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养龙(重生)

作者:焦糖布丁 | 分类:同人 | 字数:6.6万字

14 授人以柄

书名:养龙(重生) 作者:焦糖布丁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0:40

胤禩第一次随驾出塞,虽然是短短十日左右的行程,也让他有足够的资本在弟弟面前炫耀草原风情。

永和宫里,胤禟胤俄胤祥胤祯一字排开听胤禩说故事,宣扬皇父威风。

因为整个多伦会盟的行程错过了仁孝皇后的祭日,太子回宫之后闭宫不出,日日吃斋抄经,只每日傍晚去一趟昔日仁孝皇后居住的坤宁宫,一呆就是两个时辰,不吃不喝。

太子的行为坚持了一个月,终于引得皇帝垂目。

六月底,皇帝听闻太子在坤宁宫跪坐时晕倒,也不顾父子之间的冷战了,当即赶去去坤宁宫,吼了太医救治。

太医巡诊之后认为这是太子心病所致,心思郁结,再加上斋戒少食,坤宁宫闷热又无人打扇侍候,这才虚火攻心厥过去的。

康熙一直在坤宁宫守到太子转醒,二人屏退奴才父子交心直至入夜,据说期间太医被传进传出两次。

当日晚间,皇帝回到乾清宫,命梁九功搬出去年十月佟国维与马齐递上的密折一个人静坐翻看,最后长叹一声,命人烧了。

至第二日起,太子圣宠如常。

大阿哥的府上,胤褆砸了一个盅子:“皇阿玛老糊涂了?私自截断大军粮草这样的事也替太子遮掩?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兵部侍郎蒋廷锡连忙压低声音:“大阿哥慎言。佟大人以为这是皇帝尚未死心的意思,无论如何,钉子已经埋下,只要太子沉不住气再有动作,便总有犯天威的那一日。”

胤褆也知是这个理,但他如何能忍下这口气?

论功绩,他比老二替皇父分忧多过无数;论才华,他亦不输人。

“若太子吃一堑长一智,就此蛰伏下来呢?”

蒋廷锡小声道:“佟大人的意思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太子已然招惹了皇上猜忌,便是咱们不出手,皇上也不会养虎为患。就算皇上真有迟疑,咱们也能推动一步不是?”

胤褆慢慢琢磨这句话,缓缓笑了:“如此,便一切仰仗几位大人了。”

……

太子再度获宠之后,索额图一党连带鸡犬升天,重新扬眉吐气。

明珠一党有功而无赏,不得不暂时沉寂,等待时机。

相比于明珠的老道,本应同样忌惮帝王威仪的索额图却沉不住气,东奔西走上蹿下跳,他借着职务之便处处拉拢朝中大臣。

朝中大事与未成年的阿哥倒是无碍,胤禛被太子打上“不识时务”的标签,不做过多拉拢,近日里倒是时常赐下些东西给胤禩,当然受惠的还有别的几个小阿哥。

惠妃与明珠这一次对太子向八阿哥示好一事保持沉默与纵容,也不拦着太子请人了。

如此一来胤禩忽然忙起来。除了上课骑射,还要应付太子、四哥七哥与几个弟弟的轮流邀约,再加上要定期给乾西五所送奶饼饽饽,给母妃卫贵人请安等等,为了赶功课应付师傅考校,每日连睡眠时间都有些不足。

胤禛终于明白老八一身长袖善舞的功夫是如何炼成的。这一日他嘴里吃着弟弟送过来的奶干,道:“你何必这样逼自己?不爱去就不去呗,送这东西让个太监就成了,哪里用得着回回亲自跑一趟?”

胤禩心里嘀咕:上回让高明送来的,不就听说一口没动吗?听说还附加了一大堆阴阳怪气的话,底下奴才都不敢学。

自小认识相交两年,胤禩也认清这个四哥嘴里一套心底一套,小气计较得很,生了气还不肯直说,非要绷面子。

不过这几年的照拂他亦看在眼里,尤其是多伦会盟那晚一席话,胤禩知道这个四哥当真没把自己当外人,是以相交更诚心。

胤禛已经十四岁,开始私下谋划开府之后的步步为营。

他对大婚并无抵触,不外乎就是几个女人奴才,玩物而已。出宫之后才能施展拳脚,宫里的老路这几年零零碎碎也铺就妥当,不为收买,只是单纯示好。这个时候太子圣眷不衰,收买人心只能适得其反。一切顺着前世老路走,省却不少力气。

这两年他仿佛被宫中嫔妃遗忘了,忘了一个年近十四岁的阿哥需要福晋。这样也不坏,留在宫里坐看老八抽条长高,而他也学会了用炭盆炉子煮一碗面,给弟弟当宵夜吃。

日子飞快,转眼六月,三年一度的选秀的到了。

皇帝像是突然想起了还有几个长大的儿子也到了娶妻年纪,这一届的选秀异常热闹,几日里将东西六宫名下有待娶阿哥的妃嫔宫里逛了个遍。

胤禛的母妃虽是德妃,但德妃在胤禛的事情上不愿多沾。于是在皇帝垂询时委婉告诉皇帝,她恐怕并不清楚四阿哥心头所好,又怕误了孩子终身,求皇上亲自指婚。

皇帝心头一叹,原本是忌惮妃嫔借着阿哥争宠,现在倒是弄得老四没人要一样,指婚这种事儿居然要朕亲自过问。

皇帝隔日去钟粹宫与翊坤宫坐了,惠妃宜妃两个也不愿吃力不讨好,对着母妃健在的四阿哥的婚事指手画脚,都打马虎眼糊弄了过去。

皇帝越发郁闷,惠妃见状,笑着将听来的小笑话说给皇帝听。

皇帝听着听着不由哈哈大笑:“这事儿朕也风闻了,只是不如你知道得详尽。这个小八,什么都不懂就敢接了策妄的东西,他也十岁了,真是瞎胡闹!”

惠妃掩嘴笑:“就是这个小八啊,一门心思都在课业上,平日里看见个宫女都避着走。年前刚给他指派了嬷嬷教成人事,谁知还是闹出这么个笑话来。”

皇帝笑过了,摇手道:“横竖也就是小孩儿们的玩笑罢了,不碍事。那个策妄也不过八岁,如果身份相当,过两年孩子大了,还是这个意思,接来京城也就是了。”说罢还用手抹抹逼出的眼泪。

惠妃心头一懔,也不知这事是好是坏。

总归是卫贵人求她说的话,她也算尽力了。

皇帝当夜宿在偏殿卫贵人处,卫氏一贯温柔小意地服侍了皇帝一场。

末了皇帝看着卫氏十年如一日娟秀沉静的脸,缓缓说:“你的性子这样安静,怎么小八却那样跳脱。你可知道他第一次随驾就干了什么傻事?”

卫氏伏在帝王胸口吃吃笑着:“八阿哥闹了什么样的笑话奴婢不知道,但他的性子必然随了大阿哥,近朱者赤么。”

皇帝跟着笑起来,只是明显心不在焉。

早在康熙二十八年,安亲王殁了。不用说世祖生前差点立下“从兄弟”的遗训,单说这个先帝宠臣的昔日功勋与威望,当今皇帝就足以日夜忌惮,惦念不忘。

老安亲王终于去走黄泉路,至此之后安王一脉尽遭打压,三个郡王被找了由头变成一个。这样大的动作宗室不是没有意见,皇帝琢磨着送一个儿子去安抚一二。老五老七都明显没有前程,眼下没有母族背景的老八正好是他原先圈定的人选。

可是多伦会盟的事情好像闹得人尽皆知,皇帝不得不暂缓给老八指婚,先做观望。幸而他明年也不过十一岁,大婚还早。

……

胤禩的笑话被拿来在各宫主位中打趣缓和气氛,这件事一开始他本人并不知道,直到连大哥都问他是不是喜欢彪悍的蒙古女人,他才意识到事态严重。

胤禩第一时间冲进阿哥所,揪住胤禛的领子恶声质问:“我和策妄互换信物的事情,当日还有谁看见?”

胤禛伪装成苦思冥想状:“除了苏培盛,还有两个皇阿玛身边的奴才。哦,对了,我们去的时候正好看见太子身边的高丛云折回来……别的没注意,怎么了?”

胤禩一脸崩溃无措外加懊恼,他从小到大事事谨言慎行,还没遇到这样大的跟头。

当然他对蒙古女人并不是有成见,只是不喜欢这样被赶鸭子上架的感觉,总有一种落入圈套被人设计的错觉。

十岁的年纪,头一次出巡,就犯下这样重大的失误,以至让人捉住把柄。他那日明明光明磊落,怎么到了人家嘴里就成了私相授受?

胤禩松了手,颓丧坐在桌边,一脸茫然:“四哥,你知道,那日的事情明明不是这样的。现在怎么办?”他对男欢女爱还停留在嬷嬷口头教导上,不懂情不懂爱,被人当做笑谈,只觉丢脸。

胤禛心头小小愧疚一番,但立刻被“朕也是为你好”的念头占了上风,再度用“朕问心无愧”武装到牙齿。

他循循善导,用兄长特有的痛心安抚弟弟:“那日我就说过天家无秘密,人多口杂传出去就会惹祸。不过你也不必多想,你才多大,不会有人责问你,至多让你娶了那个女人,说不定也就是个侧福晋。”

胤禩失魂落魄,下意识问:“只是这样?”

胤禛又愧疚了一下,当然不止娶个女人这样简单。

不过朕的确是为你好。

最后胤禩说:“听说皇阿玛是在钟粹宫听见这件事的,我看卫贵人或者清楚些,你不妨去请个安?”

胤禩低头闷了一会儿,再抬头时,总算找到点儿主心骨:“额娘她?我不敢见她,怕她难过。”

胤禛彼时十有八|九能肯定卫氏或者惠妃在这件事情里做过推波助澜的事,相信她们总能编出话来哄老八。

胤禩惴惴往钟粹宫去,惠妃当然直接把麻烦丢给卫氏,横竖也是她求来的恩典。

偏殿里,卫氏第一次收起了与世无争的温顺表情,她摸着儿子的发辫,轻声说:“皇子婚事从来不由人,原本额娘不该插手。但安亲王一脉注定是落日黄昏,原本我都认了,谁知谁这么歪打正着传出谣言,额娘不能坐视你被送去和亲。”

“和亲?额娘弄错了,皇子怎会和亲?”胤禩仰起头故作撒娇。

“一面打压一面送去儿子,不是和亲安抚又是什么?额娘平素不开口,他不该当我是傻的,只告诉我安亲王一脉昔日如何得先帝圣宠,兔死狗烹的道理读过《史记》的人都懂。”

胤禩面上的神情在一瞬间同卫氏如出一辙。

“白哥打听过了,那安亲王府上的郭络罗氏是今年秀女,可她性子太强太傲高高在上,便是在选秀时也不曾低眉顺目。你压不住她。”

“额娘…”胤禩把头埋在卫氏膝上,如同一对相互依偎又无依无靠的蛾与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