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 分类:同人 | 字数:7.1万字

16 百名残兵

书名: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3:38

再来一发双更~呜吼吼~~第十六章

大靖朝商业发达,相应的,管制起来比以往都严格,尤其是商户禁止买卖易货的三大样。

金银,盐,铁。

一旦发现未经朝廷允准私自开采,或发现矿山不上报,都是极大的罪名。

大靖朝对黄金和白银列入禁商行列,源自于前朝末期朝廷软弱无能,堂堂中原竟向鲜卑羌族等外族称臣,贡税之巨大致使黄金白银流落外族十之七八。这样的做法在短时间内保住了前朝朝廷的存在,治下却是名不聊生,吏治浑浊,最后才有起义之兵奋起反抗,推翻前朝,建立了如今的大靖朝。

前朝遗留下的问题却依然存在,货币便是一大祸患。

大靖□□皇帝昭令整改全境货币,一百贯钱(一万铜板)价等一两银子,一千两银子价等一两黄金,使得铜币值钱,并勒令商户下调物价,以雷霆手段稳定了局势。

如今建朝百年,金矿和银矿的开采量依旧入不敷出,因此管制比盐铁更甚,发现后隐而不报就是杀头的大罪,私自开采祸殃全族。

朱定北再无知,这点常识还是有的,见宁衡竟然打金矿的主意,看他的眼神都有些变味。

他一点都不奇怪宁衡知道这山头上为何有金矿,但听他不以为然的语气,不会是……经常干私自开采金矿银矿的活计吧。

宁衡被他看得有些莫名,眼神无辜清澈地看着他,布满疑问。

朱定北干咳一声,凑过去微不可闻地问道:“你以前私采过?”

宁衡会意,脸色奇怪地打量他一眼,同样压低声道:“宁家帮皇室寻找金银矿山,开采后与宁家二八分。”

“娘哟喂!”

朱定北大叫,眼睛瞪大如牛,倒吸一口凉气道:“那你家可不是金山银山?比皇帝老子的私库都——咳咳,你的意思是这座矿山开采出来,我也能得两成?”

哪怕两成只有万两黄金,以目前黄金的价值来看,已经足够镇北侯府三代花用了。

宁衡点了点头,交代道:“不过这山得先划到宁家的名下。”

朱定北早就笑成傻子了,金灿灿的黄金仿佛就在眼前,不管宁衡说什么都只知道点头,笑得眼睛见牙不见眼。

宁衡无言以对,这个笨小子就不怕自己拿到地契后就占为己有么。

这么想着,脸上却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笑容。

他太笨了,所以自己要护着他以免被别人欺负了去,宁衡暗自想道。

当天朱定北就痛快地将山头的地契交给宁衡,之后的事完全甩手交给他去办,就等着最后收黄金。

影子还没看到的黄金让朱定北这些日子都笑容满面,三日后,老侯爷将他叫到跟前,告诉他要的一百名退役伤兵已经集结妥当。

老侯爷见孙儿认真地看名录,那小胳膊小腿还不到自己胸口的小身板还是让他很难放心,忍不住叮嘱道:“小崽子,这些兵虽然手脚有损伤,但都年轻力壮,干力气活那都是好手。你可要仔细点,别搞那些不清不楚的,到时候我可不会允许他们给你担事,知道吗?”

朱定北:“阿爷,你想太多了。我是带他们一起富贵,又不是杀人放火偷鸡摸狗,你这么紧张做什么。”

“……你啊,还是个孩子呢。”老侯爷听他教训的话,颇有些不是滋味。

一年前还人嫌狗厌的黑小子,怎么一个没留心就变成眼前这个白白嫩嫩满肚子坏心眼的乖顺模样呢。哎,他至今不知是什么造成了孙儿的改变,但没有多嘴。

孙儿虽不符他的愿望过快地成长为一个有成算有谋略的大人,老侯爷却也只能给他最大的支持。他会在在背后看着这个孩子,不让他摔跤,也不会让他走上歧路。

“阿爷,咱们可提前说好了。以后这百人就是我手下的兵,你不能越过我指派他们,更不许跟他们瞎打听。”朱定北放下名册,一脸严肃地重申道。

老侯爷放声大笑,抓着他脸上的嫩肉揉了几把,谑言:“是是,小朱将军,本元帅听命。”

朱定北这才对他露出个笑脸来。

第二天,朱定北便马不停蹄地赶去西郊庄子上见这百名退兵。

朱定北没让老侯爷或是他安排的管家相陪,带着朱水生,两人骑马而来。西郊的庄子是镇北侯府最大的庄园,圣上赐给老侯爷的爵位封赏,不论是占地还是风景和附近田产的肥沃程度,均属难得。

朱定北就看中这个地方够宽敞。他赶到时,这百人已经井然有序地列队相侯。

“见过小侯爷。”

虽然奇怪他单枪匹马前来,但在场的人都已从老侯爷口中得知是小侯爷给他们找的出路,因此尽管马上的只是一个九岁小儿,他们也没有轻看他。由一人领声,百人依旧按照军中习惯行了半跪军礼,声如洪钟,整齐利落。

“免礼。”朱定北高声道,跳下马来。

身材矮小,仰视着这些高大威猛的悍兵,朱定北身上的气势却毫不逊色。几人见状都是一惊,而后升起一股喜悦,果然是元帅的孙儿,气度不同凡响。

朱定北声音还有着童稚未退的清脆,神情语气却与征战多年的将领一般无二甚至更威严的沉着:“一日为军,终身报国。朱家军的铁汉没有孬种,就算退下沙场,我们依然是军人。就算身负残疾,我们依然是最勇猛的朱家军!我希望各位永远记得这一点,不论以后立身何处,时刻谨记朱家军的训言,报效家国。”

众人心中一震,大喊道:“是,属下明白!”

朱定北笑起来,满眼欣慰。

朱家军的军士精气神是大靖最足最强的,不管到哪里,他们都是无往不胜的朱家军。

“其他话我们以后再说。今日我到此前来,想必各位也已经知道我的来意。”朱定北顿了顿,道:“百夫长,何在?”

有几人面面相对,一人踏出队列站直道:“回小侯爷,请您钦点。”

朱定北认得这个声音,便是之前领声问候的一人。他点点头道:“报上姓名。”

“属下朱响,原朱志一将军麾下百夫长。”

朱定北见过名录上此人的生平,同他母亲一样的战争孤儿,被朱家军一个老兵收养。在军中为斥候兵,在鲜卑一役中被斩断三指,断了左腿的筋脉。眼前之人身形普通,一脸胡腮让人分辨不清长相,目光却炯炯有神,精气神十足。

难得的是,这个人不仅在这百人间已有威信,能够组织众人,从他短短一句的自我介绍中便知此人聪慧。他是百夫长的不二人选,朱定北点了他,又让他点了两名队长,十名什长和二十名伍长。以军伍的方式管理这些退役的残障军士。

见朱响动作极快,显然对这百人都有掌握,不吝啬地赞扬一句,而后道:“有一点,我事先声明。从今往后,你们这一百人便是我朱定北的麾下,不归其他任何人调配,就算是朱承元老元帅也无权越过我吩咐你们办事。你们也只有一个领帅,明白我的意思吗?”

几人诧异,但服从命令是军士天职,他们毫不迟疑道:“明白!”

“不必紧张,如果你们自觉办不到这一点,或者觉得我不足以领帅你们,现在大可退出。”

朱响立刻道:“小侯爷,我们是军人,誓死效忠,绝无二心。”

“誓死效忠,绝无二心!”

其余人等见状高声喊道。他们是才随老侯爷一同退役回京的军人,大多是战争孤儿。多年军旅已经让他们难以适应正常人的生活,如今又都身有残疾,多亏朱家元帅还挂念他们,为他们操持,他们感激报答尚且来不及,又怎会背叛?

他们心中有信念,朱家军,朱家的儿郎,绝不会做有损家国,坑害同袍的事。答应效忠完全不需要犹豫。

朱定北目露欣赏,这大半年艰难的生活和身上的苦难没有消磨他们身上的志气。

朱定北三言两语说了年后他们建造汤池山庄以及开采硝石的安排,又介绍了朱水生,告知以后将由朱水生负责联络。最后才给他们发下年节的例银,嘱咐他们过一个好年,初四再回山庄集合开工。

如此一番,才上马回府。

老侯爷为孙儿办的头一件事,自然十分用心。这百人从前在军伍里都是强中手,人品性情和能力都是一顶一的好。最关键是,他们身后都没有累赘。

朱定北对他们早有一番打算,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众人看着朱定北的身姿越来越远,队长之一对朱响道:“百夫长,小侯爷不愧是老元帅和元帅的血脉,将门虎子。虽然看上去白净文弱,但我想,他日后一定是和元帅一样的将士。”

朱响收回视线看了看众人,大胡子咧开,笑道:“说来不怕你们笑话。我看小侯爷,日后未必会比老元帅差。跟着他,值了。”

朱定北回府后,管家便地上一封信,“少爷前脚离开,长信侯爷后脚便到了。说是要在宫里过年节,特意与您话别,见您不在,便留下这封信。”

朱定北收起信封,问道:“阿爷和祖母现在何处?”

“老夫人在后院书房,吩咐您回来后一起用膳。侯爷约了秦统领喝酒,怕是要到晚间才回府。”

朱定北点了点头,脚步一转便往后院去了。

陪老夫人一同用过午膳,朱定北回院中小书房,才拆开宁衡的信。信中寥寥数言,言明来年正月十六出宫回府,重要的是,长信侯爷动作神速,一晚上时间已经安排好人手处理矿山的事,时间早晚,大约两个月后便能出第一批黄金。

朱定北见信大喜,到院中打了好一阵拳平复了情绪,才到小书房中静坐看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