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尚书

作者:佚名 | 分类:奇幻 | 字数:4.2万字

第5章

书名:尚书 作者:佚名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1:55

(8)自:遵循。五礼:指天子、诸侯、卿大夫 士、庶民五种礼节。庸:经常。(9)寅:恭敬。协恭和衷:同心同德,结一致。(10)五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种等级的礼服。章;显 示。(11)讨:惩治。(12)五刑:墨、剔、剐、宫、大辟五种刑罚。 (13)懋:勉励,努力。(14)聪:听力好,这里指听取意见。明:视力好,这 里指观察问题。(15)明:表扬。畏:惩罚。(16)有土:保有国土。 (17)氐(ZhT):一定,必须。(18)赞:辅佐。襄;治理。

【译文】

“不要贪图安逸和放纵私欲,当诸侯就要兢兢业业,每天要处理成千上万的事。不要虚设各种官职,上天命定的事情,要由人来完成。上天安排了等级秩序的常法,命令我们遵循君臣、父子、 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伦理,并使它们淳厚起来!上天规定了尊卑等级次序,要我们遵循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五种 等级的礼节,并使它们经常化!君臣之间要相互敬重,同心同德!上天任命有德的人管理民众,要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 种等级的礼服来显示有德者的区别!上天惩罚有罪的人,要用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刑罚来处治犯了罪的人!处理政务要互相勉 励!要共同努力!”

“上天明察一切,来自于臣民的意见。上天赏罚分明,来自于 臣民的赏罚意愿。上天和下民之间互相通达,所以要恭敬从政才 能保有国土。”

皋陶说:“我的话一定会得到实行吗?”

禹说:“是的,你的话会得到实行并会获得成功。”

皋陶说:“其实我没有什么智慧,只是想辅佐君王治理好国家 啊!”

【读解】

皋陶本人是谦卑的,心目中没有自我,只有上天、君王和民 众。他的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就是按照上天事先规定好了的一 切,履行自己的职责。离开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样的等级 座标,自我就不存在,就没有价值和意义。

那么,上天是谁?他凭什么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尊卑等级秩 序?他凭什么命令人们必须遵守他规定的这种等级秩序? 说穿了,“上天”其实是人自己。是人自己规定了人有尊卑贵贱之分,是人自己要求遵守等级秩序。反复宣扬这样的观点,造 成的实际效果是:人有尊卑贵贱之分是不言自明、不容置疑的真 理,于是有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的说法。另一方面,相信命定论造成的效果是普遍的愚昧,是对自我和个人 价值的无情否定。

可以作一个设想:如果真有“上天”存在,那么“上天”说 人人生来都是天使,人人都可以做国王,人人都可以升官发财成 为款爷,江山轮流坐,即使是鸡也可以变凤凰,效果会是怎样?天 下会不会乱套、会不会群龙无首?

看历史,想今天,答案不言自明。乞丐可以当皇帝,皇帝也 有沦为阶下囚的时候。人生是个大舞台,大伙儿闹哄哄你方唱罢 我登台。再美好的筵席,也有结束的时候。自古英雄出草莽,成 者为王,败者为寇,全没有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如果“上天”有眼,该不会气得糊涂吧?

------------------

大禹治水的自述

【原文】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 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 襄陵①,下民昏垫②。予乘四载③,随山刊木④,暨益奏庶鲜食(5)。予 决九川距四海(6),浚赋治距川(7)。暨稷播(8),奏庶艰食鲜食(9)。懋迁 有无化居(10)。蒸民乃粒(11),万邦作乂(12)。”皋陶曰:“俞!师汝昌言(13)。”

【注释】

①怀:包围。襄:淹没。②昏垫:意思是沉陷,吞队③四载:四种交通工具,指车、船、橇、轿。④刊:砍削,这里指砍削树木作路 标。⑤暨:及,和。益:人名,伯益。奏:进。鲜食:刚杀了的鸟兽。(6)决:疏通。距:到达。(7)浚;疏通。欧法(qbon kodi):田间的水沟。 (8)稷:人名,后稷。传说他教人们播种庄稼。(9)艰食:根生的粮食, 指谷类。(10)懋:用作“贸”,懋迁的意思就是贸易。化居:迁移囤积的货 物。(11)粒:立,意思是成,定。(12)作:开始。乂;治理。(13)师: 用作“斯”,意思是这里。

【译文】

舜帝说:“来吧,禹!你也谈谈高见吧。”禹拜谢说:“是啊,君王,我说些什么呢?我整天考虑的是孜孜不倦地工作。”皋陶说:“哦,到底是些什么工作?”禹说:“大水与天相接,浩浩荡荡包围 了大山,淹没了山丘,民众被大水吞没。我乘坐着四种交通工具, 顺着山路砍削树木作路标,和伯益一起把刚猎获的鸟兽送给民众。 我疏通了九州的河流,使大水流进四海,还疏通了田间小沟,使 田里的水都流进大河。我和后稷一起播种粮食,为民众提供谷物 和肉食。还发展贸易,互通有无,使民众安定下来,各个诸侯国 开始得到治理。”皋陶说:“是啊!你这番话说得真好。”

【读解】

我们从小就知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传说,现在 我们读到的是大禹自己谈如何整治洪水。听了他的叙述,我们不 由得赞叹:“真神奇!”然后仔细一想,发现不要由此产生误会。

如果真有大禹整治洪水这回事儿,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这事 儿他一个人干不了!这道理就像拿破仑在阿尔卑斯山上望着追赶 他的敌军时明智地说的,要是没有面前这些敌人,他成不了英雄。 大禹是治水的英雄;但是没有洪水,没有众多的人齐心协力,他也成不了英雄。

把大禹治水的事说出来写出来,是想说明圣人君子不要忘记为民造福。做官是通过治理人民来为人民造福,为民除害也是为民造福,殊途同归。可是还要补充一点,想一想是谁来为圣人君子造福的呢? 回答这个问题不需脑筋急转弯儿。

------------------

夏启的战争动员令

【原文】

大战于甘,乃召六卿②。王曰:“嗟!六事之人(3),予誓告汝: 有扈氏威侮五行(4),怠弃三正⑤。天用剿绝其命(6),今予惟恭行天之罚(7)。

“左不攻于左(8),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9),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10);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11)”

【注释】

①甘誓是一篇战争动员令,是后人根据传闻写成的。甘是地名,在有扈氏国都的南郊。誓是古时告诫将士的言辞。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夏启继承了帝位。启所确立的新制度,遭到了有扈氏的反对,启便发动了讨伐有扈氏的 战争。结果以有扈氏失败、夏启胜利而告终。甘誓就是这次战争前启告诫六 军将士的言辞。②六卿:六军的将领。古时天子拥有六军。③六事: 六军的将士。④威侮:轻慢,轻视。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物 质。⑤怠:懈怠。三正:指建于、建丑、建寅,意思是指历法。③ 用:因此。剿:灭绝。(7)恭行:奉行。(8)左:战车左边。古时战车 载三人,分左中有,左边的人负责射箭,中间的人驾车,右边的人用矛刺杀。攻;善。(9)御:驾车的人,即处在战车中间位置上的人。(10)赏于祖: 古时天子亲征,随军带着祖庙的神主和社神的神主。有功的,就在祖庙神主 之前赏赐,惩罚则在社神神主前进行,表示不敢自己专行。(11)孥:奴,降 为奴隶。戮:刑戮,惩罚。

【译文】

即将在甘进行一场大战,于是夏启召集了六军的将领。王说: “啊!六军的将士们,我要向你们宣告:有扈氏违背天意,轻视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怠慢甚至抛弃了我们颁布的历法。上天因此要 断绝他们的国运,现在我只有奉行上天对他们的惩罚。

“战车左边的兵士如果不善于用箭射杀敌人,你们就是不奉行我的命令;战车右边的兵士如果不善于用矛刺杀敌人,你们也是不奉行我的命令;中间驾车的兵士如果不懂得驾车的技术,你们也是不奉行我的命令。服从命令的人,我就在先祖的神位前行赏;不服从命令的人,我就在社神的神位前惩罚。我将把你们降为奴 隶,或者杀掉。”

【读解】

天子率领将士亲自出征,必定是一场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决战, 一定要使将士们明白为谁和为什么而战,否则不明不白上战场,多半要吃败仗。主帅是天子,由他来发布战争动员令,既有权威性, 又有感召力,还可以证明出征打仗的正义。 其中没有豪言壮语和长篇大话,没有一个接一个地表态和表决心,最足以征服人心的理由就是奉行天命,简洁而震撼人心。

也许是社会在不断前进吧,后来的檄讨书越来越长,废话越 来越多,理由列出了一大堆却难以震撼人心,成了空洞无物的玩意儿。政治家更能干,可以滔滔不绝地说得天昏地暗,实际上连 鸡都杀不死。事情常常坏在一张嘴上。

学学夏启是有益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