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春秋那些事儿·诸子争霸(2册)

作者:江湖闲乐生 | 分类:奇幻 | 字数:6.7万字

第13章

书名:春秋那些事儿·诸子争霸(2册) 作者:江湖闲乐生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8:45

齐桓公之所以违反礼法都要这么做,就是为了让鲁庄公感到愧疚,臊着他,让他又感动又不好意思。

齐桓公经常使这一招,百试不爽。只要让天下人都认为他胸怀似海,以至圣贤,他的政治目的就达到了。你看后世真正的大圣贤孔子,就称赞他这是“圣人报怨以德。”意思是说齐桓公有仇不报非君子,也非智障,那是圣人。

然而,也许是鲁庄公太感动太不好意思了,一年后,也就是鲁庄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62年的八月初五,鲁庄公在寝宫之中悄然病逝。这种死法,在史书中叫做“薨于正寝”,表示是正常死亡(这对于高危工种春秋国君来说太难得了)。一般来讲,只有天子与诸侯才能享受这种说法,不过后世把它给用滥了,无论谁正常死亡都能称作“寿终正寝”。

鲁庄公“正寝”后,鲁庄公之子子般即位为君。这时,鲁国顺应春秋潮流,爆发了连场内乱。

原来,鲁庄公的弟弟公子庆父,与鲁庄公的老婆哀姜有染,两人勾结起来,派人暗杀了子般,改立哀姜的妹妹叔姜(叔姜是哀姜的陪嫁滕妾)之子子开为君,这就是鲁闵公。

过了不久,庆父觉得鲁闵公也不好控制了,便与哀姜商量,要杀了鲁闵公,自立为君。哀姜表示,为了情郎的前途,那就杀死自己的外甥好了。

哀姜,又是一个为了伟大爱情不惜乱来的齐国女子。

鲁闵公二年(公元前660年),庆父又派人暗杀了鲁闵公。

真是“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啊,鲁国人再也受不了这无休无止的内乱了,于是愤然起义,群情汹汹,要除去这对奸夫淫妇。与此同时,齐桓公也派上卿高傒率齐军前来平定鲁乱。

庆父见情况不妙,也别啥自立为君了,赶紧逃往莒国,而哀姜则早在他之前就逃到了邾国。

鲁国人于是在齐桓公的帮助下新立了鲁庄公另一个儿子为鲁僖公,并从莒国要回了庆父,迫其自杀,鲁国的“难”终于“已”了。鲁国百姓很感谢齐侯与高傒,从此经常美谈高傒以为救星,曰:“犹望高子也。”

至于哀姜这个不争气的侄女儿,齐桓公心里那个气啊,他把哀姜嫁到鲁国,本来是为了统战鲁国共建和谐齐鲁联盟的,没想到事情竟闹到这种地步,丢人哪!

于是,齐桓公派人将哀姜从邾国抓回来绞死,以清理门户,维护齐鲁睦邻友好关系。

齐桓公再一次以行动证明,为了自己的霸业,他有足够的狠心大义灭亲。

数年后,齐桓公又将自己的女儿声姜嫁给了鲁僖公,以修补齐鲁婚姻之好。这个声姜就比哀姜守妇道多了,她在鲁国当了四十多年太平夫人,直到其子鲁文公即位十六年后(公元前611年)才正常死亡。

要我看,春秋时候的霸主,与其说是一个国际警察,还不如说是一个居委会大妈,“小区”里啥事儿都要管,不仅要配合小区民警(周天子)维护社区治安(尊王攘夷),还要处理业主们的家务事(各国的内乱)、邻里纠纷(诸侯混战)等等一大堆麻烦事儿,简直比忙人还要忙人,套句美国电影《蜘蛛人》的名言来说,那真是“能力越强,责任越大。”

这不,刚帮助宋、燕、鲁三家诸侯消停下来,那边,邢国、卫国又出事情了,而且很不好收拾,看来还得齐桓公亲自出马。

原来狼又来了。

这群狼当然不是山戎,山戎已经被齐桓公给灭了。

这群狼叫做“赤狄”,所谓“狄”,《疏》曰:“绝异壮大有力者,狄。”《注》云:“狄、涤,往来疾貌也。”可见这群野蛮人迅捷彪悍,马快刀狠,端的是厉害的紧。而“赤狄”就是“狄”中最重要的一支,活动在今天河北省南部与山西省北部一带,大概是匈奴族的祖先。山戎族覆灭后,赤狄族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嚣张了,齐桓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61年)春,赤狄大举侵入邢国(周公旦四子封国,今河北邢台一带)。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可真不令人安生,仲父啊,寡人该怎么办?

面对厌倦了征战而有些贪图安逸的齐桓公,管仲又发表了一句名言:“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鸩毒,不可怀也。请君恤邢之患,速速往救。”

管仲这句名言,很好地解释了我们常说的“华夷之辨”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民族意识的一次大觉醒。

齐桓公疲惫地叹了一口气,还是去救邢了。

这一仗,没怎么打起来,狄人非常识时务地提前跑了,齐桓公无功而返。

然而正如管仲所言:“戎狄豺狼,不可厌也。”狄人对富足的中原垂涎已久,他们是不会轻易满足的,仅仅过了一年,也就是公元前660年冬十二月,狄人再次大举南下,去攻打比邢国更有钱的卫国,他们胃口越来越大了。

卫国也算是中原北方的一个大国,当初还曾为帮助王子颓造反而联合燕国攻打过周天子惠王(周惠王因而也派齐桓公率领诸侯讨伐过卫,事在公元前666年),军事实力不差,而且论爵位比齐还高,是公爵。齐桓公只当他们能应付得了狄人,所以没有出兵相救。

可惜,卫国的国君卫懿公(卫惠公之子)很不争气,这家伙好吃懒做不理朝政也就算了,他还感染了一种奇怪的病,叫做“恋物癖”。准确地说,卫懿公是疯狂地爱上了养宠物,比爱自己的子民还爱,甚至比爱自己的老婆孩子还爱。

卫懿公喜欢的宠物是什么呢?不是小猫小狗,也不是骏马灵猴,而是高雅的鹤。

喜欢小动物本是一种有爱心的表现,豢养鹤更是一种高雅的兴趣爱好,古往今来,很多文人雅士都写下了关于鹤的美好篇章,以凸显自身淡泊宁静的隐士风范。宋朝有个叫林逋的家伙,甚至将鹤视为自己的儿子,同时将梅花视为自己的老婆,因此有“梅妻鹤子”之说,传为千古美谈。这样看来,卫懿公貌似并无大错,反而显得颇有生活情趣,再提升一下境界,卫懿公甚至可以号称自己是保护珍稀动物的大社会活动家,屁民们哪里敢有二话。

这个世界很多时候是很变态的,同样是人,有的人就可以骑在其他人的头上,甚至那些人养的动物,都可以骑在别人的头上拉屎。被骑的人还不能反抗,还得夸那动物高雅趣致,动物的主人品味非凡,着实是有爱心的紧。

中国人的忍耐力是非凡的,其实这样大家也没关系,忍一忍就过去了。但问题是,卫懿公爱得太过头了。

史书记载,卫懿公的鹤不但好吃好喝,而且有车坐,有官位,有俸禄,待遇比卫国的大夫们还好。

百姓们穷得要死,禽兽却享尽了人间富贵,真是太超过了。如此“品味脱俗”的卫懿公,不应该做国君,他应该去做动物园园长或马戏团团长才对。

所以,卫懿公在卫国毫无威望,人见人厌,摊上这么一个不靠谱的领导,真是倒霉。现在可好,凶悍的狄人打过来了,怎么办?

国人们说:好办,派鹤去不就得了,它们花了我们纳税人那么多血汗钱,哪能光享福不干活?

卫懿公闻言当场傻掉:鹤好看而已,哪里真会打仗,送去前线,那还不被狄人给烤吃了?

国人们说:不可能,您不是封了它们做大夫吗?现在无论官位还是待遇,鹤大夫们都比我们高,它们一定能打败狄人的,我们相信国君您的眼光。

卫懿公欲哭无泪:大家别开玩笑了!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国人们说:不是开玩笑,鹤大夫们如此厉害,我们这些屁民,哪敢犯上争功?

看来这些屁民们的觉悟太低,虽然国家让你吃不饱穿不暖,但领导不就是多养了几只宠物吗?一点点小兴趣爱好而已,就这么群情汹汹死抓着不放,实在太不给领导面子了。

卫懿公无奈,只得大哭着承认错误,国人们这才答应勉强出战。

结果,狄人将毫无军心的卫国人轻松打败,并将卫懿公和他的一帮“鹤大夫”抓起来,全部烤吃了。

卫懿公在死前大叹:焚琴煮鹤,狄人果然都是乡巴佬,太没格调了。

另外关于“吃人”一事,不见正史记载,但在《吕氏春秋》一书中却对此记载得很详细也很血腥。据说狄人吃懿公吃得很开心,却丢掉了他的肝。一个叫弘演的卫国大夫觉得国君的遗体不能曝于荒野,于是自己给自己做外科手术,剖腹将懿公的肝放进去,以自己的身体作为棺椁,然后死去。

后世大儒们都对弘演的忠心殉主十分感动,我却一点儿不感动,反而觉得很恐怖很恶心很变态,这个故事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腐臭味。

不久之后,齐桓公收到了两封求援信,一封是卫戴公写的,一封是许穆夫人写的。

原来,卫懿公死后,群龙无首的卫国很快就全部沦陷了,狄人在卫烧杀抢掠,将那里变成了人间地狱。侥幸逃脱了狄人追杀的卫国难民不足千人夜渡黄河,在宋桓公的护送下逃到南岸的曹邑(今河南滑县)暂时栖身,并拥立了戴公(卫懿公的堂弟,宋桓公的大舅子)为国君。

卫戴公在信中说:跟他一起逃到曹邑的卫国人,只剩男女七百三十人了,即使算上后来陆续从卫的属邑共、滕等地赶来的难民,也仅五千人而已。惨哪!

狄人果然是豺狼,一整个国家被屠杀得只剩五千人不到,这几乎相当于亡国灭种之祸了。

至于许穆夫人,她是卫戴公的妹妹,此女不仅天生丽质,而且聪慧无比,据《列女传》记载,早年齐桓公还曾派人来卫求过亲,许穆夫人欣然应允,可是卫惠公却自私地把自己两个女儿大卫姬与小卫姬嫁给了齐桓公,而把她这个侄女儿嫁给了小国许国(太岳之后封国,位于今河南许昌)的国君许穆公(男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