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罗布泊之咒

作者:周德东 | 分类:奇幻 | 字数:6.1万字

第2章

书名:罗布泊之咒 作者:周德东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0:17

我哭笑不得,难道这支签是我带来的,故意捣乱?

我马上想到,说不定是哪个香客胡搞,自制了这支签,上香的时候,偷偷塞进了签筒里。

我随手把这支签扔进了门旁的垃圾筒,转身离开了。再抽已经没有意义。

我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我休息了一会儿,给一个朋友打了个电话。

“我去,还是不去?”

“什么意思?去哪儿?”

“你别管了,我就问你,我去,还是不去?”

“擦,没头没脑的,你叫我怎么回答啊!”

“你就凭直觉回答,去,还是不去?”

“不去。”

“没事了。”

接着我就把电话挂了。

我把这种询问当成一种问卜。这个朋友不了解我的情况,我只让他凭直觉回答,有时候我挺烦理性的,而直觉也许代表着天意。

我又给季风打了个电话,当时她正跟她的朋友拜拜打羽毛球,接电话时气喘吁吁的。

我说:“季风同学,我要去一趟罗布泊。”

听了我的话,她有些反应不过来,半天才说:“什么!”

我说:“近期就出发。”

季风讲话向来干净利落,她问我:“新疆政府邀请你去的?”

我:“不是。”

季风:“哪家出版单位组织你去的?”

我:“也不是。”

季风:“那你去干什么?体验生活?”

我:“算是吧。”

季风:“我……去吗?”

我:“你不去。”

季风:“你一个人?”

我:“我会找一些人结伴。”

季风:“看看,还是……穿越?”

我:“穿越。”

季风:“周老大,我能劝劝你吗?”

我:“你试试。”

季风:“我只想说一句——那里不是酆都鬼城,不是封门村,不是洛杉矶的塞西尔酒店,它是吃人的魔鬼三角区!”

我:“说完了?”

季风:“……说完了。”

我:“你接着打球吧。”

说完这句话,我就挂了电话。

我不怕那些传说中闹鬼的地方,感觉很幼稚,但是我害怕罗布泊,它是真正的无人之地,吃人都不吐骨头。

可不知道为什么,我越是害怕它,越想接近它。

一分钟之后,电话又响了,是拜拜打来的,我没接。我了解她俩的风格——季风柔声细语,她只是理性地劝阻,而拜拜是个大嗓门,她会跟我磨叽一个钟头以上。

冷静地想想,冥冥之中的某种力量不让我去,身边的人也不让我去……似乎所有人都在阻止我。

我偏要试试。

第二章 亚洲大陆的“死亡三角区”

罗布泊过去是个大湖,又称罗布淖尔。“罗布”为古突厥语,众水汇集的意思。“淖尔”为蒙语,海的意思。

在第四纪更新世早期,气候温凉多雨,罗布泊古湖面积最大超过20万平方公里。

张骞出使西域,经过罗布泊的时候,当地人告诉他:这片大湖常常在某一个时间忽然消失。张骞认为,罗布泊钻入地下,潜流千里,又露出地表,于是才有了黄河……

军旅作家庞天舒在书中写道:

罗布泊在自己的历史上曾几度消失,又几度再现。因为新一轮造山运动,因为全球性气候变化,因为人类的垦殖活动,河水的改道和断流……罗布泊死亡又复活,复活再死亡,真正的六世轮回。

有科学家认为,罗布泊在不断漂移,也有科学家反对。不管定论是什么,罗布泊这个幽灵之地,更加扑朔迷离。

它什么时候变成荒漠了呢?

1934年,世界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考察罗布泊,那时候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他在《亚洲腹地探险八年》写道——

当时的罗布泊像镜子一样,很多野鸭子在湖上玩耍,很多鱼鸥在半空飞舞。环顾四周,东南方向出现了海市蜃楼,一排黑影徘徊在地平线上。西南方向有些像飞船一样的东西漂浮在罗布泊上空……

350年来,这片水域逐渐干涸,在上世纪60年代末彻底消失,变成了神秘的死亡之海。没有一棵草,没有一条溪,没有一只虫,夏季地表温度高达80℃。没有任何飞禽敢穿越。

沙漠上最伟大的树是胡杨,生而不死1000年,死而不倒1000年,倒而不枯1000年。就算胡杨在罗布泊也纷纷死去,最终绝迹。

1949年,重庆飞往迪化(乌鲁木齐)的飞机,在鄯善上空失踪,1958年在罗布泊东部的盐壳上发现了它,机上人员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飞机本来是飞向西北的,为什么突然改变航线飞向了正南?没人知晓。

1950年,解放军某部在塔里木盆地剿匪,一个警卫员骑马冲出重围之后失踪,32年之后,地质队竟在罗布泊南岸红柳沟中发现了他的遗体。这里离他失踪地点一百多公里。

1959年,石油局重磁调查队的李全友等人进入罗布泊以东地区勘探时发现4具尸体。

1978年7月,新疆地矿局第一大队九分队的一辆大卡车,给罗布泊作业人员运送物资,司机、副手和助理工程师三人失踪,空军某部航空兵前往营救,找到了三具尸体。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的时候神秘失踪,多方搜寻,一无所获。2007年终于在罗布泊发现了一具干尸,可是,最后经过DNA鉴定,这具干尸却不是彭加木。

1990年,哈密7人乘一辆客货小汽车去罗布泊寻找水晶矿,一去不返。两年后,人们在一陡坡下发现三具干尸。汽车距离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米兰农场职工带领两个亲属去罗布泊探宝失踪。之后,一个探险家在距楼兰17公里处发现了两具尸体,汽车完好,不缺汽油和水,死因不明。

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徒步穿越罗布泊,不幸遇难。

1997年,甘肃敦煌一家三口在父亲的带领下,前往楼兰寻宝,一去不返,最后他们的尸体被淘金人发现。

2005年末,有人在罗布泊内发现一具无名男性尸体,他自行到罗布泊探险,却不知为何死亡。

同年,武警部队开进罗布泊寻找金矿,在红山嘴一带,入伍不到半年的山东籍新兵赵胜岭失踪。三天之后,战友们在一处山梁上发现了他,此时他已经目光呆滞,面无表情,无论大家怎么呼喊他,拥抱他,他都像木头人一样毫无反应……

2007年,有人在罗布泊边缘发现两具无名尸体,沿着脚印又发现一些散落的古钱币和古器皿,断定他们为盗墓者。

还有一些白骨,没人知道是谁,那将是永远的谜了。

2009年2月27日,维族司机卡斯木和朋友、向导4人,驾车从鄯善县出发,越过西南大漠进入罗布泊,他们来到临近楼兰古城的铁板河。铁板河一片干涸的河床,深深浅浅,沟壑交错,险象环生,没有参照,处处相似,极易迷路。卡斯木在这里神秘失踪。

营救人员9次搜寻,只找到了卡斯木的遗嘱和望远镜等遗物。遗嘱是用铅笔写的,他对妻子说:亲爱的老婆,我可能走不出去了。对不起你,孩子还小,家里重担都给了你,我很自责,爱你!我在外面没有欠过任何人债务。我农行和工行还有一些存款,看看我前两天买的彩票中奖了没有。如果有人发现我的遗嘱请与我的朋友帕尔哈提联系,手机号……

最近的悲剧发生在2013年2月,一个科考小组去罗布泊寻找锰矿,7个人蹊跷失踪……

至今无人能徒步穿越罗布泊。

有人称罗布泊地区是亚洲大陆上的“魔鬼三角区”。

古丝绸之路就从那里穿过,古往今来,很多孤魂野鬼在那里游荡,枯骨到处皆是。东晋高僧法显在《佛国记》中,针对罗布泊,写下近乎骇人听闻的词句:“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志耳……”

夜深人静,我梳理内心。

我奔赴罗布泊的念头之所以越来越坚固,说明我的潜意识里,确实认为自己和别人不太一样。

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先后失踪,我是在舅舅家长大的。

听说父亲去了西北,他一去不返。

半年之后,母亲也离家出走了,她去哪了我不知道,现在我怀疑她是去寻找父亲了,也去了西北。

而罗布泊就在西北!

也许,那个地方有我的根。

就算我发现不了什么,我也想去探探险。

我不爱提自己的年龄,但是我毕竟45岁了,如果此次不去,估计再没有体力去穿越罗布泊了。

打定主意之后,我开始了体力锻炼。

每天早晨跑步,中午游泳,下午健身。

我住在兰城东郊,这里很安静,适合写故事。

这天晚上,我在街边吃完饭回到家,冲了澡正准备睡下,电话响起来。

我的电话只用于跟15岁的女儿越洋联系,很少有人知道。我看了看,不是女儿的,不是季风的,那就很可能是骚扰电话了。

我没接。

过了会儿,电话再次响起来,还是那个陌生号码。我依然没接。

躺下后,我刚刚关了灯,短信来了。我拿起来一看,5个字:我与你同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