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侯门有喜

作者:一砾沙 | 分类:奇幻 | 字数:7.1万字

2 心事

书名:侯门有喜 作者:一砾沙 字数:4.9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2:26

“是谁!”

声如惊雷,震得元夕心中突突猛跳。父亲夏明远身为国舅,又长列左相之职,多年来掌权决断,这一喝中自有些不威而怒的气势。

元夕心中踌躇起来,若是现在站出去承认自己不小心摔伤,应该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但不知为何,她还是往后缩了缩身子,将自己藏在树丛的阴影之内。

夏明远皱起眉头,本想上前来查看,但眼角余光瞟向身后那人,两相权衡只得暂时作罢,转身引着那人朝角门走去。

元夕暗自松了口气,掏出张帕子擦了擦额上的汗珠,见腿上的伤口已经不再渗血,便尝试着想要站起。幸好,李嬷嬷在这时找了过来,一见她便惊呼道:“小姐,你的腿怎么了?”

元夕连忙示意她莫要大声声张,扶着她的手站了起来,她心中记挂着七姨娘的事,便也顾不得腿上的伤,便让李嬷嬷带着她径直去了七姨娘房内。

七姨娘论出身、宠爱在几个姨娘中都只算是末等,房内摆设平常,也只点了最便宜的熏香。但对元夕来说,这间屋子却是相府中唯一让她感觉过温暖的地方。

她七岁那年生了场怪病,大夫开了付方子,说要一直吃到及笄才能停下。七姨娘担心她屋内的丫鬟照顾不周,便日日为她煎好,让她上自己屋里来吃。每当她吃完药拧着脸叫苦之时,七姨娘就会笑着拿出亲手做得饴糖塞在她口中,那便是她少年时最为快乐的时光:即使是小小的最不受爹爹重视的她,也能感受到有人真心地疼爱。

七姨娘脸上泪痕未干,一见她进来,连忙迎上去,却马上发现她腿上的伤,吃惊问道:“怎么伤了?”

元夕笑着摇头道:“不小心摔了,不碍事。”

七姨娘却皱起眉,心疼道:怎么会不碍事,过两日就要成亲了,得赶紧养好了别留疤才是。”她一面说着一面吩咐安珠去取了药来,又担心下人们手生会弄疼了她,便亲自弯腰下来为元夕上药。

元夕低头望见七姨娘脸上的妆已被哭花,本就不算精致的面容上,越发掩不住岁月沧桑的痕迹。她心中酸涩,伸手为她理了理鬓上歪掉的珠花,柔声道:“姨娘,元夕出嫁后便没法照看您了,您一定要记得多为自己打算,万万不能再与爹爹置气了。”

七姨娘手上一滞,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最终没有说出口,只低头垂泪道:“可怜的孩子,往后,该如何是好……”

元夕连忙掏出帕子替她拭泪,又笑着安抚道:“姨娘应该高兴才是,能嫁入侯府,是夕儿的福分呢。”

谁知七姨娘听见这话,泪水越发止不住,只一把将她搂住,半晌说不出话来。

元夕觉得七姨娘今日有些奇怪,暗自想着七姨娘只怕是信了那些有关侯府的流言,才会如此担心,本准备出言再安慰几句,但又想到两人往后只怕再难相见,心中一酸,也忍不住掉下泪来。

正在这时,一名小厮匆匆赶来,在门口见到两人抱头痛哭的场面顿时尴尬,随后又立即挂了笑脸,冲着元夕道:“九小姐,原来你果真在这边,可让小的好找。老爷特地差我来问问,姑娘出阁前还有什么心愿未了,只管吩咐小的为你去办。”

元夕认出这人是跟在爹爹身边伺候的一名小厮,这是从小到大爹爹第一次过问她的想法,虽是这样细小的关心,却也令她心中一阵欢喜。她激动地抬头朝七姨娘望去,却发现七姨娘唇间竟噙了一丝冷笑。

**

与此同时,同样喜事将至的宣远侯府中,宣远侯萧渡正在试着新婚时将穿的冠服。金线绣成的纹样上,有一双如凝脂般的柔夷正慢慢游移,从外袍探入中单,又一寸寸朝腰下滑去,直到被一双大手狠狠钳住。

萧渡嘴角含笑,低头望着这张美艳却略带惊慌的脸庞,懒懒问道:“新来的?”

而被他扣住手腕的那名丫鬟,很快掩住脸上的慌乱,抿了抿唇角、秋波含媚,盯着他柔声道:“奴婢本家姓王,家中也曾是书香门第,不幸败落才卖身为奴,还望侯爷垂怜。”她想起此前所受叮嘱,努力压下心中恐惧,做出一副楚楚动人的可怜模样。她自小对自己的容貌极其自信,眼前这人就算身份尊贵,但到底也只是个男人。

果然,她看见萧渡慢慢低下头来,朝她脸上凑近。还未来得及窃喜,脖颈已经被他狠狠扣住,一张唇贴在她的耳边,轻声笑道:“你可知道,以前敢像你这样做得人,现在都在哪里?”

她猛地一惊,想起围绕在这人身上的传言,脸色顿时变得惨白。虽然曾有人向她保证过那些全是无稽之谈,但此刻扣住她脖子的那双手正在慢慢用力,一阵寒意自颈后慢慢袭遍全身,令她忍不住瑟瑟发抖起来。

萧渡仍是笑着,将她僵硬的身子转向窗外,指着不远处一片茂密的海棠树道:“据说海棠花要开得好,必须要新鲜尸体才能养成,尤其是像你这样娇嫩的小丫头最为合适,你说,是不是?”那丫鬟惊恐地瞪大了眼,泪水控制不住地涌出,想要逃离却被脑后那双手狠狠钳住,只得颤着声哭喊道:“侯爷饶命,奴婢再也不敢了。”

萧渡将指甲慢慢嵌入娇嫩的肌肤内,靠在她的耳边,只轻声说了一个字:“滚!”

那丫鬟感到脖上的压力骤减,如获大赦般软软瘫倒在地上,她生怕再多留一刻,连忙爬起来拼命朝外跑去,差点撞到正要进门的管事刘忠。

刘忠连忙避开身子,望着她落荒而逃的背影,摇头道:“现在府里的新人是越来越不懂规矩了。”而站在他身旁的府内总管周景元,却若有所思地皱起了眉,又转回头道:“先进去罢,正事要紧。”

一进门,就看见萧渡正满脸厌恶地换下身上那件冠服抛在地上,冷冷吩咐道:“重做一件!”那两人面面相觑,很默契地没有追问,只点头应下。

刘忠见萧渡脸色渐缓,便开始向萧渡汇报婚宴当日定下的菜色:“扬州呛蟹、什锦烩蔬,烤羔羊腿……”语音未落,只见萧渡眉间一寒,随手抽出腰间玉带朝那边狠狠挥去,那张纸立即被带上金钩撕成两段,刘忠被吓得双手发颤,结结巴巴道:“侯爷可是觉得有何不妥。”

萧渡怒意未平,瞪着他道:“我不是说过了,宴上不准设红肉,为何还有羔羊肉这样的菜。”

刘忠吓得支支吾吾不敢回复,周景元连忙躬身接口道:“这喜宴毕竟不是家宴,到时忠国公、梁国公、济宁侯府,瑞王府都会派人过来,如果菜色过于单调,实在怕会失了侯府脸面。况且这菜单是给老爷和夫人都过目后,才商量定下得。”

“哦?”萧渡冷声道:“周总管这是拿爹娘来压我了。”他缓步走来,拾起地上的玉带,折在手中冷眼瞥去,“你听着,我不管来得是什么人,既然是我侯府的喜宴就得按我自家的规矩来办,给我把红肉全部撤了。你若不愿意,我换个人来办也是一样。”

周景元见他态度冷硬再无商榷余地,只得无奈朝刘忠使了个眼色。刘忠苦着一张脸,瞥了眼地上碎成两半的菜单,叹了口气领命出去。周景元却站直身子,对萧渡道:“还有一件事,郑将军和张郎将他们昨日已经回京了。”

萧渡眼神一亮,脸上终于露出笑意,道:“是吗?怎么不见他们过来,我可有一年多没见到他们了。”

“只是……”见周景元有些欲言又止,萧渡不耐烦道:“有什么话,快说!”

周景元略微思索一番,才道:“昨日郑将军与张郎将带着手下在街上纵马,正好遇上了御史台一名御史,那御史看不过眼,上去拦着劝斥了几句。谁知郑将军竟随手挥了他一鞭,将他右臂打得鲜血淋漓。那些御史岂是好对付的角色,据说他找了几名同僚,准备一起参奏郑将军闹市纵马、仗势行凶之罪。郑将军好歹是您的表兄,又是因侯爷您大婚而回京,这件事若闹大了,只怕会把侯府一并牵连进去,侯爷要不然去劝劝郑将军,总得想个法子平息此事。”

萧渡听罢却咧嘴笑了起来,拊掌道:“打得好,我萧渡的兄弟岂能让人当街斥骂。那些什么御史只懂仗着笔杆子骂人,真到边关告急时,还不是靠我这些兄弟来卖命。就让那帮子言官只管上奏好了,就算闹到今上那里,也有我给他们担着。”

周总管未想到他竟会是如此反应,忍不住驳道:“如此行事,岂不是显得我们侯府仗势压人,落人口实。”

萧渡倾身过去,笑地厚颜无耻:“你倒是说说看,这权势如果不用来压人,要来又有何用。”

周总管被他说得噎住,脸上表情数度变化,终是压下腹中不满摇头告退。那刘忠早已等在门外,一见他出来,便苦着张脸请示道:“周总管,这菜单到底……”

周景元挥了挥手,没好气道:“没听见昨天老爷交代了,现在里面才是正经的侯爷,要办婚事得也是他,所以全按他说得办。”然后,这位在侯府呆了十几年的老人,摇头轻叹道:“好好的一棵苗子,为何会长成这幅模样,他再这么肆意妄为下去,只怕……”

此时,天边红日渐隐,黄昏已近,一阵微风卷起落叶,掩住了这声叹息,又一路迤逦远去,掀起左相夏明远衣袍一角。

夏明远一身靛蓝杭绸直缀,负手走上游廊,李嬷嬷远远见他走来,连忙满脸堆笑迎了上去,殷勤道:“老爷可来了,小姐早就备下了您爱吃的酒菜,已经等了有一会儿了。”

夏明远正撩袍跨入门槛,闻言奇怪地回了回头,随后又未发一言地朝内行去。一进门果然见到桌上摆着几盘自己平日爱吃的小菜,元夕正一脸拘谨地坐在桌案旁,一见夏明远进来,连忙手足无措地站起来屈膝行礼。

夏明远见元夕的表情透着畏惧和生疏,心中五味杂陈,坐下来淡淡道:“只有你我父女二人,不必拘礼。”他又盯着元夕望了望,问道:“要我来陪你吃餐饭,就是你的心愿?”

元夕连忙点了点头,又执箸为夏明远布菜,她从未与爹爹像这样独处过,此刻只觉得紧张又有些雀跃,见夏明远还盯着她,似乎再等一个答案,于是低头轻声道:“因为从小到大,爹爹从来没单独陪我吃过饭,只怕出嫁后更是没有机会了,所以……”

夏明远心中一震,元夕的眼神黯了黯,想着这也许是最后一次单独和爹爹说话的机会了,又继续道:“我听说哥哥姐姐生辰之时,爹爹都会单独去他们房中陪他们一起吃顿饭。于是我每年都想,爹爹一定是不小心忘了,等到明年一定会记得,可我一直等了好多年,才终于明白,爹爹是不会来了。”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直至低不可闻,过了一会,才吸了吸鼻子,继续道:“还有一次我听说二姐生病了,爹爹在她床边陪了整整一夜。于是我总是盼着自己也生一场大病。七岁那年,我终于生了病,却没有见到爹爹。我想一定是病生得还不够重,于是故意在冬夜赤足下地,终于生了高热。我那时躺在床上一直想着,等睁开眼一定就能看到爹爹了罢,可是,爹爹最后还是没有来。”她有些落寞地笑了笑,抬眼道:“爹爹一定会觉得女儿很傻吧。”

夏明远凝神望她,心里终于生出些愧疚,他记得她是元夕节出生,所以起名为元夕。记得她还不太会走路时,总会挥舞着小手笑得向他扑来,然后呢……她是什么时候长大得,她这些年过着怎样的生活,他竟从未都没留意过也没有过问过。他到底是不想过问,还是不敢过问?

元夕见爹爹蹙眉陷入沉默,以为是自己不会说话,惹了爹爹生气,于是愈发忐忑不安起来。这时,夏明远从怀中掏出一盒蔷薇膏道:“你日后嫁了人,要愈发注重自己的容貌,才能留得住夫君的宠爱。这盒蔷薇膏是西洋进贡来得,一共只有三盒,今上赏了一盒到我们府里,据说有驻颜的奇效,今日爹爹就送给你当做新婚的贺礼罢。”

元夕瞪大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这是爹爹专门送给她的礼物,眼角顿时有些湿润,连忙将那蔷薇膏接过,又从柜中找出一个精巧的木匣出来,小心翼翼地放了进去。

夏明远见那匣子并不像妆奁,里面还摆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便随口问道:“那里面装得是什么?”

元夕将那匣子捧在胸口,笑道:“这里面都是爹爹送我的东西呢。”她挑出一朵珠花道:“这是爹爹从扬州回来时,给家中姐妹每人送了一朵。”又拿出一块早已看不出面目的糖人道:“这是新年时,爹爹让人做了亲手送给我们得,我舍不得吃,便放在这盒子里,想时时能拿出来看看。”她一样样介绍过去,最后才抚着那盒蔷薇膏,笑得愈发开心道:“现在这盒蔷薇膏,是爹爹亲手送我得,只有我一人才有,比其他的都要珍贵许多。”

夏明远转头过来,心中不知是何滋味,元夕却十分开心地吩咐李嬷嬷拿了壶酒进来,也不再拘谨,一边为他斟酒一边道:“女儿马上就要出嫁,就以这杯酒,谢谢爹爹的养育之恩。”

夏明远将酒杯放至唇边,见元夕已经一饮而尽,脸上立即泛起红晕,终是开口问道:“你可曾怨过爹爹?”

元夕从未喝过酒,此时只觉得头重脚轻,只迷迷糊糊地摇了摇头:自己不过一个没了娘亲的庶女,能好吃好喝地养在相府,又有何可怨得呢。只是,她张了张嘴,却最终没问出一直想问的那句话: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事,会惹得爹爹这些年连看都不愿多看自己一眼。

酒意上头,让元夕开始觉得天旋地转起来,身子软软地趴在了桌案上。迷迷糊糊间,听见爹爹在她身后关上了窗子,又拿了件衣服披在她身上,她心中涌起阵阵暖意:真好,爹爹还是关心自己的呢。

这时,她听见爹爹在她身边轻声道:“你不要怨我,这些都是你的命!”随后他好像重重叹了口气,就推门走了出去,叫了李嬷嬷进来伺候。

元夕心中疑惑,很想起身追问:“为什么是她的命?什么是她的命?”可她全身提不起半点力气,只感到李嬷嬷将她搀到床上,不久便沉沉睡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