十来岁,小富即安。

至于股票、基金、彩票什么的,干了一辈子工程,咱真不懂那玩意。

余阳思索之后,开口道:“砖窑的股份确实在我身上,我也同意拿砖窑抵债,但我希望你们低息贷给我50万,两年还清,这是前提条件。”

“再贷50万,你疯了?”余村长难以置信。

银行派来的业务主管,摇头否定,“你没有经济能力,上级不可能同意。”

“那就没得谈。”

“不谈,你爹就进去了。”村长急切道。

“进去就进去。”

“那可是蹲监狱。”

“蹲监狱总比一直待在看守所强。”

“???”

“你不懂。”余阳说完,忽然想起什么,“你以后会懂。”

“???”

“放心,等我赚钱了,再给他换个条件好点的。”

谈判需要技巧,余阳表达的意思很明显,如果不同意,我就不要这个爹了,你们也别想拿到钱。

银行人员没急,村长却站了起来。

就在这时,只见村长儿子,一个十三四岁的大胖小子,扯着嗓子冲进屋。

“爹,不好了,银行停村口的小轿车,四个轮子全被偷了!”

“杀千刀的,竟敢来咱们村作妖……”

不等村长骂骂咧咧的出门,银行人员率先冲了出去。

98年,再差的小轿车也要十几万。

四个轮子,怕不是普通人大半年的工资。

“真是一个美好的时代。”

余阳遥望众人离去的背影,摇头感叹。

随后趿拉着老妈纳的千层底棉鞋,一边思索怎么搞钱,一边走出土坯老瓦屋。

自家老宅被老余转让后,爷爷担心儿媳闹离婚,偷偷自掏腰包,买下了这座院子。

面积堪比半座足球场,但房子只有两间堂屋,以及一大间带有土灶和火炕的东屋。

印象中,刚开始老妈还在这住,后来老余被抓,便跑回娘家借钱,四处托关系打官司去了。

而余阳。

老余被抓的时候,高三刚开学,其年轻气盛,找班主任聊了聊,不顾对方劝说,辍学回家,利用火炕鼓捣起了豆芽,希望替父还债。

后来老余出狱,能东山再起,搞起工程总承包,有豆芽大半功劳。

“难道继续泡发豆芽?”

余阳踱步到东屋,推开紧闭的屋门。

愕然发现,里面蹲着俩壮汉。

一个在外间埋头烧锅。

一个在内间火炕上鼓捣着什么。

余阳不记得在另一个时空遇到过这俩人。

但扫一眼对方堪比常人大腿的臂膀,感觉自己挨一拳,十有八九要躺半年,因此不敢吱声。

问题是,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

因为众多搪瓷盆里已经发芽的黄豆,全被壮汉洒到了火炕上。

并且屋顶还被开了‘天窗’。

这可是咱起家的根本。

余阳怒火中烧,冲到烧锅的壮汉身旁,顺手脱下军用棉大衣,给对方披上。

“大哥,冷不冷?”

“……”

“大哥,哪里人?”

“……”

“大哥,我爹欠你们多少钱?”

“……”

“大哥,您倒是吱一声啊!”

“吱!”

“大哥真幽默。”

余阳干笑着准备换个话题,眼角却瞥到大哥头顶漂浮着一排半透明字体。

[农夫-赵前,北河人氏,掌握农艺、建造技巧。]

“这……”

余阳揉揉眼,扭头看向蹲在火炕上忙活的另一个壮汉。

[农夫-孙礼,南湖人氏,掌握农艺、建造技巧。]

而火炕,同样漂浮着一排小字。

[改良型农田:初级,面积1厘(6.6平方米),可加快农作物生长,目前种植大豆,若阳光充裕,预计30天成熟。]

这……

开局两个壮汉一块田?

文明?

魔兽?

帝国时代?

余阳按捺下惊喜,抬脚走进内间。

只见铺在火炕上,才露尖尖角的黄豆芽,肉眼可见的生长、生长、长到两指高……

等日上三竿,阳光透过屋顶的‘天窗’洒进来,黄歪歪的豆芽,又肉眼可见的变绿、变绿、变成绿油油的豆苗……

“停!”

虽然豆苗在农村很常见,但这是冬天。

尤其在这个塑料大棚不怎么兴盛的年代,豆苗更稀罕。

如果拿去卖掉,怎么也能赚点钱。

“不到一上午,就能种出一火炕,咱这是要发啊!”

壮汉听到喊声,停下手中动作,豆苗生长速度也降了下来。

余阳强忍激动,一边观察壮汉反应,一边将根系盘结在一起的鲜美食材,撕扯成一个个20x20cm的小方块,装进为了卖豆芽准备的编织筐。

火炕宽2米,长3米,种出来的豆苗,足足装了四大筐。

余阳忙活完,出门瞧了瞧天空,已经到了晌午头。

低头瞅瞅沉重的编织筐,心怀忐忑的招呼烧锅的壮汉,“大哥,去赶集啊?”

话音未落,大哥起身将四筐豆苗叠成两份,随手拿了铁锨,卸下锨头,用木棍两端挑起编织筐,脚步一颠三颤,眨眼出了院子,消失在胡同口。

余阳裹上军用棉大衣,趿拉着棉鞋撒丫子追赶,鞋都跑掉了也没能追上。

“大哥,等等我,你知道哪有集吗?”

路过村口,银行开来的小轿车,被四摞红砖担在地上,暂时还没找到轮子。

余阳现在哪还在乎什么砖窑,什么贷款,什么银行,什么老余,什么拉起一支工程队。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豆苗。

“大哥,拐,拐,左拐!”

……

新人新作,求支持,求收藏,求追读,新书期保证每天两章,上架爆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