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锦香亭

作者:古吴素庵主人 | 分类:奇幻 | 字数:6.8万字

第17章

书名:锦香亭 作者:古吴素庵主人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5:21

老爷不必疑惑,快将小的烹与军士们吃。”说罢,拔剑自刎在地。

许公大哭,忙叫人将义僮烹熟了,自己亲送上城来道:“诸军枵腹,我有两盘肉在此,可大家吃些。”众军此时,还不晓得烹的是义僮,便向前一哄儿都抢来吃完了。许公包着两眼的泪,回府而去。内中有乖觉军士见许公光景,心中有些疑惑。便悄悄跟到府前打听,只听得人沸沸洋洋的道:“张、许二位老爷,真是难得。一个杀了爱妾,一个烹了义僮。”那军士听得,奔至城上说了,众军大惊,大哭呕吐不已。贼兵知了城中消息,便昼夜攻打。南、雷二将百计准备。

又隔了十数日,军士尽皆饿死,剩得几十个兵,又是饿坏的了。贼将尹子奇、史思明、令狐潮就驱兵鼓噪上城,雷万春在东门城上,见有贼兵上来,便手执长矛,连戮死十数贼。回头望见北门、西门火起,有军士来报道:“北门上,南将军撞下城头跌死了。西门已被贼兵攻破,张、许二老爷都被擒住了。”万春听得,大叫一声,自刎而死。

那尹子奇等进城,教军兵把城中饿不死的居民,尽皆屠戮。衙署、仓库、民房,尽行放火烧毁。移营城下,置酒称贺。尹子奇、令狐潮、史思明三人,在帐中酣饮,吩咐手下:“将张巡、许远并擒获的军士,推至帐前。”张公厉声道:“逆贼为何不杀我?”尹子奇道:“你到了此际,还要骂我们么?”张公道:“我志吞反贼,恨力不能耳!”许公道:“张兄不要与逆奴斗口。我和你遥拜了圣上,方好就死。”张公道:“兄言有理。”二公望西拜道:“臣力竭矣,生不能报陛下,死当为厉鬼以杀贼。”尹子奇笑道:“活跳的人奈何我不得,不要说死鬼。”张公道:“你这狗奴不要夸口,少不得碎尸万段,只争来早与来迟耳!”

尹子奇大怒,喝叫左右打落他牙齿。左右向前将张公牙齿尽行打落。张公满口鲜血,尚含糊骂贼。许公也大骂。尹子奇喝叫:“推出斩首。”张、许二公神色不变,骂不绝口,引颈就刃而死。同被擒军士三十二名,一齐遇害。连前南、雷二将军,共有三十六人死难。所以史官在纲目上大书一行道:“尹子奇等陷睢阳,张巡、许远等死之。”又有长歌一首赞叹张、许、南、雷的忠义:

睢阳城中尽忠烈,凛凛朔风飘铁血。

保障江淮半壁天,一心欲补金瓯缺。

数声鼓角动睢阳,贼骑纷纷犯北阙。

二十四城俱已陷,天生张许人中杰。

南雷英勇称绝伦,协守孤城靖臣节。

耀刀当风鬓欲竖,挽弓卧霜唇亦裂。

面留六矢尚能言,斩指乞兵不少怯。

援不来兮粮又竭,一烹爱僮一杀妾。

欲全忠义割恩情,宝剑锋芒凛霜雪。

群不见

五色芳魂化彩云,一片真心煮明月。

破城被执贼营中,大骂犹雄莫能屈。

又不见

连城空兮俱焚灭,擎天柱兮双摧折。

亘古流芳千万年,忠名留与人传说。

贼将斩了张、许二公等,开怀畅饮。一连在营中吃了三日酒,忽有报来说:“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太尉李光弼领兵杀来,在五十里外安营。”尹子奇等闻报,慌忙预备迎敌。史思明道:“彼兵远来,必然疲困。我们就今夜前去劫寨,必获大胜。”令狐潮道:“好计!好计!”便吩咐诸军,各自打点不题。

却说郭子仪镇守朔方,闻范阳安禄山之变,即兴师勤王,恰遇太尉李光弼,也领兵前来。二人合兵而行。到了中途,听说:“尹子奇等围困睢阳,甚是危急。”郭子仪就与李光弼商议道:“睢阳张巡、许远等人,死守孤城,我和你必须先解此围,然后西行。”李光弼道:“所言有理。”二人遂驱兵望南而行,来到睢阳,早有报人报称:“三日前城已破了,张、许、南、雷俱已受害。”子仪、光弼大惊,便教将兵马扎住。

安营已毕,帐前忽起一阵旋风,将一面牙旗吹折。李光弼道:“此主何兆?”郭子仪道:“今晚贼人必来劫寨。”李光弼道:“如此快作准备。”子仪笑道:“我欲将计就计,如此,如此而行何如?”光弼大喜,便吩咐诸将,分头去料理。

那边,尹子奇、史思明、令狐潮领着兵马,人衔枚,马摘铃,一直杀至官军营中。三个贼将当先杀入,只见营中并无一人,只将几只羊缚在那里打更鼓。尹子奇知是中计,大惊失色,慌忙回马退出。只听得一声炮响,火光冲天,喊声动地,外面不知有多少兵马杀来。当头是大唐先锋仆固怀恩杀到,令狐潮接着厮杀。左边有郭子仪冲来,尹子奇抵住厮杀。右边有李光弼冲来,史思明抵住厮杀。六骑马分做三对儿交战,杀不上二十余合,仆固怀恩大吼一声,将令狐潮一刀分为两段。

尹子奇、史思明慌了,拨马落荒而走。唐兵乘势冲杀前来。贼兵大败。奔至营门,早见门旗影里一个年少将军在火光之下,横枪立马高叫道:“我乃郭节度长子郭晞是也。你那反贼的营寨,已被我夺下多时了。”

尹、史二人忙领兵转来,要进睢阳城中暂歇。来到城下,望见城头上,尽是大唐旗号。又有一个年少将军,站在城头高叫道:“我乃郭节度次子郭暧是也。睢阳已被我取了。”尹、史二人手脚无措,只得望西而走,后面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又领兵追到。

贼人正待奔走,忽然一阵狂风,黑云密布,惨雾迷天。半空中,隐隐见张、许二公,南、雷二将,领着许多阴兵,打着睢阳旗号,飞砂走石,杀将过来。尹、史二人并贼兵,一个个头眩眼花,手麻脚软。郭、李二公驱兵追赶前来,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尹、史二人抱头鼠窜而去。仆固怀恩大声高叫道:“此际不擒反贼,更待何时?”咬牙切齿,纵马向前。

不知在何处捉获尹、史二贼?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一回 雷海清掷筝骂贼

诗曰:

揭天鼙鼓动,悔赐洗儿钱。

九庙成灰烬,千家绝水烟。

霓裳初罢舞,玉瑟尚留弦。

兴庆宫前树,凄凉泣杜鹃。

话说郭子仪、李光弼,将尹子奇、史思明杀败。先锋仆固怀恩,奋勇争先,追杀上去,子仪教鸣金收军。仆固怀恩来见子仪道:“小将正待追擒那厮,主帅如何收军?”子仪道:“兵法有云:‘穷寇莫追。’汝不可乘胜轻敌。”怀恩道:“主帅所见极是。”遂安营。一面犒军,一面着人寻取张、许二公并南、雷二将的尸骸。军士领命去寻了。

一日,领一个幅巾筇杖的老叟进营来。那老叟昂然上帐,向着郭子仪、李光弼长揖不拜。郭子仪见他气宇不凡,遂命坐了。问道:“老叟何人,何以到此?”老叟道:“我姓李名翰,隐居山野。因张、许二公,南、雷二将尽忠而死,尸骸暴露城下,老夫特备四口棺木前来,已将四位忠臣盛殓了。适见麾下健儿,各处查觅他们尸首,故此老夫特地前来,望二位明公速为择地安葬,以慰忠魂。”

郭子仪、光弼大喜,留李翰在营暂歇。便从城南择了一块地,将许、张二公,南、雷二将埋葬好了,立了墓碑。子仪、光弼与李翰率领诸将祭奠,哭泣甚哀。

礼毕回营,李翰即来告辞,李光弼道:“我等欲屈先生在营筹划军务,望先生休弃。”李翰道:“老夫性耽隐癖,久已忘情人世,不敢从命。”郭子仪道:“先生既爱烟霞佳趣,我等亦不敢相强。只是既来一番,必祈指示一、二,方不虚此良晤。”李翰道:“二公询问刍荛,老夫敢陈一计。”子仪、光弼道:“愿闻大教。”李翰道:“目今安禄山统兵入犯,二公可分兵二支,郭公领一支军入援二京,李公领一支军直捣范阳。范阳乃贼人巢穴,若知有兵攻击,必思回救。令此贼首尾不能相顾,我事济矣。”

子仪、光弼大加叹服。吩咐治酒送别,取出黄金三十两,白金一百两,送与李翰。他一毫不受。向上长揖,飘然而去。子仪、光弼就依他言语,分兵进发。李光弼自去征范阳,郭子仪来救两京不题。

却说尹子奇、史思明被唐兵杀得大败,遂领着残兵疲将,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望西奔走了一日一夜。军马饥乏,只得在路旁树下,造饭而食。将士方才少息,只见前面一彪军马冲来。尹、史二人大惊,忙取兵器在手,立马而待。只见当头一将大叫道:“二位将军受苦了,我特来接应你们。”看时,却是杨朝宗,二人大喜。下马施礼,就石上坐定。

杨朝宗道:“蒙主上教我做个先锋,托赖福庇,自起兵以来,大获吉利,直抵武牢关。那守关将封常清被我们杀败,乘势夺了关口。一路城池望风投顺。到了东京洛阳地方,被俺们擒了守将哥舒翰。那厮怕死,就献了东京。主上便教他留守东京,自己长驱大进,径到西京长安城下。唐朝并无准备,明皇慌了手脚,连夜带了嫔妃、宫监、宗室大臣,逃出延秋门,奔往巴蜀去了。主上遂破了西京,踞了宫殿,如今现在那边受用。闻知二位将军攻打睢阳不下,着我来协攻。谁想昨日有探子来报,说二位将军败于郭子仪、李光弼之手,因此小将特来接应。”

尹子奇道:“为今之计将奈何?”杨朝宗道:“我们如今有生力军在此,何不再与他决个胜负?”尹子奇摇头道:“休说这话,我有十万雄兵,被他十停失了七、八停。如今这几千军卒,哪里杀得他过。”史思明道:“不如往长安去,求主上再添兵马,方可再与他交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