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宝贝回家.

作者:李西闽.. | 分类:游戏 | 字数:15.1万字

第八章 失去童稚的迷惘之瞳

书名:宝贝回家. 作者:李西闽.. 字数:2.0万字 更新时间:12-09 11:26

1

柳镇是闽西山区偌大的一个镇子,有好几万人口。这原来是个明清古镇,有长长的老街,还有很多古老的房子。现在,古老的小街已经破败,老房子拆的拆,毁的毁,剩下的一些也在风雨之中飘摇。在古镇的外围,有了新的街道,有了大批新建的楼房。尽管古镇有了很大的变化,看上去却凌乱不堪,没有很好的规划,而且到处都是垃圾堆,散发出古怪的臭味。柳镇人的生活相比前些年,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观,很多老观念却还存留在柳镇人的脑海,像旷日持久的疮疤,无法根除。

比如传宗接代的观念。

在柳镇,谁家要是没有儿孙,就会在镇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因为这意味着断子绝孙,没有脸面面对祠堂里的列祖列宗。所以,在这个地方,没有儿孙的人家,想方设法都要弄个男孩回家,当成自己的亲生骨肉养大,以续香火。

没有人统计过,在这个偌大的镇子里,有多少人家买过孩子。

但是有一点,肯定有不少。

人贩子在这里有很好的市场,柳镇也成为各地人贩子青睐的地方。

在这个地方,没有人会指责买孩子的人家,因为没有后代才会被别人瞧不起,甚至连吵架,都会拿此事当成攻击对方的武器,让对方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所以,六年前,当李文亮将三岁的男孩杨思奇从人贩子手中买来后,他终于在柳镇抬起了头,当天就带着眼泪汪汪的杨思奇走遍了柳镇的街巷,宣告自己有儿子了。大家都心照不宣,晓得他的用意。也有人会故意问他:“哟,这个出众的细崽是谁呀?”李文亮大声说:“是我儿子李效能。”他的声音里充满了骄傲和某种情绪。

杨思奇变成了李效能。

仿佛从一个王子变成了青蛙。

可是,名字虽然容易改变,要让杨思奇从杨光明的儿子真正转换成李文亮的儿子,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回到家里,李文亮让他喊自己爸爸。杨思奇可怜兮兮地看着他,说:“你不是我爸爸。”听了他的话,李文亮赶快把家门关了起来,他怕邻居听到孩子的话,传出去不好听。

李文亮说:“你以前不是我的儿子,但是从现在开始,就是我的儿子了;而且,你有了新的名字了,叫李效能,明白了吗?”

杨思奇委屈地说:“我不是你的儿子,我是杨光明的儿子,我叫杨思奇,不是李效能。”

李文亮十分有耐心,有经验的人对他说过,孩子刚刚到家里的时候,还会有以前家庭的印记,要慢慢地将他思想上的印记磨灭掉,才能真正成为你的儿子。他记住了这话,所以才显得很有耐心。李文亮说:“你爸爸杨光明死了,他不再是你爸爸了。你记住,现在我才是你爸爸,以后,我要供养你,让你上小学,上中学,一直到上大学。你是我的儿子了,所以你的名字也要改了,明白吗?你从今往后,就叫李效能了。”

杨思奇哭了,边哭边说:“我爸爸没死,我爸爸没死,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李文亮说:“你爸爸真的死了,你再也见不到他了,你的家就在这里了,别哭,哭也没有用。”

杨思奇还是不停地哭。

他不相信爸爸会死,等待着爸爸来接他回家。

李文亮的老婆上官红云说:“文亮,晚饭做好了,让孩子吃饭吧。”

李文亮的母亲黄玉姑走到杨思奇面前,蹲下来,用干枯的松树皮般的手,擦了擦他脸上的泪水,说:“乖,不哭了,我们去吃饭,奶奶做了很多好吃的。”

杨思奇说:“我不吃你们家的饭,我要回家,我要吃爸爸做的饭,我最喜欢吃爸爸做的饭了。”

黄玉姑说:“这就是你的家,你要喜欢吃爸爸做的饭,明天让你爸爸烧给你吃。”

杨思奇瞥了李文亮一眼,说:“他不是我爸爸,不是我爸爸。”

黄玉姑说:“他就是你爸爸,现在你习惯不了,过段时间你就习惯了,走,奶奶带你吃饭去。”

这时,李文亮的两个女儿李珍珍和李宝宝站在饭桌前,看着哭泣的杨思奇,两个人在嘀嘀咕咕说着什么。李珍珍九岁,李宝宝七岁。李珍珍细声说:“这个小鬼头真讨厌,我都饿死了,他还在哭,还不来吃饭。”李宝宝说:“爸爸说了,他以后就是我们弟弟了,以后是不是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要让给他吃了?”李珍珍说:“他来了,我们就没有好日子过了。”李宝宝说:“是不是爸爸妈妈和奶奶就不爱惜我们了?”李珍珍说:“差不多。”李宝宝说:“那怎么办?”李珍珍在妹妹的耳朵边上悄悄说了两句话,李宝宝点了点头。

李文亮把杨思奇抱起来,放在了饭桌前的凳子上。

上官红云盛了碗饭,放在他面前。

黄玉姑把鸡肉夹起来,放在他碗里。

李文亮看着他,说:“效能,吃吧。”

李珍珍把筷子伸向盘子里的鸡块。

李文亮瞪了她一眼,说:“那是给弟弟吃的,你也能吃?”

李珍珍拿着筷子的手缩了回去。

李宝宝本来也想吃块鸡肉,看到父亲训斥姐姐,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和姐姐面面相觑。

杨思奇还是流着眼泪,一动不动。

后来黄玉姑喂他,他才吃了几口饭。

那个晚上,杨思奇是流着泪睡着的。他在梦中喊叫着爸爸妈妈。李文亮和上官红云一夜没有合眼。他们有个担心,这个孩子能不能够养熟,以后会不会和他们有感情。李文亮用这样的话安慰自己和老婆:“当时,李文槐买来的儿子,闹腾了半年,现在不也很好吗?像亲生的一样,我们要对他好,我就不信会养不熟。”

上官红云说:“但愿如此。”

2

李文亮是个泥水匠,杨思奇买来的第三天,他就出门做工去了,走时交代家人:一定要对孩子好,要照顾好他,看好他,这不仅关系到他们家传宗接代的问题,也是花了大钱买来的。不能对不起列祖列宗,也不能对不起那些血汗钱。

李文亮走后,上官红云心里十分忐忑,她怕带不好他,尽管她生过两个女儿,却没有信心让别人的孩子成为自己的儿子。黄玉姑老太太和她的想法不一样,她看出了儿媳妇心中的疑虑,笑着对她说:“红云,你要晓得,再凶猛的狗都可以养熟,何况是人。只要我们待他好,他会忘了原来的家,会忘了他自己的父母。记住我的话,无论他现在怎么样,都要顺着他,我们只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对他好。”

上官红云点了点头,她的眼神还是游移不定。

李珍珍和李宝宝看着父亲走后,相视一笑,她们的笑意中,隐藏着什么阴谋。

她们去学校上学前,趁奶奶和母亲在厨房里洗碗,来到了父母的房间里,来到还在睡觉的杨思奇床边。杨思奇的脸上还有泪痕,脸色苍白,嘴唇寡淡,像只病态的小羊羔。她们一人一边趴在杨思奇的身边,李珍珍轻轻地“嘘”了一声,她们几乎同时伸出手,揪住他的耳朵,使劲地扯。

杨思奇在疼痛中醒来,惊恐地看着她们。

李珍珍和妹妹松开了揪住他耳朵的手,李珍珍的嘴巴凑近他的耳朵说:“我爸爸骗你的,你爸爸根本就没有死,赶快去找你爸爸妈妈吧。”

李宝宝也说:“你要是想走,我们送你到车站,给你买张车票,让你去找爸爸。”

杨思奇没有说话,奇怪地看着她们。

李珍珍说:“我们说的都是真的,为了你好,我们决定帮你逃走。”

这时,黄玉姑走进来,说:“你们怎么还不去上学,在这里干什么!”

李珍珍和妹妹赶紧翻下床,往房外走,边走边说:“我们看弟弟,看弟弟。”

黄玉姑说:“你们快去上学,一会要迟到了。”

她们就背着书包去上学了。

她们都在柳镇中心小学读书,姐姐读三年级,妹妹读一年级。

她们边走边说着话。

姐姐说:“你说给他买车票让他走,你哪里来的钱呀?”

妹妹说:“我存了些零花钱,应该够买一张到龙岩的汽车票,只要把他送上车,我们就不管了。”

姐姐说:“你真想把他送走?”

妹妹说:“真想,他要是不走,以后我们就倒霉了,好吃的都要让给他一个人吃,爸爸妈妈和奶奶都爱惜他,就不爱惜我们了。你反悔了?”

姐姐说:“我没有反悔,就是怕爸爸晓得了,会打死我们的。”

妹妹说:“我们是他亲女儿,不会打死我们的,最多打我们一顿,挨一顿打不要紧,长期受冷落才难熬呢。”

姐姐看着妹妹,不明白妹妹怎么会有如此多的想法。

妹妹说:“我们要团结起来,找一个机会把他送上开往龙岩的车,他就不会再回来了。”

姐姐说:“他要找不到自己的家,也回不来了,被坏人抓走了,怎么办?”

妹妹说:“那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他就是死了,也和我没有关系。”

她的话让姐姐心惊胆战,姐姐不说话了,变了脸色,加快了脚步。

妹妹跟在她后面,也加快了脚步。

……

杨思奇起床后,黄玉姑带他到厅堂里吃饭。杨思奇饿了,的确饿了。他吃下了一碗稀饭和一个煎鸡蛋。吃饱后,他有了精神,又开始哭兮兮的了。他眼泪汪汪地说:“老奶奶,你送我回家好吗?我爸爸没死,他在等我回家,我要上幼儿园,爸爸还要教我画画。”

黄玉姑慈眉善目,微笑着说:“效能,你爸爸出去做工了,他要赚钱养家。效能,这里就是你的家,柳镇也有幼儿园,过段时间你安稳下来了,就送你去上幼儿园,幼儿园的老师也会教画画的。”

杨思奇泪水流了下来,说:“这不是我的家,不是我的家,我要找爸爸,找爸爸。”

黄玉姑擦了擦他脸上的泪水,说:“别闹了,效能,奶奶带你去玩。”

上官红云在厨房里洗完碗筷,走到厅堂里,看到孩子又在哭闹,脸色很难看,她说:“哭什么哭,我们花那么多钱买你回家,就是让你哭的吗?”

黄玉姑赶紧哄他,细声说:“你别再哭了喔,妈妈要是发起脾气来,不得了的喔。”

杨思奇说:“我妈妈从来不发脾气,我妈妈从来不打我,不骂我,我妈妈是最好的妈妈。”

上官红云瞪了他一眼,对黄玉姑说:“婆婆,我下地去给番薯秧除草了,再不除草,草就比番薯秧长了。你在家带效能,一定要看好他哟。”

黄玉姑说:“你放心去吧,孩子跑不了。”

上官红云扛起镢头,出门去了。

家里就剩下了黄玉姑和杨思奇。

杨思奇突然说出了这样的话:“老奶奶,你送我回家吧,你要是送我回家,我让我爸爸给你钱,你要多少钱都可以。”

黄玉姑微笑着说:“奶奶不要钱,钱给我再多,也没有用。”

杨思奇说:“奶奶,那你要什么?”

黄玉姑还是微笑地说:“奶奶什么也不要,只要你给我当孙子。”

杨思奇觉得黄玉姑的微笑很吓人,说:“你是狼外婆,你不是我奶奶。”

黄玉姑是真心喜欢这个孩子,她想,要是李文亮他爸没死,看到这个孩子该有多喜欢,没有见到孙子,他死不瞑目。黄玉姑想等清明节时,把孩子带去给死鬼丈夫扫墓,他一定会看得见,说不定还会托梦给她,梦里的他在坟墓里笑活过来了。

黄玉姑说:“你要是高兴,就叫我狼外婆吧,不,叫我狼奶奶。”

杨思奇十分绝望,大哭起来。

3

一连几天,杨思奇都是哭哭啼啼的,闹着要回家。李宝宝总是用怨毒的目光瞟他,她也不和姐姐说话了,因为李珍珍决定不和她一起帮杨思奇逃走了。上官红云心里也烦躁不安,要不是李文亮非要买这个孩子,她是不会想要的。她的想法和黄玉姑母子不一样,觉得生男生女都一样,有两个女儿了,还要什么儿子。看那些儿子多的人家,也没见得有多好,不见得对老人有多孝顺,有的甚至内斗得厉害,为了争个什么东西打得头破血流。反而有些女儿比儿子还好,既孝顺又通情达理。

李文亮买杨思奇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和她好好商量,只是说要买儿子了,容不得她的任何意见,就独断独行,根本就不把她当回事,上官红云心里很不舒服,几天来都疙疙瘩瘩的。让她心疼的是花几万块钱买个儿子,不光把这些年辛辛苦苦积攒下来准备建新屋的钱花光了,还借了不少外债,住在这随时都可能倒塌的老房子里,上官红云简直难以忍受。上官红云是个贤良的女人,尽管她对丈夫的行为心生恶感,但还是默认了这件事情,钱都花掉了,拿不回来了,还能怎么样。她只是想,尽量地对这个买来的儿子好点吧,至于以后他和自己有没有感情,那就看造化了。

不过上官红云有个毛病,就是听不得别人哭。

无论是大人、孩子、亲人还是邻居或者毫不相干的人,只要在她面前哭,上官红云就会烦躁不安,体内有种无名火往头顶冲。这一点,她的两个女儿十分清楚,就是受了再大的委屈,她们要哭也只能躲开母亲哭,不敢在母亲面前哭,否则她控制不住了会发狂,她发起狂来,声嘶力竭,张牙舞爪,虽然不会伤人,却十分骇人。

看着杨思奇哭哭啼啼的样子,上官红云忍耐着不让自己发作,看在那几万块钱的份上,她需要忍耐和克制。而且她也怕带不好孩子,李文亮回来收拾她,他要是发火了,直接就动手打人,没有什么前奏。上官红云挨过打,记忆深刻。她很清楚,这个孩子对李文亮意味着什么,如果这个孩子有什么问题,那李文亮可就不是打她那么简单了。

黄玉姑看出儿媳妇心烦,把她拉到一边,小声说:“红云,你可要忍住哪,现在一定要稳住他,让他安下心来。如果这个时候你发急,对他的影响很不好。他这样子也是正常的,要是我们的孩子被卖到别人家里去,也会这样的,将心比心,对他好点,我们需要慢慢感化他,让他觉得在我们家比他自己家好,那样他就会服服帖帖地待在我们家了,感情也慢慢会好起来。你要是看不惯,就出去找人说说话吧,孩子我带他睡。”

上官红云说:“我知道了,婆婆。”

她真的出门去了。踏出家门,听不见杨思奇的哭闹后,上官红云的心放松下来,不能让孩子这样哭闹下去了,她该想点有效的办法,让他老老实实的,不哭不闹。她来到姐姐上官翠云的家里。姐姐住的是新楼房,踏进姐姐家门时,她就在心里哀叹道:“各人的命真不一样,还是姐姐的命好,嫁个老公会赚钱,有新楼住,还给老公生了儿子,在家地位也很高。”

姐姐一家在看电视。

姐姐见妹妹来了,赶紧让座。

姐夫给她倒茶。

姐姐拉着她的手,问:“怎么愁眉苦脸的?”

她叹口气:“唉,怎么说呢,怪难受的。”

姐夫笑了笑说:“你们家不是买了个儿子吗?现在有传宗接代的了,还有什么可难受的。”

姐夫的话像是在损她。

上官红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心里堵得慌。她霍地站起来,就往门外走。上官翠云捶了丈夫一下,说:“你怎么能够这样说话,看把我妹妹气走了。”姐夫笑着说:“我也没有说什么呀,我还不明白她为什么反应这么大呢。”上官翠云指着他的鼻子,说:“看你这个鸟样,一会儿回来再收拾你。”

上官翠云追了出去。

她追上了妹妹,说:“红云,到底怎么了?别理会你姐夫,他那张臭嘴,总是乱说话。”

上官红云说:“我的心里很乱。”

这时,几个年轻人骑着摩托车呼啸而来,从她们的旁边呼啸而过,一辆摩托车差点刮到上官翠云。上官翠云骂道:“开那么快,赶去投胎呀!”那几个年轻人哈哈大笑。一会,那几个年轻人骑着摩托车远去。

上官翠云说:“红云,为什么愁?是不是还缺钱?缺钱的话要开口,姐姐会借给你的。”

上官红云把姐姐拉到小街边上,说:“姐姐,我现在不需要钱,就是需要,也不好意思开口。前些日子买这个孩子,向你们家借了那么多钱,不晓得什么时候才能还上。”

上官翠云说:“还不还又怎么样呢?我们又不差那点钱。红云,告诉姐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上官红云叹了口气,说:“还不是因为那个孩子。”

上官翠云说:“我看那孩子很好呀,身体健康,白白净净,长得蛮出众的,他怎么了?

上官红云说:“姐姐,你晓得我的毛病,见不得人哭。这孩子是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就是成天哭哭啼啼的,闹着要找他亲爸爸。我看到他哭,心里就十分乱,老是想发脾气。我婆婆说得对,他这样也是正常的,将心比心。可是,可是我怎么才能忍受住,而且还要忍受多久?”

上官翠云说:“老是闹着要找他亲爸爸,虽说是人之常情,可也不是好事,他要是没完没了地闹下去,那还怎么过日子?我看不能让他这样下去,得想点办法,制止住他的哭闹,只要他不哭不闹了,一切都好办了。”

上官红云说:“我又不能打他,又不能骂他,哄他也哄不好,什么好话都说尽了,他还是又哭又闹。”

上官翠云说:“虽说不能打,不能骂,我看可以吓唬。”

上官红云说:“怎么吓唬?”

上官翠云在她耳边轻轻地说了一串话。

上官红云说:“这样有用吗?”

上官翠云说:“你回去试试不就晓得了。”

上官红云说:“好吧,我回去就试,如果这个方法没有用,你要帮我想别的办法。”

上官翠云说:“没有问题。”

上官红云回到家里时,两个女儿已经睡了。她来到婆婆的房间,看到婆婆还在哄杨思奇。那孩子其实挺可怜的,这世间最残忍的事情就是骨肉分离,孩子想念父母,远方的父母也同样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她叹了口气。婆婆见她进来,笑着说:“红云,你累了一天了,去睡吧,孩子放我这里,把他哄睡就好了。”

上官红云说:“婆婆,你带了他一天更辛苦,我还是把他抱回去睡吧。刚才文亮打来了电话,强调要我带孩子睡,说是这样以后感情深。我要是不把孩子带回去和我一起睡,文亮回来会打死我的。”

黄玉姑说:“他的脾气是不好,唉,我和你公公都是没有火气的人,怎么生了这么一个火暴性子的人。你放心去睡吧,等他不哭不闹了,再让他和你一起睡,我不和他说,他不会晓得的。”

上官红云说:“婆婆,别说了,我还是抱孩子到我房间里去吧,你好好休息。”

黄玉姑见她如此执著,也不拦她了,只是说:“红云,要忍耐,不要对孩子发急,急也没有用。”

上官红云抱起还在叽叽歪歪的杨思奇,说:“我不发急,我忍耐。”

上官红云抱着孩子离开后,黄玉姑长长地叹了口气,拉灭了电灯,躺在了床上。

上官红云把孩子放在床上,反插上了门,回到床跟前,强装笑脸说:“效能,你能不能不哭不闹了?你好好的,我们一家人都会把你当祖宗般供着,给你吃好穿好。”

杨思奇根本就不理会她的话,哭着说:“我要回家,我要爸爸——”

她又说了些好话,孩子还是不理会。

他还哭得更厉害了。

上官红云拉下了脸,其实她还真不想用姐姐出的招,她想如果孩子好好听自己的话,那该多好,大家都相安无事,好好过日子。问题是,杨思奇还是个三岁的孩子,根本就不可能和她讲道理。既然道理讲不通,上官红云就要按姐姐的方法去做了。

她咬了咬牙,压制着内心的烦躁和不安,自言自语道:“我让你哭,让你哭。”

上官红云从抽屉里找出一根缝被子用的长针,走到孩子的跟前。

她愣愣地注视着孩子满是泪水的脸,浑身颤抖。

孩子根本就没想到她会用一种极其残忍的方法迫使自己不哭,还是由着性子哭闹。

上官红云突然抓起杨思奇的手,把针扎进了他白嫩的手臂。孩子惨叫了一声,张大了嘴巴,疼痛得叫不出来了。上官红云拔出了针,杨思奇手臂上的针眼马上冒出了血。孩子惊恐地望着她,嘴巴还是没有合上,他喉咙里发出“呃呃”的声音,那是痛苦绝望的声音。

上官红云咬着牙,低声说:“你以后要是再哭再闹,我就用针扎你。”

孩子泪水扑簌簌淌落。

上官红云说:“还哭!”

说着她又抓住了孩子的手臂,举起针,要扎下去的样子。

孩子这才说出了话:“我不哭了,不哭了,你别扎我了。”

上官红云说:“把泪水憋回去。”

孩子哽咽着说:“我不哭了,我不哭了。”

……

这一招还真的管用,从那以后,杨思奇就不哭不闹了。但是他沉默寡言,用迷惘的目光看着这个家庭的成员,就是黄玉姑带他出去玩,他也极少说话,用迷惘的目光审视着这个地方以及这个地方的人们。有时,他想爸爸妈妈了,想哭或者不想吃饭,上官红云就拿出针,比画出扎人的姿势,杨思奇就心惊胆战,真的把眼泪憋回去了,也不敢想爸爸妈妈了。从那以后,针埋在了孩子的心里,成了他恐惧的根源。

4

杨思奇不哭不闹了,按理说这家人的生活应该正常起来了,却还不能平静。这个家庭里的人,除了李宝宝之外,都对杨思奇挺好的。白天,上官红云下地劳作,黄玉姑背着他在柳镇四处游走。走到李家祠堂,她就背着他进去看,告诉他,这是祠堂,族里祭祖、敬老、结婚、生子都要在这里搞活动,等清明节的时候,你爸爸就要在这里摆酒席,请族人吃酒,因为我们家有了你这个新丁。黄玉姑背着孩子,来到妈祖庙,对他说:“这是妈祖庙,神坛上供奉的是妈祖娘娘,她护佑一方水土一方人。奶奶初一十五都要来烧香,妈祖娘娘会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安的。”黄玉姑背着他,在古街上行走,给他讲述着这条街上发生的故事。她背着沉默寡言的杨思奇去看村外的汀江,面对汀江,她说:“这条江一直通到广东汕头,你的曾祖父原来是个艄公,在这条江上撑船,往还于汀州府和汕头之间,把山货运到汕头,又把汕头的盐巴运到汀州府。他最后也死在这条江上,在一次运货时,碰到土匪,被土匪杀死,推到江里,尸体都没有找到。每年清明节,我们一家都要到江边祭奠他。”

杨思奇有时会趴在黄玉姑的肩膀上沉睡,就是他睡着了,黄玉姑还是背着他到处游走,给他讲着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黄玉姑觉得,他是柳镇人了,以后要在柳镇长大成人,必须要让他了解这片乡土。

其实,杨思奇最喜欢的还是来到江边。

就是在路上睡着了,只要一到江边,他就会神奇地醒来。

江边有大片的野河滩,野河滩上长满了凄凄芳草,有各种各样的野花,还有翩翩飞舞的蝴蝶,最吸引他的是蝈蝈。

黄玉姑给他编了个小蝈蝈笼子,然后就带他到野河滩的草地上去捉蝈蝈。

把捉到的蝈蝈放进笼子里,他开心地笑了。

可是,很快地,他又不开心了。

他把蝈蝈放回了草丛,然后把蝈蝈笼子扔进了江里。

江风拂起了他的头发,也拂起了黄玉姑的头发。

黄玉姑说:“效能,你为什么把蝈蝈放了?”

杨思奇小声地说:“我把蝈蝈关进了笼子,它就不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了。”

他的眼神迷惘而忧伤,那时,他一定对自己亲生父母充满了思念。

黄玉姑背过身,不停地抹眼睛。

杨思奇拉着她的衣角,说:“狼奶奶,你怎么哭了。”

黄玉姑说:“奶奶没有哭。”

杨思奇说:“那你怎么流泪了?”

黄玉姑说:“风大,沙子迷了眼。”

杨思奇不说话了,他坐在江边,望着沉缓流动的江水,目光痴迷。

黄玉姑站在他后面,也望着沉缓流动的江水,眼睛红红的,十分凄凉。

江水在呜咽。

他们的心也在呜咽。

……

杨思奇在这个家里落下了脚,渐渐地,对父母的想念也淡了,因为每天都有新鲜的事情填满他的脑海;另外,他还害怕那根针,那根随时都有可能扎入他肉体的针。

李宝宝一直想买张车票,把他送上车,让他再也不要回来了。

的确,自从杨思奇到了这个穷家之后,李宝宝就没有人疼爱了,一家人都围着男孩子转。李宝宝充满了失落感和对杨思奇的怨恨。她对姐姐的倒戈也十分不满。姐姐每天放学回家,就帮奶奶带杨思奇玩,还和他一起画画。杨思奇在纸上画出蝴蝶、青草、蝈蝈、江水、蓝天白云,还有人物,那些人物有男有女,脸部模糊,看不清是谁,杨思奇心里一定知道是谁,只不过,他不说。

李宝宝不和姐姐说话了,她变得孤独。

她没有想到,姐姐会在爸爸面前告她的黑状。

那是个雨天,工地停工,李文亮回家休息两天。他一回家,就拿出了糖果饼干什么的,给杨思奇吃。

李宝宝看在眼里,恨在心里。

杨思奇把糖果和饼干分给两个姐姐吃,也给奶奶吃。

他拿着糖果,走到李宝宝跟前,将糖果递给她。

李宝宝阴沉着脸,恶狠狠地瞪着他。

李文亮笑着说:“宝宝,弟弟给你吃,你就吃吧。”

李宝宝接过糖果,使劲地扔在地上,一跺脚就冲出家门去了。

李文亮说:“这鬼妹子疯了?”

李珍珍嘴巴里含着糖,说:“爸爸,妹妹生弟弟的气。”

李文亮说:“她为什么要生弟弟的气?”

李珍珍把父亲拉到她们的房间里,说:“爸爸,妹妹不喜欢弟弟,说他来了后,她就没有好日子过了。爸爸,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李文亮说:“什么秘密?”

李珍珍说:“妹妹想买张车票,把弟弟送走。”

李文亮一听这话,就像着火的爆仗,马上就暴跳如雷。他吼叫道:“这天杀的,造反了她,小小年纪,心肠如此歹毒。”

李宝宝这下可遭殃了,李文亮把她捉回家,用竹子使劲抽打她,把她打得遍体鳞伤。要不是黄玉姑舍命护住孙女,李宝宝真要被他打死了。黄玉姑凄声喊叫:“你怎么能对自己的孩子下毒手?她就是有什么错,也不能这样打她。”李文亮说:“妈,你走开,不关你事。”黄玉姑说:“我就不走开,你先打死我吧。”

李文亮不打了,用竹子指着黄玉姑身后的李宝宝说:“要是效能不见了,我就打死你,没用的东西!”

李宝宝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杨思奇默默地看着他们,什么也没有说。

李文亮以为这次暴打,会让小女儿老实。表面上看,她的确老实了不少,有时也和杨思奇一起玩。没有想到,在四个月后的一天,李宝宝险些酿出大祸。

那是个阴天,李文亮在外面做工,没有在家。上官红云去田里挖地瓜,因为挖地瓜是很累的活,所以李家两姐妹放学后,黄玉姑就让李宝宝在家看管杨思奇,自己带着李珍珍去帮忙把地瓜挑回家。

她们走后,李宝宝就对杨思奇说:“效能弟弟,我带你去一个地方玩,怎么样?”

杨思奇有点怕她,说:“不去了。”

李宝宝学着母亲的样子,拿出了一根针,杨思奇心惊肉跳,只好跟她去了。李宝宝怎么会知道杨思奇怕针的呢?原来那天晚上,李宝宝根本就没有睡着,她听到杨思奇的惨叫后,偷偷来到母亲卧房门口,从门缝里偷窥到了母亲用针威胁杨思奇。

李宝宝把他带到了附近的五公岭上。

山上松林茂密,阴森森的,十分吓人。

杨思奇说:“宝宝姐姐,你带我到这里干什么?”

李宝宝说:“我带你到一个山洞里看好玩的东西。”

杨思奇跟她走进了山洞。

山洞里很黑,伸手不见五指。

李宝宝拉着他的手,进入山洞后,说:“效能弟弟,你在这里等我,我去捡点干柴来,点着火,就可以看到好玩的东西了。”杨思奇不想待在这里,也不想看什么好玩的东西,只想回家。可是,他怕针,针就藏在李宝宝的口袋里。他只好站在山洞里,等待李宝宝回来点火。他等了很久,没有见到李宝宝再返回山洞。山洞外面,天渐渐黑了下来,山林中有风在鼓荡,声音凄厉。

黄玉姑、上官红云和李珍珍挑着地瓜回家时,天已经黑了。

她们看到李宝宝一个人在写作业。

黄玉姑问道:“效能呢?”

李宝宝头也不抬,说:“好像在房间里吧。”

黄玉姑找遍了家里的所有房间,也没有找到杨思奇。她们着急了。李珍珍说:“一定是妹妹搞的鬼。”李宝宝说:“我没有搞鬼,我在写作业,他自己在玩,谁知道他跑哪里去了。”黄玉姑说:“我让你看好他的,你怎么不听话?”

上官红云质问李宝宝:“你到底把效能弄到哪里去了?你要不说,我马上打电话,让你爸爸回来,看他不打死你。”

听了母亲话,李宝宝紧张了,只好把事情真相都说了出来。

原来,她只是想报复一下杨思奇,让他在山洞里呆一会儿,吓吓他。结果,她在树林里等着杨思奇惊叫的时候,看到一条乌梢蛇从草丛里游过来。她可怕蛇了,吓得跑出了树林,天快黑了,她不敢进去带弟弟出来,竟然就自己跑回了家。

她们举着火把,到五公岭上寻找杨思奇。

她们在一棵松树下找到了他。

他坐在树下,脸色铁青,奄奄一息。杨思奇见姐姐没有再来找他,就摸出了山洞,他在林子里迷路了,怎么也走不出林子,结果被乌梢蛇咬了脚。如果她们晚来一步,杨思奇也许就死于蛇毒了。上官红云脱掉外衣,撕出布条,扎在杨思奇的腿上,然后俯下身,用嘴巴吸着他脚脖子上被蛇咬的伤口,吸一口吐一口。吸了一会后,上官红云背起他,疯狂地往镇医院跑。她把杨思奇放到医院急救室里后,两腿一软,瘫倒在地。

5

杨光明在上海年复一年、持之以恒地蹲守人贩子陆大安,而杨思奇一年一年地在柳镇长大。

杨思奇在柳镇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沉默寡言,就是有人骂他,他也默默地走开,不作任何回应。在李文亮那个穷家里,杨思奇是受保护的对象,全家人都对他蛮好的。就是李宝宝,也对他客气了,最起码不会用怨恨的目光仇视他了。

尽管柳镇人对买孩子的事情不以为意,可是那些被拐卖到柳镇的孩子却常常被歧视。比如一个叫吴狗子的孩子。吴狗子是他的小名,大名叫什么,杨思奇不清楚,就像柳镇人只晓得他叫李效能,不清楚他真名叫杨思奇一样。

吴狗子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就被卖到一个姓吴的人家当儿子。刚开始,吴家人也十分呵护他,把他当成宝贝。吴姓人家原来以为自己老婆生不出孩子,才买他来当儿子,可是在吴狗子四岁的时候,他老婆突然怀孕了,还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从那以后,吴狗子就从宝贝变成了石头,后来就狗屎都不如了。

吴家也没有让吴狗子上学,养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下地劳动。

吴狗子十岁那年,已经是柳镇出名的老油条了。

柳镇人经常会看到十岁的吴狗子叼着一根烟,在镇街上遛来遛去。吴家只要他干活,其他时间都不管他,他就是死在外面,吴家也不会在乎。抽烟要钱,吴狗子没有钱,吴家人从来也不给他钱。于是,他就在柳镇干起了小偷小摸的营生,比如把人家的鸡鸭偷到集市上去卖,换了钱就拿去买烟抽。偷东西可以卖钱,不仅可以让他抽烟,还可以下馆子吃好吃的东西,他尝到了甜头,就收不住手了。

因为他偷东西,经常被人打,像过街老鼠一样,柳镇很多人,见到他就朝他身上吐口水,骂他是杂种。打皮了,他也不怕了,反正只要有吃有喝有抽,打一顿骂几句又算得了什么。人家打他时,他还在笑,嬉皮笑脸地问打他的人打累了没有。他的无赖让人们毫无办法,他的存在也变成了合情合理的事情了。

杨思奇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被吴狗子盯上了,那时的吴狗子已经十三岁了。

那天放学后,杨思奇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同学追着说:“李效能,你是买来的,你是买来的。”还有几个同学也跟在后面嘲笑他,那同学在前面喊一句,他们就在后面一齐喊道:“李效能,你是买来的,你是买来的。”

被同学嘲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杨思奇根本就不理会他们,回家也不会和家里人说。那些嘲笑他的同学都以为他好欺负,不光嘲笑他,还要他干这干那,他当然不干,可越是不干,那些同学就越是嘲笑他。

杨思奇仿佛没有听见他们的话,默默地往家走。

就在这时,吴狗子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挡住了前面那个嘲笑杨思奇的同学。虽然吴狗子经常挨打挨骂,但那是大人们干的,这些小学生吴狗子根本就不放在眼里;而且,小学生们很害怕他,都说他是个不要命的人,心狠手辣。吴狗子一脚把那同学踢倒在地后,后面的那些同学作鸟兽散,都害怕地逃了。吴狗子对倒在地上的同学说:“我也是买来的,你敢说我吗?”那同学说:“不敢,不敢,我们不敢说你。”吴狗子骂了句脏话,说:“以后不许你再骂李效能了,要是被我发现,我就打死你。你去和那些骂李效能的人说,他们敢再骂他,我就打死你们,反正我连**一起算上也只有两条命。”

他替杨思奇出头时,杨思奇头都没回,自顾自回家去了。

一连几天,吴狗子都在路上堵住那些嘲笑杨思奇的同学,威胁他们,还要他们给钱。

无论他怎么样为杨思奇抱不平,杨思奇都不搭理他。

杨思奇的同学也不敢当面嘲笑他了,只是在背地里说他杂种,还说是他让吴狗子欺负他们的。

那是个周末,杨思奇一个人来到了汀江边,把折叠好的小纸船放到江水上。

他十分孤独,养父母要做工和劳动,很少管他;两个姐姐,一个上初一了,一个上小学五年级,小姑娘长大后,不像小时候那样和他玩了。杨思奇跟她们也很少说话,放学也不和李宝宝一起回家。只有奶奶,有时会陪着他,说会话。

他看着纸船被江水冲走,目光迷离。

这时,吴狗子突然出现在他旁边。

吴狗子说:“李效能,你把纸船放到江里干什么?”

杨思奇说:“让它去找我爸爸。”

吴狗子说:“你还知道找你爸爸,我连我爸爸是谁都不清楚,也从来没有见过他们,他们还记得有我这样一个儿子吗?”

杨思奇不理他了,转身就往回走。

吴狗子在后面大声说:“你给我站住!”

杨思奇还是不理他,继续往回走。

吴狗子从河滩上捡起一块鹅卵石,说:“你要再不站住,我就用石头砸你了,我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

杨思奇明白他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就站住了,他心里有点害怕。他转过身说:“你要干什么?”

吴狗子说:“你神气什么,我帮你收拾那些嘲笑你的同学,你也从来没有对我表示过感谢,狗屁都不放一个。今天我本来是找你玩的,你又对我爱理不理,你算什么东西,你和我有什么两样,都是买来的!”

杨思奇站在哪里,不知道说什么好。

吴狗子被他的沉默激怒了。

他跑过来,用脚踢杨思奇,边踢边说:“你神气什么,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他们送你去读书了,你和我有什么两样,等他们有了亲生儿子,你的下场就和我一模一样。”

吴狗子朝他脸上吐了口唾沫,然后哈哈大笑,说:“别人把唾沫吐在我脸上,现在我把唾沫吐在你脸上。你说,我们是不是没有什么两样,你还不理我,你有什么资格不理我。本来我想我们会成为好朋友,看来我是想错了,既然不是朋友,你和柳镇人是一样的,都是我的敌人。”

吴狗子举起石头,脸上露出邪恶的笑容,不紧不慢地说:“他们用这样的石头砸过我的头,说我是杂种,现在我也要用石头砸你的头,骂你是杂种。”

就在这时,黄玉姑摇摇晃晃地跑过来,挡在杨思奇面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吴狗子,不要欺负我孙子。”

吴狗子说:“笑话,他哪里是你孙子,他和我一样,是买来的。”

黄玉姑说:“我求求你了,以后别缠着我孙子了,要是再被我发现你欺负效能,我和你拼了这条老命。”

吴狗子气急败坏地说:“你们柳镇人欺负我一个人就可以,我怎么就不能欺负他,他也是买来的,凭什么和柳镇人一样!”

黄玉姑说:“吴狗子,你太不讲道理了,你这条癞皮狗,离我们远点。”

吴狗子突然一扬手,手中的鹅卵石朝黄玉姑飞过来,“噗”的一声砸在了她的额头上。黄玉姑脑袋一阵昏眩,摇摇晃晃地要倒下。杨思奇扶住了她,说:“奶奶,奶奶,你没事吧?”黄玉姑说:“没事,没事,我们回家,不要理他这条癞皮狗,以后他来找你,你就跑,今天要不是有人看到他欺负你,赶来告诉我,他不一定会把你欺负成什么样呢。”

杨思奇看到她额头上淌下了鲜血,说:“奶奶,奶奶,你额头上流血了。”

黄玉姑用手捂住了伤口,说:“没事,扶我回家上点药就好了,只要你好就好了,你要学好,以后千万不能像吴狗子一样。”

杨思奇流下了泪水,很久,他都没有流泪了。

他扶着她往回走。

突然,杨思奇听到了吴狗子号叫的声音。

杨思奇回头看了一眼,发现吴狗子抱着头,蹲在河滩上。

他边哭边号:“我的命好苦呀,吴家人全都是王八蛋,把我买来了也不好好对待我。我那该死的父母亲,你们在哪里,在哪里,为什么不把我带回家,为什么!嗷……嗷……嗷……我的命好苦哇,为什么大家都不把我当人,都骂我是癞皮狗——”

后来,杨思奇就再也没有见到吴狗子了。

他也不在柳镇出现了。

柳镇人也再也没有见到过吴狗子了。吴狗子失踪后,吴家人也没有去找,吴狗子是一条落寞的丧家之犬,不知道流落何方了。想起他来,杨思奇心里就会有种说不出的落寞和忧伤。黄玉姑被吴狗子用石头砸伤额头半年后,得了老年痴呆,每天坐在家门口的竹椅子上,傻傻地望着路上的人来人往,看着太阳从东面升起来,等着太阳从西边落下去,等待着生命的枯萎。

6

2012年3月12日晌午,杨光明、胡敏和李游来到了柳镇,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当地打拐办的两个警察。他们先来到了柳镇派出所,派出所长洪秋生接待了他们。在柳镇派出所,他们开了个会,分析一些在解救孩子中会碰到的具体情况:比如说当地的宗族观念很强,如果强行把孩子带走的话,也许会遭到宗族势力的阻挠,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他们决定,直接到柳镇中心小学,把已经上小学二年级的杨思奇悄悄带走,等杨光明他们把人带离柳镇后,再由派出所通知李文亮。

这应该是最好的办法,要是杨光明和李文亮正面冲突,事态的发展很难预料。

事不宜迟,他们开完简短的会后,坐上警车,直扑柳镇中心小学。

两辆警车悄悄地停在了学校的门口,洪秋生带着他们走了进去。

他们来到了校长办公室。

校长听了他们说的情况,表示支持。

他吩咐一个老师去把二年级三班那个叫李效能的学生找来。

心急如焚的杨光明要跟那老师去,洪秋明制止了他,说人多过去,容易打草惊蛇。胡敏也劝杨光明:“杨大哥,少安毋躁,你很快就可以见到思奇了。其实,我也很想马上就见到他,不知道他现在长成什么样了,还记不记得我。”

杨光明按捺住自己激动的情绪,坐在那里,不停地擦额头上冒出的汗珠。

过了十多分钟,校长办公室里等待的人听到了脚步声。

杨光明霍地站起来,焦虑地迎了出去。

来的是老师一个人,没有孩子。

杨光明心里一凉,声音颤抖地问道:“我儿子呢?”

老师说,李效能回家去了,上第二节课的时候,他家人说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将他接回家去了。

啊——

杨光明的心一下子又陷入了黑暗之中,他浑身颤抖,说:“现在怎么办,现在怎么办?”

李游说:“杨先生不要着急,只要孩子还在柳镇,肯定是跑不了的。”

胡敏也安慰他:“杨大哥,你千万要稳住,我们会有办法的。”

派出所长洪秋生说:“先回派出所吧,再商量一下怎么办。”

县打拐办的两个警察也说回派出所再商量对策。

他们就回到了派出所。

李游说:“是不是走漏了风声,李家在他们到达学校之前先把孩子带离了学校。如果他们把孩子转移到外地或者藏起来,无疑我们的解救行动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会增加难度。几年来,杨先生一家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真希望他马上就能够把孩子带回上海家中。”

打拐办的一个警察说:“走漏风声应该不可能,也许他们家的确碰到了什么事情。”

洪秋生也说:“我们这里不可能走漏风声,孩子是在第二节课的时候被接走的。那时,你们还没有到达派出所。因为我们到过学校,这事情很快就会传开,我们管不住学校老师的嘴巴,所以要尽快考虑一个万全之策,把孩子带走。不过,孩子自己愿不愿意和你们一起走,还是一回事;毕竟那么多年了,孩子和他养父母一家应该是会有感情的。”

杨光明说:“思奇一定会跟我走的,他不会忘了爸爸的,就像我不可能忘了他。”

打拐办的警察说:“杨先生,你别急,无论孩子愿不愿意跟你走,都必须跟你走。”

他们商量好了,等入夜后,再去他们家,想办法带走孩子。白天去的话,影响面太大,如果李文亮发动宗族的势力阻挠和抵抗他们,事情会搞得很糟,这个地方同宗族的人十分团结,要是伤害到了他们其中一人的利益,整个宗族的人都会一起前来帮忙,暴力阻挠和抵抗也是可能发生的。

杨光明真想马上就直奔李文亮家,把孩子带走,他不知道自己见到儿子会怎么样;同时,他也担心带不走儿子,所以还是按照他们的意见,入夜后再去李文亮家里。等待的过程十分煎熬,整个白天,他坐在柳镇小旅馆的房间里,不停地抽烟。李游和县打拐办的警察在另外一间房间里斗地主,打发时间。时间一分一秒显得无比漫长,胡敏看着杨光明不停抽烟,心里也忐忑不安。

这一天,杨光明似乎苍老了十岁,是儿子被拐五年来最煎熬的一天。

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

他们草草地吃了点饭,就直奔李文亮家。因为李文亮住的是老房子,那块地方很多人都搬出去住了,大部分人都在新街那边建了新房。李文亮周边没有几户人家了,那些老房子倒的倒,还住人的房子也一片破败。派出所所长洪秋生选择晚上来,是正确的,不会引起很大的注意,可以避免不少麻烦。

他们出现在李文亮家门口时,他们有点吃惊。

李文亮家里很多人,有两三桌人,在喝酒,猜拳行令,闹哄哄的。

洪秋生目测了一下,李文亮家里至少有三十多人,而且大都是壮汉。看来,李文亮有了防备,今天晚上要带走杨思奇有很大的难度。

洪秋生对他们说:“我们在外面等着,我让人进去,把李文亮叫出来。”县打拐办的警察比较冲动,说:“直接进去带走人不就行了,我就不信他们胆敢抗法。”洪秋生说:“你还是太年轻,不晓得这里人的厉害。兄弟,还是听我的吧,否则你们很难带走孩子。”

李游说:“我们还是听洪所长的吧,他毕竟是地头蛇。”

杨光明浑身发抖。

他真想冲进去,找到儿子,抱着他就走。

胡敏的心一直提着,紧张得身上一阵阵发冷。

洪秋生让一个穿便服的民警进去把李文亮叫出来。

那民警很快就把喝得脸红耳赤的李文亮叫出来了,他身后还跟着几个酒气熏天的壮汉。李文亮见到洪所长,说:“洪所长,今天我给我妈做七十大寿,要不要进去喝两杯?”洪秋生笑了笑,说:“祝贺,祝贺。”李文亮说:“洪所长客气了。”洪秋生说:“今天我们来,主要是——”

李文亮打断他的话说:“我晓得你们来做什么,晓得。你们不就是要把我儿子带走嘛,我上午就晓得了。不巧的是,效能和他姑姑去深圳了,下午走的。”

洪秋生说:“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李文亮说:“那就说不准了,少则半年,多则到他大学毕业,他姑姑喜欢他,要带他到深圳读书,这样也减轻一些我的负担。我三个孩子,供不起呀,两个女儿也不能不让她们读书。”

李游在杨光明耳边说:“这家伙在说谎。”

杨光明突然站在李文亮面前,哀声苦求道:“兄弟,你就把儿子还给我吧。为了他,我已经找了五年了,花光了一套房子的钱,孩子他妈妈也疯了,你就可怜可怜我们,把儿子还给我吧。”

李文亮见到他,十分紧张,吞吞吐吐地说:“我……我可怜你,谁……谁可怜我?为了这个孩子,我也……也花光了所……所有的积蓄,现……现在还没有缓……缓过劲来。况且,孩……孩子已经不……不在柳镇了,我……我怎么还……还你?”

杨光明说:“你把你妹妹的地址给我,我们自己去找。”

打拐办的警察说:“是呀,你把你妹妹的地址告诉他,他们自己去找。”

李文亮突然暴怒了,吼叫道:“你们都给老子滚,滚!要想带走我儿子,除非老子死,老子辛辛苦苦把他养大,你们要把他带走,有天理吗!滚,都给我滚!”

打拐办的警察也恼火了,说:“你这个人好不讲理,买卖儿童是非法的,你晓得吗?这个案子是公安部督办的,你好好地把孩子交出来,什么事情都没有,否则——”

李文亮豁出去,大吼道:“否则怎么样?有本事抓我去枪毙哪!”

这时,屋里的汉子们都涌了出来,愤怒地吼叫着。

洪秋生见情况不妙,就说:“大家别吵了,别吵了。”

那些人都喝了酒,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乱吼乱叫。

洪秋生对李游他们说:“不行,还是先撤吧,回派出所再想办法。”

李游也怕闹出大事情,同意洪秋生的意见。

可是杨光明不想走,他“扑通”一声跪在李文亮面前,哭喊道:“兄弟,可怜可怜我吧,把儿子还给我吧,求求你了,兄弟……”

胡敏也跪下了,哭着说:“求求你,把孩子还给杨大哥吧。这些年,他吃了多少苦哪,你们行行好,把孩子还给他吧。”

李文亮无动于衷。

他转身对那些人说:“不管他们,回去喝酒,喝痛快了,一醉方休!”

那些人跟着他进了屋,他们把大门关上了。

杨光明跪在那里,泣不成声。

胡敏也泪流满面。

……

回到派出所,洪秋生说:“孩子肯定还在柳镇,不可能和李文亮妹妹去了深圳。因为据他了解,李文亮从小就和妹妹不和,他妹妹考上大学后,就很少回来,怎么可能把杨思奇带出去;而且,根本就没有人看到她回柳镇,一个大活人,又不是隐形人,怎么会没有人发现。李文亮是想让我们知难而退。不过,孩子是肯定不在他家里的,李文亮不会那么傻,他肯定把孩子藏起来了。现在要搞清楚的是,他到底把孩子藏到哪里去了?关键是要找到孩子,找到了孩子,就由不得他了。”洪秋生让他们回去休息,他连夜和派出所的民警,对孩子的躲藏处进行调查。

这个晚上,杨光明发烧了。

他躺在床上,觉得浑身冰冷,头痛欲裂,直打哆嗦。

他没有告诉胡敏和李游自己病了。杨光明忍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口里喃喃地叫唤着儿子的名字,躺在床上,冷汗淋淋。他想,要是带不回儿子,他就死在柳镇,不会活着回上海。

临行前,杨光明去精神病院看望了叶芝。她看上去比以前好了些,脸上有了点血色,她独自抱着那个洋娃娃,坐在精神病院院子里的长椅上,目光迷离地看着杨光明。杨光明说:“芝,我们的儿子有着落了,我马上就要去把他找回来,你要等着我们回来,儿子回来,就会带他来看你。”叶芝把脸贴在洋娃娃的脸上,眼里是无助的小动物那样的眼神,她没有正视丈夫。杨光明心里一阵阵抽紧,他伸出手,轻轻地抚摸妻子冰凉的脸,说:“芝,你放心,我一定会把儿子带回来,要是带不回儿子,我就死在那里!”叶芝站起来,口里喃喃地说着什么,到另外一边去了。杨光明望着她弱不禁风摇摇欲坠的背影,长叹了一声。

是的,要是带不回儿子,他就死在此地!

杨光明从来没有如此决绝。

一夜的痛苦折磨,让他的头发白了一半。

以前,他不相信头发一夜花白,以为那是文学作品的夸张描写,亲身的经历,让他相信了。

天蒙蒙亮,他就挣扎着起来,走出了小旅馆的门,打了辆拉客的摩托车,直奔李文亮家。

那一片老屋区,破败而散发出浓郁的腥臭味。

他顾不得许多,走到李文亮的家门口,双膝下跪。

杨光明希望用这种方式感动李文亮,让他把儿子还给自己。

他的头很沉,随时都有可能昏倒在地,但是他已经不顾一切了。他多么希望儿子从里面走出来,抱着他说:“爸爸,我跟你回家。”他仿佛还能够记起儿子的气味,那是像牛奶一样的气息,那种气息令他迷醉。那时,每天晚上,儿子就躺在他们夫妻中间睡觉,他的小手会放在杨光明的脸上,他的小手也是那样的气息,浑身都散发出那样的气息。儿子三岁前的样子,他还记忆犹新,可他不知道现在的儿子长成什么样子了,身上是不是有了新的气味。但是无论儿子长成什么样子,无论儿子身上的气味如何变化,杨光明都不会放弃,而且一定要带他回家。

太阳出来了,对于身体冰凉的杨光明而言,起不到一点温暖的作用,他的脑袋越来越昏糊。

门开了,走出来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女孩子穿着难看的校服,圆圆的脸蛋有点黑,那双眼睛却大而明亮。她看到杨光明跪在那里,吓了一跳,慌乱地喊叫道:“妈妈,妈妈,快来——”

上官红云走出来,说:“珍珍,发生什么事情了?”

李珍珍指了指杨光明,没有说话。

上官红云看着跪在门口的杨光明,也不知所措了。面对这个上门来跪着要儿子的男人,上官红云从来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她无法处理。上官红云说:“珍珍,赶快去把你爸叫醒,告诉他,要孩子的人又来了,让他赶快出来。”

李珍珍跑着进屋去了。

上官红云使劲地搓着双手,喃喃地说:“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当时我就说不买的,不要买的,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一场空。”

杨光明无力地抬起沉重的头,轻声说:“求求你,把儿子还给我,你们要是不把儿子还给我,我就死在这里。”

他的话仿佛是颗子弹,击中了上官红云的心脏,她吓得跳进了屋,喊叫道:“文亮,快出来,快出来。”

李文亮没有出来,黄玉姑却颤颤巍巍地走出来。

上官红云扶着婆婆,说:“婆婆,你怎么不再睡会儿,这么早起做什么?”

黄玉姑没有说话,在她的搀扶下跨出了门槛,走到大门边,坐在了她一直坐的竹椅子上。上官红云说:“婆婆,你在这里坐着,不要乱跑哟。”说完,她就跑进屋里,来到卧房。李珍珍站在床边,对还在沉睡不醒的父亲无计可施。她愁眉苦脸地对母亲说:“爸爸昨天晚上喝多了,叫不醒他。”上官红云扑过去,使劲地摇晃他的脑袋,说:“死猪,快醒醒,快醒醒!”李文亮还是无动于衷。李珍珍说:“妈妈,弟弟会走吗?”上官红云说:“不晓得,不晓得。”李珍珍幽幽地说:“其实,弟弟心里很苦的。”上官红云说:“最苦的是我,是我!”李珍珍不说话了,默默地走出了父母卧房的门,她有一个预感,这个家将有一场暴风骤雨,她无法预料被暴风骤雨洗劫过的穷家,会变成什么样子。

黄玉姑痴痴地望着跪在门前的杨光明,什么也没有说,她松树皮般的老脸不时抽搐,她的内心是否也痛苦不堪?

杨光明终于体力不支,昏倒在地。

李珍珍吓坏了,以为他死了。

她喊叫着:“妈妈,妈妈,他死了,他死了——”

上官红云跑出来,吓得脸色铁青,浑身发抖,更加不知所措了。

好在这个时候,李游他们赶来,把杨光明送去了医院。

李珍珍看着他们七手八脚把杨光明抬走,流下了眼泪。

黄玉姑嘴唇嚅动着,想说什么,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是用衣袖抹了抹浑浊的眼睛。阳光照着她,她额头上的一块伤疤闪闪发亮,那是她在保护杨思奇时留下的伤疤。

……

在镇医院挂了一天的吊瓶,杨光明的烧退了,也恢复了一些体力。胡敏一直陪着他,凝视着被折磨得不成人样的杨光明,她心里十分难过,这些年来,她从来没有停止过自责,觉得杨思奇的被拐,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傍晚时分,他们离开了医院,回到了小旅馆。李游来叫他们去吃饭,杨光明说没有食欲,让胡敏和他们去吃。

他们走后,杨光明躺在床上,脑袋里一片糨糊,没有清晰的思维。

派出所到现在没有查出杨思奇被藏在哪里。

天黑后,胡敏他们还没有回来。

就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响起了敲门声。

他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开了门。

门口站着三个人。

两个女孩子和一个瘦弱文静的男孩子,他的眼中充满了迷雾。

他呆立了一会,喃喃地说:“思,思奇——”

是的,那男孩子就是杨思奇。父子相见的场面没有想象中那样感人,或者惊心动魄。杨思奇只是轻轻地说了声:“我跟你回家。”

他甚至连爸爸都没有叫一声。

杨光明也没有抱着他大哭,或者激动得要死要活,他只是感觉身上突然有了力量,说:“快进来,快进来。”

李珍珍说:“弟弟,去吧。”

李宝宝说:“弟弟,想着我们。”

杨思奇说:“你们快走吧,要是被爸爸知道了,他会打死你们的。”

李珍珍说:“你们也赶快走吧,要是爸爸知道了,你们就很难走脱了,他们叫好了很多人,随时准备拼命的。”

李宝宝说:“是呀,你们快走吧,快走吧。”

杨思奇看着亲生父亲,说:“我们走吧。”

李珍珍和妹妹期期艾艾地离开了小旅馆。

她们会不会被李文亮打死,杨思奇不得而知,是她们把他从上官红云的姐姐家里弄出来,并且直接把他带到了杨光明面前。

她们走后,杨光明顾不得和儿子说什么话,赶紧电话李游他们,说:“孩子找到了,就在我身边,你们赶紧回来,我们赶快离开柳镇。”

过了不一会,县打拐办的警察开车把他们带过来,取了行李退了房,迅速地坐上警车,离开了柳镇。

……

在回上海的火车上,胡敏和李游有说有笑的。

杨光明脸上也出现了幸福而宽慰的笑容。他想和儿子说话,可是儿子却面无表情,双眼凝视着窗外,沉默。忍了很久,杨光明还是开了口,说:“思奇,你受苦了。”杨思奇挤牙膏般挤出一句话,他说:“我不辛苦。”杨光明说:“他们对你好吗?”杨思奇沉默了一会儿,说:“他们都是好人,对我都很好。爸爸妈妈、两个姐姐对我都很好,对我最好的是奶奶,以前,我都叫她狼奶奶;因为刚来时,我觉得她像狼外婆。奶奶是天下最善良的人,她还救过我的命,妈妈也救过我的命,爸爸脾气暴躁,却从来没有打过我,从来没有骂过我。他们没钱,却总给我买好吃的,他们是我亲人,最亲的人。”

他说完这些话后,又沉默了。

李游和胡敏听了他的话,不说笑了,愣愣地看着他。

杨光明脸上掠过一丝阴霾。

不一会,他还是笑着说:“这样就好,这样就好。”

他心中准备了很多话,很多动情的话,想对儿子说,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儿子回上海后会怎么样,杨光明心里没有底,无论如何,儿子回到了自己的身边,和那些还在寻找的路途中苦苦挣扎的被拐孩童家长相比,他无疑是幸运的。

为这种幸运,他也该好好活着,不管未来有多难,有多苦。

人生就是如此,悲喜交加,路途坎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