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一个人的KTV

作者:刘若英 | 分类:奇幻 | 字数:1.8万字

第4章

书名:一个人的KTV 作者:刘若英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1:23

我半信半疑地坐了回去,与戏院里的每一个人分享着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段心情。甚至有时候,当初我自己觉得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观众也给予热烈的回应。电影结束时,观众不吝啬地鼓着掌。你一定不相信,我多幺希望拿着摄影机把这个场面拍下,给所有参与的工作人员分享。因为我知道,这样的回应不是因为这是场首映,更不是因为他们的礼貌,而是因为他们懂得!我们努力铺造出来的一条特别信道跟观众连接上了。我带着满满信心回到台湾,跟大家分享当时的情景,而我得到的,还是那一句话:”那可能是香港观众特别捧场,但是在台湾,国片已经死了!”

终于有一天,接到一通电影公司的电话,问我接下来行程的状况。说是“征婚启事”准备要上映了。我心里对上片虽然期待已久,但是第一个感觉却是害怕,因为“国片到谷底”了啊!如果还没上片,起码不用面对事实,一上片,结果可能就是无法抹灭的伤痕了。

在我还没把担忧表明之前,公司对我说明了一下这次宣传及售票的方法。我听完,真想起立鼓掌。因为我突然感觉到一股力量,一股不服输、不再只是任“国片不景气”几个字眼摆布而善罢干休的力量。接下来的一两个月,我看到工作小组运用着微薄的宣传资源,从什么都没有到海报的完成(海报上你看到所有的男人,都是人情请来的),售票通路的建立(工作人员自己亲自发送预售票到每一家金石堂),寄发广告传单(要寄给哪一种族群?他们在哪里?地址呢?)

三月一日,台湾电影首次采用预售票的方式正式开始。我心里忐忑了一天,还逼了几个朋友一定得去买票捧场。当天晚上传来消息说,第一天卖了一千多张票,我虽然高兴,但又怕这只是前期的虚张声势。然后接着第二天、第三天……销售稳定地成长。那种感觉,只怕不是现在的文字所能形容。

上片第一天,早场八成满,接下来是场场爆满,还有人因为划不到位置而抗议不走。接下来每一天七点场放映后,导演和演员在观众掌声中进场,我看到一张张或者满足、或者微笑或者坚定不悔的脸时,我想,我终于也享受到做一个电影演员的满足感了。

当然,我知道,“征婚启事”能得到观众的支持,绝对不是一、两件事形成的。我也更清楚,一部片子的卖座对于“国片不景气”这个已经陷入恶性循环的生态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但是我想说的是,我很感谢那些懂得的朋友,因为你们给了我们一次机会去证明,我们对高标准的坚持是对的。

最后,想给那些老给我做“心理建设”的朋友一句话:“嘿!‘国片不景气’这句话已经落伍了!”

从小就爱做梦,有时候晚上做不够,白天睁着眼还要继续做。很怕梦里才有的悸动会突然消失,所以总是嗜睡梦境中。

有些梦醒来怎么也想不起来,有些梦却清楚的令人相信真有另一个空间的存在。

那是一个静谧透明的清晨,空气冷冽的把一切都区隔得干干净净。眼前是一面澈蓝的湖水,流水透着光而发出水晶的声音。远远的我看见一个很老很老的老太太独坐在一张木头长凳上。白发苍苍,脖子上圈着一条灰蓝色的围巾。黑灰交杂的长大衣,一双看起来不知走过多少岁月的平底旧鞋。那是我!!很老很老的我。脸上的皱纹清晰到让我屏气不敢出声,深怕一丁点干扰都会触发那些线条融化。那张脸上的表情,是我这辈子没有见过的表情。即使身为演员的我三番两次在镜子前揣摩,都无法重现。是一种微笑吧。温暖而满足的微笑。昂仰的眼神凝视着远方湖面上的浮雾,好像可以看透一切似的。或者说,她像在看着一部永远也猜不透却百看不厌的电影。

突然一个年轻小伙子穿着背心短裤,遛着一只白色土狗慢跑经过她的面前。

小伙子回头看她,对她点头微笑。她也轻轻地回应,嘴里冒出了一口白雾的热气。

她可以听见那男孩心底的声音,“What a lonely lonely old woman !!!”。

我,清楚的分享了她的感受。她其实一点也不寂寞!

她不寂寞,因为她心底一直有个秘密,一个关于爱情的秘密。

她曾经勇敢的爱过,也认真的被爱过。她庆幸自己没有平庸的度过她的人生。即使年轻时所有的卤莽及天真,也是她所珍惜的。

由于她心里满溢着激情的回忆,她此时孤独的身影却是笼罩在幸福的光晕中。

时间不断流逝,可是温暖却永恒停驻。她脸上的皱纹是甜美的年轮,是爱情的轨迹。

她松弛的轮廓,是圆满的弧线。

小伙子渐渐跑远了。

她轻轻的扬起了头,再度的微笑了起来。因为她看见,在湖另一边的爱人,也笑了起来了

落叶

四季里唯有秋天是一夜之间说来就来的。当树上落下第一片叶子时,发丝被第一阵凉风吹起时,加上第一件薄衫时,改点第一杯热茶时,叹第一口气时……

秋天树上枯黄的叶缓缓欲坠的姿态令人驻足。它们总是在落地之前,做着垂死的挣扎。至少再做个优雅的后跟翻或是转个圈,才甘心成为人们脚下那一声不经意的脆响,那是一种有所坚持的美感。像人生。

我想起曾经有一个男孩跟一个女孩说,秋天树上的叶子是听声音掉落的。说完便拍起手,果然叶子一片片落了下来。男孩要女孩跟着做,女孩害羞而骄傲,死不肯举起手

经过很多个秋天,男孩已不知去向了,女孩独自经过那条路,抬起头来,又看见那些树上的叶子,想起了那一幕。她突然拍起手来,一声,两声,啪啪啪啪!数不尽的拍掌声。

突然,她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只因为满天散下了绵绵层层枯黄的回忆

鲑鱼头

现在是我的清晨。我一定要把刚刚的惊慌告诉你。我一早起来,就饿得开始把前天买回来的鲑鱼头放进烤箱,打算来个鲑鱼头大餐,然后再出去运动及散步。就在一阵阵香味从烤箱传出,我正赞叹着温哥华名产的物廉价美的时候,我打开了烤箱。再说一次——我‘打开’了烤箱。接着是一阵香味和巨响的警铃声。我仓皇失措地先把烤箱关上,然后用湿毛巾把发出警报的地方(很多人家里都有的天花板上圆圆的东西)捂住。可是它还是响个不停!天啊!这可是清晨五点啊!待会儿担保会有人来敲门救火。

三分钟之后,警铃终于停止。还好,尚未有人来撞门。现在怎么办?警报解除了,那鲑鱼头怎么办呢?还是吃了吧。我毫无戒心的再度把烤箱打开——又响了。真的又响了。天啊天啊!那我不吃了总可以吧!但它还是没商量余地的大声响着。我捶警报器,我捶烤箱,差点没去捶鲑鱼头(是啊,现在想起来,鲑鱼头何辜呢?)。我认命了。好吧!就等消防队来吧。我不过就因为清晨早起肚子饿了,能拿我怎么样。

接着我就笑了。

现在屋子的景象是,一堆湿毛巾摊在地上,一把椅子在房子的中间,一个穿着T-shirt蓬头垢面惊魂未定的女演员站在椅子上,还有一条躲在暗处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的“鲑鱼头”。

我这一笑可就完全停不下来……

信一封

(本信原写于“人间四月天”开拍第???天时)

蕙玲姐:

本来给你写了一封信,正准备发给你时,制片说你已经回加拿大了。所以也就没发了!因为里面还写了“万分感激你留下替我看两天戏”的字句。回大陆后,常常在拍戏时,尤其是在说台词时,想给你写信,可是等收工回到旅馆时,通常是命已经去了半条了。

一直到今天,才觉得有点回过神来。

开镜那一天因为台北有事必须离开北京几天,竟然有些舍不得!这可是我第一次快回家时候心情竟是不甘心的。一路上,下着雪,没一会儿,把前往机场路上一片片早已干枯的树林都盖上了白色的纱幕。我想象着幼仪在德国那几年的冬天,一定更冷!

回去台湾几天,我急着替我心目中的幼仪打点行头。经过上一趟的北京行,我竟然在我祖母提供的一堆老首饰中,一眼便能挑出属于幼仪的东西。甚至在我那学古董的姊姊替我准备的一堆旗袍及西服中,我就能清楚看到各地,各年龄不同幼仪的画面。这种经验真的很神。所以我很想写信告诉你,并且谢谢你在那短短的几天中给我那样确实的方向。也谢谢你跨越了编剧与演员的隔阂,和我们一起那么贴近的沟通每一个细节。

以前拍戏,从来没有演过真实的人物。所以每次设定角色,大部分都从自身的一些感受出发。但是这次很不同。曾经,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一个叫张幼仪的女人,努力地活着,本分而又坚强地面对她的一生。每当我读她的经历时,或者顺剧本的台词时,佩服之余又多了担忧。担忧自己真的理解她情感的出发点吗?担忧我真的懂她的感受吗?担忧幼仪眼里的那一个志摩是我能看得到的吗?我深信,一定有一个更大更深的张幼仪是无法完全再现的。如此女子,一个演员如何能体现她真正的生命历程?

当然,我们要拍的毕竟不是张幼仪传。但我诚心相信,如果幼仪的情与痴最终能够透过荧光幕呈现出来,我们也等于为中国人独特的爱情观下了一个注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