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早了?家妻比比东,爱女千仞雪

作者:来一杯陈多多 | 分类:游戏 | 字数:3.4万字

第7章

书名:穿早了?家妻比比东,爱女千仞雪 作者:来一杯陈多多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12-13 20:53

条约原称为《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后来根据周恩来的建议,改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对周恩来提议加上的“互助”二字十分满意,他认为这两个字“加得很合适”。

签字大厅内的灯光格外地耀眼,大小10 余盏各式吊灯、挂灯、壁灯齐明,更增添了隆重气氛。

条约的签字桌中央分别插着中苏两国国旗,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与苏联外长维辛斯基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上签了字,互换文本后,两人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毛泽东和斯大林都出席了签字仪式。在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同时,也签订了《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协定规定至迟不超过1952年底,苏联将交还他们在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在华权益。还签订了《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协定规定苏联将提供3 亿美元的贷款帮助新中国的建设。

仪式开始后,进程很顺利,可是当要签订贸易方面的协定时,文本却迟迟没有送到,双方领导人显然都等得有些着急了。斯大林不悦了,他问及下边,得到的回答是:“中文的文本没有准备好”。斯大林不动声色,转身对中方翻译师哲说:“请您把这个情况通告毛泽东同志。”师哲小声地对毛泽东耳语了几句,毛泽东不悦地一摆手悦:“算了,总而言之,一切错误都在中国人的身上行啦——”说罢,毛泽东再也不言语了。

其实文本的拖延是由于苏方工作人员的差错造成的,他们在修改错误时耽误了时间,对此周恩宋是十分清楚的。他理智地示意维辛斯基再等等,一直等到文本送来后,场上的焦灼气氛才缓解下来。

签字仪式终于完结了。在全体人员合影前,毛泽东和斯大林又相互交谈了几句,彼此祝贺与问候。合影时站在中间位置的斯大林比毛泽东矮了些,他很机智地向前跨了半步,这样第二天见报的照片中,斯大林和毛泽东几乎是一样高地并肩出现在全世界面前了。

当印有照片的报纸送到斯大林面前时,他仔细地看着照片,有些狡黠地笑了,似乎是在说:“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你真聪明呀!”然而毛泽东注意的却是报纸上消息的内容,对那张合影照似乎根本没有去认真留心过什么。

斯大林破例出席中方招待会

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大都会饭店是一幢带有典型俄罗斯风格的建筑。2 月14日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馆把大都会饭店的宴会厅全部包了下来,整整的一层楼都成了中国东道主接待客人的场所。自然,花费的租金也是颇为可观的了。

中国党政代表团访苏结束的告别宴会将在这里举行。

下午6 时左右,中国东道主和请来的客人们都按指定时间来到了宴会大厅内,到处都是笑脸和热情的话语声,气氛是热烈而隆重的。

然而快到开始的时间了,仍不见斯大林等苏联党政军最高领导人出现,不少人脸上浮现出忧虑不安的表情。大家担心斯大林是否真能破例走出克里姆林宫到这儿来参加招待会。几位苏方人员交头接耳地议论着,认为情况不妙,另外一些人则显得信心十足地在等待着,他们都是平常很难近距离看见斯大林的人,尽管他们的职位也不算低。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之时,一位身穿便服的外交官悄悄走到苏方译员费德林身边,神秘地耳语道:“您应当到前厅去迎接斯大林,把他接到这里来。”费德林心里掂量了一下,说:“你们做这件事或许更好些,难道这种事成了我的特权吗?”外交官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费德林同志,关于特权的事,我们现在不谈它,我们现在是把您看做汉语专家来要求的,难道您还不明白?”他拉起费德林的手把他带到了前厅,让他在指定的位置上站好。

6 时30 分,一队长长的高级轿车在饭店前停了下来,斯大林带领苏共政治局全体成员走下了汽车,前来赴宴了。当前厅大门打开,斯大林威严而颇有风度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全场许多人都惊呆了,因为在场的大部分苏联人都从未这么近地看见过斯大林啊!

斯大林走到存衣处解开大衣,殷勤的服务员要上前帮忙,斯大林风趣地说:“谢谢,看来这点事我还会做的。”他说完跟着费德林大步走进了宴会大厅内,顿时,全场爆发出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久久不息,回荡开来……斯大林停了停,向狂热的人们挥挥手,然后向“主宾席”长桌后面的毛泽东大步走过去,毛泽东微笑着伸出双手与斯大林亲切地握手,请他在自己旁边坐了下来。

“斯大林同志,您好!祝您身体健康!”“谢谢,毛泽东同志,您的身体看来也不错,还适应莫斯科的气候。”“还好!谢谢苏联同志们的关心和照顾。”毛泽东说完话将走上前来的周恩来、李富春、王稼祥等人中斯大林尚不认识的人作了介绍,斯大林也微笑着同他们问候并握手致意。

敬酒开始了,大厅内灯火辉煌,欢乐的乐曲四下回荡,两国同志一个接一个地发表祝酒词,但所有祝酒的人都目不转睛地望着并排站在用玻璃板壁隔成小间内的斯大林和毛泽东。两位领袖在小间内交谈着、议论着各种问题,同以往的数次会晤一样,他们的谈话是没有题目的,高兴议论什么就谈什么,十分随便。

祝酒讲话开始不一会儿,大厅内的人流全都向小间前涌去,周恩来眼看玻璃板壁要被挤倒,忙叫人把它拆开,使大厅、小厅合成一处,这样才使狂热的苏联人稍稍安定了一些。斯大林对人们没完没了的欢呼和兴奋看来有些厌倦了,他几次用目光向大家发出呼吁,但最终看来是徒劳的了。

首先发表祝酒词的是周恩来总理,他嗓音洪亮,没有用事先为他准备的讲稿,但所讲的内容竟和讲稿几乎一字不差。周恩来主要讲了中苏两党两国兄弟般的团结是对世界革命的最大贡献,中国人民感谢苏联老大哥的援助,要向老大哥学习等等内容。他的讲话使得在场的苏联同志十分激动,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竟连费德林有时也觉得一时找不到更好的词汇来翻译了。周恩来的讲话结束后,人们更关注下边的议程了,因为斯大林也要发表祝酒词了。

斯大林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站了起来,显得从容不迫,他触了一下装满佳酿的酒杯,打了个手势说:“请注意,我要讲话他首先为毛泽东主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就而举杯祝贺。他的语调是轻松的,他说:“中苏友好的兄弟情谊要保持下去,周恩来总理的讲话也代表了我的意思了。”可接下来他却把话锋一转,说:“社会主义阵营要团结起来,可惜今天与会者中间少了南斯拉夫的同志,我感到很惋惜……”最后,他放下酒杯,举起双手高呼着:“团结就是力量!”宴会进程中,气氛始终很热烈,毛泽东举杯祝斯大林健康,祝中苏人民友好下去。斯大林也数次举杯祝毛泽东、周恩来健康。

斯大林这时情绪很好,不时地与中国同志谈笑着……这次宴会,斯大林与毛泽东为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共同举起了祝贺的酒杯,尽管这酒杯的举起多少有些不容易,但它毕竟代表了50 年代初中苏两国之间的“蜜月时代”到来了。

告别宴会持续到午夜,人们才尽欢而散。

李克农严斥毛人凤

北京南池子,云南会馆。已是深夜1 点多钟,曹纯之仍难以入睡。按毛泽东访苏归国的预期时间,破案期限只有三天——72 小时了。曹纯之几次去向李克农汇报,都没得到明确指示,他有些沉不住气了,这倒不是因为他立下了军令状,而是着实担心毛泽东在归国途中的生命安全。正当他辗转反侧之际,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脚步声在他门前停住,紧接着传来重重的扣门声。曹纯之打开门,与计兆祥住对门的那个邮电工人站在门前,他气喘吁吁地说:“计兆祥凌晨1 点钟又发报了。”邮电工人的话音刚落,电侦组组长李朋不召而到,兴奋地对曹纯之说:“经与各电侦情况核对,敌台发报的时间与电侦监收到的时间完全一致。”曹纯之喜出望外,他立即调车去李克农家汇报。李克农听完汇报,微笑着拍拍曹纯之的肩膀说:“老曹,我宣布这一仗你完全胜了。”“现在只对计兆祥一个人有证据啊?”曹纯之疑惑地问。

“这个问题大家要统一认识。通过对那些与计兆祥有接触和联系的人的调查,他们与什兆祥并没有直接的特务关系。由此可以推断,计兆祥的电台是保密局的‘万能潜伏台’,计兆祥集台长、报务、情报、译电于一身。这种情况,我还是头一回遇到过。”曹纯之听罢,心中不由暗自钦佩。

下午2 时,李国祥处长用毛笔下达了侦破命令:

关于侦破国民党保密局北京潜伏台一案的命令:

只捕计兆祥一人。

李国祥1950 年接到命令后,曹纯之率领侦察员们来到南池子九道湾43号,计兆祥正好在家。侦察员们亮出逮捕证和搜捕证,计兆祥顿成筛糠。可几个侦察员搜了一阵儿,只发现了整流器,没有发现电台。曹纯之屋里屋外仔仔细细瞅了一遍,然后回到屋里,独自坐在客厅的沙发里,掏出一支烟,若无其事地吸着。他按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式,猛抽一口,仰头喷着螺旋式的烟圈。沿着烟圈升腾的方向,只见天花板上倒贴着一张手绘的色彩绚丽的“牡丹图”,他心中一动,命令道:

“上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