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为后不贤

作者:繁华歌尽 | 分类:奇幻 | 字数:6.6万字

1 冷宫长夜芳魂渺

书名:重生为后不贤 作者:繁华歌尽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1:40

锦绣宫紧闭的殿门被从外推开,沉闷的响声回荡在寂静的皇城中,传到每一个角落。

似乎就连永巷中浣衣的宫女都觉察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山雨欲来风满楼。

“陈婠,你这个毒妇!莫以为我不知,当年你除掉李美人,用的就是如此手段…不见陛下旨意,我绝不从命!”

“温贵妃放肆,竟敢直呼皇后娘娘名讳!当年李美人冲撞娘娘,心存妄念陷害太子,死有余辜,皇后仁慈,赐她全尸。今日,您可是要效仿于她?”安平姑姑眼色示意,小黄门便将瓷盘高举过顶,弓着腰鱼贯而入,更是连头也不敢抬高一分。

白底青花的瓷杯中,装的是最名贵的鸩毒。

温贵妃花容散乱,姣好美艳的脸容仍有一丝倔强。

坐在暮色阴影里的那道身影笔直,始终没有开口。

安平冷漠的声音响起,“传皇后娘娘凤懿,温贵妃谋害皇嗣,赐酒。”

温贵妃紧紧抓住床帷,如何肯从?

她尖声喊了几声来人,但此时宫女侍从具都消失无踪,殿内却静的可怕。

“都下去,本宫不喝!”她打翻一杯,即刻便有第二杯端进来。

温贵妃萎顿在榻,刺骨的绝望席卷而来。对面的女人,她能容忍自己得宠十年,如今就有多么怨毒的手段。

“皇后娘娘不敢私自用刑,臣妾在陛下心中的位置,想必您心里最清楚不过。”温贵妃冷冷一笑,娇美艳丽的模样,和初入宫时,相差无几。

坐在高榻上的女子鬓发高束,凤簪斜插,妆容精致。

良久,才缓缓开口,“当初你孤身独闯军营,远赴万里陪伴陛下,的确勇气可嘉,争宠的手段也算高明。”

温贵妃嗤笑一声,“臣妾受的苦,陛下心里最是明白。”

“但陛下既然将后位交到本宫手里,本宫便有权肃清不轨之人。你妄图谋害太子,是死罪。”

“臣妾没有做!倒是你,身为皇后,却无母仪天下之德,铲除异己,祸乱宫闱!臣妾…臣妾要见陛下!”

陈皇后浅淡的声音道,“陛下正在凤仪行宫避暑,有王昭容侍驾,你权且安心。”

温贵妃仍不甘心,陈皇后却已经站起,“你若伏法认罪,本宫可以饶过你的儿子。”

温贵妃猛然抬头,皇后面容平静无波,眼眸寂静而不容置喙。

“你不敢…你怎敢!我不相信陛下竟会宠幸你这样蛇蝎心肠的女人!”

陈皇后缓缓而来,裙摆如花长长逶地,不论温贵妃如何恶语,都没有半分动容。

她只是反问,“哦?你以为本宫当真不敢么?”

温贵妃双目赤红,死死盯着面前这个冷静地近乎残酷的女子。

令人意外的是,陈皇后却生了一张及其温柔清丽的脸容。

温和到第一眼看见她,便会觉得风静云清,一片安和。

天下人谁又能想到,就是如此面貌温婉的女子,竟会有一副毒如蛇蝎的心肠。

陈皇后微微抬起手,葱指如削,随手将一枚长命锁掷到温贵妃脚边,“左右本宫这双手已经染了太多鲜血,也不差你们母子二人。”

温贵妃颤抖地捡起来,颤声,“荣儿…这是我儿的长命锁…”

陈皇后专注地盯着她,极有耐心地欣赏着她变幻的神情。忽然凝眸,厉色浓重,“温氏,你平素如何争宠献媚,本宫都可以不咎,但这回,你将主意打到太子头上,实在太愚蠢!你身为人母,应该明白那种滋味。”

温贵妃说的对,她的确不能做残害皇嗣的恶事,但这个女人既然祸心已起,必要斩草除根!温贵妃,留她不得。

鸩毒再次递到温贵妃眼前,这一次,她没有反抗。

就像是丢了魂的行尸走肉,从床榻滑落到地上。

安平姑姑拿来纸笔,“温贵妃请书。”

不知过了多久,温贵妃含泪写完最后一笔,安平姑姑面无表情地拿起她的手指,刺破,重重按在伏罪书上。

“呵呵…”惨然森森的笑意从她嘴角溢出,温贵妃走到近前,高扬起脸庞,“陈婠,你真可怜,做了一辈子皇后,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一丝宠爱。你活该抱着凤冠独守空房,到老至死!”

“那么,你就带着皇上的宠爱安心去吧,下辈子一定要活的明白些,莫把情爱太过当真。”

温贵妃端起酒杯,“记住你今日承诺,否则我死后必化为厉鬼,缠的太子无一日安宁!”

皇后敛袖转身,定步朝外走去。

殿门关闭的瞬间,她似乎听到温贵妃在喊,“陈婠,若有下辈子,你也要活的明白些,莫把权势太过当真!我永远可怜你…”

夜风骤然而起,盛夏的夜,竟也会有丝丝凉意。

“娘娘,你今夜如此作为,只怕会将陛下推得更远了…”

陈皇后宛宛回盼,容颜如冰,话语如刀,“早在他封我后位的那天起,我们之间就已覆水难收了。”

当初,不是没有过恩爱缱绻时,东宫里的日子也有举案齐眉的安好。

只是不知何时,大约是入了皇宫,太子登基帝位,他们分别成为天下最尊贵的两人开始。

那些恩情爱意,便被日渐催生的权势所遮盖去。

有美人送入宫闱,皇上愈发忙碌,不再日日过来陪伴。

而陈皇后也有了自己日渐丰满的羽翼,她要开始为自己的儿子筹谋,为整个陈家筹谋。

“可是陛下他对您还是有情的…”

若无情,那后来甄选入宫的女子,为何总会有些和陈后相似之处?

“有情无情,本宫早已不在乎。”

“听奴婢一句话,娘娘您为何不能顺着陛下一次呢?他是天子,龙鳞不可逆的太过…”

陈皇后打断她,“谁敢伤害太子一毫,本宫必还她百倍。命人连夜将伏罪书送去行宫吧,本宫累了,摆驾回宫。”

第二日,御驾提前回宫。

皇城之外隐隐有流言穿出,皇上最宠爱的温贵妃身毂。

直到七日之后,一道圣旨才迟迟昭告:温贵妃身染恶疾,病夭,准以厚葬。

封其子为临沧王,远赴封地。

--

周围景象突然天旋地转,她挣扎了几下,却无力转醒。

耳畔又传来他的声音,“陈氏,你太令朕失望。朕面前的皇后,竟还是当初那个温婉可人的陈婠么!”

他唤自己陈氏,再不是当初的婠婠。

“陛下可曾听闻,为女则弱,为母则强。臣妾为保太子,不曾做错。”

“在你的心里,就只有太子?你非要将朕逼至如此?”

陈皇后沉默不语。

皇上怒意滔天,上前扳起她的脸,冷笑道,“好,陈婠,朕成全你。即日起,皇后幽闭椒房殿,永不得出。”

从冷宫破败的高墙外,只能看到灰蓝的天幕,像一面荒草地,铺天盖地而来。

陈婠以为,皇上不过是一时怒气,气消了便会放她回宫。

因为他早已习惯了自己的善妒,从前的美人如流水,并不见皇上放在心上。

旧人没了,新人进来便是。

可是,一个月过去了。

冷宫依然寂静,除了送饭的宫人,再无人问津。

期初的念想,渐渐凉透,变成了刺骨的绝望。

安平也再不曾出现过。

月月年年,年年岁岁,冷宫里的荒草枯荣了多少回。

再记不清日子,只有听到太子音信时,似乎才感觉到自己还活着。

--

陈婠惊厥坐起,汗湿了锦被。

窗外月色华然,清晖万里。

她再次做了这个梦,梦中的一切都清晰如昨日。

可如今的陈婠已经回到了二十年前。

皇上的确一言九鼎,扶植太子登基,从此无□□之祸。

他没有废后,却再不曾踏足冷宫一步。

十年的冷宫岁月,让她痛不欲生,行尸走肉般活着,尚不如死。

陈婠临终前才明白,原来温贵妃说的是对的。

她这一辈子,都输在了一个“争”字上头,输地彻彻底底!

输掉了所有恩爱缠绵,输掉了所有的天伦之乐,更输掉了性命。

魂魄离体的瞬间,一幕幕前尘往事翻飞迷乱。

她最后一次看到皇上,已然相隔十年。

尘满面,鬓如霜,陌生地不敢相认。

他开口,声音嘶哑,“没有朕的旨意,你怎敢先赴黄泉?”

他还说,“追封陈皇后为孝贤皇后,于朕合葬陵寝。”

却唯独来不及看清他的容颜,只是两鬓华发已生,再不胜当年雄姿英发。

一切都来不及留恋和追悔,陈婠就被带回了这里。

沧州陈府,陈家故居。

现下想来,她上一辈子已无恨,却有悔!还有对那人和皇城深入骨髓的惧怕…

当真是不值得的。

缓缓走到窗边,陈婠胸中闷痛,她只得扶着窗棂,慢慢平复。

窗外是陈府小院,父亲如今只是沧州太守,远没有后来位及三公的荣华无限。

正是回神间,房门打开,青衣小婢端了汤药进来,声音柔婉,“小姐,五更天,该服药了。”

许多天来,她总是睡不安稳,耳边缭绕着冷宫里,露水滴在枯荷上的嘀嗒之声,无穷无尽。

陈婠望着那婢子有一瞬间的失神,问道,“安平,你今年多大岁数?”

面前的安平容颜俏丽,仍是小女儿家的模样,她脆声答,“您忘啦?奴婢和小姐同年呢,夫人说奴婢生辰八字吉祥,便教进屋来陪伴小姐。”

是了,安平,安平,母亲刻意取了这样的名字,让她一路陪自己出嫁,入东宫,位比椒房。

但终究是不能如愿,安平没能保她平安,反而在那次宫变中被皇上赐死,葬在哪里连陈婠也不知道。

宫中下人到死,都是没有名分的,一席裹尸,葬于荒野。

陈婠默默喝下药,她问,“你十五岁已满,我替你做主,寻个好人家嫁了吧。”

安平小脸一红,“小姐休要打趣奴婢,奴婢一辈子都陪着小姐,谁也不嫁。”

“我不想有一天,你跟着我再受苦难。”

安平噗嗤一笑,“以小姐的品德才貌,将来的姑爷必定是人中龙凤,何来受苦之言?奴婢看您是病中忧思难解,该各处散散心。”

陈婠从没有觉得,安平的话这样好听,随自己入宫后,她日渐少言寡语,练就了一副沉静如止水的心肠。

当初赞她办事得力可靠,如今看来,陈婠宁愿要这般心直口快的人儿。

安平轻手细致地替她绾发,柔顺的乌发还未有一丝干枯,肌肤瓷白,是后来在宫中用再名贵的胭脂也换不来的细腻。

这一年陈婠芳龄十五,半年前方行完及笄礼。

“小姐病中不知呢,这些天府里可热闹啦,宾客道贺络绎不绝。大公子在军中得了职位,老爷也升任户部侍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