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盗墓机密

作者:夏汉志 | 分类:奇幻 | 字数:7.2万字

第三章 血色水牢(4)

书名:盗墓机密 作者:夏汉志 字数:3.8千字 更新时间:12-13 20:15

1924年10月,阿莲的父亲在一个早晨,突患脑溢血,不幸去世。随即,发丧当日,整个王家,一片哀痛!阿莲披麻戴孝,跪在灵前,和家人一起对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行礼。

谭在春也以朋友的身份前来吊唁,并献上了花圈。谭在香更是帮着王家忙里忙外。泪水中的阿莲对谭在春的到来很是感激,心底里,一份朦朦胧胧不能表达的情感在涌动,她喜欢在春,她爱在春!尽管这似乎是个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梦,但她宁愿陷进这个梦。

中午时分,阿莲一抬头,居然看见袁镇辉也身着白色孝服,站在祭桌前点燃自己带来的香烛,恭恭敬敬地跪下行叩头礼,而且,就像对自己的父亲去世一样,泪水横流,满面哀伤。阿莲心中一阵悸动。困扰中,她看袁镇辉对自己逝去的父亲行如此大礼,先前的愤怒、怨尤、不信任,顷刻,似乎要荡然无存!她恍惚意识到,这个粗脖男人,将要走进她的世界——情感的世界,或者说是一生一世朝夕相处的世界。

丧事过后,好友孟珍珠为了安抚阿莲的丧父之痛,经常过来看阿莲。每次,她总是小心翼翼地向阿莲灌输,说现在是民国,做人做事不要太老派,要懂得往大处看、远处看,比如那个袁镇辉,他对你一腔痴情,就是个很值得信赖和托付的男人。

架不住孟珍珠的狂轰滥炸的一再劝说,阿莲对袁镇辉,有些心动。

不久,陶树奇登门,替袁镇辉说媒。因阿莲母亲对袁镇辉有些顾虑,但又不好回绝在上海滩还算有些名气的陶树奇,就勉强压着不悦,简要问了一些袁镇辉的情况。陶树奇善于察言观色,他看老太太终于有了松口之意,就趁热打铁,极力推荐说:“镇辉这个人其实很善良,是个很有抱负的人,相信阿莲嫁过去,不会受半点委屈!”

阿莲母亲从小就对女儿寄予厚望,做梦都想让女儿嫁入豪门或嫁个高官,当她听闻袁镇辉已有妻妾,便犹豫起来。一旁,陶树奇借端茶之际,发现苗头不对,就立刻解释:“老夫人请放心,我向您保证,镇辉的元配和二夫人,现已皈依佛门,不问尘世,所以,从姻缘上讲,已无任何瓜葛。至于镇辉的前途,那可绝对是一片朝阳。只要阿莲嫁过去,一定能助镇辉干出一番大业!现在,就看您老人家的决定了。”

里屋内,阿莲一再冲母亲做手势,意思是她同意这门婚事。王母狠狠瞪了女儿一眼,自有分寸,她千思万虑,考虑到陶树奇的身份和名气,考虑到阿莲和孟珍珠的友情以及袁镇辉的那番沉痛吊唁,最后,她一拍巴掌,答应了这门婚事。

就这样,一切都好似是趁热打铁,1924年11月18日,袁镇辉和阿莲在上海大东饭店举行婚礼,证婚人是陶树奇。为了隆重起见,婚礼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男女在结婚书上盖章;第二部分,新人拜天地。证婚人陶树奇坐在宴席中央,左边是男方主婚人于洋,右边是女方主婚人房阿妹。整个婚礼大厅,大约有上百位亲友参加。

新娘天生丽质,身着粉红色镶有金银花边的裙子,头上戴有珍珠首饰;袁镇辉则穿了一套深蓝色长袍,外面罩着一件缎马褂,显得很具有典型的传统的中国味!

为了突出和显示豪华,新婚洞房刻意设在了大东饭店的118号专门给外国高官、富商预留的高级客房。

婚后第三天,袁镇辉思前想后,觉得自己和阿莲还是单独安排一个家为好。于是,他叫来陶树奇,问怎么办。陶树奇比鬼都精,全上海没有比他更懂得倚着大树好乘凉这个道理的了,他对袁镇辉信誓旦旦地说:“这好办,不就是一处房子嘛,我向您保证,三天内,我一准让您和夫人有自己的豪华的住处。”

次日,陶树奇坐上自己的小车在各繁华街道转了一圈,最后,在紫藤路为袁镇辉和阿莲购置了一处豪华气派的二层小楼,紧跟着,他又马不停蹄地到一家商店买了桌椅、床铺、生活用品……雇车运了过去。然后,他看袁镇辉经常因军务外出,不能在家常陪阿莲,就又让自己的小妾孟珍珠一有闲空就去陪阿莲说说笑笑打发寂寞。

一天,在一个酒席宴上,陶树奇对袁镇辉说:“阿莲是个好姑娘,有了她,你可别再出去拈花惹草了。”孟珍珠也说:“是啊,阿莲也怪可怜,你一定要善待她!”袁镇辉有些烦,反问:“我有那么坏?”几个人相互对视,颇为尴尬。孟珍珠胆怯地说:“那就好,那就好!”

不久,袁镇辉带阿莲回草台老家祭祖,因为他父母信佛,所以这道手续是不能少的。

在草台,阿莲第一次见到了袁镇辉的元配夫人张韵。

张韵早就接到消息,她站在破旧的小院,迎接袁镇辉,看袁镇辉又带回一个漂亮的妾,她急忙跑前跑后,张罗喜宴,对阿莲,甚为热情。目睹这些,阿莲感动得要落泪,她鼻子一酸,一把握起张韵的一只手:“大姐,你太善良了!”张韵笑笑,没有说什么,她抽出被阿莲握住的手,继续忙去了。

次日,按照当地的风俗,阿莲和张韵坐在小院里给袁家逝去的几代亲人叠纸钱,叠了许多后,张韵突然问:“阿莲妹妹,你在上海见过我儿子福生吗?”阿莲红着脸:“没有。不过你放心,我回去就去看他。”张韵眼里含着泪:“好妹妹,你不知道,我最不放心的就是我儿子福生,他虽然很懂事,可就是怕他的父亲。在这里,我求你了,希望你以后好好待他!”

可怜天下父母心,看张韵对儿子如此关心,如此情深,甚至还有几分委曲求全,阿莲郑重答应,回上海后,她一定好好照顾福生,就像疼爱自己的孩子。

张韵很感激。

隔日,阿莲随袁镇辉从草台一回到上海,就立刻要求袁镇辉带她去看望正在一家由归国华侨开办的西洋式的寄宿学校读书的袁镇辉的12岁的儿子袁福生。袁镇辉犹豫了下,答应了阿莲的要求。来到学校,袁福生早就听说了自己父亲的事,他对这个新母亲、小母亲,很规矩,主动行了礼,并叫了妈,但当袁镇辉过去拉他时,他却满脸害怕,一直往后退。显然,袁镇辉在儿子的眼里印象不是很好。阿莲摸着袁福生的头,亲切地说:“福生,你在这儿好好学习,以后,我会常来看你的。你放心,我就像你的母亲一样,好好照顾你的!”说完,阿莲送了一件她特意去法国租界买的洋式玩具作为新妈妈的礼物送给了袁福生。袁福生很高兴,喊了声“谢谢妈妈”,跑出去玩去了。

袁镇辉看儿子不怎么理他,坐那儿一个劲抽烟。阿莲恳求说:“镇辉,求你以后对福生好些,别老是一张凶巴巴的脸,你再有什么了不起,你也是孩子他爸!”

袁镇辉掐灭了烟,同意了阿莲的恳求,他抱住阿莲,脸上露出一丝笑:“好吧,我尽力,为了你的感受,我会好好照顾他的,他毕竟是我儿子嘛。”

可是,此事过去没多久,阿莲遇上了一件怪事,一天,有个老农突然给她送来一个叫袁小雪的四五岁的女孩。真是惊讶,结婚还不到仨月,突然间就先后有了两个孩子。阿莲瞅着这一切,感觉是在梦里。晚上,等袁镇辉回来,她才弄清楚——原来这孩子是袁镇辉昔日同学于阿贵在南洋经商时与一个名叫明清的姑娘所生,后来,于阿贵回国,受家族长辈的限制,便抛弃了明清母女。没办法,明清为了女儿将来有个活路,便搭乘一条香港的货船来上海求于阿贵收下女儿,然而,于阿贵在其家族的强大压力下,终究没有收下这个孩子。明清伤心欲绝,骂于阿贵软弱,随即,她找到于阿贵的同学袁镇辉,扔下孩子,愤然离开了上海,她想,袁镇辉肯定能把女儿送到于家。可是,袁镇辉几次将孩子送去于家,于家均表示拒绝,还说,这孩子与他们于家一点关系也没有。万般无奈,袁镇辉见这孩子长得白皙可爱,似与自己有份父女之缘,就收下了这孩子,并取名袁小雪。后来,小雪的照料由他草台的张氏和镇江的苗氏轮流照顾。这次,他另娶新欢,镇江的苗氏便雇了一个老农把孩子送了过来。

了解到这些,阿莲既生气又委屈,由衷地,她渴望自己也赶快生一个孩子。

然而,有关这个小雪的事,却并不这么简单。

一天傍晚,阿莲扶喝得大醉的袁镇辉刚睡下,就听袁镇辉突然酒后吐真言,说这个小雪是他和阿贵在南洋换女人睡时留下的种,到底是谁的,谁也说不清,反正,那晚两人都碰过明清。闻听此言,阿莲气得差点昏过去,她捶打着袁镇辉,严词质问!袁镇辉吓得酒醒了,解释说,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那晚,我和阿贵都喝了很多酒,所以才彼此误进了对方的房间,种下了这个苦果。

阿莲半信半疑,考虑到这已是陈年旧账,况又事已至此,她也只好忍着心里的火算了。

不过,有了这场风波,阿莲越发觉得,自己应尽快生个孩子,只有这样,袁镇辉才会为了对她们母子负责,不再在外面乱搞。可是,虽然袁镇辉经常每晚把她折磨到半夜,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丝毫没感觉自己的肚子在一天天变大。她好奇怪,难道因为自己拜送子娘娘不够虔诚?时光流逝。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身上居然莫名其妙地出现了一片片的红疹。她很害怕,告诉了袁镇辉。袁镇辉带她去医院检查,结果,医生说,你患有梅毒。阿莲大吃一惊!不用问,这准是袁镇辉乱搞女人传给她的。

一气之下,阿莲回了娘家。母亲听说后,等袁镇辉来接阿莲,气得冲上去给了袁镇辉两棍子。袁镇辉摸着发疼的头颅,深知理亏,没敢发作,他站那儿犹豫良久,最后厚着脸皮忐忑地解释说:“这种病其实没那么严重,只要打些针吃些药,过几天就没事了。”

阿莲的母亲痛恨异常,把袁镇辉骂了个狗血淋头!

阿莲哭声不止,气愤地往外赶袁镇辉:“你是个十恶不赦的流氓,你滚,你马上给我滚,我永远都不想再见你!”

袁镇辉知道事情闹严重了,他苦苦哀求:“阿莲,一夜夫妻百日恩,我向你发誓,以后,我再也不碰外面的乱七八糟的女人了!”说完,他跪在了地上。

阿莲无奈,面对这样一个“混蛋”,她也只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猴子满山走。为了不惹母亲继续生气,万一再气出个好歹,她顺着袁镇辉的悔过和哀求,答应暂且信他,以后若再犯,愤然离婚,决不回头!

回到家,袁镇辉果然说到做到,很少再去各种风月场所。阿莲暗中观察了一段,也发现袁镇辉确实老实了许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