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蓝裙子杀人事件

作者:艾西 | 分类:奇幻 | 字数:6.5万字

第20章

书名:蓝裙子杀人事件 作者:艾西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9:52

哪来的深仇大恨,至于弄成这样。”老法医在尸体旁边蹲下,仔细地瞧。

“你在这儿发什么呆啊?”一双大手拍了拍麦涛的肩膀。

“我……唔哇!”麦涛见是队长,刚一张嘴说话,混合了早饭的一股汤汁便喷射出来。还好,没弄得刘队一身。

“我觉得吧,”老法医这时候开了腔,“以后应该在警校开设一门腐尸课,让孩子们多长长见识,省得来了现场,老是吐人家一地,还得收拾,要不然主人回来不骂街才怪。”

“老东西,少说风凉话。”刘队和老法医共事多年,是生死与共的战友了,说话不免亲切得难听,“怎么死的?”

“还用我说吗?你自己有眼睛看不见啊?正面掐死的,凶手骑在这姑娘的身上了。看,腹部都形成明显的尸斑啦。姑娘跟凶手搏斗过,这也是废话吧。”法医抬起女孩的手,从指甲里刮出一些碎屑,“这玩意儿回头你交到证物科吧,我可不想去,那管事的婆娘老拿我寻开心。”

“人家那是看上你了。”刘队回头递给麦涛一包纸巾,仿佛早就预知他会吐似的,“行了,擦擦嘴,过来看看吧,到你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麦涛只想逃离此地,哪还顾得上过来看看。鼻下清凉的物质早已过了劲儿,什么都闻不见了。他又是一阵呕吐。

“老刘,我就说吧,好好的念书的一个孩子,你非让他出什么外勤,老老实实回去看我们带的照片不就好了吗?”

“不去现场怎么能行呢,那不是闭门造车吗!”刘队搀起麦涛,“不许吐了啊,再吐就都吐我身上,回去你给我洗吧,总不能让我闺女洗!”

队长打起女儿刘安心这张牌来,倒似一针强心剂。麦涛挣扎了一下,站稳了身子,目光依旧盯着女尸的脸,向前挪了几步。

“你看到了什么?”

“她……认识凶手!”

“啧啧!”法医笑着说,“有点意思啊。为什么?”

麦涛没马上回答,反问道:“法医叔叔,这女孩没被强暴过吧?”

“没有,你怎么知道?”

“因为刀子丢在外面了,就在老妇人的边上。如果意欲强奸,持刀岂不是更好吗?刀子既然没被带走,就表明凶手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当然也不会在持刀威胁女孩之后,又把刀子扔在屋外。”

“嗯嗯,有道理。但为什么说女孩认识凶手呢?”

“原因很简单,这房间里可有翻乱的痕迹吗?”

没有。三人之中无论在谁看来,这屋子都收拾得井井有条:墙上贴着海报,床角放着毛绒玩具,典型的青春期少女的房间,只是床上弄得乱糟糟的。

“虽说女孩的房间里没太多贵重物品,但总有些值钱的小玩意儿吧。凶手没翻没拿,足以排除夜盗升级的可能。凶手不为财,不为色,为什么要在半夜闯进院子行凶呢?可见他八成是认识受害人。当然也还有一种可能——纯属变态连环杀手所为。但这种人往往特别狡猾,没作过实际勘察是不会随便闯进别人家里的。既然家里还有这老太太,可见凶手也许并未作过充分的调查。所以我说,凶手应该是认识受害人的。反过来说,受害人八成也认识凶手,老太太只是倒霉,做了个替死鬼。”

老法医咂吧咂吧嘴,似乎也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刚想表扬两句,只见麦涛的后背耸动了几下,又要吐,止不住还是一阵摇头。

“算了吧,给你五分钟的时间,你在这里好好观察一下。”刘队叫上老法医离开了,“也让这孩子练练胆吧。”

青天白日之下,房子里却阴气十足。

两位老前辈走了,还带上了门。

麦涛心里可不是滋味了!

然而恶心管什么用呢?害怕也是扯淡,反正尸体是不会站起来咬人的。

麦涛走过去,挨着女孩的头部坐下了。他看着她凸起的眼球,看着她张大的却无法发出任何声音的嘴巴。

忽然,他竟轻轻地去触摸她的发际。

“你想告诉我什么呢?”

说这话的时候,他掉下了眼泪……

2

尸体终究是不能说话的。麦涛在房间里洒了一阵眼泪,默默地站起身。感情得到宣泄之后,他逐渐恢复了平静。

女孩死前穿的是什么?既然尸体是裸露的,他便想到了这个问题。女孩的睡衣有些难找,因为它们被叠好了,整整齐齐地压在枕头下面。这有些难以让人理解。她听到院子里的吵闹之后,光着身子就要出门查看吗?

如果说睡衣压在枕头下还有一丝可能性的话,那么,换下来的外衣又在哪里呢?

通常,人们换下的外衣会老老实实地挂在墙边或放在某处,但是现在它们也不见了。谁拿走了它,会是凶手吗?

奇怪的是,翻动睡衣的时候,麦涛发现枕边床角还压着一个黑色的手机充电器。奇怪,现场并没有看到手机,也是凶手带走了吗?

麦涛在旁边又盘旋了一阵,刘队推门而入。

“行了,其他人都等不及啦。”其他人指的是负责取证和拍照的警务人员,这时候麦涛脸上的泪痕还清晰可见,老队长愣了一下,“哦,哭过了?”

麦涛不置可否地点点头,以为迎接自己的又是一阵冷嘲热讽。

没想到队长笑了:“哭过了就好。人人都说警察是没心没肺的,其实要真是如此,那我们什么案子也破不了的。行了,走吧,到外面去透透气。”

他带着麦涛走出去。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麦涛走访了这座院子里的每一个房间。又过了半小时,他一言不发地跟着队长回到了警察局。

第一次面对大案,麦涛很快理解了犯罪心理师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开会。

在二楼的会议室里,吵吵闹闹地聚集了一大批人。

适逢2007年,政府其他办公室里早已禁了烟,这里却不行。桌上堆着好几个巨大的烟灰缸,里面塞满了参差不齐、各式各样的烟头。

“静一静。”队长发话了,他居中而坐,身边是两位副队长,麦涛没有坐,靠墙站着。“张贺。”他指着一名刑警,“你也去过现场,给大家介绍一下情况吧。”

被指名的刑警还没说话,证物科的主任先闯进来:“老刘。”他和队长年纪相仿,因此亲切地叫着,“老刘,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一个?”

“先说好的吧。”

“嗯,好消息是,你也看到了,被害人家院墙上有摄像头。”

“那坏消息呢?”

“坏消息是,那玩意儿是唬人用的,后面没有链接任何设备,所以别指望可以拍下什么……”

“你是特意跑来拿我寻开心的吧?!”队长气得直挠头,“出去出去,别添乱了。”

“好吧!”他咽了咽口水,“别费劲了,我自己给大家介绍一下案情吧。”

其实,组里的各位都了解了大致的情况,所以队长只是介绍了现场的勘察结果。

说完了,接下来是自由讨论的阶段。

有警员表示,目前嫌疑最大的当属房主的外甥,也就是一开始站在门口的做房地产生意的小伙子。

这不是自由市场,发表任何言论都要拿出根据来,他们的根据是:

1.本案虽有两名受害者,一老一少,不过凶手显然不该是冲着老人去的。

2.院中死去的老太太被证实是女孩的姥姥,八十多岁了,没文化,不识字,甚至在解放前连个名字都没有,只知道娘家姓王。按照解放前农村的土办法,这老太太生下来的时候,也不需要取名字,就叫作王氏。解放后,新政啦,嫁到夫家,自然就要取个名字,叫作王玉珍。别瞧王老太太偌大一把年纪,可死前没生过大病。劳动妇女嘛,腿脚灵便,眼不花,只是耳朵多少背了些。像这样一位不可能招灾惹祸的老太太,自然不可能成为凶手的首要目标。在这件事上,所有人的理解得到了统一:老太太是碰巧出现,才做了刀下鬼。

3.既然凶手与这老太太并无瓜葛,那么必然是冲着其他人去的。究其犯罪动机,无非就那么几种:为财,为色,为报复。

4.若说凶手是为色,那为什么女孩的尸体上并未发现遭受侮辱的痕迹?如果说是为报复,趁着男女主人不在家,专挑老少下手,这虽然并非不可能,但连续持刀杀人更方便,何必要面对面掐死少女?若说是为财也不合理,虽然院子里失窃了什么此时还没个定论,但至少现场没有被翻乱的痕迹。

5.即使动机尚不明确,凶手连伤两命,却应该是为了保全自己。根据法医的报告,老太太死在外孙女之前,时长很难推断,约为半小时至一小时之间。中间这段时间,凶手在做什么,还是个未解之谜。不过从他隔了半小时才再次下手的情况推断,凶手或许不想再杀人,但唯恐自己的身份泄露,才不得不杀死女孩灭口。这说明凶手和这家人挺熟的,才不肯留下活口。

6.刚才鉴证科的主任也说了,院墙上的监视器只是装装样子,并不具有真实的拍摄功能。但即使是装装样子,也有一定的震慑作用。普通犯人愿意冒着被拍摄的危险去作案吗?不会的!这也从侧面佐证了凶手一定是这家的熟人。

7.若是从熟人下手,则首先值得怀疑的自然是已经浮出水面的户主外甥。他或许因为贪图舅舅的财产而心生歹意,起了非分之想。

“不大可能吧?”人家的话还没说完,麦涛便插了嘴,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开口就得罪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