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慰风尘

作者:红色的独角怪 | 分类:都市 | 字数:3.4万字

第5章

书名:慰风尘 作者:红色的独角怪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8:46

现特将他俩押送过来,请太师大人亲审发落!”

“司马防?”董卓闻言,不禁微微一愕,侧眼瞥了一下李儒,心中暗想:这世事可真是奇巧莫测啊!自己刚才还在和李儒谈起司马防来着,这董毅现在便跑来说他父子。想到这里,脸上又禁不住浮起了一丝说不出的笑意。

李儒听了董毅的禀报,却是双眉一拧,脸色一寒,语气阴冷得就如结了凌冰一般说道:“你们是司马防的儿子?哼!值此社稷动荡之际,一向自称‘公忠勤廉,视国如家’的大循吏、大名士司马防,竟也首鼠两端、心怀异志,要派你俩逃到关东那边去和袁绍、曹操等反贼勾结作乱吗?”

董卓闻言,亦是心有同感,面色倏地沉了下来,盯住司马朗兄弟,口吻里带着浓浓的杀机,问道:“两个不识时务的小子!你们司马家是不是真如李儒大人所言‘首鼠两端、心怀异志’?速速从实招来!”

那司马朗为司马防的长子,今年二十岁,自十六岁时以本郡孝廉身份入仕以来,已在其父的京兆府担任掾吏之职四五年。在其父的调教、指点之下,司马朗远比同龄官吏显得成熟干练,应对各种事宜也颇为得体。他此刻一听这董卓话中来意不善,急忙躬身作礼答道:“董太师、李大人,二位大人误会了。小生和二弟今早出城,其实是奉了家父之命,前往河内郡温县老家,招引各位宗族乡亲,一齐收拾家当,归附董太师之贤明威德,随同朝廷大驾迁往长安的。小生等熟读典籍、久谙礼法,决无擅自逃逸之情,还请董太师和李大人明察。”

“唔……”董卓见司马朗态度谦和,言辞恭顺,谈吐应对彬彬有礼,全然不似奸猾诡辩之态,心中不禁有些松动,便缓和了自己的脸色,慢慢说道,“你们司马氏一家真有此意?只怕是在撒谎罢……”

李儒却没有董卓那般轻信人言,他听得董卓心意稍动,连忙在旁插话进来,仍然板着脸孔呵斥道:“哼!尔等悖逆小儿!此刻被董毅将军当场拿住,却还在一味狡辩以掩饰罪过!尔等刚才若是已经逃出了城去,焉知不会与关东诸路反贼勾结生事?董太师,对待这种刁钻小儿,须严刑逼供方能获其实情!”

“这个……”董卓正在沉吟之际,却听侍立一旁的貂蝉忽地吃吃—笑,曼声说道:“看来李大人对名门士族的子弟实在是恨之入骨啊!一拿住别人,不问青红皂白,便要喊打喊罚的……这样做,只怕会寒了名门士族对董太师的尊崇拥戴之心……”

李儒听出貂蝉此言大有回护司马朗兄弟之意,不禁暗暗一惊,心念倏转之下,却又明白过来。貂蝉之养父王允,本也是朝中儒林名门出身,想来必是与司马防等儒门世家中人关系密切;而貂蝉虽是王允的养女,算起来也是名门之后,怎能不会对司马朗兄弟等士族子弟曲意回护、同情有加!看来朝野之中,这些名门世家联络紧密、盘根错节、同气连声、此呼彼应,早已形成一股庞大的潜在势力,实在是极难对付啊!他一念至此,心头不由得耸然震惊,背心处顿时已隐隐沁出一层冷汗来!但他又深知董卓对貂蝉之深宠厚爱、待王允等名士大夫之视若心腹,自己纵是百般劝谏,他也必不会听的。于是,李儒在心底沉沉地叹了口气,对貂蝉那番讥刺之言,也只得当做没听见,默然不动声色。

董卓听到貂蝉这么一说,更是犹豫不决起来,只是捻须微微沉吟。

这时,司马朗的弟弟司马懿终于按捺不住,一下拂开司马朗的暗暗劝阻,上前一步,昂然直视着李儒,开口辩道:“李大人休要无凭无据诬陷我们兄弟二人!小生的父亲眼下身居京兆尹之职,今日尚还在宫里和司徒王允大人、司空荀爽大人、卫尉杨彪大人等共同商议迁都事宜,为朝政大事呕心沥血、操劳不已……我们兄弟俩若是擅自逃往关东投奔袁绍等反贼,岂非置家父于险境而不顾?此等天下至愚至逆至不孝之事,岂是我素以忠孝品节立家传世的司马一族中人所为?”

李儒一向明敏多智,听了司马懿这一段话,竟被呛得一愣,一时答不上来。司马懿又一转身,伸手指向了亭门外台阶下摆放着的那十余口大木箱,侃侃而道:“刚才董毅将军声称我们兄弟俩是挟着十余箱细软财物逃逸出城,那就请董太师当众亲自验看——倘若那箱里果真藏有金银细软,我们甘愿认罪领罚!”

出身西凉豪门、素有粗豪之气的董卓见这司马懿年纪轻轻,言谈举止竟是这般英爽磊落,心里油然生出了几分好感,微微点了点头。他也不多言,只是背负双手,腆着那便便大腹,缓步走下了绿竹亭台阶,踱到那十余口大木箱前,向守在周围的那些士卒们努了努嘴,沉声吩咐道:“打开木箱!”

“乒乒乓乓”一阵震耳的乱响,士卒们应声上前,纷纷掀开了那一口口木箱的箱盖——董毅在旁边伸长了脖子一瞧,顿时傻了眼:里面一摞摞的竹简绢帛,尽是《易经》、《论语》、《孟子》、《孝经》、《礼记》等经书典籍。

看到那些西凉士卒不知轻重地在木箱里乱翻乱搜,把那些典籍弄得一片凌乱,司马懿忍不住有些心疼地喊了一声:“各位兵大哥!手下轻着点儿……这些经典被翻坏了可不好修复……”

“唔……够了,够了。”董卓盯了半晌,看到那些大木箱确实未曾藏有金银细软,这才摆手示意。那些西凉士卒见状,急忙停了手退开到一边去。董卓围着那十余口木箱缓步转了一圈,又走回亭内的凉席上坐下,向司马朗兄弟招了招手,让他俩走上前去,呵呵笑道:“你们司马家果然不愧为‘诗书传家、以儒立身’的名门望族!本太师在朝堂之上,对你们父亲的渊博学识也一向佩服得很哪!不过,依本太师看来,司马朗——你这个二弟司马懿倒颇有几分刚毅之气,不像是普通书香门第中的文弱书生。他今年几岁了?已经被郡里举孝廉了吗?”

司马朗刚才还在替二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言行暗暗捏了一把冷汗,如今看到董卓似乎不以为忤,这才悄悄放下心来,又听董卓如此问来,便敛了心神,谦恭有礼地答道:“启禀太师,小生这二弟年少轻狂,言行不当之处,还望太师大人海涵。他今年才十四岁,只是太学里的童子生,离郡里推举他为孝廉还早着哪!”

“呵!瞧他这身材那么高大,本太师还以为他至少有十八岁了哪!”董卓微感意外,思忖有顷,眉头忽又一皱,轻轻叹了一口气,“可惜了!可惜了!倘若他现在已是孝廉身份,本太师一定会提拔他为本府中比六百石官秩的西曹属!也不必再去啃那些经书了,过几年本太师就能放他出去担任主政一方的太守、刺史……”

“多谢太师大人垂青,小生这二弟尚还学未有成,待他在太学里年纪稍长、学识略厚之后,自会登门拜投在太师大人麾下效力。”司马朗借了董卓刚才那个话头,连忙开口恭声谢道,“眼下,小生但请太师大人广开恩慈之路,让我等兄弟返回故乡,为您招抚百姓负襁来归。”

“这……”董卓面色一凝,伸手缓缓捋了捋颔下的须髯,深深沉吟起来。虽然从眼下情形来看,司马朗兄弟并无叛逃之迹。不过,倘若真的放他俩出了这个洛阳城门,何去何从谁又能保证得了?虑及此处,董卓也不禁犹豫不决了。

正在此时,貂蝉那娇滴滴的声音响了起来:“太师大人……这有什么难以决断的?河内郡位于关东诸路反贼与我朝廷大军的交界处,正是战火密集之地——他们兄弟二人甘冒矢石之险前去劝说百姓赴京归附,实乃献忠于您的少年义士。您可不要拂了他俩这番忠心才好!”

“唔……貂蝉这话甚是不错。”董卓听罢,连连点头,向司马朗、司马懿说道,“也好!本太师就允了你们,让你们离开洛阳,返回家乡前去招抚百姓罢。”

司马朗、司马懿二人对视一眼,脸上都不禁露出了一丝喜色。同时,他俩又齐齐向貂蝉投去了深深感激的一瞥。却见貂蝉面无表情,大概也是为避嫌而装作视而不见。

“董太师不可如此轻易答允他们啊!”李儒顿时面色微变,一下也顾不得许多了,急忙开口进言道,“此例一开,只怕难以善后。倘若朝廷其他大臣的子女们纷纷效仿这种行为,打着‘返乡招抚’的旗号出城而去,一个个却又真假难辨——不知他们谁人是逃、谁人是抚……必会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浮动,那可如何是好?”

“这个……这个,李君之言也讲得有理啊!”董卓听了李儒这话,脸上表情不禁一滞,细细想去,一时又有些踌躇起来。

见到董卓这般犹疑,司马朗兄弟二人顿时觉得不妙,刚刚放下去的心不由得又一下悬到了嗓子眼上!

第1卷 第01章 东汉乱局 第006节 董卓遇刺

这时,猝然听到花园门外一名西凉守卒向里面扬声禀报:“启禀太师,我西凉军中派往关东诸路反贼内的斥候①吴茂,从前方带回了重要情报,请求当面禀呈太师大人——请太师大人示下!”

“吴茂回来了?他能带回什么重要情报?”董卓在绿竹亭中听得分明,冷冷地哼了一声,很是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不过又是夸大敌情、胡说一通向本太师邀功领赏罢了!哼,还故作神秘,搞得这么有模有样的……罢了!且让他进来面呈本太师吧!”

李儒听得他这般吩咐,心中一动,拿眼瞥了一眼站在旁边的司马朗兄弟,张了张口,想要说什么,又却迟疑着忍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