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之锦书难托

作者:天天疯 | 分类:奇幻 | 字数:4.5万字

9 第9章 杀手锏

书名:重生之锦书难托 作者:天天疯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0:58

第9章杀手锏

白素锦研二的时候曾跟随霍教授在陕豫交界处一个偏僻山区发掘一座汉代诸侯王级别的墓葬,陪葬品中就有用苎麻纺纱织成的花綀,其中一匹保存完整,长四丈,重量却不足三两,卷起来塞入竹筒中空间也绰绰有余,让人不得不惊叹其精致程度,可惜,棉花引入种植后,迅速对麻纺织造成了取代性的冲击,汉后墓葬中再难发现花綀的踪迹。

白素锦将花綀的基本情况和三大主事介绍了一遍,作为从百年丝织之家出来的人,即便是江大掌柜对纺织一行也知之不少,就更不要说许大管事和闫大掌柜了,片刻愣怔后脸上难以抑制地涌上惊喜。

许家之所以能传承四百余年的富贵而不衰,靠的就是独步天下的顶尖织锦工艺,这才是靠手艺发家之人最大的财富。白素锦刚刚所说的花綀,一旦织造成功,那必将是麻织工艺的顶峰之作,名利双收尽在掌握。

“庄主可有十足把握?”闫大掌柜觉得喉咙直发干,暗暗叹道,不愧是身上流着一半许家血脉的人物,对丝织的悟性不是寻常人能比拟的。

白素锦点了点头,“还要劳烦许大管事从织造坊临时抽调出二十个手艺好又信得过的织工出来,先赶制出一匹花綀看看效果,后续的事就要交给三位安排了,我要尽快动身到百越走一趟。”

许大管事听了当即起身着手去办。

江海从衣襟内掏出一封信递给白素锦,“这是今日商行刘大掌柜打发小伙计送过来的,嘱咐一定要亲自交到您手里。”

白素锦接过封面盖有许家万通商行加急印章的信,拆开封蜡,抽出的信纸只有薄薄一张,短短一行字,字体苍劲力透纸背:不日将至,勿怕。

信角落款处,赫然一个狂劲的“安”字。

这封信,居然是许家老太爷许宏安的亲笔信。

白素锦捧着信有些恍惚,如果没理解错的话,老太爷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亲自赶来了?!

钱塘到临西,少说也有两千公里,这年头没火车没飞机,只能舟车赶路,许老太爷如今已年逾六十,这不是要把半条命扔路上玩吗?!

吃惊、意外、忧虑的同时,白素锦心底也涌上一团温热,弊端世界,表哥也是处处维护自己,把自己的一点小事也当成大事来对待。不知道表哥得到自己出事的消息时,要发疯成什么样......

白素锦脸上动容的表情着实让江海和闫明吓了一跳,他们都是看着白素锦长大的,了解她素来情绪不喜外露,如今这副模样,莫非出了什么事?

“庄主,可是出了什么事?”

白素锦一时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猛听到闫大掌柜的声音晃过神,见两人面带焦虑看着自己,忙将手里的信纸递给他们。

这下子就轮到两个大掌柜傻眼了。

织造坊就在庄内,许大管事办事向来是个干脆利落的,不到半个时辰,就在织造坊西院单独辟出了一个织室,挑选出来的二十个织工都是签了死契的伙计,手艺也是织工中的翘楚。

返回议事堂,听闻许老太爷正在赶往临西的路上,一向沉稳的许大管事也难得面部表情活跃了一回。

因为许老太爷的关系,前往百越的计划暂时往后推迟,督造花綀的时间就宽松不少,许大管事也偷偷松了口气,想着可以仔细挑选几个手脚功夫好的随役跟着去百越。

百越族人口规模不大,居住集中,对外界排斥心理极强,桐华布是百越特有的精品布料,多年来一直未打破这种“独有”局面,一来是织造桐华布所需要的原材料木棉,采自百越特有的橦华树,这种树木集中生长在百越族聚居地内,外界甚少见到。二来,是百越族世代相传下来的织造桐华布的工艺极为传统,加之人力资源不足,故而生产能力相当有限,三来,是外界布商刻意压价,百越实际所得利润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故而桐华布除了每年进奉皇宫的贡品外,流入外界的数量非常少,常常是有价无市。

为了这次百越之行,白素锦特意准备了一件杀手锏,本打算从百越回来后再投入自己织造坊使用,但出行日期押后,白素锦决定织造花綀时试用一番。

素尺奉命回扶云轩的书房取来一个紫檀描金木匣,放到白素锦手边的桌子上后即刻退了出去,守在议事厅门外。

白素锦将木匣上那把小巧的锁打开,取出一张叠的整整齐齐的纸,放在桌子上平展开来,足有两尺见方。

三位主事聚首看过来,只见一架流畅线条勾勒而出的纺车跃然纸上,紧紧抓住人眼球的,是这架脚踏纺车竟然是四锭的,而现在织造坊使用的双锭脚踏纺车是去年托许家的关系从钱塘不远千里采买回来的,现如今在临西府的地界上也是紧俏货,稀罕货,一般织造坊、布坊还在使用双锭手摇纺车,甚至是单锭纺车。

可想而知,桌上这张图纸流传出去,将会造成整个布业多大的震撼!

“百越之行,庄主的杀手锏,便是这个?”许大管事在敬佩赞叹白素锦头脑过人的同时,也不得不感慨自家主子的大手笔。

白素锦黛眉微扬,嘴角噙起一抹淡淡笑意,清声道:“一张图,换十年桐华布独家供货,大管事以为如何?”

三大主事听闻俱一愣,片刻后摇头哑然失笑。也是,这么多年来,何时见过这位小庄主吃过亏。

全手工打造一架这样的四锭脚踏纺车工序十分复杂,好在江海江大掌柜对织具颇有研究,几个人几经商讨,最后决定将纺车拆分成几部分,交给不同的匠坊加工制造,最后一道组装程序由江大掌柜亲自动手。

白素锦端着茶盏坐在旁边,看着头顶头聚在一起热烈讨论的三个中年男人,默默感慨:千万不要小看古人,看,喝盏茶的功夫,人家已经把流水线生产的雏形给弄出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