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锦香亭

作者:古吴素庵主人 | 分类:奇幻 | 字数:6.8万字

第20章

书名:锦香亭 作者:古吴素庵主人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5:21

谁知你不自猛省,艳思欲念触绪纷来。只怕堕落火坑,万劫不能超脱矣。”妙香道:“弟子气禀痴愚,今闻恩旨,不觉茫然若失。但恐罪孽深重,不能心地清凉,还望圣母指点迷途。”贞肃夫人道:“自古道:‘了心淫女能成佛,人手屠儿但放心。’果能痛割尘缘,蓬莱岂患无路。”妙香就向前拜谢。

明霞、碧秋同立起道:“听圣母所言,令人心骨俱冷。不揣愚蒙,亦望一言指点。”琅简元君道:“二位虽灵根不昧,奈宿愿未酬,尚难摆脱,出世之事,未易言也。”葛明霞又问道:“弟子目今进退维谷,吉凶未保,不知几时得脱这苦厄?”琅简元君道:“你尚有一载迍邅。过此当父子重逢,夫妻完聚,连卫碧秋亦是一会中人。但须放心,不必忧愁。”

葛明霞听了,便跪下礼拜,那琅简元君忙避席答礼。葛明霞道:“弟子乃尘俗陋姿,圣母何故回礼?”贞肃夫人笑道:“琅简元君生前与你有些名分,故此不忘旧谊。”葛明霞道:“请问琅简元君,生前还是何人?”贞肃夫人道:“我二人非是别个,我乃张睢阳之妾吴氏,她即你侍婢红于也!”明霞大惊道:“如此为何一些也不厮认?”贞肃夫人又笑道:“仙家妙用,岂汝所知,你若不信,可教她现出生前色相,与你相见便了。”

说罢,将袖子向琅简元君面上一拂。明霞一看,果然是红于的面貌。便抱住大哭。琅简元君,究竟在人世六道之中,未能解脱,也自扶了明霞泪流不住。卫碧秋看见,想起当日红于触死那番情景,也禁不住两泪交流。

正热闹间,忽听得檐前大叫道:“两个女鬼如何在此播弄精魂?”贞肃夫人与琅简元君,并妙香、明霞、碧秋一齐听见。抬头一看,见一个番僧在半空降下,大踏步走入小轩。形容打扮却是古怪。但见:

头缠大喇布,身挂普噜绒。睁圆怪眼,犹如一对铜铃;横亘双眉,一似两条板刷。耳挂双环,脚穿草履,乍看疑是羌夷种,细认原来净土人。

那番僧向众说道:“我乃达摩尊者是也。适在华山闲游,无意见你们在此说神论鬼,动了我普渡的热肠,因此特来饶舌。”众皆合掌拜见。达摩便向贞肃夫人、琅简元君道:“你二人虽登天界,未免轮回,正宜收魂摄魄,见性明心。若还迷却本来面目,一经失足,那地狱、天堂,相去只有毫发,不可不谨。妙香既能皈依清净,亦当速契真如,不可误落旁门,致生罪孽。迷则佛是众生,悟则众生是佛。生死事大,急急猛省。”

众人听了,一齐跪下,求圣僧点化。达摩大喝一声道:“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迹之意,水无留影之心。会得的下一转语来。”贞肃夫人道:“万里浪平龙睡稳。”琅简元君道:“一天云净鹤飞高。”达摩道:“何不道‘腾空仙驾原非鹤,照日骊珠不是龙。’”妙香道:“没底篮儿盛皓月,无心钵子贮清风。”达摩道:“何不道‘有篮有钵俱为幻,无月无风总是空。’”

妙香将手中拂子一挥,拍手嘻嘻笑道:“弟子会得了,总则是‘梨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达摩喝道:“妙香道着了,你三人洵是法器,言下即能了然。但须勤加操励,净土非遥。葛明霞、卫碧秋尘缘未了,机会犹然。只是得意浓时急须回首,不得迷恋。”

众人又向前拜谢,达摩拂衣而起,倏然腾空而去。贞肃夫人与琅简元君也就起身,护从们一拥而上,妙香、明霞、碧秋望空而拜,遥见天上祥云缥缈,瑞霭缤纷,室中香气半晌方散。妙香已心地豁然,不胜欢喜,同明霞、碧秋、往佛堂中点香礼佛。

不觉乌啼月落,曙色将开。里边老尼姑也起来了,走到佛堂中,正待向前撞钟。忽听见门外敲门声甚急。妙香道:“这时候什么人敲门?”老尼道:“昨晚我着老道出去买盐没有回来,想必是他了。”说罢,出去开门,果然是道人回来。

见他气喘吁吁,面貌失色,奔进来道:“师父不好了,祸事到了。”妙香忙问。道人道:“我昨晚出去买盐,因没处买,走远了路,回来天色昏黑。路上巡哨的兵见人就抓。我故此不敢行走,在树下坐了一夜。直待更鼓绝了,有人行动方始敢走。一路里三三两两,听见人说:‘安庆绪领兵在潼关巡视,被郭节度绝了他的归路,那厮倒望东冲杀而来。在各乡村,掳掠妇女、粮草,鸡犬不留。’看看近前来了,我适才见许多百姓尽去逃难了,我们也须暂避可好?”

老尼与妙香等听见,吓得目瞪口呆,没做理会处。卫碧秋道:“不要乱了方寸,快打点逃生要紧。”明霞道:“正是。”忙叫卫妪起身。碧秋又道:“那张路引是要紧的,不可忘记。”便在拜匣里取将出来。明霞道:“我心里慌张,倒是妹子替我藏好罢!”碧秋应声,就将路引藏在身边。那两个老尼还在房中摸摸索索,妙香催杀,也不出来。碧秋道:“我们先走罢,不要误了大事。”妙香、明霞都道“有理!”

一时间,卫妪、妙香、明霞、碧秋四个人,一齐走出静室,望山间小路行去。不上里许,早有无数逃难的男女奔来。四人扯扯拽拽,随着众人而行。

转过几座林子,山凹中许多军马,尽打着安太子的旗号,斜刺里直冲过来。赶得众人哭哭啼啼,东西乱窜。妙香、碧秋手挽着手,一步一颠正走时,回头不见了卫妪、明霞。碧秋连忙寻觅,并无踪影,放声大哭。妙香道:“哭也没用,趁这时贼兵已过去了,我们且回静室中住下,慢慢寻访。”碧秋含着眼泪,只得与妙香取路回归静室去了。

要知卫妪、明霞下落,且到后来便见。

第十三回 葛太古入川迎圣驾

诗曰:

塞下霜归满地黄,相思尽处已无肠。

好知一夜秦关梦,软语商量到故乡。

话说安庆绪同杨朝宗,领了安禄山旨意,来到潼关外边巡视。却被郭子仪差先锋仆固怀恩,领骁卒五千,夜袭潼关,断了安庆绪的归路。庆绪、朝宗不敢交战,只得引兵望东而来。却往各乡镇去打粮骚扰,搅得各处人民逃散,村落荒残。

是日,见一队男女奔走,纵兵赶来,将明霞、妙香等一行人冲散。妙香与碧秋自回静室,明霞与卫妪,随着众人望山谷中而逃。庆绪大叫道:“前面有好些妇女,你们快上前擒掳。”

众兵呐喊一声,正欲向前追赶,忽见孙孝哲一骑马飞也似跑将来,叫道:“千岁爷住马,小将有机密事来报知。”庆绪忙回马来,孝哲在马上欠身道:“甲胄在身,且又事情急迫,恕小将不下马施礼了。”庆绪道:“你为什么事这般慌张?”

孝哲叱退军士,低低禀道:“主上自从斩了雷海清之后,终日心神恍惚,常常见海清站在面前,一双眼睛竟昏了。不想李猪儿在东京回来,备说郭子仪并无西攻之意,劝主上放心,且图欢乐。主上听了那厮的话,昼夜酣饮,淫欲无度。前夜三更时分,李猪儿在宫中,乘主上熟睡,将刀戮破肚腹,肝肠尽吐出来,被他割了首级,赚开城门,投往郭子仪军中去了。”

庆绪听罢大惊道:“有这等事,我们快快回去,保守长安。”孙孝哲道:“长安回去不得了。”庆绪道:“为何呢?”孝哲道:“李猪儿这厮,杀了主上,倒蘸血大书壁上,写着‘安庆绪遣李猪儿杀安禄山于此处’十四个大字。史思明只道真是千岁爷差来的,竟要点兵来与千岁爷厮杀,亏得尹子奇知是诡计,与他再三辩白,他还未信。如今尹子奇统领大兵离了长安,来保护千岁,差小将先来报知。”庆绪道:“既如此,等尹子奇来了,再做理会。”

不一时,那尹子奇的兵马赶到。只见子奇当先叫道:“千岁爷还不快走,唐兵随后杀来了。”庆绪大惊道:“如今投何处去好?”子奇道:“史思明那厮假公济私,颇有二心,长安是去不得了。闻得范阳尚未被李光弼攻破,彼处粮草尚多,可向范阳去罢。”庆绪道:“有理。”便同尹子奇、孙孝哲、杨朝宗,领兵望北而走。

不上五十里,望见尘头起处,唐朝郭子仪大兵,漫山遍野杀到。军中大白旗上,挂着安禄山的首级。那军兵一个个利刃大刀,长枪劲弩,勇不可当。这些贼兵听见郭子仪三字,头脑已先疼痛,哪个还敢交锋,一心只顾逃走,唐兵掩杀前去。安庆绪大败,连夜奔回范阳去了。

郭子仪收兵,转来进取西京,直抵长安城下。城内史思明闻报,暗自想道:“那郭子仪是惹他不得的。当初,我众彼寡,倘然杀他不过,我如今孤军在此,怎生抵敌?还不如原去修好安庆绪,与他合兵同回范阳,再图后举。”计较已定,便在宫中搜刮了许多金珠宝贝,玩好珍奇并歌儿舞女,装起车辆,吩咐军士,一齐出了玄武门,望北而去。

郭子仪不去追思明,乘势夺门而入。下令秋毫无犯,出榜安民,百姓安堵如故。子仪便扎营房,教军士将府库仓廒尽皆封锁。又教纵放狱中淹禁囚徒。李猪儿道:“有范阳佥判葛太古,原任御史大夫。因安禄山造反,他骂贼不屈,被他们监禁。后来,安庆绪又将他带到长安。现在刑部狱中。节度公速放他出来相见。”郭子仪道:“不是公公说起,几乎忘了这个忠臣。”一面着将官去请,一面教李猪儿到宫中点视。猪儿领命去了。

将官到狱里请葛太古来到营中,子仪接着叙礼坐定。太古道:“学生被陷囹圄,自分必死贼人之手,不期复见天日,皆节度公再造之恩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