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隆元纪

作者:海楼 | 分类:玄幻 | 字数:3.2万字

枪之卷 第三章 王府义子(二)

书名:隆元纪 作者:海楼 字数:4.8千字 更新时间:08-20 02:25

郑方急匆匆地来到成纪王府的书房,一进门,就看见萧牧正拿着一封书函翻看,面露思索的神色。

“王爷。”郑方躬身行礼。

萧牧看见郑方,招呼他坐下,然后把书函递给他。郑方也不客气,大大咧咧地走过去,在萧牧的对面坐下。他为萧牧效力,跟随萧牧南征北战已经有数十年了,在军中威望甚高,军士们笑称他是“镇一方”。如今郑方虽然已年过半百,长得粗枝大叶,平日里一副老不正经的模样,但举手投足间仍散发出一种硬朗的气息,是萧牧的左膀右臂。

郑方粗略地看了看那封书函,就像萧牧预料的那般,黝黑的脸上脸色越发凝重。信函上寥寥几行字,大致是说两日前,一支军队趁夜突袭,攻陷了昌州主城——远亥城,昌州全境陷落。而与昌州对峙了近半年的云州军队顺理成章地挥师南下,接管了整个昌州。

“王爷担心的事情还是成真了啊。”郑方笑了笑,眸子里却没有多少笑意。

“这是今天上午收到的,”萧牧轻叹了口气,“当初卫焯奚突然攻打昌州就很是古怪。论富饶,昌州不及清州,要论矿脉金属,昌州也远不及北境,而且昌州和云州虽然接壤,却少有冲突,云州此番出兵,其间寓意,昭然若揭啊。”

郑方听着,深以为然。卫焯奚自然不会做徒劳无功的事,那么他所图谋的,很可能就是昌州的地理位置。

昌州位于清州西北边,与清州共享一段狭长的边境线,其北是云州,南边是平州,然而其地理位置之险要在于,远亥城的西部,是风壑关。经过风壑关,再往西,便是挡无可挡的中州平原。

隆元王朝的帝都皇城位于中州的中心,周边的京畿地区拱卫皇城。中州地势较高而平坦,其东北边被西北东南走向的阳沪山脉截断,南边是延绵数千里的中南峡谷,将中州与平、峪二州之地隔开,因此在东部只留下了风壑关附近百余里的平坦地区,这也成了西进中州的唯一入口。此外,中州西南部是峪州,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两者的交界处除了南边的中南峡谷,便是易守难攻的长音谷,也增加了从西边进军的难度。隆元王朝建立数百年来,虽也有过数次叛乱,但从未有一支叛军能够打进中州。

然而如今昌州已然沦陷,风壑关成了中州面对卫焯奚的最后一道屏障。

郑方很快发觉一丝古怪:“打下远亥城的是云州的人?”卫焯奚打下大半个昌州只用了不到半年,但这剩下的远亥城却与云州军队对峙了足足三四个月。卫焯奚似乎无意拿下远亥城,只是让军队在昌州整顿。如今异军突袭,甚至把远亥城送给了卫焯奚,实在古怪。

“你觉得呢?”萧牧反问。

“属下认为不是。卫焯奚留着远亥城这么久,可能就是不想这么早与皇室撕破脸。就算他想打,拿下远亥城也只是举手之劳,不用费心地夜间突袭。”郑方耸肩道。

萧牧露出赞同的神色:“本王也这么觉得,不过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也没人关注到底是谁拿下了远亥城,风壑关已然摆在了卫焯奚面前,皇室人人自危。如果本王估计没错,勤王令这两天就会到了。”萧牧表情没任何变化,语气却突然有些无奈。

郑方跟随萧牧数十年,自然清楚萧牧与皇室的渊源。近四十年前,东海洛恒域觊觎隆元王朝广袤的疆土,联合东海六域共同进攻。萧牧的父亲萧序率军死战数月,而萧牧年纪尚小,便被他送到皇城住过一段时间。萧牧小时候很是机灵,寄人篱下便很早学得八面玲珑,勤奋好学。

先帝虽无贤名,为人软弱,无力掌控朝局,但当时膝下无子,对萧牧十分喜欢,对他照顾有加。后来由于东海六域来势汹汹,数月之内就几乎侵吞了清州全境,在这场后世称为“东海之乱”的浩劫中,萧序最终战死城中,先帝还为此破例提高了萧氏的爵位,成为百年来首位异姓王。

对于先帝,萧牧满怀感激。可惜数月之前,先帝便驾鹤西去。虽与当朝皇帝并无深交,但眼看着先帝的基业被卫焯奚毁掉,也是萧牧不能接受的。所以其实从一开始,萧牧便打定了勤王的主意。

郑方料得王爷的心思,便说道:“那属下先提早通知下去,让军中整顿,勤王令一到即可开拔。”

“嗯。”萧牧轻轻回了声,似乎对郑方猜准自己的心思丝毫不意外。他又开口问道:“你以为,我们对上卫焯奚,胜算几何?”

“卫焯奚近年来穷兵黩武,手下更是人才辈出。奔海城一向富饶,近年来又少战事,军士缺乏磨炼,对上卫焯奚,臣以为,胜算不过三四成。”郑方面色平静。

“既然你知道胜算不高,我看你一点都不担心啊。”萧牧笑道。

“属下深知王爷不是鲁莽之人,既然王爷敢出战,那么就有我等未曾想到的杀招。属下自当为王爷的马前卒。”郑方嘿嘿笑道。

萧牧失笑:“你个老东西,倒是会拍马屁。”旋即他又正色道:“如今皇室式微,勤王令对于诸侯的约束力实在有限,本王不指望能有多少诸侯站出来面对卫焯奚,但只要有这一家,胜算便大大增加。”

郑方适时地抬起头,露出询问的神色。

“南疆慕州,平南王叶倾!”

慕州叶家算是皇室的一个分支,百年前,广袤南疆之中出现了一批规模巨大的流寇,占山为王,周围百姓苦不堪言,中州派兵打了几次,由于对方依仗地形,神出鬼没,数次围剿竟都铩羽而归,流寇反而越做越大,最终一位皇子临危受命,到达南疆后组织当地百姓自卫,帮助军队与流寇在山野间周旋,最终平息南部的匪乱,获封平南王。

现任的平南王叶倾,倒是萧牧的老熟人。由于与皇室同根同源,萧牧在皇城时,叶倾随上一代平南王在皇城住过几年,两人年纪相仿,故私交甚笃。

“王爷这么确定平南王会出兵吗?”郑方真心地发问。他自然知道叶倾与萧牧素来交好,但指望他为帮助旧识而冒险出兵对战如日中天的卫焯奚,那也是不现实的。何况虽然平南王一脉和皇室本是同源,但也绝对算不上忠君爱国之辈。

萧牧露出耐人寻味的表情:“卫焯奚若想染指帝位,自然不会给世人留下口柄。只要还有一脉皇族宗亲尚存,即便他打下了中州,对世人来说,皇帝也轮不到他来做。”

郑方恍然,脸上露出笑意,接下萧牧的话道:“若他得手,下一步便是慕州。所以平南王会先发制人,一方面可以利用勤王一事增加声望,另外也可借用王爷的力量,总胜过独自面对云州。”

萧牧点了点头,正欲说话,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萧牧转头过去,正是夫人李纤茹。虽然脸上已显老态,眼角的细纹如岁月铭刻在脸上,但李纤茹依旧五官端正,一身淡紫色的裙衣没有多少雍贵之气,反而更衬得气质脱俗。

“王爷,有个东西,刚刚送到了。”李纤茹柔声道,却面露忧色。

萧牧向她手中看去。李纤茹白皙的手中捏着一个铁青色的筒瓦状物件。

他伸手接过,发现这片筒瓦完全是金属质地,在外凸的一面上有镀金漆的一柄战斧图案贯穿整个瓦面,周围还零星分布着一些小小的短剑,呈放射状朝外围成一个圈,短剑不多不少,正好十一个,这正是皇家叶氏的家徽。筒瓦反面则是同样金色的两个大字:勤王。

萧牧与郑方对视一眼,露出苦笑。

……

萧滢儿遣走一干侍女,独自欢脱地跳进王府内的正厅面海堂,心情很是愉悦。父亲通知兄妹几人在正厅一聚,她虽全然不知被叫来干什么,但总归不用去学堂,这也足够让她开心了。

进了门,萧滢儿发现面海堂里已经有了一个人。里面最中间的椅子位于面海堂牌匾的正下方,比其他座位高出一截,这是成纪王的位置。在其左右手边,分别有两排椅子,沿着台阶排下。而如今面海堂里除了服侍的下人,只有一人,他坐在右手边座位的最下首,神情冷淡,坐在座位上闭目养神,面容冷峻,十八九岁的脸上棱角分明,两道剑眉,英气勃发。

萧滢儿吐了吐舌头,走到那人面前行了个不甚标准的礼:“祺哥。”

萧祺冲萧滢儿微微一笑,“滢儿好。”然后就不再说话。

萧滢儿自顾自地在萧祺对面坐下,玩弄着裙角,尽量不去看他。萧祺是当年萧牧外出时偶遇流寇作乱,在废墟里捡来的孤儿。那是一个被流寇洗劫一空的小镇,漫天大火中,房屋摇摇欲坠,当时只有四五岁的萧祺一个人跪在废墟前,脸上的泪花如雨般流下,却没发出丝毫啜泣声。后来进镇的萧牧于心不忍,又有些欣赏他的倔强性子,便收了他做义子,取名萧祺。

萧滢儿有些惧怕这个哥哥。倒不是因为萧祺“义兄”的身份,而是这个人,实在是性子冷淡了些,他既不似萧亦湛豪迈大气,也不像萧亦澜活泼有趣,平日里话少又不苟言笑。

他甚至十多岁时就向萧牧提出进到军营,常年待在军中,几个月才回王府一次,与萧滢儿交流甚少,萧滢儿一向无往而不利的撒娇,在萧祺面前丝毫讨不到好。所以按照年纪,她本该叫他二哥,但始终只叫他祺哥,二哥的称谓顺给了萧亦澜。

好在很快萧亦湛和萧亦澜相继来了,萧滢儿顿时活泼了起来,向两个哥哥抱怨着学堂先生又怎么惩罚她,又叫萧亦澜有空带她去沥云港逛逛,全无之前的安静。

萧亦澜突然冲萧褀嘿嘿坏笑道:“祺哥儿,今日在奔海城中有个人欺负我,我帮我出头呗!”

“自从上次帮你教训的那个小子,他爹娘告状告到父亲那里,父亲就不许我再在城内动武了,尤其不许帮你出手。”萧褀淡淡说道。

萧滢儿向萧亦澜扮了个鬼脸,萧亦澜呵呵笑着,丝毫没有沮丧的表情:“咳,值得一试嘛!”

片刻后萧牧便来到了面海堂,身后还跟着李纤茹和郑方。

萧亦湛等人都适时的安静下来,即便是萧滢儿,看了看父亲脸上有些严肃的表情,也乖乖坐好。

萧牧在正中间的位置坐下,李纤茹坐在他左手边,而郑方静静地站在他身后。

“今天把大家叫来,是有件事需要告诉你们。”萧牧一落座,便显示出王爷的威严。

“今晨快马急报,云州已成功攻陷昌州,对中州虎视眈眈。所以皇室已经发布勤王令,号令诸侯迎战云州。”萧牧神色平静,又补充道,“我打算出兵。”

四人的反应各不相同。最吃惊的莫过于萧亦湛,他辅佐父亲数年,审时度势的本领较弟弟妹妹强不少,自然知道此事关系重大。而父亲出兵,更是出乎他意料,当下他瞪着他那双大眼,心中暗暗思索。萧祺也有些讶异,但他脸上惊讶的神色一闪而过,冷淡的表情上显出一丝狂热。

萧亦澜脸色也有些凝重,只有萧滢儿还是一脸的欢快,丝毫不知道父亲在说什么,只听到父亲说要出征,想着不用被父亲管着,心底早高兴坏了。

萧牧一一打量着众人的表情,当他看到喜形于色的萧滢儿,恨不得一口老血就吐出来。他自然知道萧滢儿只是孩子心性,也不生气,当下他也只得苦笑,然后正色,轻飘飘的一句:“滢儿,最近的功课做得怎么样啊?”

萧滢儿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站起身来,讪讪道:“先生最近……夸我来着。”

这一下不仅萧牧,面海堂里所有人都惊讶地望向萧滢儿,连郑方的脸色都有些古怪。李纤茹眼波流转,问:“先生夸你什么?”

萧滢儿翘起尖尖的下巴,颇为得意:“先生夸我七窍已经通了六窍呢!”

“噗!”旁边正在喝茶的萧亦澜顿时喷了出来,像是呛到了,一边咳嗽,一边指着萧滢儿,满眼笑意,眼泪都笑出来了,只是一时呛到,发不出笑声。

其他人也都笑了,连萧祺的嘴角都往上微扬。

萧滢儿一脸不解,不知道大家都在笑什么,面上一红,嗔道:“笑什么嘛!”然后兀自气鼓鼓地坐下。

还是萧牧最先缓过来,不过脸上还残存着笑意:“好了好了,都别笑了。”然后他看向萧滢儿,顿时词穷,“你真是……真是学得挺好哇!下次课,好好向先生请教这句话什么意思!”

随后萧牧脸色平静,面海堂内也迅速安静下来。

“这次出征,祺儿随我去,在军中这么久,就当一次试炼吧。另外奔海城的事务就暂时由亦湛代理。”萧祺和萧亦湛都起身作揖,表示同意。

“滢儿你也不用高兴了,你的功课不能落下,我回来可要检查的。亦澜你多看着她,别整天出去瞎逛!”

萧滢儿和萧亦澜对视一眼,都是愁眉苦脸的,但都只得乖乖答应下来。

随后萧牧遣散了孩子们,又让郑方回军中传令整顿。面海堂内,只剩下萧牧和李纤茹两人。

李纤茹看着丈夫,眼中柔情似水波:“此次面对卫焯奚,你可要小心。”

萧牧点头道:“那是自然,你放心,还有叶倾那家伙呢,何况就算打不过,逃跑的本事我还是有的。”

李纤茹轻轻一笑,又问道:“你出征之后,不担心东流城有些动作吗?”

萧牧面色凝重了起来:“我也担心过这个问题,但是自从我被封王以来,东流城在和我们的冲突中次次碰壁,近年来倒是安静得很,没出过什么乱子。不过我会留下一些可靠的军士,就算他们打过来,或许不能击溃敌军,但守城还是不成问题的。”

他脸上刚毅的线条又变得柔软,握起夫人的手道:“我出征之后,便要辛苦你,这王府上下,都有劳你打点了。”

“你在的时候,也没见你操心多少王府上下的事,你走了我还清闲些。”李纤茹瞪了萧牧一眼。

萧牧哈哈大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