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 分类:同人 | 字数:7.1万字

14 异想天开

书名: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字数:3.7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3:38

第十四章

虽有波折,但总算有惊无险,几人顺利进阶进入进学府。

寒冬腊月,是学子们最活跃的时期。

彼时家中长辈还有朝休,没了管束,崇文的学子三不五时便有聚会,温酒赏梅,或吟诗作画,或谈论时政;重武的学子更是活跃,虽寒冬草木凋零无法纵马也不是狩猎的好时机,但室内切磋却无限制,若是恰好遇到禁军或是巡防军某位将领休沐的日子,讨教的人便一拥而上,此消彼长。

虽然这些热闹都与十岁少年干系不大,但他们自由各自快活的办法。

朱定北几人便时时见面,去得最多的便是长信侯府。这里最是自由,虽然上无亲属于宁衡而言是大不幸,对于生活在长辈束缚中的孩子小小的心灵里却也有不懂事的羡慕。

期间楼家兄弟也邀请几人过府,将楼安宁心心念念的水车展示给众人。可惜朱定北和秦奚注定无法欣赏,贾家铭对此一无所知也没有慧根,宁衡只顾着听朱定北吹牛。再好的兴致也维持不住,惹得楼安宁一副苦大仇深的脸孔,恨不得宣告绝交。

倒是楼安康矜持地给小伙伴们介绍了自己耗费整整一年时间改进的一个小弓/弩,引来了朱定北的全神贯注和秦奚连声的赞叹。

“安康兄,你太能干了,我阿爷都没用过十箭齐发的弩,这个东西如果做成了,一定会轰动军中的!”秦奚这话绝没有半句夸张之词。

楼安康摸了摸鼻子,不自在道:“只是个小玩具,真要投入使用要改的东西太多了。”

朱定北射出箭矢,堪堪只有他半臂长的小弓/弩入手沉重,木箭射出后弓/弩后挫的力道也不小,虽然弄疼了肩膀,但他还是止不住笑。“楼大你别谦虚了。万变不离其宗,既然你能做出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只是时间的问题。”

他把弓/弩递给跃跃欲试的秦奚,自己拿过一根小木箭仔细观察起来。

其实几年后军中确实也有这样的弓/弩出现,一射七箭杀伤力巨大,但上箭的速度太慢,不能够打前锋,因此弩被做得很大,射程很远,只起到辅助功能。朱定北比旁人更知道今后二十年兵器的发展,甚至每一个兵器他都能亲手做出。

他如今分不出精力做这些,军中战事也无凶险,朝廷攻下鲜卑后也不敢再冒进,武器更新上的需要不甚迫切。但面对有楼家兄弟,他却不会吝啬透露一二。

楼安宁道:“阿兄的想法很好,但这样的弓/弩在战场的实用性却未必会高。”

楼安宁更爱农用民工的工器,但兄弟二人一起受教,对于兵用工器虽说没有楼安康有天赋,但却也十分喜欢。此时自然不是唱衰兄长的作品,而是实事求是。作为改进的人,楼安康比任何人都明白其中的利弊。

他不甘心地叹了一口气:“是啊,如果做小了做前锋之用,如今的弓/弩已经够用了,这个弓/弩上箭速度太慢,会耽误战机。但用在后峰,就势必要把弓/弩做的极大极重,负担起足够远的射程。杀伤力如何暂且不能估计,但要做的话,射箭的精准度,换箭的速度还有很多东西都要计算再计算。”

“而且……现在战事火雷是主力,其实对于战事而言,这个弓/弩做成了,辅助性的意义其实不大。”

楼家人秉性务实,楼安康又少了一分胞弟的潇洒跳脱,多了一分谨慎,正是因此,才会觉得失落。他并不愿意放弃钻研了一整年稍有成效的兵器,但对自己所做的东西却也没有足够的信心。

自从成孝皇帝年间火雷被改进运用于战事,冷兵器的在战事中慢慢退居次位。工部司械司更是以火雷改进为主,弓,弩,投石车,刀剑枪盾虽然也不曾懈怠但投入日渐削弱,楼安康又对此最感兴趣,才有这样的烦恼。

朱定北揽着他的肩膀,凝眸看着秦奚乐此不疲地上箭,发射。“战场上瞬息万变,没有任何一个东西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更何况,多一分防守也同样是多一份胜算。打战可不单单只靠攻打,防守更为重要,若是这个弓/弩排兵布阵的时候用得恰当,也未尝不是一个神兵利器。”

“真的吗?”

他赤城热烈的目光让朱定北一怔,不由拍了拍他的头笑道:“当然。我可是以后的大元帅。”

正在搭箭的秦奚闻言,噗地一声,回头捧腹道:“哈哈,长生你要当大元帅?哈哈,史上第一细皮嫩肉的元帅吗?哈哈,笑死我——”

贾家铭扣住他的嘴,瞪了他一眼,示意:上次还没揍够么。

秦奚讪讪住口,赔上满脸笑容。

朱定北也懒得和他计较,继续和楼家兄弟说道:“设想一下这个弓/弩若是做大,重量和大小只要有轮车问题就不大。其他问题却也不是没有办法克服或把弊端尽可能地降低。”

见几人看向自己,秦奚也放下弓/弩认真听起来,朱定北手撑楼安康的肩膀,露出一副老神在在又不掩得意的表情。“第一,它上箭速度慢,其实这个问题完全可以换一种想法。如果把这十箭设下限制,每次只发五箭,第二次发箭后原先的箭矢完全来得及补充。又或者,”他拿过秦奚手中的弓/弩,比划道:“做成上下两层箭槽,是否可行。”

楼安宁兴奋叫出来:“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

楼安康抓住胞弟的手,示意他不要打断。朱定北摸了摸小弩,腹部的茧在木器上滑动时略微坚硬的感觉让他觉得安全,“第二,瞄准度不定。如果用轮车辅助,用滚轴滑轮,能否让它八方转动,可以面向任何地方?”

说道兴头上,朱定北干脆用木箭削尖的箭头在地上画了一个简略的图样。

“第三,杀伤力。在战场上,不论是士兵还是武器的杀伤力,其实很多时候并不取决于他本身,而是战局和统帅。打个比方,若这把十射的弓/弩射程有千尺,附以火油,足以跨越城墙火攻敌军。别看火雷杀伤力大,但他同样有负面的危险,我军也很难避免不被误伤。若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你说这仗打赢了,有脸说是胜仗吗?”

秦奚大为震动,张口就喊:

“说得好!”

秦奚喉咙一抖,岔了气呛得咳起来,回身看声如洪钟抢了自己说词的人,可不正是楼宁楼尚书。

“阿爷。”

兄弟俩异口同声,迎了上去。楼尚书哈哈而笑,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听起的,此时看向朱定北的目光有楼安康兄弟一般的火热,“这位小哥是哪家的孩子?方才说的太好了。”

楼安宁抢着道:“阿爷,这是镇北侯府的世孙,朱定北,我和阿兄的好兄弟。”

楼尚书愣了下,心中暗叹:可惜了。

这般风姿,纵马沙场。但他心如明镜,这孩子成了镇北侯府的世孙,哪怕在军事上造诣再好,怕也不会得皇上的重用了。

“好孩子。”楼尚书拍了拍朱定北还很瘦弱的肩膀,“我听闻你自小随军,果然是朱家男儿,对兵武比旁人都了解。方才那些想法就非常好,也帮了安康大忙了。”

朱定北笑起来:“工器如不异想哪有天开,安宁也说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好,好一个异想天开!”楼尚书笑得开怀,“若不是打不过你祖父,我可真恨不得把你带在身边。小侯爷若是立志工器,定是我大靖之福啊。”

朱定北眯了眯眼睛,脸上的笑容深了深,“楼爷爷过誉了,我可是答应我阿爷要做一个精通吃喝玩乐的纨绔,把我们老朱家几代人都没有享的福都享了。”

楼尚书顿住,没想到这样小的孩子竟已是个明白人。

他微微笑了一下,拍了拍朱定北的肩膀不再多说,对两个孙儿道:“差不多该请朋友去用餐了,不可贪玩。”

临走,他不由多看了朱定北两眼。这个后生比他祖父,父亲都更有灵性,却只能被约束在这洛京,安定那位的心。

出了楼家,朱定北和宁衡同乘马车。宁衡是一品侯爷,出行的车马规格甚高,里面一应器物俱全,哪怕是腊月,车内也温暖如春。朱定北也懒得骑马受罪,上了马车,便急吼吼地找出车上放置的小食,嘟囔道:“怪不得安宁和他阿兄总往你府上跑,这厨子的手艺比我府上的还差劲。”

宁衡知道他没吃饱,见他吃得急,赶紧给他倒了一杯热茶。

“太医说楼阿爷饮食要淡。”宁衡主动解释。

“唔。”朱定北灌了一口茶,对刚刚的抱怨也有点愧疚。

不过以他的皮脸很快就当做没有说过这话,转而道:“楼尚书家里也不容易啊,你看楼大楼二。啧啧,平时看着不是个花钱的主儿,今天我才知道,他们琢磨一个小玩意光耗材就不是个小数目。哎,可怜楼尚书那点俸禄都砸在这两个家伙身上了。”

他感慨得煞有其事,宁衡忍俊不禁。

知道他不贪财却十分爱财,也不知是不是北疆的穷苦才养成他这副性子,宁衡低头喝茶掩住眼中的笑意,稍稍平复,才抬头道:“安康安宁的母亲是富商独女,已经继承外家产业。”

这意思就是那两个耗钱的家伙完全不缺钱。

朱定北挫败地倒在榻上,长叹道:“真让人不爽。你们在洛京享福,不是家财万贯就是继承产业,就我们朱家,累死累活居然得靠女眷经营才积累出一点家底。”他霍地翻身,“气死我了!”

宁衡坐到他身边,被他掐住脖子当了发泄物业不反抗。朱定北哪敢用力,这位可是他最不能得罪的财神爷,宁衡又不如秦奚和楼安宁会配合他做出凄惨的表情逗他,便无趣地放开,拖过食盘再吃起来。

“阿衡,你说什么买卖来钱快?”边吃边说的朱定北话语含糊。

宁衡:“盐,铁。”

“……”不用这么用心回答。朱定北翻了一个白眼,这他当然知道啊,但这些都是官营产业,少数委托给皇商,那管制也非常严格。要想从这里赚钱,走的都是旁门左道,他可以做,但镇北侯府绝不可以。吞下馅饼,朱定北拍了拍手,道:“你觉得我能做点什么营生?”

宁衡垂眸,倾身拿过小几上的茶水倒了一杯端给朱定北,后者摆摆手:“不喝,你快说。”

宁衡便自己喝了一口,想了想,问他:“本银几何?人手几何?”

“银钱好说,人嘛,我听我阿爷说有好些不愿返籍的残兵想投靠阿爷,有百余人,我阿爷正愁怎么安置他们呢。”朱定北也是心血来潮,无甚概念地说。

宁衡却把这个当正经事,仔细想了想,道:“你明日来我府上,我们再行商量,可好?”

朱定北很敏锐,顿时嚷道:“卖什么关子,你有主意就快说。”

宁衡咳了一声,道:“你到了。”

朱定北探头一看,果然,镇北侯府已经近在眼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