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慰风尘

作者:红色的独角怪 | 分类:都市 | 字数:3.4万字

第4章

书名:慰风尘 作者:红色的独角怪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8:46

他一听李儒此言,立刻会意,却不照办,而是不以为然地呵呵一笑,斜身伸手抚了一下貂蝉那垂在腰间的莹润玉手,拉着她倚身坐到自己身旁,同时向李儒开口说道:“貂蝉姑娘侍奉本太师一向甚是恭谨得宜。你们前来奏事,她就无须回避了。李儒,你且进亭讲话罢!哦……对了,你不是在执管此番迁都长安之事吗?眼下办得如何了?”

李儒只得缓步上了台阶,站在亭门口处,略一沉吟,向董卓躬身答道:“太师大人,洛阳城中三十万户百姓已有二十六万在我西凉大军护送之下迁往了长安。明后两日,陛下和朝廷百官亦当移驾出发,前往长安。在下特来请示:太师大人可是要与陛下一道起驾同行吗?”

“唉!……你这个李儒,取名为‘儒’,讲起话来真是书生气十足——用不着拿那些虚饰、客套之词来逢迎本太师嘛。说什么‘大军护送’,实际上就是‘大军押送’嘛!不是本太师麾下那些西凉将士执刀拿枪地催逼着,这洛阳城中的士民,哪一家会心甘情愿地背井离乡而去?……”董卓哈哈大笑,用手指着他半嘲半讽地说道,“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本太师就是要留一座空城给袁绍、韩馥和曹操那些关东逆贼们!这样吧,你带本太师的话给王允王司徒,让他率领百官侍奉陛下先行移驾西迁长安去吧,本太师和吕郎暂时留下来把洛阳城收拾干净了再走……”

李儒一听,先是有些不解,心念一转,倏地便明白了董卓的言下之意:他和养子吕布一定是准备等到汉献帝刘协和百官全部西迁长安之后,再效仿当年的项羽火烧阿房宫,先将洛阳城宫室与豪富府宅洗劫一空,然后烈炬焚之。

他暗暗一叹,自知以董卓的酷暴嗜利之心性,自己谏了也是白谏,只得点头答道:“是!”

“李儒,本太师闻报关东那边已然纠集了十八路反贼直扑洛阳而来,胡乱打着什么‘清君侧,诛权臣’的旗号,还擅自封授了一些官阶名号给各州长吏以笼络人心,搞了不少花样出来……”董卓沉吟片刻,忽又蹙眉问道,“本太师还听说他们竟然推选出了一个‘盟主’来统领所有的反贼……却不知这个伪盟主是谁啊?”

“禀告太师,据前方探子最新来报,关东反贼们的那个伪盟主乃是袁绍。”李儒听问,略一思索,便应声而答。

“袁绍?关东反贼们的头子是袁绍?”董卓听了,先是微微一愕,而后却又面露喜色,仰天哈哈一笑,“袁绍虽出身名门豪族,然而名过其实、志大才疏——不足为虑也!关东诸贼以他为首,本太师必能将他们一举歼灭!哈哈哈……本太师先前还猜度他们会推选那个曹操为首呐,倘若他是关东诸贼的伪盟主,本太师倒要惧他三分……”

“哦?太师,那曹操乃是阉宦之后,在朝廷中原本名轻位卑,前些年因和前大将军何进、太尉桥玄走得密切,方才稍稍有了几分虚誉……”李儒脸上一片诧异之色,心头疑云一时难消,“依李某看来,他哪有什么器识与过人之处?您对他可是有些过虑了……”

“不然。本太师听京兆尹司马防曾经讲过,曹操当年执法杖毙权阉蹇硕之叔蹇图,行事刚毅果决,百折不挠,实乃济世理乱之才。便是何进那庸夫,当时若是听取了他‘秉之以公,依法而治,先斩首恶,后不涉众’的策略,又怎会引得那些宦官人人自危、铤而走险,最后反将他群起而杀之?”董卓面容一正,向他微微摆了摆手,举目望向绿竹亭外那遥远的东方天际,缓缓说道,“此外,在曹操先前未潜逃离京之时,本太师也曾对他明察暗探了一番,发现他实属罕见的雄豪之才……唉!只怪本太师当时一意只想笼络他,没能及时下手将他除掉……本太师如今也只得祈盼关东那边永远没有他掌权统兵之时了。若能如此,则是天助我也!”

“京兆尹司马防?”李儒默默地听着,仍是眉头微蹙的模样,心怀疑虑地说道,“太师大人,您这么一提,在下倒有些记起来了:当年好像就是这个司马防力排众议,举荐了身为阉丑之后的曹操担任洛阳北部尉……他和曹操之间的渊源既是如此之深,依在下之见,难保他不会是曹操的同党……太师大人对他可要提防着点儿……”

董卓知道李儒乃是寒士出身,一向就对司马防等儒林士族抱有极深的成见,所以才会在此刻出言挑拨是非。当下,他不露声色,也不发话戳破这一隐情,若无其事地随口而道:“李儒啊!你对本太师忠心耿耿、知无不言,这是不错的。但在司马防这个事儿上,你可不要乱说。若是依照你那想法,当年举荐关东那边十八路反贼出仕任官的朝廷大臣多了去了……难道本太师都要派人天天去监视着他们?过分惹恼了那些世族名士,本太师的日子也难过啊!”

“这个……”李儒一时语塞,但仍不甘心瞧着董卓这般纵容姑息那些世族名士,又道,“太师大人在西疆持节守境之际,不也是对那些儒林士族嗤之以鼻吗?如今您进了洛阳,反倒对他们客气礼敬起来了,只是不知这些自命清高的儒林名士族们能够真心拥戴太师大人否?”

“呵呵呵……李儒,你这话就显得有些多心了——”董卓转头瞅了一下侍立在身旁的貂蝉,脸上笑容顿现,有些讨好她似的说道,“当今朝野儒林名士之首王司徒就是发自肺腑地拥戴本太师啊!——他们既是如此推崇本太师,本太师又岂能对他们妄生猜疑之心呢?貂蝉啊!你说是不是?”

“是啊!太师大人礼贤敬士、包容四海,实乃盖世英豪。对您这样的大英雄,家父和各位儒林名士岂有不敬不重之理?”貂蝉迎视着董卓,面若桃花,同时用眼角余光扫了一下那李儒,口里又淡淡而道,“哪里会像有些无知寒士那般鸡肠鼠肚、褊狭龌龊?”

李儒一听貂蝉此言,顿时感到脸上有些火辣辣的。但他深知此刻董卓十分宠爱这女子,自己是万万不能得罪她的,便干笑数声,急忙答道:“王姑娘所言极是。李某从来不敢妄自猜疑尊父王司徒等列位名士大夫对太师大人的礼敬拥戴之情……”

“罢了,罢了。”董卓有些不耐烦地冲他拂了拂袖,冷冷说道,“你这个李儒……这样吧!你刚才提到司马防这个事,本太师可以考虑一下。其实,本太师若是对哪个官员有所怀疑,只须将他虚置一边就行了嘛!在今天,司马防还是洛阳城的京兆尹;到了长安,你李儒就是长安城的京兆尹——本太师让司马防担任陛下身边的治书侍御史去……”

“太师果然处事平允,在下佩服之极。”李儒急忙躬身答道。

第1卷 第01章 东汉乱局 第005节 司马兄弟被抓

他们正交谈之际,却听得花园那边的满月形门口处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之声。董卓心头一烦,脸色一沉,抬眼循声望去。只见自己手下的爱将董毅,正吹胡子瞪眼珠地押着两个年轻人,身后还有二十几个西凉武卒抬着十余口大木箱,吵吵嚷嚷地闯了进来。

“董毅!你可真是愈发没有规矩了!”李儒瞥见董卓面色有些不善,连忙疾步出了绿竹亭,小跑上去对着董毅就是一通劈头训斥,“进洛阳城这么久了,你还是一点儿没有学会朝廷的儒家礼仪!你以为还能像在凉州时候那样啊?庄敬肃穆一些!惊扰了太师大人的休息,没你的好果子吃!”

董毅被李儒劈头一训,急忙闭嘴站住身形,强忍着听完了他的训斥,才咳嗽一声,把自己的大嗓门压了又压,低声恨恨地说道:“李君先莫训斥董某无礼……实在是朝廷里这些名士大夫对董太师太过分了!他们表面上装着对董太师恭敬有加,暗地里却和董太师离心离德……”

“什……什么?”李儒一怔,顿时面色一紧,急声问道,“莫非你查到了他们的什么阴谋?”说着,将阴寒的目光投向了被董毅带进来的那两个年轻人身上。

那两个年轻人看起来是兄弟俩,都生得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他俩虽然都身着儒服,但举止顾盼之际一派英朗俊雅之气沛然而出。那年长的面色谦和,见到李儒扫视过来,连忙向他微微欠身施了一礼;那年少的则是双目炯炯,亮利得如同铸剑初成一般焕然生光,居然不避不闪,大大方方地和李儒对视着。

“好一对青年俊秀!”李儒平生也曾见识过不少年轻儒生,但像他俩这样资质不凡的却是第一次看到,不由得在心里暗暗赞叹了一番。

“董毅!什么事啊?”董卓此刻已经坐回亭中的湘竹凉席上,远远望着他们这边,扬声吩咐道,“在外边吵闹什么?进亭内来回报罢!”

“末将遵令!”董毅朝着绿竹亭中躬身而应,转眼瞪着那两个年轻儒生,厉声叱道,“你这两个小子发什么呆啊!还不快随董某进亭去向太师大人交代你们的擅自逃逸之罪?”

那年少的儒生一听,脸庞一下涨得通红,头发都似竖了起来,正欲开口争辩什么,却被那年长的儒生一把拉住了袖角,飞快地向他递了个眼色。年少的儒生见了,只得暗暗咬了咬牙,闷哼了一声,把准备要脱口而出的那些话又硬生生咽了下去,默默地跟在他的兄长身后,往绿竹亭内缓步而去。

进了亭中,董毅向董卓又是躬身一礼,抱拳禀道:“太师大人,这两个儒生乃是京兆尹司马防的大公子司马朗、二公子司马懿。今天早晨,他俩带着这十余箱细软财物准备从东城门潜逃,被把守在那里的末将当场截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