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踏渊录

作者:羊村小二 | 分类:仙侠 | 字数:6.8万字

第20章 大巧若拙

书名:踏渊录 作者:羊村小二 字数:2.7千字 更新时间:12-11 18:24

翌日一早,天色刚亮。

周老头早早就回到了厢房处,刚推开门就发现宁念坐在床边,脸色奇差无比。

老人眉头一皱,问道:“昨晚没休息好?”

宁念伸手一指药匣,说道:“昨晚半夜时分,那个木俑自己跑进去了。”

老人闻言,脸色一冷,关好房门后直接走到药匣前,轻轻一抬,药匣轻而易举就被打开。

宁念看在眼中内心诧异,昨晚他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不曾揭开丝毫。

老人看都不看,探手一抓瞬时将木俑抓在手中,拇指按在木俑胸口轻轻一压,木俑竟像真人脱臼一般,四肢朝下耷拉下去。

宁念眉头一挑,不解问道:“这个木俑……”

老人毫不在意,一甩手将其丢到宁念怀中,淡淡道:“拿不上台面的小把戏,不用放在心上。”

宁念见老人一脸寒霜,似乎有点生气,不再多言。

周老头转身朝炉内加了几许木炭,不多时炉内炭火渐旺,他又自顾自走到药柜前,既不看草药名字,也不用戥子称量,仿佛那手便是一杆秤,娴熟的抓出十数味药材,斤两毫厘不差,一股脑全投进砂勺当中。

宁念坐在床前看的赏心悦目,他将那四肢垂耷的木俑放在床边,准备起身活动活动筋骨。

老人却不给他喘息的机会,熬上药又从药匣中寻出一本薄薄的医药古籍,来到床前冷声道:“这书上的图绘与木偶上的经脉穴位一一对应,一会你仔细看,认真听,我只讲一遍,能记住多少,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虽然很突兀,但宁念内心并不感意外,他神色郑重,屏息凝神,接过那本古籍,认真听,仔细看。

老人满意的点点头,随后侃侃而谈。

他对那古籍上的内容,倒背如流,通过古籍上描画的图绘,将木俑上的每条经脉以及穴位甚至作用全都讲了一遍,等他讲完时,已接近晌午。

炭炉上的砂勺再次“咕咕”作响,周老头也不着急,盯着宁念问道:“能记住多少?”

宁念认真思考,郑重回道:“十之六七。”

老人眉头一皱,面上有些不喜,倒不是责怪宁念记住的太少,而是觉得眼前这孩子说话太不着调。一个大字都不识几个的人,只听自己讲解一遍就说能记下十之六七,难免有些夸大其词。

老人还算有涵养,并未责骂宁念,只是冷冷暼了他一眼,合上古籍,指着木俑问道:“那长溪穴在何处,直刺多少,有何作用。”

宁念略微思索一番,然后很认真的答道:“长溪穴又名天枢,位于腹部,横平脐中,旁开二寸,若直刺一寸,可治腹胀、痢疾亦可缓解女子癸水不调、腹痛。”

老人又问:“中枢又在何处?”

宁念缓缓道:“中枢在背,属督脉,斜刺半寸,可治腰背疼痛及呕吐。”

老人不死心,又接连追问出七八个经脉穴位。

宁念一一背出,丝毫不差,并在木俑身上指明了各处经络穴位。

周老头怔在原地,瞠目结舌,忽然脸上狂喜,像是捡到宝贝一样,低声自言自语:“老夫本以为这大周被天地摒弃,不受天道恩宠,没了灵气的滋养孕育,此地尽是些湿生卵化,蒙昧无知之徒,没想到你小子居然有着耳闻不遗的本事,好,好,好!”

周老头一时高兴,连说三个好字。

宁念将周老头的话全听在耳中,虽不知道他说的什么意思,可也知道老人是在夸奖自己,腼腆一笑,说道:“虽然能背过、记住,但看文字还是一个不懂。”

老人心情大好,看着床上少年,越看越顺眼,笑道:“能记住,还怕将来没机会读书识字不成。”

少年脸色有些苍白,无奈一笑,手指砂勺说道:“周爷爷,您能不能先把药给我,恐怕那砂勺里都快熬干了。”

宁念会熬药,小时候伺候爹娘没少干了这活。

周老头看都不看,不紧不慢的说道:“老夫刚学会熬药时,你爷爷都不知道在哪转筋呢,用你小子提醒我?”

宁念苦笑一声,认真道:“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周爷爷,我都闻到糊味了。”

老人闻言脸色不变,一本正经说道:“这是老夫特意熬制的膏药,你小子不懂就别瞎说。”

宁念说不过老人,只好乖乖闭嘴。

老人翻翻白眼颇为满意,这才不紧不慢的走到炉前,端起砂勺直接出了厢房。

宁念坐在床上,颇感无奈,右手一撑不小心按在木俑之上。

那木俑两指来宽,巴掌高矮,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就连手指都雕刻的异常逼真,那指尖就如同一根木刺。

由于周老头将那木俑四肢卸掉,很是灵活,宁念手掌按在上面,一下刺破了他的掌心,鲜血顿时滴在了上面。

宁念吃痛,猛然抬手看向木俑,发现鲜血已将木俑整个手掌染红。

这时周老头去而复返,见宁念抬着右手神色异常,再看一眼那木俑,脸色一沉但并未多言,走到药柜前,按之前的顺序重新抓药投进砂勺当中。

宁念将老人的脸色看在眼中,问道:“周爷爷,这木俑是什么做成的?”

周老头不回宁念,反而神叨叨地说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些东西就是想拦也拦不住,那木俑和你投缘,就送你了。”

他人给予,宁念很少主动接受,刚想拒绝就被周老头一个眼神瞪了回去。

老人重新坐好砂勺,站在药柜前,朝着宁念招招手,说道:“你小子既然脑子好使,那就一天多教你一点。”

宁念脸色有些苍白,可还是规规矩矩的来到书柜前。

老人一脸冷漠,拉开抽屉指着那一味味药材,逐个介绍。

宁念不敢大意,将周老头讲过的东西牢记于心,甚至遇到两类外貌相似的药物,他还会拿起来仔细观摩,不放过任何一个微末的细节。

周老头看在眼中很是欣慰,直到宁念脸上毫无血色,额头冷汗涔涔,他这才放过宁念,让其休息片刻。

宁念松口气,走到桌前坐下,忽然问道:“周爷爷,我这身子,再过几天能下地自由行走。”

周老头眉头一挑,淡淡道:“怎么,在老夫这待烦了?”

宁念面露微笑,知道老人误会了自己,解释道:“没有,再过几天就是下元节了,我难得能休息几天,想去落霞山看一看爹娘。”

百善孝为先!

拜祭父母,天经地义。

周老头没有理由阻拦。

“欲速则不达,这疗伤治病也是同样的道理,大后天便是下元节,你先容我想想。”老人沉吟片刻,自言自语来到桌前,伸手搭在宁念脉门之上。

宁念望着周老头,渐渐调匀气息。

周老头双目微闭,屏息凝神,片刻后睁开眼说道:“你自小每日习武练拳,打熬的这副武道体魄本就异于常人,当初伤你那人也手下留有余力,我原本想给你固本培元慢慢调理,既然时间不允许,老夫不妨给你来剂猛药。”

少年闻言,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周老头不屑道:“屁大点事,也忒容易满足。”

宁念摇摇头,说道:“自爹娘走后,小时候光顾着挣钱活命,去年虽说接了爹的差,但这些年一直也没机会去落霞山看看他们,这次好不容易能歇息一段时间,我想趁下元节的日子,先去白云观祈福求张黄纸符文,给爹娘捎过去。”

“等着吧。”老人冷哼一声,然后起身,将那刚坐好的砂勺端起,再次走出门外。

同样的一副方子,同样的抓药手法,可这两锅汤药全都白白浪费掉。老人也不心疼,站在门外见一内衙路过,挥挥手将其招了过来。

内衙屁颠屁颠的跑过来躬身道福,问道:“周爷,您找我。”

老人从袖中掏出一摞铜钱,吩咐道:“去杏花斋给我打三两酒。”

内衙面露疑惑,问道:“周爷,我记得您不喝酒呀?”

老人把眼一瞪,吓得那名内衙赶紧跑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