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 分类:悬疑 | 字数:2.2万字

第6章 各怀心思

书名: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12-11 12:55

“什么意思?”

“你说什么意思!你不想要发卫星啦?”

“但是那火箭第一次发射,不好说。”

“那只是枚小火箭,而且有阿美宇航局的工程师坐镇,再不靠谱也就和咱们卫星一样。”

“你还说!忽悠人小林说我们能造卫星,当时我们就参与了个几个零件设计,自己搞疯了吧!”

“我就问你,想不想做这个项目!”

“做,做他妈的!”

童培强和周瑞两人躲在办公室外的阳台,立刻展开了对话,并以光速确认了彼此的想法。

卫星项目想不想做?当然是做梦也想做。

两人都快要退休,虽然职称不少,但从来没做过如此高大上的项目。

前几年那次擦肩而过,是每一個参加者永远的痛。

现在机会就在眼前,绝没有再次错过的道理。

刚刚之所以故意提卫星报价,只是学校习惯性地想从企业薅羊毛而已。

虽然是普通院校,但南方机械学院每年的经费绝对不少,支起卫星项目有点麻烦,但是能做。

童培强相信不仅自己这样想,校上也是一样,为了提升学校档次他们已经做出了无数努力,但哪一个都没有现在的卫星项目大。

他让周瑞先去安抚住林炬,自己则马上打电话,联系一切能帮上忙的人。

当林炬看到周瑞教授先进来跟自己套家常聊天的时候心里就安稳了下来,也就不急不忙地说笑。

直到半个小时后,几位校领导冒着汗出现在办公室里。

加上童周二人,六个参与卫星项目的教授和其余专业老师一起对火箭方案进行了论证,最后让校方相信,火箭可行性很高,设计成熟,技术参数真实。

心里有底的蒋校长当即做了决定,最后要求去工厂考察。

都没来得及吃午饭,林炬开着车带着校方的巴士,一路就到了拖拉机厂。

途中一众老师教授们看着越来越偏的路有些狐疑,当看到“新远镇拖拉机厂”的招牌时更是眼皮直跳。

好在一进入厂房,扑面而来的高科技感就拂去了所有的不信任。

一行人在郭申的带领下看着各种机械设备,评估着生产能力。

周瑞眼睛一扫机床设备的铭牌,发现都是些不认识的牌子有些惊讶。

但是一看技术参数,又都是比较高端的机床,国内很难买到,有国产也产量不多。

林炬对此的解释是这些机床是代理商提供的,避开制裁换了铭牌才糊弄过去,好在周瑞也没有追问。

不管怎么说,无论是内行人还是外行人,参观完的感受都是:好!

厂房的条件和机器都太好了,又是全新安装的,感觉都在闪闪发光。

爱国华侨郭申更是能以标准的英语专业术语讲解,更是让人信服地叫一声“郭总师”。

当参观完毕,学校一行人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觉得相对不靠谱的一方反而是自己。

接下来的合作方式就在拖拉机厂会议室,这里也被装修一新。

这次双方相对而坐,有郭申等专业人士压阵,校方也不得不认真应对。

到了下午,双方才达成了初步意向。

首先是资金,首先林炬绝不会买卫星,但校方也给不出1万美元每公斤的发射费用,又考虑到首次发射,于是达成如下协议:

1.校方决定同时参与火箭和卫星项目,并拿出一千万资金进组,成果双方共享。

2.卫星实际上学校包办,并要于30天内完成,质量控制在400公斤以下,需具备一定科学探测功能。

3.校方派出不少于10名教授和20名从业人员辅助火箭制造,补贴由林炬发放。

4.郭申为总师,童培强、周瑞担任副总师。

林炬和郭申都不了解南方机械学院的具体实力,所以觉得还算不错,还拿到了一千万资金,这下资金完全充裕了。

但站在学校一方,众人则是强行忍住千万不要笑出来。

只要项目成功,学校明年的预算随便增加两个亿,同时还能通过航天项目增强实力,打响名气,简直是双赢——指他们自己赢两遍。

唯一的问题是林炬给的时间很紧,30天完成卫星设计制造,不过好在也不需要复杂功能,大不了全体吃住实验室,拼了也要搞出卫星来。

临走的时候蒋校长亲切地握住林炬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

“学校能培养出你这样的年轻俊杰,我很欣慰,下个学期新生典礼,林炬同学务必要到场,以优秀校友身份做演讲!”

“校长您太客气了,客气了。”

林炬两辈子第一次被如此吹捧整个人都有些飘了,蒋校长向他许诺还要把大头照挂载宣传墙上,送着众人远去之后都还在傻笑。

有了学校的帮助,想必一颗卫星是手到擒来吧?

南方机械学院,当天深夜,所有出差的、休假的,能在卫星项目帮上忙的教授老师全部被叫了回来开会。

第二天,一些能力强的学生也被导师温柔地哄到了学校。

在榕城的学校圈子里,突然流传一个消息:南机院要造火箭,还要把自己的卫星送上天。

谣言传的有鼻子有眼,但没人相信,毕竟南机院什么水准大家还是有数的。

火箭,卫星?清北都不敢自己打包票好吧?

可过了几天,动静越来越大,甚至流出了南机院采购金箔和防辐射DSP芯片订单,榕城高校界就开始怀疑了。

再拖熟人一打听,什么?南机院的火箭和卫星项目居然立项了??

2014年,国家刚刚下发正式文件,允许民营资本进入航天市场。

这时马一龙的猎鹰火箭还没成功回收,但是国家也同样看出了民营航天的潜力。

只是在国内干航天一听就是个困难事,此时几个半官方的民营航天才开始注册成立呢。

结果谁也没想到,南机院跳出来吃了第一口螃蟹?

南机院将这个大项目也作为了锻炼队伍的地方,一口气将有点能力的教师和优秀学生都调了进来,组成一个个小组。

不比工厂,在学校的压力和动力下,各个实验室马力全开,尽全力加班开展工作。

这么大的动静早就在学校论坛里传开,南机院要上天的消息已经算是实锤。

南机院的学生是激动,但同在榕城的几个高校就是“友邦惊诧”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