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妃藏手段

作者:青芬凝香 | 分类:武侠 | 字数:17.2万字

第二回 柳外花魁

书名:妃藏手段 作者:青芬凝香 字数:6.5千字 更新时间:12-11 18:15

时光飞逝,转瞬就是十三载。

街,自然是热闹的。今天有些热闹的过了。挤也挤不透,来往商贩并不甚多。在街心打起了座彩楼。姑娘们、小姐们也收起了昔日的规矩、体统,挤在了人群里。公子、少爷、走卒。贫妇也不论高地贵贱,只屏气凝神,仰首观望。风缓缓的倒是甚解风情。

彩楼上,几个当官的端坐品着茶,谈论着。几位俊美的姑娘在另一座彩棚里坐着,比琴斗棋、写诗作画。台上台下众说纷纭。是了,今日本是当朝圣上选妃,纳妾。勿怪如此热闹了。

人群外有人高喝:“让开,让开。李相府的婉青小姐到了。”围观的人一阵骚乱,让开一条巷子。一乘四人软挢打了进来,直至彩台上,方打起轿帘,撤了出去。一位珠光宝气的小姐莲步轻移。却见她,飞仙紒巍巍高耸,金灿灿珠凤衔翠;红扑扑粉面桃腮,却月青黛如眉,盈盈俏眼灵转;娇婉行动似碧柳扶风,环佩叮当如莺歌燕语;翠绿团花锦襦,石青色金丝云纹大绶,蔽膝。月白色薄纱长巾绕臂起浮。翠绿色高头云履,妩媚俏丽似天人一般。方浅浅一福,即赢得赞声无数,慨叹万千。那评官忙举步上前,掺之,曰:“婉青小姐才名远扬,东都文雅无不敬仰。下官不才亦是手下败将,岂敢评论。即请秀女席就座吧!”李婉青含笑道谢,彩棚中入座。其他秀女继续评审……

彩楼下,你拥我挤争看佳人。一来二去自有差误,一位卖花的农家女儿被挤了进来,挤倒在地。一篮绢花绒饰洒落满地,瞬间踩坏十数。姑娘急得含泪蹲身去拾,苦求声没在了喝彩尖叫声中。那姑娘的身形也没了下去……

一个青年,脚下似踏了什么,移足低头,却被一片“雨荷”迷住。也随着她没了下去,拾起绢花,却不舍得还她;探手入怀取出一锭银两,也不论多寡直送过去。

那姑娘破涕为笑,却让人另一番心疼,有些不知所措。乌云轻挽,只别个小银梳。一身湖蓝布衣裙。虽粘了土,却清新出奇。淡淡面颊不施粉黛,天然的眉如远山;凤目清纯泪光点点;坚挺结鼻轮廓分明;上圆下方观音唇圆润静祥。那淡淡的清秀,天然的风骨,好似夜空里的一轮皓月清浅怡人。只看的青年无尽神往。偏有那不解风情的莽夫撞的她险险跌倒,青年忙伸手相扶,姑娘方立住身形。那青年双眉一挑,喝道:“滚开,不开眼的东西。”

他的喝声惊动了周围的人群,也惊动了台上的官员,一个个回首,却见他又俯身去拾那些花,送还姑娘。一个个也学着去拾那些踩坏的绢花,拿在手里,却不肯还她,更有拿钱来买的不在少数。姑娘缓缓道:“谢谢各位了。谢谢——”那青年重将银两递过。姑娘道:“公子的银两太多了,那花也踩坏了,不值得的。”青年呆呆的看着她竟不回答。姑娘浅浅一笑,道:“算了,送你吧。”青年仍没有收回银两,也没有动。

台上的评审一看到了这位清雅的姑娘,她太合意了,太惊奇了。忍不住起身下台,殷切切云:“姑娘可识字么?”姑娘不解其意“嗯?”了一声。那青年的目光受阻,喝道:“让开。”评审官方转而视之。惊的连连打躬:“不知靖王爷驾临,下官失礼,请王爷宽恕。”那青年“嗯。”了一声。却见姑娘出了人群。忙道:“罢了。罢了。”急急的出去赶那姑娘了。

那主评审管乃尚书中司侍郎刘阁奉了太后懿旨代朕选妃。他本是个喜逢迎之人。原以为可以荐此女,青云直上。今见靖王追去,暗道:不妙。继而思云:忘了问此女姓氏了。忙差人去打听。

这边,靖王追了那姑娘出去:“姑娘怎生走了?”边走边看着她。

姑娘浅浅一笑曰:“我原是被挤进去的,花卖完了,自然回家了。”

“哦。”靖王欣然道:“敢问姑娘芳名,贵庚……”

姑娘看了他一眼敛了笑容:“奴家贱名不足为论。再者,女儿家闺名岂能轻示与人?告辞了。”道毕快步走了。

靖王扬手便给了自己一个嘴巴。道:“笨呢!唐突佳人了吧?”

回去吧,又不愿意。远远地跟着姑娘。出了城,在一家农舍外停了下来。这次却没有跟过去。只躲在一棵老树下看着。

一条短篱院子,三间草房。一位贫妇人走了出来,曰:“凌儿,回来了?”

那姑娘放下篮子,奉上所得银两,娇声云:“嗯!您看,今天的花都卖完了。”她竟是冷月庵中寄居过的柳氏。那卖花的姑娘便是曾经的广缘小尼姑,今儿也长的这般大了。

屋里有人闻声笑云:“姐姐不羞,这般大了还撒娇呢?”话音方落,走出来一个十二、三的小姑娘。长相气质竟也那般通灵可爱。展角鬟发式,粉色小花为饰。刘海齐眉。柳叶眉柔曲波动。青黛略重;圆杏眼眸珠若星,大而明亮;鼻直而挺,形柔而娇小;樱唇并不甚红小而圆润。留着垂发两绺。粉红的背心儿绣串花纹,菊色碎花压边儿;黄绸的窄袖上衣,长裙。水红的软巾束腰,上绣兰草彩蝶。玉腕上却带了一对镂花翠玉镯子。似乎是有钱人家的婢女。

周凌凌一见,扑了上去,紧紧的抱住了她,喜云:“逸然,你怎的回来了?”

逸然笑道:“二小姐进宫选秀,放我家住几日。还赏了一对翠玉镯子呢!”说着褪下一只:“这只送你,咱俩一人一只。”

凌凌不肯乃道:“你辛苦换来的,自个儿留着吧!”

逸然拉着她:“自幼,有什么你也分我一半,我今儿得了镯子自然也该分你。你该收着的。若不然,我以后也不要你的东西了。”凌凌仍有不收之心。逸然便恼了道:“姐姐成心跟我生分,你的东西我都把换与你。”

柳氏闻说忙道:“凌凌收下吧!逸然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说了必做的。果如此,岂不生分了?”凌凌心中感激,颔首不语。逸然这才又高兴了起来,拉着手替他戴上。

那靖王远远的看着,自语云:“果真的姐妹情深啊!”

身后有人调笑:“看什么呢,如此着迷?”

靖王道:“真花魁也。”

那人笑云:“煮葵花,也不至如此吧!”靖王这才回头。

只见那人约弱冠年华,面孔白皙,样貌俊朗,一身黑锦长衫,暗紫色腰带,手中握一柄长剑,紫红色剑穗;足登黑色软底靴,分外精神。靖王笑云:“海音,你怎生来了?”原来,他即是兵部尚书郎徐定邦独子,名唤徐峰,字海音,任内廷侍卫长;今年二十有一,自幼与靖王、当今圣上一处长大,所以不似常人般禁忌。

徐海音见问方道:“正主儿在此;我受命相护,不寻你来,等着明日罚俸不成?”

靖王斜了他一眼,笑云:“你既这么盼着,明日说与皇兄,定罚你个三年五载的俸银。”

徐海音笑曰:“你倒心狠,罚的连皮毛不剩,明日娶亲寻你要去?”

靖王笑曰:“果如此,我也不与你。若瞧着顺眼了,连你那新人一并抢来。本王可还单吊着哪!”

海音笑着捶了他一拳,道:“越发无赖了。”

靖王捂着肩头笑了。一刻,笑道:“唉?‘明日娶亲’,不知系哪家姑娘?本王与你鉴证鉴证。”

海音笑道:“逗你呢。就我,跟个夜游神似得。谁家的姑娘肯给我?”

靖王笑了。继而转了话头:“你可曾看见方才二女:姐姐若空谷幽兰;妹妹如出水芙蓉,同样的清新自然。不似那些浓妆艳抹,俗不可耐,还扭捏作势叫人心烦。”

徐峰正色道:“见了,只是被刘阁看到了王爷怕是不能留下了。刘大人又岂会放过这绝佳的机会。”

靖王不悦:“你就不会说些待听的?”

海音道:“圣上新君即位不足一载。刘阁系逢迎之人,略比他大些儿的官儿,还赶着讨好。今见了这等脱俗清丽者,还能放过?”靖王闻言知是正理,长吁一声,扫兴而去。

这一厢,刘阁散了擂,回府。忙命人打听今日所见之女。心下自然认定此女必能集三千宠爱与一生。想着他日自己便少不得举荐之功,龙心大悦,加官进爵……喜不自胜。在自家堂前踱来踱去,等着下人回禀。

正自喜处,家丁来报:徐海音来访。心知其与圣上、靖王亲厚。自不敢慢待,亲自迎了出来,殷勤询问问其来意;并热情相邀入府商议。

徐海音却只立在门首,打躬道:“多谢大人盛情,只是天色将晚。卑职还须进宫当值,不宜久留。今日前来,只为传达几句靖王爷的意思,还望大人斟酌。”

刘阁躬身道:“不知靖王爷有何赐教,下官定当洗耳恭听,不敢相悖。”

徐峰淡淡云:“好说,刘大人今日得了几位佳人,才色俱佳,功德非浅。那一卖花女子,出生寒微,不知礼数,不值大人举荐。不如忘了,凭其来去,如何?”

刘阁有些不舍,面有难色。海音继续云:“若荐此女入宫,大家见笑,且坏了姑娘人生。这是姑娘的意思,也是靖王的意思,大人思量着办吧。卑职告辞。”

刘阁心中不快,却也不敢表露。只喏喏称是。徐峰点头走去,心中却道:做的什么事?于己无利,坏人前程,来日尚不知受何等报应?长叹一声去了。

靖王爷虽被海音说的无言以对,却终不能放下。到底令人打探了凌凌的根由来。侍卫来回禀:“那姑娘名曰周凌凌,淮南道寿州人士。今年十八岁,自幼被冷月庵慧聪师太收养,法号广缘。五岁时慧聪师太圆寂。认柳氏妇人为义母,还俗,仍用原名。祸事未结,冷月庵失火,柳氏携二女流离东都城外,以种菜,卖花为生。次年,武威将军穆琦浩为次女招买伴读,柳氏以次女东方晓进府侍奉。现下二小姐应选进宫,所以放她在家。”

靖王“哦。”了一声,并不多言。摆手,令其退下。暗道:表妹咏菊的婢女,本王常去,竟没有见过?二表妹诗书出众,东方晓与她作伴读,想也不差。这周凌凌曾做过姑子,佛家超度、持颂,只怕也是个识文断字的。听其言,观其行,亦是个知书守礼的好姑娘。不觉回想起初遇情形,有些神罔。

细说这穆琦浩,却是个有来历的。先祖曾随名将郭子仪平安史之乱,因军功世袭了冠军大将军,传到这一辈已是正二品。娶妻简氏梦娇,系当今太后亲妹,生有三女一男。长女爱菊,嫁了工部尚书长子吕让。长子青山虽赋闲在家,却文采锦绣,武艺不俗。次女咏菊美貌、贤德,所以欲送往宫中备选。小女名唤倩菊,聪明灵秀。这简氏仗着姐姐是太后,哥哥简金堂江州权重职司太守,娇纵了些。虽有穆氏兄妹维护,东方晓仍受了许多暗气。念着主仆情分,也只好忍受,且家境不裕,亦无可奈何。今日咏菊备选入宫,简氏恐逸然碍事,有阻其女前程,便赏了一对翠玉镯子,令其回家休假。

这日申时,徐海音奉靖王令携重礼,至城外周凌凌家提亲。

偏巧姐俩都在屋里扎花。柳氏闻说当今圣上的亲弟弟相中了凌凌,便请了海音吃茶。自己进里屋问询。

凌凌低头道:“前些时,倒是见了位公子,似乎也听选秀大人尊其为靖王爷。不知可是其人否?”

柳氏道:“我听这位大人说也是靖王欲立你为正室王妃,当今朝中也只此一位尊为靖王。”

逸然在一边笑道:“姐姐既见过,可不知满意否?”凌凌含羞低头,仍存一虑:“那样貌倒是一流,只是不知人品怎样。常言道:‘一如侯门深似海。’何况是王府;若有不妥,岂不叫天不应,唤地不灵?”

柳氏抚着凌凌香肩道:“这几年来上门提亲的人不少,娘不想让你不悦,所以皆是你自己定夺。今日虽是千岁,我们亦不用攀附。所以你若中意,娘便允了;你若不中意,推了亦可。定不叫你委屈了。”周凌凌含羞不语。

逸然戏云:“姐姐若想了解他,有何难的?叫外头的大人明日请了王爷来。母亲与他攀谈,姐姐隔帘相望,若好了便应了,若不好……”

周凌凌佯怒:“呸,你把廉耻置于何地了?”

逸然竟不怒,仍笑云:“我们是个没廉耻的,倒不知是谁方才还说人家样貌一流来着?莫不是,姐姐早已相中了,拿我们作势?”周凌凌便要打她,逸然跑开了,还做鬼脸取笑她。

柳氏沉下脸道:“逸然,我们这说正事呢,你又胡混什么?”

逸然“哦。”了一声,乖乖走去。柳氏道:“外面的大人不宜久等,凌凌觉得逸然之语可行否?”凌凌含羞点头。

柳氏出来外间。徐海音正独坐无聊,几个下属已然走了。柳氏走向桌边缓缓坐定道:“让贵客久等了。”

海音点头云:“好说,不知夫人商议的如何?”

柳氏道:“虽是王爷千岁欲纳我儿为妃,然贫妇人也不可草率决定。民妇思量再三,还是想先瞻仰一下靖王品貌,两下皆允,方不失为良缘。还望大人转达。”

徐海因观其庄重礼貌,言语不卑不亢,深觉其非寻常庶民。笑曰:“夫人过谦了。我们王爷虽是金枝玉叶,深宫娇养,却也平易近人,随和的很。此一点,在下便可回复:明日辰时散了早朝,即可来到。望可得佳音而归。”

柳氏本来闻其言心中首可,闻后一句便不自在了,淡淡道:“一切明日辰时当见分晓。”

海音闻言起身施了一礼,道:“好。如此在下先行告退了。”柳氏定要海音将礼物带回。海音笑道:“夫人不必担心。这些薄礼不过是王爷送给姑娘的玩物,不必在意。再者,在下一人亦不能带走。行与不行,允与不允皆不在这一点东西上。”柳氏无奈只得由他。

海音出了屋子。似乎想到了什么,蓦然回首。却见屋内帘下,一位佳人窥视。那形容竟美得无可比拟。海音一时神往,竟将所想之事悉数忘却了。只管发呆着,布帘放下,掩却娇影。徐海音这才收了神色,转回头走去。

柳氏见海音远去,方挑帘入内,责曰:“逸然,你怎可偷窥外人,坏了德行?”

逸然忙撒娇、讨饶:“娘,在府里孩儿也曾听闻这位徐大人护君伴驾,武艺超凡,就想着他不知何等年岁?今日即到了家中,所以偷瞧了一眼。”

凌凌闻言,禁不住笑了:“人家年岁几何,武艺怎样,可与你相干?也不羞!”

逸然“哼——”了一声,坐在床上扎花去了。

柳氏向周凌凌道:“明日靖王来了,不知你如何应对?”周凌凌凝眉不语,长长的吁了一声。

逸然又起来道:“这个莫愁,靖王的样貌平行皆是一等一的。而且既无妻室,又不占花草,乃是皇室中最有文采武德的,只是性子急了些,定亏不了姐姐。”

柳氏沉着脸道:“你是如何知晓?”

逸然见柳氏果然动怒了,忙解释道:“靖王爷是穆夫人的表亲,又与少爷交好。常到府里做客。所以对其品学,孩儿有些耳闻。孩儿跟着二小姐,也是偶然送东西,曾远远地看过一眼,并非有意打探。孩儿谨遵母亲教诲,并不敢违悖。”

柳氏“嗯——”了一声,云:“如此,倒还可恕。”凌凌在屋角偷偷笑了她一会儿,低头仍做活儿。

逸然手底扎花儿,似是自语:“王爷品貌不差。然,过于优秀,难保他日无人缠绕,尚或性情一时不坚,纳妾室,立个偏妃回去,却是姐姐的难处。王侯公卿哪有一妻到白头的?若是不允,那靖王虽不是个倚权杖势的,却也有个不达不休的性儿。便一直缠着,哪个还敢再与姐姐提亲?真真的难处!”

周凌凌闻言怔怔地盯着她,暗道:此话不差,她倒是远见。

柳氏也暗暗点头。许久,道:“不怕,大不过我们搬家,远远地离了这里就是了。”

周凌凌心事满腹,却云:“妹妹不是称其不差么,若果如是,允了他便是。日后如何且看,孩儿的造化。”柳氏叹了声道:“你的终身……随你吧!只是别委屈才好。”说完便去了。

正忙着,穆府差人来唤逸然,三小姐要往江州为外祖母贺寿。点了名儿,要逸然随行。东方晓也只得回了穆府。三小姐嫌叫着不顺口,叫她改了吟香。次日便要远行。

逸然方走。就有内廷总管聂群携重礼,传保宁王喻;认周凌凌做义女,请她入府。想来也是选秀当日见过凌凌,欲寻了去巴结圣上。柳氏母女早闻保宁王强取豪夺、倚权杖势的恶名。自然不愿与其牵扯,却又推不了。

周凌凌计上心头,脱口便道:“小女今日允了靖王爷亲事,不日便来商议迎娶事仪,所以不便出行。还望尊使多多美言,小女一家感激不尽。”

聂群看着满屋聘礼将信将疑。正欲出言,却闻门外有人道:“柳夫人,周姑娘可在么?”

柳氏忙迎了出去,却是徐峰。徐海音进门与柳氏母女见了礼。向聂群道:“聂公公本是御前近臣,怎么有空来此呢?”聂群自然认识,笑道:“哦,我是受保宁王所托,欲请姑娘至王府,皇叔有意收姑娘做义女呢!”

海音笑云:“这倒是件好事。靖王爷差卑职请夫人、姑娘过府议成亲事项。倒是少不得悖了皇叔好意,过了今日,定请王爷领了姑娘前去拜望,不知公公意下如何?”

聂群讪讪薄笑:“好说,好说。保宁王与靖王本是亲叔侄,一家人自然没有话说。如此,老奴先去回复保宁王。晚间,内宫再会。”

徐海音拱手道:“甚好。再会。”

聂群道了声“再会。”带人走了。

待聂群远去,徐峰赔礼道:“在下冒犯了。在城门处,听见刘阁大人与聂公公说话,知夫人有麻烦了。悄悄跟来,一直听在房外,听着姑娘的话,才敢进来解围。保宁王与靖王本是嫡亲叔侄,身份特殊,下人们是不敢造次的。只是,保宁王即插手进来,不免多了许多愁烦。且,保宁王耳目众多,迟了,恐多生事端。”

柳氏锁眉不语。周凌凌亦面有愁色,道:“就照我母亲的话:请千岁移驾寒舍商谈吧!细琐出也好言讲当面。”徐峰见凌凌当面允肯心知必成。笑道:“好,如此定了。明日巳时,王爷必到,在下先去了。”柳氏点头,徐海音便走了。

次日,靖王果然携重礼而至。只见他:头戴王冠,身着白蟒箭袖。二龙抢珠缎带,悬璜佩剑;白缎儿云纹朝靴。面似桃花,眉目清秀,鼻若悬胆,口若涂朱倒像那画儿里来的。脸上一团和气,并不似那些高门贵户的盛气凌人。说起话来亦很和善。柳氏眼明,知其稳妥,遂不再推辞,订了亲事。

靖王略坐了坐便走了。柳氏母女少了一桩心事,自然松闲了许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