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遗蓦千昭

作者:见写十四荒 | 分类:奇幻 | 字数:4.2万字

第九章

书名:遗蓦千昭 作者:见写十四荒 字数:5.6千字 更新时间:08-07 15:44

几天后的午后,应泠被陆夫人吩咐来街上看铺子,刚出了一家酒楼,一个仆从打扮的人莽莽撞撞的跑过来:“不好了二少夫人。”

“何事如此着急。”

那人喘着粗气:“属下才得知,银夫人身染重病,情况不妙。”

见他这样,应泠便问:“何时的事,又是谁来告知你的?”

那人掏出一封信递给她:“这是方才传来陆府的信。”

看完信,应泠连忙吩咐道:“快去周围药铺请以为大夫。”又说:“你们先回去,将事情告知陆夫人。”

轻竹拉了她:“信上写什么了?”

应泠没回答,只说:“带着大夫去银府一趟。”

马车上,轻竹出声说到:“我查到了金风榭的那个人。”

“如何?””

“他名叫肖翊,是当朝的潇庆侯。”

应泠皱眉:“他既姓肖,朝堂之上,那便是辅佐历代帝王的的肖氏一族,难不成他是肖氏之后?”应泠眼中掠过一丝惊奇。

轻竹回答:“没错,他的父亲和爷爷可都是辅佐先帝的大将军。”接着又说“年幼时,他的父亲肖忠,便带兵攻打夏凉国,就是那场著名的昭夏之战,不过他的父亲战死沙场,圣上念世代战功,后来封了他的儿子肖翊为潇庆侯。”

轻竹叹气,又道:“但这个肖翊却没能继承他祖上的光辉,传闻是个游手好闲的风流侯爷。在朝堂中,皇上念在其祖上功绩,倒也随着他去了。祖荫的庇护,众官给几分薄面,倒也得一席之地,不过就是空有名头罢了。”

“我倒觉得不对劲,他派人跟踪一事甚是蹊跷,还是注意着。”又说:“得将此事告知陆旻宸一声。”

轻竹告诉她:“他整日都没在府上,说是跟长公子一同出去了。”

“那晚些在同他说。”

马车上,轻竹见应泠神色慌张,说:“你先睡会儿吧,还有一个时辰呢。”应泠摇头:“不必了,吩咐马夫再快些吧。”

到了银宅,应泠下了马车,急忙来了温冉的院子里,婢女见了她,上前行礼:“小姐,您怎么回来了,我这就去禀报一声。”

应泠连忙问:“母亲呢?”婢女见她一副急急忙忙的样子,愣了愣,又说:“夫人近日身子不适,正在屋中休息,”

屋里的人听到声音,立马说:“阿梨怎么回来了,快进来。”

应泠走进屋子,温冉坐在桌旁,手中拿着团扇,正低头绣着上面的图案,看见应泠,问:“你怎么突然回来了,贤婿呢?”

应泠走到她跟前,喘着气:“我听说你身子染病,便立马赶回来了,陆宸有事外出去了也就不知道。”

温冉放下手中的针线:“这怎么妥当,那陆夫人可知道?”

应泠点点头:“离开时,我派人去知会她了,我带了大夫来给您看看。”

温冉无奈道:“这不是先斩后奏吗。”又看看外面的轻竹领着的大夫:“不过就是风寒罢了,如此大动干戈做甚?”

应泠皱眉,疑惑道:“风寒,可陆府的人说得知消息,您身染重病,情况不太好…”

“不过是胡诌,哪有什么重病,我这不是挺好的吗。”温冉说着,应泠看着倒并无大碍,却不太放心。

朝门外的轻竹喊了声:“让大夫进来再看看。”

大夫摸了脉,说:“夫人的确只是风寒之症,并无大碍。”

温冉又说:“你父亲请过郎中瞧过了,也开了服用的药。”

应泠松了口气:“多谢邢大夫了。”又转头吩咐:“将邢大夫送回去吧。”

温冉看看她:“你这孩子,做事急,但也算有序,倒命人去知会了陆夫人。”又吩咐婢女拿了做的糕点过来:“近些日子,我学做了些新的点心,你尝尝看。”

应泠拿了块:“入口即化,香软糯口,乃是佳品。”

“你就会说着好话。”又看看天色,说:“天色不早了,你也快些回去。”

应泠坐下:“今日先不回去了,这都快傍晚了,夜里这么多人行路不好,我许久未回来,住一晚明日再走。”

温冉只好答应。

应泠回到房中呆着,轻竹看她满脸困倦意,说:“今日途中奔波,你早些歇息吧,明日还要回陆府呢。”应泠点头,收拾好后,便上床休息了。

入夜,房门被猛地推开:“应姑娘!”轻竹喊着。床的躺的人没见动静,轻竹走到跟前,应泠闭着眼,额上冒了许多汗,轻竹伸手一摸,烫的厉害,又反复叫了几声,应泠手抓着被褥,猛的起身,脸变得通红,口喘着粗气:“轻竹?”

轻竹上前拉了她的手:“快走!”

应泠被她拉起来,站起来是,却感头晕目眩,人径直往下栽去,轻竹立马扶了她,应泠站起身,一把推翻了桌上的香炉,炉里的灰撒了出来,轻竹一看,蹲下身在灰里拿起一样东西,定睛一看:“烨叹骨,怎么了?”

应泠看着她手上的东西:“我所服用的隐藏内力的药物和烨叹骨作用相冲,闻之头晕目眩,全身无力。方才我入睡之时,有人换过香炉?”

“是府中的婢女,好像叫叫…暮青。”轻竹回忆起。

“她知道我服用的药物,又再香炉里放烨叹骨,她知道我们是魆影宗的人。”

“这么这么巧,来不及了,快走。”轻竹拉起应泠往外走。来到院中,外面的屋子被火舌吞噬着,砖瓦碎裂,木头噼啪作响。浓烟滚滚,火光映红了夜空,院中的人惊恐万分,拿了家伙灭火。

应泠看着这一幕:“怎么回事?”

轻竹也拿了木桶装水:“不知怎么走水了。”这时,温冉走过来,急切的问:“你们都没事吧,怎么突然就走水了呢?”

应泠浑身无力,只好扶着一旁的轻竹:“无事,您怎样?”

温冉摇头:“我没事,只是不见你父亲,如了夜他就去了书房里,没人知会他,这么大动静也不可能啊。”

应泠眉心猛的一跳,突觉不对,连忙拉住轻竹:“我去看看。”轻竹见她一副虚弱样子:“我和你一起。”

来到书房门口,应泠推开门,手却停在半空,银昭跪坐在桌旁,头发凌乱,地上滞留一片血泊,应泠跑上前看,银昭的双腿被刺,血浸湿了长袍,而头发披散着,应泠抬手撇了垂的发丝,一道血痕留在脖颈,还往外不断渗血。眼看着男人,双手颤抖,呼出的气息仿佛被扼制了一般。

轻竹不可置信:“他被杀了。”

这时,外面传来巨大动静,轻竹向外面看去:“不好,出事了,你现下这样,就留在这里。”

应泠起身:“有银针吗?”轻竹愣了愣,从怀中拿出银针:“你要针做什么?”

接着,应泠将针刺入身体,双手抬起。轻竹知道她要做什么:“用银针压制药物的作用,你的经脉会受损。”

应泠没回答,逆转气息,拿了银针:“能撑一时是一时吧。”

两人回到院中,几个侍卫倒在地上,手中的剑掉落在地,应泠看看周围几人,轻竹出声:“看打扮是山匪?”

“不太像,我能感到他们其中有人武功不平。”

“不管什么,杀了就是。”说完,轻竹从地上捡起剑,向其中一人刺去。这时,一刀从背后袭来,应泠躲过,蹲身拿了剑,

握紧了剑柄,剑法如虹,直直刺入男人的胸口。旁边一人拔刀起身,应拔了剑,用剑抵住了来势汹汹的一刀,金属碰撞,火花四溅,应泠侧身,转动了剑身,抽出剑随后挥剑抹了那人的脖子。

两人渐渐觉得体力不支,轻竹抽了插在一人身上的剑:“还是找机会抽身吧。”

应泠眼睛看着周围:“银夫人呢?”

轻竹皱眉:“过来了就没看见她,会不会被…”

“没见到尸首,就不是。”

这时,一人跃到轻竹身后,出刀直向轻竹,应泠用力推开她,用手中的挡住,而剑被砍断,而那刀也划破了肩头的衣裳,鲜血渗出,染红了布料。应泠手中的剑松了一分,轻竹转身:“你真是什么刀都敢挡,刀要再出几分,你就没命了。”随后出剑刺死了那人。

院子几躺着横七竖八的尸体,轻竹松了口气:“杀完了,这都什么人,武功见着不像是普通山匪。”

四周的火迅速蔓延,仿佛一片火海,轻竹收了剑:“快走!”

应泠转头看看四周,并没见到温冉。两人一路来到院子后门,而此处的地上全然躺着府上家丁婢女的尸体,轻竹见状:“这些人又怎么被杀的?”

这是一道声音响起:“自然是被我杀了。”轻竹抬起手中的剑:“什么人?”男人从一边走出来,身材魁梧,手拿着大刀,眼神如火灼,旁边还挟持着一人,垂着头。

男人开口,声音沙哑:“只要你们两个跟我走,她就能活。”应泠笑笑:“你们做好了这些,不过就是来对付我们,不过是以假乱真,当真以为我会就此被你抓了把柄。”

男人一愣,这时,应泠拿了轻竹手中的剑,冲男人刺去,男人回过神,提了手中的刀,向她砍去,刺中了男人,却被这一刀中伤,逼退了几步,口吐鲜血。

轻竹将她扶起,突然意识到什么,低头看向她,小声说:“银针暂时压制住药物的作用,你方才久用内力,被一时压制的药物,现下也开始伤及你的经脉,不能再动用内力了。”

轻竹又低声:“你们只是逢场作戏的母女,不能因为一人都折在这里。”说完,拖着应泠便要走,男人正要追,应泠迅速转头,只见温冉抬手拿着簪子刺向了男人,男人反应过来,提起刀,温冉出声喊道:“快跑。”下一秒刀刺进了她的胸口。

应泠看了眼,咬了牙关,轻竹拉了她:“快走。”随后两人转身向门口跑去。

男人抽了刀: “休想走。”说着,快步来到两人面前,刀锋上的鲜血滴落在地上,应泠抬剑,却被轻竹制止:“我来。”

轻竹夺过剑:“你帮我挡了一刀,我还没报答你呢,我将他拦住,你趁机出去。”说完,飞身剑指男人,又对应泠说到:“快走。”

应泠停了一下,又趁男人挡剑时,绕身到门口。男人躲开,轻竹的剑偏差了几分,男人转身砍向她,轻竹往后退了几步,来到应泠面前:“你不能死在这。”说着,一掌推开了应泠,应泠向后退了一大截。接着,轻竹又反手关上门,将应泠隔在门外。

应泠跑上前用力推门,里面穿出轻竹的声音:“这次就当报刚才那一刀的恩了,快去找陆旻宸。”说完,里面传来刀剑相撞的声音,应泠紧握着的双手微微颤抖,透露着挣扎,她深吸一口气,转身跑着离开了。

第二日进了城,走到街市上,应泠买了帷帽戴上,这时,旁边的一桌吃面的几人出声:“银家昨夜被山匪放火烧了宅子,抄了全府上下的人。”

“听说银昭做生意惹过不少人,结下过不少梁子。”

“那银家的小姐才嫁进陆家,正好昨日回家探亲,真是可惜了。”

…………

傍晚时,应泠来到城南的江畔,不远处有人正望着河面,应泠走到他身后:“陆旻宸。”

陆旻宸转头:“方才得知你今日在轩月楼留的信,就过来了。”

江面拂过的风吹动了帷帽的纱,“你今日去银宅看过了?” 应泠问。

“是,早上得知消息就去了。”

应泠低声问: “轻竹她…”

“火烧的不剩什么了,但或许她只是受伤逃走了。”

过了半晌,应泠又说:“那些人不是山匪,武功高强,但招式不常见,所有人都用刀,应该是什么鲜为人知的门派。”

“那你接下来要怎么做?”

“银家只是小门户,但山匪之事朝廷不得不管,又不能为此大动干戈。所以派了就待在京州城中的潇庆侯去着手此事。”

陆旻宸想了想:“你想从他下手,可传言这个潇庆侯只是一个没什么主意的闲散侯爷,又能从他那儿做些什么。”

“还有一事那日没来得及同你讲,这个潇庆侯,就是那日在药铺派人监视我们的那个人。虽然还不知他为何这么做,但是凭我们现下之力管不了山匪一事,必须要从朝廷的人下手。”

“你准备如何做?”

“金风榭 ,我去找他。”

夜里,金风榭 。应泠进去时,被门口的女人拦下:“小娘子,这可不是寻常女子来的地方,还请回吧。”

应泠又说:“我不是来找茬的,是来找掌事的。”女人听完,愣了愣,将身子凑近了些,问:“难不成你是来试艺的?”

应泠微笑着点点头。女子看了看她,回正了身子:“跟我来吧。”

女人领着应泠上楼,边走边说:“我们金风榭 乃京州城繁华奢靡之地,是达官显贵的聚集地。来流云坊试艺的女子不少,都是想在这里得一眼青睐,逞一席之地,一年有百余人,最后留下的不过几人。”

女人停在一处门前,又转头看了看应泠:“姑娘可做好准备。”随后推开门,隔着屋子中的屏风,应泠看到一个女人的身影。女人行了礼:“掌事,来了位姑娘,前来试艺。”说完转身离开了。

里面的女人出声:“过来吧,叫什么名字?”

应泠走到里面,回答道:“阿泠。”眼前的女人,看着面容姣好,可细看依旧能看出苍老的痕迹,眼眸深邃而明亮,仿佛能洞察人心,身着深绿衣裳,发丝盘起,头戴金簪。

女人打量了一番,倒了茶递给应泠:“先喝杯茶吧。”应泠接过茶,隔了半晌,女人抬头看她又:“娘子来找我怕不只来试艺吧。”

女人看着应泠说到:“这么多年,无论是达官显贵或者江湖中人我也见过不少。”又说:“可我看着姑娘不像是来此试艺的。”

接着又问:“说吧,来这里做什么?”

见女人开门见山,应泠当机说到:“一事相求,我想见见潇庆侯,肖大人。”

女人神色一顿,放下茶杯:“肖大人身份尊贵,不是什么人都能见的,所以你借口来试艺,就是为了通过我见到他。”

“听说有人找我。”这时,门外响起男人的声音。这时,门被推开。女人立马上前行礼:“潇庆侯。”男人晃着手中的折扇:“都说了,在这里不必这样叫我。”目光又转移到站在一旁的应泠,眼神似笑非笑:“不知小娘子找我何事?”

应泠看着面前的男人,微微欠身:“见过肖大人,是民女有求于大人。”

“小娘子有求与我,自然不能拒绝了。”又吩咐面前的女人:“你先下去吧。”

离开后,应泠又道:“多谢肖大人。”

肖翊看着应泠,说到:“连她都能看出你,又何必在我面前演戏呢。”

“之前有缘和肖大人见过,民女乃银家银梨。”

听了她的话肖翊拿着折扇的手顿住,抬眸看她:“你倒是比我想的坦诚些。”话锋一转:“不过,传言不是说你已经死了吗?”

“府中众人掩护,民女才侥幸逃了出来。”说着声音带着哽咽。

肖翊声调轻了些:“那你既然逃出来了,不去找你那陆家的夫君,来为何又找我?”

应泠回答道: “陆家是名门望族,此次银家出事,势必会影响陆家的声誉,若是我又突然回去,陆家又将落入更多人的手笔。”

“陆家?不如说是担心你那小夫君因此落人口实。”

应泠想着,继续回答: “这只是其中一点,但我真正想做的,是报仇,家族之仇。”

几个字,肖翊收了折扇,接着喝了口茶:“这是你的仇,与我何干,小娘子,你找错人了。”

“您乃是着手调查此事的朝廷命官,不找您,我还能去找谁?”

“看来你是想借我的手来报私仇,不过,我仅仅是一个朝廷派来查事的。查,找,剿。做完了这些我就走,我又如何帮你?”

“肖大人也说了,要查要找。而那些人我亲眼见过,也记得,能帮的上您。”

肖翊反问: “这些人迟早都会被抓去行刑,你的仇也自然的报,而你却找我来说要帮我,是想让我帮你做些什么。”

“民女却有私心,希望在剿匪时,能带上民女一同前去。”

肖翊看看她:“你凭什么认为,我会接收你提供的那些东西,来帮你。”

“此次任务是圣上亲谕,事情做成,对您有利无害。”

“有利无害。”肖翊重复着,又说:“我答应你,不过,你别太自作聪明,此事无论结果如何,对我都一祥。”

“多谢肖大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