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千弱水,十里桃林

作者:高和尚 | 分类:奇幻 | 字数:3.2万字

第九章 事了随风去

书名:三千弱水,十里桃林 作者:高和尚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12-14 11:01

三日后。

冯柔夫妇二人依拓跋匹夫之言来到了小周庄,拓跋匹夫的住处。这三日间,夫妇二人仰仗着拓拔槐的余威,顺利的整合了裂马宗和天马宗的所有资源,并更名为裂天宗,立叶过为宗主,叶南暂代宗主之位。

那棵大槐树下,拓跋匹夫躺在躺椅上,拓拔槐在树下练拳。执念即消,这拳法便要继续练了。

夫妇二人毕恭毕敬的拜见了拓跋匹夫,拓跋匹夫摇头示意不必多礼。然后喊过来正在练拳的拓拔槐,让他给夫妇二人见礼。

这是拓拔槐第一次见叶南,对这位初次见面的父亲,拓拔槐已经没有三日前初见冯柔是的复杂纠结。他此刻心中很是淡然,安安静静的给夫妇二人见了礼,没有生分,也无亲近,顺势站到了拓跋匹夫的身后,静立不语。

叶南看着这少年,心里的复杂与愧疚自不必多言,有心想与拓拔槐说几句话,可话到嘴边,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拓拔槐不觉得尴尬,可叶南和冯柔却觉得非常尴尬,母子三人一时间相对无语,最终还是拓跋匹夫开了口:“你二人当年丢弃这孩子是因,我捡到这孩子抚养成人是果;你们生他是因,他救你们是果;如今因果已了,随缘即可,不必强求。”

夫妇二人受教,点头称是。

拓跋匹夫又指了指院子:“叶过那孩子的资质也是不错的,你们要好生培养。”

冯柔试探的问:“能否请前辈将那孩子也收为弟子?”

拓跋匹夫笑道:“收为弟子就不必了,我的道他学不了。不过,我已传他一法,你们需督促他勤加练习,他日或有所成。”

“多谢前辈。”虽然拓跋匹夫表示不会收叶过当徒弟,这让夫妻二人有些沮丧,可有听闻拓跋匹夫已经传下一法,不由得喜出望外。他们知晓,拓跋匹夫既然能交出拓拔槐这等妖孽的弟子,所传下的道法自然非比寻常,于是乎,对拓跋匹夫千恩万谢。

拓跋匹夫摆了摆手,又道:“另外,不要再给那孩子服用任何的丹药灵物,那对他有害而无益。丹药之中,或多或少的都会有杂质,久而久之,日积月累,再好的灵根也废了。”见夫妇二人瞬间面色惨白,接着说道:“不过你们无需担心,我已经设法去除他体内现有的杂质了。他如今正在院内练拳,已入忘我之境,大约七日之后变回醒来,到时候杂质尽去。你们要做的,便是监督他以后不可再服用丹药,只需按部就班的修炼即可。”

叶南夫妇二人再次跪拜道谢,如此大恩,怕是今生今世难以报答了。

拓跋匹夫懒洋洋的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看着拓拔槐,笑道:“此间,你可还有心愿未了?”

拓拔槐双膝跪地,对着叶南夫妇恭恭敬敬的磕了一个头。然后站起身,笑着对拓跋匹夫摇了摇头,示意心愿已了,再无牵挂。

拓跋匹夫哈哈大笑:“既如此,我们这便上路吧,世界很大,我带你去看看。”

拓拔槐点头应是,自去牵了老黄牛,回到大槐树下。

拓跋匹夫哈哈一笑,翻身骑了上去。

大黑狗不知道从哪里窜了出来,撒欢似得在老黄牛周围绕着圈子。

要起行时,风忽起,那大槐树枝叶摇曳,一根新生的枝条竟自然脱落,直直的落在了拓拔槐的手上。

拓跋匹夫眼睛一亮,笑道:“此树因你得道而生灵,感恩于你,特赠你此物。这是他全部的精华所凝,你需好生使用,他日道成之日,你当助它得道。”

拓拔槐闻言,握紧手中枝条,咧嘴一笑,记在心里。

在老黄牛背脊上一拍。老黄牛便迈动强健的四肢,向西而去。

此一去,没有终点,随波逐流,随遇而安。吾心归处,便是我乡。

看着那两人一狗,一头牛,在视线中越来越远。冯柔早已是泪眼婆娑,他知道,此一别,或许便是永远,但她无能为力,她没有任何资格去挽留对方,错误,在十四年前便已经犯下了,且不可弥补。

叶南也是双眼通红,他心中终于为当年所做的错事感到了后悔。可他也知道,这错误,他已经没有机会去弥补了。那少年,早已跟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他现在能做的,唯有拼劲一切的去培养叶过,期待叶过将来学有所成,能够代替他们去帮助拓拔槐,稍缓自己的愧疚。

见那师徒二人已经走远,叶南夫妇走进了院子,看到了正在练拳的叶过。小小的孩童,此刻却面色肃然,那看似简单的拳法,却让叶南夫妇看的目眩神离,总觉得那拳法里面有一些说不出,道不明的韵味。果然,拓跋匹夫教的拳法果然非凡。

拓跋匹夫说过,叶过正处于忘我阶段,不可打扰,于是夫妇二人便在这院子里住下,一边缅怀这拓拔槐,一边为叶过护法,等他醒来。

七日后,叶过悠悠醒转。醒来之后,顿觉浑身舒泰,神完气清。内视一番,惊觉体内法力如江河大海,波涛汹涌,与以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细细感受一番,竟惊觉自己已经达到了感知境初期。

这个发现,顿时让他欢欣鼓舞,急不可耐的想向拓跋匹夫还有哥哥炫耀自己的进步,可抬眼时却只看到自己的父母。

叶南夫妇眼睁睁的看着叶过不过十日的功夫,便硬生生从初识境圆满跳跃到感知境初期,心中已经将拓跋匹夫奉若神明。

当叶过听闻拓跋匹夫师徒二人竟然已经出去云游后,刚才的欢欣鼓舞顿时烟消云散,随之而来的便是沮丧。同时在心里默默发誓,自己一定要努力修炼,早日修炼有成,然后去追寻拓跋匹夫和哥哥的脚步。

小道上,一头老黄牛驮着一个男子在似慢实快的行走,大黑狗钢蹦早已不知道窜到哪里野去了,拓跋槐跟在老黄牛旁边,师徒俩看似相对沉默,其实正在用心神交流。

“师父,所谓大道者,何也?”

“大道无形、无名、无问、无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那么,如何得道?”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师父,弟子听闻修炼分七境,可对?”

“对,分别为初识,感知,不惑,洞玄,知命,得道,成仙。”

“为何如此划分呢?”

“因为此七境,代表了修炼的七个关卡。”

“哪七个关卡?”

“初识,始知天地有大道;感知,能够触摸到天地大道;不惑,终知自己的道在何方;洞玄,可化天地能源为己用;知命,明悟自身,暗合天地大道;得道,天地大道,化为自身之道;成仙,与天地证道,对,则成仙,错,则灰飞烟灭。”

“修炼有成,有何神妙之处吗?”

“世人修炼,一为长生,二为法力。长生自不必多说,成仙之后,自得长生。至于法力,却是妙用无穷,能救众生于水火,亦可毁天灭地。”

“如何使用法力?”

“世间有诸般术法,具为证道之基,亦为对敌之法,如我所传你之拳法,勤习之,便可逐渐的加深对大道的领悟,道途越远,境界越高,而你的境界越高,感悟越深,法力越强,则你的拳法威力便越强。而且,为师传你的拳法,乃是当之无愧的大道基石,远超世间一切法。”

“弟子明白了。”

“道无止境,法亦无边,你虽已知命,但切不可心生怠慢,须知,长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谨遵师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