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石尊

作者:万古同 | 分类:武侠 | 字数:3.2万字

第二章 异界

书名:石尊 作者:万古同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2 11:14

后来,寅便垂头丧气的再次回到家乡,根林村。在他回去之后不久,他的母亲在农作时不小心摔伤了,于是便带老母亲去村中老巫医那去看治,老巫医看其情况,开出一药方,吩咐他去山中采摘。

根据药方上面所述药草,便去老巫医所指的鹤山。路途遥远,寅便背上背篓带着干粮、燧石、药锄等物品就去草药,当然还有已经遗忘在背篓里的砚台。

生地黄,喜温和气候及阳光充足之地,怕积水,为清热凉血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等症状,有清热生津滋阴,养血的功效。熟地黄,取地黄净洗,放入石器中,浸泡三四个时辰,然后浸滤水蒸,再暴晒几日,其味甘如饴。主治: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去胫骨酸痛。

为了寻找生地黄,寅翻过一座座山岭,才到达鹤山脚下。此山紧靠黄河,高达数千米,地势险峻,野兽出没,危机重重,无人敢爬。但为了救母,寅过想不得这么多。

晌午,寅拿出干粮垫下肚子,继续爬山寻药。刚开始,山体还算平缓,寅还能借助树木、植被爬上一段。但是到后面,山体越来越陡峭,爬山速度就渐渐慢了下来。傍晚时分,光线渐渐变弱,他这才爬到一半有余。于是,寅便在上爬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寻找空挡,看看是否有可以歇脚的地方。

爬爬停停,又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寅终于找到一个突出的一尺见方的石台,令其高兴的是,石台旁边还有一个挂满果儿的枣树。于是,寅慢慢移向石台,立于其上,看着满是果儿的枣树,心中甚喜。于是他前胸紧靠山壁,左手握着突出的碎石,右手使劲伸着,努力向右前倾,去伸抓树枝。经过几次失败,总算够着较近的一根,右手指边慢慢向枝条上面移去,接着迅速一把抓住枣枝轻轻的拽下来,然后慢慢转身,调整姿势,小心翼翼的将枣儿送进嘴里。

当他再次转身伸手抓到树枝时,忽然感觉不太对劲儿,手中的枝条在向下倾斜,好像有东西压着,出于本能反应,他便要将手收回之时,突然一道黑影划过,顿时手背生疼,感觉已经出血。说时迟那时快,寅急忙松手转身,看着眼前一个犹如山羊大小的野兽,一双幽绿色的眼睛盯着他。

“不好!”寅心中暗道。他忍着手上的剧痛,小心从背篓里拿出燧石,打出火来,定眼看去,一只体呈黄色全身布满黑斑的野豹,站在树枝中间,正举着锋利的左爪。

认清是何野兽,寅心里少了些恐惧。于是他左手拿着火石,右手从后背掏出药锄,神情紧张的对视着野豹。大约过了一刻钟,也许是它和他所处位置均是危险之地,也许它已经吃饱暂无捕食需求,看着眼前的形势,若双方厮打起来,最后谁能活下来也还是未知数。野豹权衡片刻之后,便转身离去。

随着野豹而去,寅慢慢放松了警惕,接着感到背后嗖嗖凉意,刚才他已经被吓出了冷汗。为了避免再次碰到野兽,寅忍着劳累和伤痛,继续向山顶爬去。大约一个时辰后,寅晃晃悠悠的爬到了山顶。他再次打着燧石,仔细搜寻着四周,见没有异常,心中略微松了口气。当晚空中的星星格外闪亮,远处有一颗丈许高的大树。于是,寅拖着背篓走到大树之下,将其放于一旁,顺手将背篓倒立过来,里面干粮、药锄还有砚台散落出来。他背靠树干,一边啃着干粮,一边把玩着砚台,心道:“这个东西怎么带出来了?”

可能是过于劳累,不一会儿,寅便睡着了。

过了许久,寅那只受伤的手背碰到砚台之上,刹时,砚台发起青橙色的幽光,沾血之处,却泛起紫红色,在幽光的陪衬下,显得非常阴森。与此同时,砚台中一道黄光闪现,接着寅和砚台同时消失不见。

寅又做了个同样的梦,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他看到了更多东西。这次他依靠在一座小岛的一颗参天大树之上,远远望去,此岛约莫数十里大小,呈手掌状,而大树所在位置就是小岛的掌根之处。小岛四周被汪洋大海包围,岛上有各种植物覆盖,岛中有一座房舍,房舍前面并无树木杂草,一片空旷。

寅看着手中并无异样的砚台,便将其随手放到口袋里。

幸好,他依靠的位置并不是很高,于是小心翼翼的向下爬去,下来时恰巧碰到一个发着香气金闪闪的果子,他忍不住摘了下来,放入口中,一股暖流流向四肢百骸,心中一阵顺畅。

不一会儿,他从大树上下来。带着好奇心,慢慢向四周走去。沿着海边,看见一只青色的怪物,头顶两个白色弯曲的巨角,一双似水缸大小般闪着黄光的眼睛,张开占据一半头部的巨口,咀嚼着食物,巨口两边各有一条十尺长短的触须,扭着犹如蛇身一般的身躯,胸前两只巨型爪子,抓扑着如茅屋大小的海兽,身下还有两只巨爪,立于海里,后部的尾巴不停的扑打着海面,兴奋的“嗷嗷”叫着。

叫声之大,着实把寅吓了一跳。这次竟然能够听到声音,“难道它能看到我?”寅心中一惊,赶紧向岛中心跑去。跑了一会儿,他回头看了看,那还怪并没有向他追来,顿时紧张的心稍微放松了些。

“奇怪了,难道这次,我能看到他们、听到他们的声音,但它们还是看不到我,听不到我的声音?”寅心中又泛起疑惑。

走了一刻钟,寅的面前出现一块空地,地上无草,只有一堆略高于草面的闪着金光的沙子,以及散落着各种各样的贝壳,中间趴着一只似龟似蛇的怪物,背部顶着有一个如锅盖大小布满纵横条纹的龟壳,前面伸着一颗硕大的脑袋,头上两只小眼空洞无神的望着前面,棕色暗黄的四肢松懒的张开着,后面有条如蛇尾般的尾巴打着圈。

“这个怪物真奇怪,顶着这么大的脑门,缩回壳里会很吃力吧!”寅疑惑的心中嘟囔着。

“无聊透顶,整天晒太阳,啥事没有。”这时怪物张了张嘴,说了出来。

“哇!它会说话!”寅惊讶失声道,接着像是想起来什么赶紧用右手捂住嘴巴,生怕怪物听到。

“咦?它听不到?”寅看着仍然无动于衷的怪物。

过了一会儿,他壮起胆子向前走去,在离它一尺处的地方停下来,小心翼翼的向怪物挥挥手,几次挥动之后,见怪物没有反应。寅最终确定,这里的怪物还是看不到他。于是,紧张的他慢慢放松下来,不再理会怪物,继续走向小岛中央。

途中,他陆续看到其他形态各异的怪物,有发着婴儿叫声长着九条尾巴的白狐;有叫声如狗长相如虎带着牛尾的彘;有吐着火球长着火红色喙的鴖等等,这些东西寅都未曾见过。

大约走了一个时辰,来到了一座房舍前。只见此屋约十丈见方,高约百丈。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斜脊各座一个小雕像,因太高,看不清。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屋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其上各有一颗闪闪发光的黄色珠子。

屋舍两旁各站有一怪物,其左,其状如男人,高一丈,身材魁梧,右手执一桃木剑,双耳各垂一黄蛇,两蛇吐着蛇信远视前方;其右,其状如女人,高约五尺,身材娇小,豹尾虎齿,蓬发戴胜,左手一张素色旗条,右手一个青绿色的玉如意,趔趄嘴似笑非笑的看着远处海中的巨怪。

一路走来,各种怪异之物,已经让寅麻木。于是径直进入屋内,只见屋内摆放着简单的桌椅板凳,看上去平平无奇,堂中有一名中年男子背手抬头,仰望着堂前挂着的一幅画。

此男子看上去和普通人无二,头戴筒状玉器,身着鹤氅,质地上感觉飘逸柔软,无风自动。寅随着男子的目光望去,一幅星空画,点点星辰如活过来般,在画中来回穿梭,星辰犹如魔力一般,似乎要寅拉入进去,但他后背又感觉有一股后拽之力,使其动弹不得。而此时中年男子轻声说道:“师父,您的计划到底是什么呢?”

寅继续将眼睛盯向中年男子所说之人,星辰之下有一位老者,席地盘膝而坐,神情漠然,前面有一书案,上面摆着一张空纸、一支笔和一方砚台。

“咦!这砚台好眼熟。”寅惊讶的从口袋里拿出砚台,仔细对照着。

中年男子未有反应,继续念道。

非有道不可言,不可言即道,非有道不可思,不可思即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而道法归一。

大道至简,方得无上神功。

亿万岁月,与宇同寿,难解吾惑,最终归尘。

吾经万千劫难,才有如此功德。但与师父相比,差距犹如鸿沟,不可逾越。只您留我在这方世界太过久远了,师兄妹们好久未见,不知他们过得是否快乐?是否与我一般静修,准备突破桎梏,踏星而去,与师父相见。还是已入尘世,历经万世。

只叹太过遥远,已无他们音讯,除非突破,方可掌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