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憨包子与小丫头

作者:艾米 | 分类:奇幻 | 字数:6.5万字

第13章

书名:憨包子与小丫头 作者:艾米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8:39

线的一端有个小钉子,张师傅画线的时候,就将那个小钉子钉在木板的一头,然后拿着墨斗走到另一头,把线绷紧了,两个指头捻起那根线,提高了,砰地一弹,一条直直的墨线就画出来了。

弟弟总是自告奋勇地帮张师傅按着那个钉子,跟张师傅混得熟了,就要求张师傅让他弹一下那根线。张师傅很喜欢弟弟,就总是满足他的要求,让他弹弹那根墨线。那时弟弟每天回家两手都是黑乎乎的,有时脸上也东一块、西一条地沾着墨汁。

张师傅打完了家具,就要走了,弟弟非常舍不得。张师傅开玩笑说:“你想做木匠?那你跟你爹妈说说,让你跟我做学徒,我不收你学费,还管你饭吃,好不好?”

弟弟太高兴了,马上说:“好!我这就去跟我爸爸妈妈说。”

张师傅见他当真了,赶快说:“嗨,跟你开玩笑的。你爹妈怎么会舍得让你跟我走村串户做木匠?”

弟弟跟父母讲了要跟张师傅做学徒的事,父母当然不会同意,但他们怕弟弟不开心,就去买了一个墨斗和一把小锯子给弟弟,让他过过做木匠的瘾。

听说那时家里到处都是弟弟弹的墨线,板凳也被弟弟锯出好些口子,因为弟弟得锯忘形,锯木板的时候锯到下面的板凳了也不知道。

爸爸说锯了板凳还不要紧,最可怕的就是弟弟干活的时候,总是在嘴里含一大把钉子。大人吓得要命,生怕他一不注意就会吞下去。

第一部分第27节:憨包子黄颜小时候的故事(15)

爸爸说:“你不要把钉子含嘴里,我帮你拿着钉子,跟着你,你钉东西的时候,要用钉子就问我拿。”

弟弟说那不行的,人家张师傅是含在嘴里的。

艾米听说了,推理说:“你肯定是那时候吞了些钉子下去了,不然怎么郎心如铁?”

弟弟说:“切,你把我说得那么傻!如果我吞了钉子,放在心里干什么?老早把好钢用到刀刃上去了——”

(28)

后来,弟弟对木工活的热爱被另一种爱好代替了,那就是打鱼。弟弟家门前的小河里,经常有人摇着一种小船打鱼。那船其实是两条小小的木船,中间有块木板把两条小船连起来,人就站在中间这块木板上,撒网打鱼。

据说那些撒网撒得好的人,的确像是个艺术家。渔网卷好了,两手抓着,放在身体的右侧。然后两手从右向左这么一抛,划一个漂亮的弧线,那网就伸展开了,向水中飞去,唰地一声落入水中。

打鱼的人拉着网,过一会,就慢慢把网收上来,里面就有些活蹦乱跳的鱼儿。

弟弟缠着打鱼的,要人家让他上船去看。有的打鱼的心肠好,见他盼得眼巴巴的,就让他上船去看。打鱼的把鱼桶放到船的一边,让弟弟坐在另一边,保持船的平衡。有时别人还用个小桶装几条鱼,让他提回家来。

奶奶见了,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说:“弟弟,你真的成了打鱼的人了?看来这抓周还不全是迷信呢。打鱼就打鱼吧,只要弟弟高兴。”

奶奶就把鱼煎了,晚饭的时候端出来,对家里人说:“这是弟弟今天打的鱼。”

爸爸妈妈都赞不绝口,说弟弟真了不起,会打鱼了。

弟弟知道不是自己打来的鱼,所以很不满足,恳求父母去买些胶线来织渔网,说要自己去打鱼,以后每天都打些鱼回来给你们吃,还给隔壁的王奶奶吃,还给对面那家人吃,还给他们的猫吃。

爸爸亲自去请教了打鱼的师傅,该买什么样的线,什么样的梭子,怎么个织法,先自己学会了,再回来教儿子。打鱼的人告诉爸爸,说你家没渔船,最好是织个渔捞子,站在岸边就可以捞鱼。爸爸跑了很多地方,才买到了所要的东西,然后就教弟弟织渔网。

胶线很拉手,一不小心就把弟弟的手拉一个口子,弟弟也不抱怨,一心一意地学织渔网。有时胶线缠在一起了,怎么也解不开,弟弟急得恨不得哭,妈妈就来帮忙。

妈妈说:“我自己织毛衣的时候,如果线结在一起,我都懒得解开,使剪子剪开算了。但儿子要织渔网,那就不同了,舍命也要帮他解开。”

后来弟弟织成了一个小小的渔网,爸爸帮他装了个圆形的框框,加了个竹竿子,做成一个渔捞子。

听说涨水的时候,弟弟每天可以捞几斤小鱼小虾回来。当然,前提是爸爸在旁边做保镖。

艾米说:“天干饿不死手艺人,弟弟,你回美国来不要怕找不到工作,顶多再干回木匠或渔夫就行了。”

弟弟说:“你还不知道我打餐馆工也曾打上了瘾的,打得连书都不想读了——”

“打什么工都行,只要不去做鸭——”

“鸭们肯定不知道著名的艾氏理论:一个男的连一个女的都handle不了——”

第二部分第28节:黄米出生记(1)

ChapterⅢ黄米出生记

2005年感恩节我和黄颜在多伦多重逢,孕育了我们的第一个孩子:黄米。孩子出生后,网友都想听听小黄米的故事,于是黄颜写了《黄米出生记》系列,后来又写了《憨包子是怎样炼成的》系列,都是以黄米的口气来写的,但不光是黄米的故事,也有家人和朋友的故事。

黄米出生记(1):豆腐OB

1.豆腐OB

我妈的OB是个女的,听说祖上是希腊人,姓很长,最少有七个音节,挺拗口,所以OB很有自知之明地叫我妈称她Dr.K。听说希腊女人是最具古典美的,鼻子小巧挺直,大眼小口,不似美国美女,血盆大口,一笑非得露出臼齿不可。Dr.K.为人和善,美丽端庄,长得像希腊神话中的某位女神,所以我妈认准了Dr.K.,搬家之后离得老远都没舍得换OB。我爸也竭力赞成不换OB,我妈马上起了疑心:“你是不是爱上女神OB了?”

“又在瞎说!只是这边几个available的OB都是男的——”

我妈开玩笑说:“想不到你还这么封建,生怕男OB吃了你老婆的豆腐?”

我爸支吾其词:“也不是什么怕吃豆腐——就是觉得——一个男的——好像很不方便一样——”

我妈哈哈大笑:“那你怎么还说想去学医?是不是想天天吃人家的豆腐?”我爸义正词严:“怎么会呢?我想的是为人民服务——”“那别人这些男OB就不是想要为人民服务了?”我爸无奈:“你要是想找男OB,就找个男OB吧,我没意见。”

我妈当然没去找男OB,因为我妈也觉得男OB检查起来不大方便。

我妈临产的那一周,Dr.K.不见了,一问,才知道她先兆流产,卧床休息了。一个膀大腰圆的男OB代替了她。

男OB很友好地说:“I'mDr.King.Ifitmakesyoufeelbetter,youcancallmeDr.K.”

我妈一看这个K有先前那个K三倍大,要叫也只能叫“三K”。我妈见逃来逃去也没逃出男OB的手掌心,遂长叹一声:“Oh,mytoufu——”

Dr.King套近乎说:“Iliketoufu!Really,IlikeChinesetoufuverymuch!”

我倒!

2.水搞泼了

39周时,Dr.K.说我妈开了一指。我妈问还能不能上班,Dr.K.说从一指到三指可以takeforever,但是从三指到十指,那就是awink的事了。于是我妈决定还是去上班,但只上到那个周五。

40周的那个周一再去检查,Dr.King说我妈一指都没开。我妈搞糊涂了,难道这开口的事还可以出尔反尔的吗?

我太奶奶听说了,很有把握地说:“一定是女医生的指头细,所以觉得开了一指,而男医生的指头谁知道有多粗?要开到他那一指,还不等于女医生的两指了?”

我妈连连拍马屁:“太奶奶说得有道理!”我爸解释说:“一指两指是民间的说法,别人医生根本不是这样说的——”我太奶奶坚持说:“那肯定是那个男医生搞错了。男人嘛,粗心大意,哪里有女人细心?”我爸因为一年前听过一个产妇因肠坏死去世的悲惨故事,所以对美国的妇产医生极端不信任。我爸狐疑地问:“这家伙到底懂不懂?恐怕真的只会吃豆腐——”

不过事到如今,换OB也来不及了,只好跟豆腐医生绑在一起,来个豆腐煲了。

八月十六日,我妈肚子疼了几回,还以为是“发动”了,但在洗手间坐上一阵又好了。

晚上睡觉时我爸我妈切磋了一下武功。快天亮时,我妈叫我爸再来切磋一下,说可以催产。

但我爸犹豫不决:“电视里说了,当胎儿的两肺发育到能自己呼吸的时候,就会自动分泌一种催产素,促使妈妈宫缩。现在既然还没宫缩,说明他肺部还没发育好,我们这样人为地催产,怕不大好吧?”

我妈哼哼说:“知识就是——借口。没劲了就直说,何必拿科学当挡箭牌——”

我爸不用挡箭牌,只用他的矛刺刺我妈,骄傲地问:“有没有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