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崔娆重生攻略/诱你入心

作者:于心焉 | 分类:奇幻 | 字数:6.1万字

第3章

书名:崔娆重生攻略/诱你入心 作者:于心焉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1:39

你要再有什么事,这可让我怎么活啊?”说着桓氏便捂着脸大哭了起来。

崔娆呆呆地望着桓氏,爹爹去世了?

她记得很清楚,父亲崔镜是自己十二岁那年得急病突然去世的。

那就是说,自己回到了十二岁?

她有些不敢相信,忙叫崔栉拿了镜子给自己看。

铜镜里是一个十二岁左右少女的脸,虽然面色憔悴,但容貌看起来依然清婉动人。

这分明是自己十二岁的模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崔娆心中大骇!“咣当”一声,铜镜从崔娆手中滑落。

这一刻,她不得不相信,自己真的重生回到了十二岁那年。

想到前世的惨死,她觉得心口一疼。

难道前世死得太冤,连老天都看不过去,要给看一个重来的机会?如今老天既然眷顾,那她便要好好珍惜,必不会不到二十岁就莫名其妙的送了命。

想起来,前世谢浔瞧不起她,赵斐心里没她,结果却是这两个男人,在不知不觉间,联手将她害死了。

赵斐为了那林雁归,生死关头弃她不顾,任她自生自灭,而谢浔领兵追她,最终将她逼上了死路。

看来,这两人注定是她命里的煞星。今生再看见这两人,一定要绕路走得远远的。

正在这时,伯母江安侯夫人袁氏带着女儿崔妙进了屋来。

桓氏忙擦了擦眼泪,起身招呼道:“大嫂。”

“阿娆总算醒了,身子可是大好了?”袁氏看着崔娆,一脸的怜爱。

“好多了,谢大嫂挂念。”桓氏说道。

“一家人,何必客气。”袁氏看着崔娆,叹了一口气:“明日二叔的灵柩便要回乡。侯爷让我跟你说说,阿娆的身子一向便不好,二叔这一走,她又大病的一场,怕回了乡里,阿娆身子更受不了。侯爷的意思,阿娆反正是女儿家,就让她留在府里守孝,不回清河了。”

“这……”桓氏有些为难,她确实担心崔娆的身子,可心里又舍不得离开女儿。再看着崔娆瘦削的小脸,她也怕回到清河乡下,万事不如建安城,女儿的身子会吃不消。于是,她点了点头,说道:“如此,阿娆就留下吧,只要要麻烦大嫂多费心照看了。”

袁氏轻轻拍了拍桓氏的手,说道:“阿容,你又说这些客套话干嘛?”

听了袁氏和桓氏的谈话,崔娆心里一怔。前一世,崔娆便因身子弱,没有回清河守孝,留在了建安城里。王、谢、崔、桓等都是士族大家,相互之间往来颇多,虽在孝期,崔娆也时有机会见到谢浔,才会对谢浔情根深种。所以,在谢浔当面拒绝她的爱意之后,她便心如死灰,逃似的嫁到北地,最终惨死异乡。

这一世,她既然打定了主意不再与谢浔有牵扯,自然不想再留在这建安城。眼不见为净!

想到这里,崔娆抬起头,对着袁氏说道:“伯母,娘,爹爹对阿娆疼爱非常,如今爹爹去了,阿娆作为爹爹的女儿,自当回清河为父守孝才是。”

闻言,桓氏一呆:“你要回去?”她没想到女儿居然如此孝顺懂事,心里不禁一阵感动。可想到女儿身子骨弱,还是让她有些担心,便对着崔娆说道,“可老家生活清苦,你身子可受得了?”

“娘,别担心阿娆。爹爹在天有灵,自会保佑女儿的。”崔娆抹着眼泪说道。

桓氏听崔娆这么说,拭了拭颊上的泪水,也没说话,心里算是默认了女儿的说法。

袁氏看了崔娆半晌,然后轻轻抚了抚她的头,叹了一声:“我们阿娆真是懂事孝顺,既然如此,就让阿娆随你一起回乡吧。我一会儿多准备些贵重药材,你们一起带回老家,以防万一。”

“谢大嫂。”桓氏说道。

崔妙听说崔娆还是要走,急得眼泪一下便流了出来。她紧紧抓住崔娆的手,说道:“阿娆,别走,我舍不得你。”

崔娆眼圈也是一红:“阿娆舍不得妙姐姐,也舍不得祖母、伯父、伯母。”说到这里,崔娆终于哭出声来,“可阿娆是爹爹的女儿,自当回乡为爹爹守孝。”

她这番话都是真心的。前世,自崔镜过世之后,伯父江安侯崔献及伯母袁氏对崔娆和崔栉视同己出,吃穿用度与自己的亲生子女无异。连崔娆成亲之事,原本崔献便可自行作主,但他定要桓氏同意之后才将崔娆嫁出,可见其对于弟媳是极为敬重的。

听了崔娆的话,袁氏抹了抹眼泪,说道:“阿妙,别哭了,三年守孝期满后,阿娆和阿栉还会回建安来的。”

桓氏也点了点头,将崔妙揽进怀里,柔声说道:“阿妙,别难受,三年真的很快便过去了。待我们回来时,你们俩都成大姑娘了,说不定那时我们阿妙都议了亲啦。”三年后,崔妙十六岁,议了亲也是平常。

崔妙一听,脸一红,又急又臊地闹道:“二婶,你莫再笑我。你们若再笑我,我,我可又要哭了!”

听到崔妙说着小孩子心性的话,袁氏与桓氏相视一看,两人不禁笑出声来。

这一闹,屋子里的悲伤之气便也就淡了些。

崔娆听着袁氏和桓氏又商量着带奴仆回乡之事,她突然想起了在自己临死之前拼命护着自己的翠晴,便对着袁氏说道:“伯母,阿娆想带翠晴回乡去。”这翠晴原本不是崔娆的贴身丫鬟,崔娆原来的贴身丫鬟青荷因年纪大子,在崔娆出嫁后,桓氏便作主给许了人家,等崔娆出嫁的时候便选了翠晴陪嫁。

崔娆感念在自己临死之前,翠晴忠心护主,便想这一世早点将她要了过来,好好对她。

崔府家大业大,怎会在意这一个小丫鬟,袁氏自然满口答应了下来。

次日一早,桓氏便带了崔娆、崔栉姐弟去了崔老夫人房里,让两个孩子给祖母道别。

等她们娘仨到的时候,崔献、袁氏及崔植、崔妙已经在老夫人房里候着了。

崔老夫人才死了儿子,年幼的孙子孙女也要回乡守孝,她心里自然是万般不舍,便一手搂了崔娆,另一手搂了崔栉,眼泪流个不停。袁氏与桓氏两妯娌便在一旁劝慰着她,半晌才让她老人家止住泪来。

崔献看着十五岁的儿子崔植,语重心长地说道:“植儿,这一路你要好生照顾婶娘和弟弟妹妹,回了清河,务必将婶娘他们安顿好了,才能回建安来。”

崔植虽然年纪不大,可作为江安侯的嫡长子,未来的江安侯,早已知礼识仪。听了父亲的话,他对着父亲一揖道:“爹爹放心,儿子定会将一切安排妥当,才会返京来。”

看着儿子面色沉着,崔献心里也是异常安慰:“如此,为父便将你叔父一家的安危交与你了。”

“爹爹放心,儿子必不会让爹爹失望的。”崔植说道。

崔献抚须点头。

袁氏倒没有崔献那么放心。这崔植长这么大,第一次没有崔献的陪同单独出门。这一走,崔植便成了桓氏母子三人的依靠,对儿子稚嫩的肩膀能否担此重任,她心里自然担忧不已,面上却又不敢表露出来,只得在一旁悄悄抹着泪。

崔献看时辰不早了,便催着崔植及桓氏母子三人早些起程。

崔老夫人终于含泪放开两个孙子女,与他们挥手告别。

出了门,崔植带了几个侍从骑着马在前边引路。

桓氏带着崔娆、崔栉坐着马车紧跟其后,后面跟着些物资,一行人马便往建安城外走去。

崔栉年幼,偎在桓氏的怀中,摇摇晃晃间,这小家伙居然睡着了。

崔娆安静地坐在一边,随着马车向前行时,帷帘微微晃动,将建安城的街道两边的景致都投了进来。

自从前世出嫁离开建安,便再也没有回来过。现在,终于又看见了曾经熟悉的建安风貌,崔娆的心,莫名的激荡着。

她伸出手,轻轻掀开帷帘的一角,随着马车的行进,将建安城的一景一物都映进了心底。慢慢地,便快到城门了。出了城门,便又要离开建安城了。不过这一次,她知道,只是暂时离别,三年后,她还会回来的。

☆、第二章

突然马车似乎停了下来,崔娆隐隐听见堂兄崔植在和人说话。

不一会儿,便听见有崔植的侍从跑到车前来说话:“桓夫人,二姑娘,小公子,舅老爷府上的公子姑娘来送行了。”

听到来的是晚辈,桓氏便对着崔娆说道:“栉儿刚睡了,怕吵醒他,娘就不下去了。阿娆,你下去给他们打个招呼便是。”

崔娆点了点头,说道:“是,娘。”然后起了身,掀起车前的帷帘,将身子探了出去。

一眼看过去,她的身体不由僵了一下。

城门口正站着七八位风华正茂的少年郎和四五个身姿婀娜的少女。

可在泯泯众人中,她一眼便瞧见了一身月白色衣衫的谢浔。

自古谢家出宝树!说的便是谢家子弟如苍翠的大树般挺拔耀眼。

而谢浔显然是谢家子弟的杰出代表。虽然他此时不过才十四岁,但昂然的身姿,出众的五官,出尘的风华,让他整个人看起来极其清澈明亮,站在人群中极为打眼。

此时,崔植已经下了马,与众人说着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