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M的悲剧

作者:夏树静子 | 分类:奇幻 | 字数:6.5万字

第5章

书名:M的悲剧 作者:夏树静子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2:07

然而他对那些问题的回答却是淡漠而又明快的。他在接受陶瓷协会发行的专业杂志的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建造一座龙窑,排除杂事的干扰,尽情地干自己的工作,这是我多年的宿愿。当然我在东大和市建造了一座龙窑,可是在东京,由于木柴难买,再加上众所周知的烦人的环境问题,所以我才下了这个决心。最近还有一种市区的居民由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迁出的现象,这样,在我的住宅周围正在不断地建设着住宅和住宅区。每当烧窑的时候,周围的住户们都叫苦连天地说什么要小心火啦,洗的衣物被弄脏啦,等等。消防署和警察署也经常来人询问。我认为:本来我是先住在这里的,他们的话没有道理,可是我怎么能抵挡多数居民的力量呢?况且我非常憧憬北海道的自然环境,早打算在什么时候搬到那里住,因此三年前在那里建筑了一栋小房子。从钏路到厚岸附近的原始森林、成片的沼泽地和北海道东部的大海的风景,都有一种摄魂动魄的魅力。我这样说并不夸张。我想把我的这种感觉表现在我的今后的作品中,如果能搬迁的话,那么我希望能早一天搬到那边去。必须趁着年轻,还有时间和精力,否则怎么行呢!我现在已经感到有些迟了。”

他决定:东大和市的土地和房子卖掉,同时把以前建的那座小房子完全拆掉,在这座房子的附近修建一栋新的住房、工作房和龙窑。因为在北海道整个冬天都不能请人施工,所以只能从1979年的春天动工修建了。他从1978年的11月末起就常常去厚岸,好像早点开始锻炼自己,以便早些适应当地的冬天似的。

当时,他没有孩子,妻子也约在十年前去世,可以说他是一个没有任何牵累的人。正因为他一身轻松,所以人们都逐渐地怀着好意接受了他毫不留恋地抛弃东京的生活,决心去北海道安家的打算。因此,还有评论家预言:他去了北海道以后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吧!

后来,不知什么时候,竟有一个年轻的女人和他一起生活了。这个女人,以前是东京一个话剧团的演员,常在电视节目中露面。这件事传到东京后,又引起一阵尖酸刻薄的议论。

笑川早奈美是在真渊洋造离开东京的半年多以前,即从1978年的秋天起因健康上的原因而停止了工作。同时,她也煺出了已经排定的公演,几乎每天关在自己的住宅里,第二年的一月,曾去厚岸的真渊的旧房子拜访过,并逗留了一段时间。当然,她也犹豫过,但是考虑到人们的看法,结果她毅然决定搬到厚岸来住。这已经是1979年初夏的事了。

即使是这样,人们仍然渐渐地知道了真渊洋造急急忙忙地迁居北海道原来是为了和年龄小他二十三岁的早奈美摆脱周围的烦扰,过一种二人世界的生活。他们居住的这个由钏路乘汽车要花一个多小时的厚岸镇的镇外海边,从东京来看,是一处相当偏远的地方。他这次一心为着工作,要过一种禁欲式的生活的搬迁,由于早奈美加入了他的生活,而立刻带有了几分浪漫风流的“隐居”的印象。

曾有一个时期,以演艺周刊杂志和女性杂志为中心的记者们来到厚岸采访,都遭到了真渊洋造的拒绝。不得已,他们只好照了几张刚建成的新居和正在施工的工作房的照片快快而归。在报道他们生活的一些文章中,也有委婉地透露出他们的搬迁与1978年10月发生的一起某人失踪的案件有关联——

为了反驳社会上的种种臆测,真渊洋造在建成工作房的1979年夏天以后,便开始在工作房里创作新的作品了,又像以往那样每年在东京的百货公司举行一次个人作品展览会。展出的彩绘陶盘和圆形雕塑等的彩色与彩绘,都能体现出他所受到的来自他周围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尽管还有几分保守,但是每件作品都能表现出他独具的匠心。他的每次个人展览会都受到了好评。

从1979年到1983年的秋天,除了每年在东京举行个人展览会外,每年的春天还在札幌的百货公司举行一次个人作品展览会。可是,在1984年的2月,他患了挠骨神经麻痹,从那时以后,也就是从那一年起,他不再工作,除了去厚岸镇立医院看病外,有兴致的时候就画一画自己喜欢的水彩画。在1984年春天,早奈美察觉到:真渊因为已经到了53岁,所以渐渐呈现老态,可是他自己并不以为然,又准备重新投入工作。他从春天还遥遥无期的3月上旬开始每天都关在工作房里,4月终于在相隔了约一年多之后重新烧起了小小的燃气窑。虽然作品很少,但是却在比往年略早的4月中旬就在札幌的百货公司里举行了个人作品展览会。

由于是相隔一段时间举行的展览会,所以不论评价还是作品的销售情况都不如以往。早奈美想:这不会让真渊洋造失去信心和创作欲望吗?她为此而感到心痛。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没有过多久,真渊洋造又开始每天从家里去那个距住房三十多米的位于沼泽地上边的工作房。

他说:要在今年秋天,相隔两年之后重烧龙窑。因此早奈美感到他这个人大概忘记了自己患了挠骨神经麻痹吧——?

早奈美洗过了早餐用的餐具后,打开了巨大的冰箱和冷藏库,看了看放在里边的食物状况。这是一个附近没有商店等设施的环境,所以平时必须大量地储存肉、鱼、贝类、火腿、咸肉、面包、鸡蛋,还有蔬菜、水果等等。大米、面粉、土豆和洋葱等,都储藏在厨房下边的地下室里。去厚岸的街上买东西,就是再过两三天也来得及。

于是,她开始打扫房间了。他们的这栋用落叶松的圆木横着叠起来的外形富有变化的红色石板瓦顶的二层楼房,里边共有六个房间。在一层,起居室和真渊洋造的书房都面对着大海,另一侧是带餐厅的厨房、寝室和浴室等。在二层,有客人用的卧室和一个当储藏室用的房间,共有两间。

起居室与阳台相连,是最宽敞的一间,陈列架上装饰着几件真渊的陶瓷作品。这些陶瓷作品,不论红色的彩绘,还是浓绿的釉彩都非常地鲜艳,都是早奈美喜爱的多姿多彩的瓶罐和画盘等。

早奈美把一层的各个房间用吸尘器打扫干净后,已经到了十一点差五分了。这好像是每天规定的工作似的,干完的时间也是一定的。她洗过了手,对着化妆台上的镜子整理了一下头发,而后走进了寝室。

在双人床的旁边,有一个放着电话机的床头柜和对着墙的一张写字台。早奈美把椅子抽出来,坐在了写字台的前边,拉开了抽屉。那本有棕黄色皮革封面的厚厚的日记本就放在这里边。她像以往一样取出了日记本,打开了台灯。

这是真渊洋造的日记本。

他每天晚上都在睡觉前写日记。书信啦.工作笔记啦,或其他要写的东西,他都在书房里写,唯独日记,在寝室的写字台上写,而后放进抽屉里再上床睡觉。即使在没有什么特别重大事件的日子里——这样的日子还特别地多——他总是认真地把日常生活的片断连同感想记录下来。正因为这个习惯在不断地积累,所以他就更加珍惜自己与妻子早奈美共同拥有的每一个日日夜夜。他这样写自己的日记,大概就是想一点不漏地把这一切都刻印下来吧!

究竟是从什么时开始的呢?也就是从两三年前吧!早奈美在想读的时候,就要读一读他的日记。他也发觉了早奈美在读他的日记。于是,他也就有意识地为了让她读而写。他写的日记,并不是作为书信写给早奈美看的,而仅仅是他自己的日记。真渊洋造是一个寡言少语的人,也许对早奈美读他的日记,并能通过日记理解他内心的每一个角落,而感到很放心。对早奈美来说,她读真渊的这本日记,在这个缺乏刺激的生活中无异是一种精神安定剂。

她把目光落到了三天前的那篇日记上。

七月二十四日晴

在用过下午三时的茶点后,按照早奈美的提议,我们一起驾车去兜风。我们过了厚岸大桥后,从门静沿着尾幌川旁的石路向上行驶。现在正是水量丰富的时期,涨满而澄清的河面倒映着白桦的树干和檄松的翠绿,非常美丽。大概现在已经到了钓鳟鱼和石斑鱼的时候了吧?我不钓鱼,但是我想到的却是在注入厚岸湖的别寒边牛川的岸边打猎的情景。到解除禁钓的时间,大约还有两个月吧?碎石场上的丘陵地就是支撑厚岸镇的奶牛饲养地带。

牧场上的这些牛,好像很少见到过人似地,瞪着眼睛向我们走来。虽然它们都在围栏里,可是看起来也很吓人。早奈美穿着一件红色的连衣裙,可能这件衣服对它们很刺激吧?

当我们回到四四号国道的环形路时,这里已经有人在卖开花蟹和这一带特产的大蛤蜊了。

开花蟹大概是份捕的。我们买了一些蛤蜊带回来,晚上做成了一道奶汁烤蛤蜊,这道菜确实味道鲜美。

七月二十五日晴海雾

在暑假期间,钏路和纳沙布岬这一带来了很多很多的学生和年轻的游客,而厚岸却还依然安静。可是近年来,游客也开始在慢慢地增加,据前几天的当地的报纸报道,在旅游季节的每个周末,三家旅馆和两家宾馆,还有四处民办旅馆都住满了客人,相当热闹。然而这种情况还没影响到这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