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惊!老祖宗看满级人类沙雕视频!

作者:奶啤咘咘 | 分类:女生 | 字数:58.9万字

第 350章 真正的病人另有其人

书名:惊!老祖宗看满级人类沙雕视频! 作者:奶啤咘咘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12-08 11:08

看到还带了欧洲的两个大喇叭,老祖宗们莫名其妙的笑了一下。

哦,这是发现了,得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情,对吧?

只咱自己说出来的别人也不信啊……

这波操作很六!

老百姓的感觉到很自豪,现在的中国真的很强大。

月球想飞就飞,人想带就带。

老祖宗们同感,其实巴基斯坦,简直就是人生易如反掌。

关系应该很好,不然做不到这种地步。

鱼念稚就俩字:自豪!

还有哦,鹰酱是怎么回事?

【真正的病人另有其人,懂事就是长辈自私的遮羞布】

众人一呆,“什么??”

【“这一刻才深刻明白,为什么有的精神科医生,不喜欢搭理年轻抑郁症患者。

网友是这样回答的,去北医三院隔壁挂号大厅呆半天就知道了。

父母:你怎么不会插卡?

可孩子正在插卡并且机器显示读取成功。

父母:把卡拿出来。

可孩子正在拿起。

父母:卡没放正。

可是放不放正又影响什么呢?

父母:收据你折它干嘛?

可是折了又影响什么呢?

父母:把衣服帽子放正。

可是帽衫帽子歪掉是动态下很正常的事情吧。

父母都说了怎么怎么样,你为什么不怎么怎么样,这些句子很常见。

但是在早上挂号的高峰期,我见到了4个家庭出现这样的对话,一个爸爸,3个妈妈,他们的孩子每做一个动作,毫不夸张是每做一个动作,就会迎来一句指导,每一个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动作都会被说,而且都是无所谓不分对错的小事情,所以这些年轻人抑郁,但是该看病的究竟是谁?

网友只待了半天,就看到了4个,不敢想医生每天要见到多少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父母。

真正的病人另有其人,真正该去挂号的人只是站在旁边说,我就是把他照顾的太好了。面对这些情况,医生敢说什么,又能说什么呢?”】

有人觉得这样的家长就是控制欲太强,想要孩子的任何一步,任何一个动作都听他们的,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可是他们忘了,孩子也是独立的一个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可是也有人觉得他们是为孩子好,他们是在教导孩子。他们在想前面说不管孩子,没有教给孩子基本的生活常识,这不是在教嘛,教了你们又嫌教,不教你们又嫌不教,怎么这么难伺候?

在这件事情上,基本都是两极分化的观点,或是赞同第二点的为多。

【“翻开评论区更是有种窒息感扑面而来:[我当时被家人送去心理科,他们说我脑子有病让医生给我治,我就坐在那一直不说话,听他们骂我我也没啥波动,然后他们就数落我不正常,连话都不会说,后来医生把他们请出去,跟我说了句有这样的家人,你太辛苦了,我突然就哭出来了。]

年轻的孩子去看病,其实他们是整个家里病得最轻的那个。

[亲耳听见有个家长才从诊室出来就大骂孩子:“你还抑郁!你有什么好抑郁的!我都没抑郁!你抑郁什么!]

[我29岁了,过年回家吃苹果,我爸都要给旁边的人说,你看他啃个苹果都啃不好,啃成啥样子了,我硕士三甲医院主治医生,不贬低我好像就没话说了。]

[吃了3年药,在搬离父母后不药而愈,仅在年节回家时复发。]

所以真的不理解为什么电视剧里演的那种学生要跳楼,下面的人都在劝他,让他想想自己的父母,他们甚至会觉得现在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真差,很难从自己身上发现问题,真的感觉大多数想不开的原因,都是来自于原生家庭,不想还好想玩,直接没留念了。

[我表妹去华西看病,医生把他爸妈批评了一顿,回家第一句话就是要去投诉医生,说医生随便骂人,我就知道他好不了了。]

[之前去买面包,碰见一个妈妈带小孩买面包,“要吃什么,你自己选”“肉松的不好挑别的”“这个奶油太多,太甜不好”“你快点挑呀,你自己要吃什么不知道吗?”“动作快点买个面包这么慢”]

[我在厨房炒菜,正在打散鸡蛋液,我妈进来说,你为什么反手搅鸡蛋?可是反手搅拌犯法吗?]

偏执控制欲强,不能反驳他们的任何话,就算他们是错的,你反驳了,就会说你不孝顺。

女孩把自己养的宠物兔子托给家人照顾,结果家人做成了一盘菜,女孩十分伤心,但家人只会说,多点大事大过年的别找事儿等等之类的话。

还有为了二三百块钱执意卖掉孩子的头发的。

这些父母都从来没有尊重过孩子的意愿,没有感受到孩子的在意,也从未体会过孩子的情绪,孩子的情绪服务于大局,服务于这个家庭看起来的和谐,服务于我们今天一堆人聚在一起的。

真的很讨厌懂事这个词,懂事就是长辈自私的遮羞布。

突然想起之前看到过的一位妈妈的分享:[孩子一天在学校吃饭花30多,买20多一杯的奶茶,我们两个老的在家吃剩白菜炒饭。]

本意是为了彰显自己对孩子好,但打开评论区网友的嘴跟淬了毒似的让人心里暖暖的:[那就别让他上学了,一家3口在家吃剩菜炒饭。]

中国的父母总喜欢会在孩子面前上演苦情戏码,总爱强调自己对孩子的付出,并渴望从孩子身上得到回报。

有人拍下了自己女儿背着书包准备出门的背影,配文却说:[闺女又要出去学习了,刚考研的事儿八字还没一撇,这会说又要考啥,我就想知道啥时候才能回本。]

这样的父母仿佛从没把孩子当人用爱去对待,只当做是自己的投资,是自己的资产,随时算计着盈亏。

如果图回本,那为什么要养孩子呢?把钱都存银行不就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