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隆元纪

作者:海楼 | 分类:玄幻 | 字数:3.2万字

枪之卷 第四章 灵刃

书名:隆元纪 作者:海楼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8-20 02:25

萧褀回到军营之中,天色已经快到黄昏,夕阳的光亮逐渐从西边沉了下去。

也许是因为自己在战火中被萧牧相救才捡回一条命来,他血脉里总是对战火和兵戈马蹄声有中莫名的共鸣,所以听到自己终能驰骋沙场,他心里难免有些亢奋激动。

军营中一片忙碌,想来萧牧的军令应该比自己先到一步,整个军营都为止运转起来。自东海之乱之后,奔海城少有战事,因此军营里也少有这么大规模的整兵,一时之间,许多资历尚浅的士兵们显得有些慌乱和不知所措,在军官的喝令和斥责声之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横冲直撞,不知所谓。

由于萧褀身份的特殊,那些高阶的将领不过是看了看萧褀,都是聪明得很,径直从他身边路过,就像没看见他一般,既不用给萧褀脸色,也不怕被人说特意给他优待。

萧褀偏生不领这个情。迎面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萧褀快步跟上,也不管那人是去干什么,帮他托住一个看起来很是沉重的箱子,想必是什么军需物资。那些将领自然乐得看见萧褀主动参与,省得让他们为难,也不多话,只是喝令着萧褀身边那人,催促着他赶紧些。

“曾涵!笨手笨脚的,还不麻利点!”

曾涵连忙点头,加快脚步,扛着箱子就往前走。等到离开那将领的视线,曾涵才挑了挑眉毛,看着萧褀问道:“萧少爷也有闲心来做这些苦工?可别把腰扭到!”

曾涵与萧褀年纪相仿,在军营内资历也很接近,少年人总有这些攀比的心性,因此他一向与萧褀不对付,萧褀也早已习惯,不愿理会。

见萧褀不出声,曾涵只是冷哼一声,和他两人一同扛着那箱子,不再说话。两人将东西搬到辎重营,萧褀也不跟曾涵言语,直接扭头就走,曾涵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他看着萧褀默然离开的身影,不由得暗暗咬牙咒骂。

萧褀向库房的方向走去,想看看还能帮上什么忙。他还特意挑了一条人少的道路,因为他的身份可谓人尽皆知,不过“义子”的身份实在尴尬。军营里不似王府,自有一套运行着的潜规则,在别人眼中,顶着这个名头,既不能明着作威作福,又不能听人摆布逆来顺受,就属于那种巴结了没有,得罪了麻烦的人物,在莫名的揣测和嫉妒心理影响下,他在军营里难免受到一些异样的目光,从人前走过,那种被注视和背后议论的感受让他很是不快。

不过他始终冷着一张脸,不多辩解也不多生是非,除了像少数曾涵这种锲而不舍找萧褀不痛快的人,大多数人都不会与他亲近或生怨,大多都是远远躲开他。

因此萧褀甚至不自觉地常与曾涵接触,哪怕他时常对自己冷言冷语,或是阴阳怪气地讥讽,有时候两人各自不服,还动起了手。两人被训诫了几次,依旧是乐此不疲,不时板着一张脸出现在曾涵面前,有意没意地故意招惹他。萧褀自己都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这么“贱”,但至少这人能唤起萧褀心中的争斗心,抑或说是生机,不像其他人远远避开,对自己不冷不热,死气沉沉的模样。

而王府内,下人们也与他保持着距离,相比这个时刻冷着脸的少爷,下人们更喜欢萧滢儿和萧亦澜这些喜欢闹事的祖宗,虽然总让他们头疼不已,但都与下人亲近,也更好说话。

因此不论在王府还是在军营中,萧褀大多时候都是形单影只的存在。在这样的环境呆久了,难免有些郁闷和阴沉。

萧褀低着头走着,突然瞥到脚前冒出一个影子,夕阳之下,拖成长长的一截。他抬起头,郑方那张胡子拉碴的脸映入眼帘。他手里还拿着两根木棍,冲萧褀笑了笑,嘴唇上的胡子微微耸动:“来练练?”

萧褀环顾四周,周围还有一些来来往往的士兵,不时打量着萧褀和郑方两人。

“在这?”

“你什么时候还关心别人怎么看了么?”郑方依旧笑着,将一根木棍抛给了萧褀。

萧褀脑海中突然掠过一幅幅画面,里面是阵阵烽火,隐隐传来兵戈马蹄之声,一切思绪都抛到脑后。他心头一动,接过木棍,沉腰蹲马,是枪术中很常见的起手式。

郑方也随意地摆出架势,还腾出一只手,向萧褀招了招手。郑方时常将萧褀拉来,教授他枪术,也不知是不是很受了萧牧的嘱托,但他似乎很喜欢这个徒弟,抽的空来就要来收拾他一番,然后看着被打得鼻青脸肿的萧褀,捋着胡子哈哈大笑。想必是出征之前,他特意来敲打敲打萧褀。

萧褀此刻心无杂念,以棍代枪,向郑方猛地袭出,招招凌厉,发出了“呼呼”的风声。郑方脸色不变,挥舞着手中的长棍,就像织成一张棍网,将萧褀的攻势全数挡在后面。

他始终采取着守势,任由萧褀狂风暴雨般地进攻,却不伺机反击。萧褀早已习惯了郑方这样的手段,手中更加用力,棍棒相接的清脆“砰砰”声不绝于耳。

郑方挥棍弹开萧褀横扫而来的长棍,手臂微摆,木棍的一端猛地射出,朝着萧褀胸口飞去。他本以为萧褀就要被击退,却不料萧褀横棍于胸前,双手握棍,手腕一转,在身前划出一个圈,将郑方迅捷无比的棍影弹开去。

他轻轻“咦”了一声,顿时兴趣大起,转守为攻,漫天的棍影瞬间就将萧褀吞没了。萧褀苦苦支撑着,郑方一跃而起,手中长棍从上重重落了下来。萧褀突然身形一矮,将木棍一端插在地上,刚好卡在两块地砖之间的缝隙里,另一端正迎上跃起的郑方。郑方眼露赞许的神色,只是前冲的势头已停不下来,他于是将举过头顶的长棍收了回来,改成横扫,与萧褀的木棍撞击在一起。

“咔嚓”的一声响,两根木棍都断开来,萧褀趁机往后退去,郑方却紧紧追上去,还没等萧褀反应过来,他便看见一道寒芒闪过,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嘿嘿,逼我把两根木棍都给折了,倒是有些长进。”

“你还藏了暗器?”刀刃没有贴着萧褀的皮肤,但他仍然感受着脖子上的凉意,不敢动弹。

郑方笑了笑,向后退了一步,也让萧褀看清了手里的东西。那是一柄七寸左右长短的匕首,柄上只是缠了几块布条,若只看刀柄不过是个便宜货色,但锋刃上却寒光闪烁,萧褀仍能回想起片刻前的寒意逼人,不由得打了个哆嗦。郑方像是在炫耀,拿起半截木棍,手持匕首随意地划过,木棍顿时又断开来,断口处还平整如镜。

萧褀注视着那柄匕首,问道:“这是什么东西,这么锋利?”

郑方将匕首收回一个刀鞘,突然丢给了萧褀。萧褀吓了一跳,小心翼翼地接住。

“王爷托我给你的,此次出征,要你拿着这东西防身,以防不测。”看着萧褀脸上少有地露出惊喜的神色,郑方笑道:“这可不是寻常的兵刃,而是来自东海。东海上有一落雁火山,零星分布着金属矿产,日夜经熔岩熔炼,称作沉息之铁,锻造成兵刃,被称作‘灵刃’,不仅锋利无比,而且据传说,这种金属中隐藏着亡灵,经法师开锋之后,可助持剑之人破敌致胜。”

“这么玄乎?”萧褀将信将疑。

郑方耸了耸肩道:“这可不知道,亡灵这种东西有谁见过?别说亡灵了,我连法师都没见过。我刚刚试了,这灵刃与体内的内力有种莫名的共鸣,内息所至,刀刃所向,因此使用起来比寻常兵刃顺手,只是没练过内功道,内力不过是身体积年累月自发积攒起来的那么一点,具体感觉我也说不清,或许在内功道手中,这东西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过这终归是个好东西,即便在奔海城也不好买到,王爷可是待你不薄啊。”

自古以来习武之人都分内外两道,像郑方这些常在军营的人,大多都只是专心钻研外功道,也就是刀枪棍棒拳脚功夫,这些能够速成的技巧才是战场上克敌制胜最直接的工具。而另一条路则是通过吸纳自然灵气从而锤炼人类躯体,强化内息之气的内功道,相比武学,更像是一种追求天人之道的修炼心法,修行常常需要更长的年岁,也更艰难。传说内功大成之后威力强劲,与天地共息,但大陆之上至今没有听闻有谁修习内功到了至臻境界,而各种外功道高手却层出不穷,因此大多内功功法都已经失传,修行内功道的人也越发减少。

萧祺师从郑方,体内的内息之气,也就是内力自然就少得可怜。

萧褀拔出刀刃,清晰地感觉到握着匕首的时候,体内原本就不多的内力如同涓涓细流流入干涸的河道一般涌入到匕首里,触手处一股清凉的感觉。

他认真地拱手道:“代我向父亲道谢。”他一向直呼郑方“你”,郑方从不介意,这次他也不指望萧褀能说出多谦恭的话来,于是只摆摆手,兀自离去了。

“这东西有名字么?”萧褀抚摸着手中的匕首,喊道。

郑方不回头,答道:“听东海的商人说,他们管这个叫‘破魂’。”

萧褀低声重复着,将刀刃放在已经快消失不见的夕阳下察看,只见寒芒闪烁,似胜过夕阳的光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